【職場讀書人選書】威權政治下的意外產物 台灣搖滾樂的源起—《我們的搖滾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要談論的不是一種音樂類型,而是一種與音樂結合的精神,是臺灣青年的啟蒙與行動,是一場持續至今的文化運動,它最初的三十年。講得漂亮一點,就是「搖滾樂」如何從一團曖昧不明的東西,演變成臺灣社會今天認知的「搖滾樂」概念。說起搖滾會聯想到的好印象、壞印象,我要說的是這些東西從何而來。

「熱音社」、「民謠吉他社」,就算沒有參加過,也必定會在學生時期聽過這些社團的「威名」,然而它們是如何誕生?又為什麼要被稱為「熱門音樂社」?在這個沒有人不知道五月天的年代,或許難以想像搖滾樂,曾經被認為是一種見不得人的文化,卻又奇蹟似地在威權政府下發展。透過追溯這段歷史,也會讓人更加了解「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只是一種否認現實的癡心妄想。

1950年代國民政府遷台後不久,國際局勢不斷變遷,在韓戰、越戰時期興起的搖滾樂,透過廣播與美軍來到台灣,撫慰外省年輕世代不安於現狀的心靈。《我們的搖滾樂》起源於此,並且以說故事的方式,讓讀者搖滾樂,如何成為「我們的搖滾樂」,而「我們」又是如何在一連串歷史事件與反覆辯證中逐漸被定義。


就像美國的戰後嬰兒潮世代最受不了保守、沈悶的大人,臺灣的外省青年也受不了這個無聊的小島。有一部分的外省青年,他們在戰爭中渡過童年,在繁榮的北京、上海租界見識過強盛國家的豐富文化,到了西式文化尚未風行的臺灣,便將這裡視為落後的文化沙漠,只好努力翻出記憶中的美好事物。

根源於對西方文化的崇尚,搖滾樂成為外省青年在國民黨政府高壓統治下,抒發壓力的出口,也因為他們的「外省」身份,讓具有反抗精神的搖滾樂,得以在威權台灣奇蹟似的萌芽。然而也是因為同樣的政權,搖滾樂被認為是叛逆、不良少年的娛樂,甚至衍伸成為「教育問題」。不過當面臨與美斷交的國際危機,搖滾樂卻又搖身一變,成為國民政府「維持道統」、「復興中華民族」的工具,但隨後兩者間卻又無可避免產生衝突。

除了時代背景,作者熊一蘋也藉由介紹搖滾樂在台灣的發展史,讓讀者得以了解「為什麼是『熱音社』?」以及「為什麼綠洲(Oasis)等團體明明就是樂團,卻被稱為『合唱團』?」雖然或許我們不曾想過這些問題,卻還是會在閱讀完之後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以後的人要嫌棄這本書觀點偏頗、考據錯誤也無所謂,有個底本在,拿在手上參照總是效率高一點。成果不可能完美,但至少能讓後來者的起跑點往前一點,我想這就是文科研究生該有的氣魄。


或許是因為書中缺乏相關文獻出處紀錄,以及推薦序中直接指出本書在歷史的詮釋上與他人不同,讓人在閱讀時難免對於作者的公正性有所保留;另外,雖然書中描述了客家搖滾的產生,卻對台語搖滾鮮少琢磨,也不免讓人覺得奇怪。但就如同作者在後記中所說,或許偏頗,但《我們的搖滾樂》的真正價值其實在於踏出了第一步,讓後人得以接續前行。

不論是長青樂團五月天,或是近期竄起的滅火器、茄子蛋,如同數十年前一般,搖滾樂深深影響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甚至竄起成為主流。而或許也就是在這個時代,我們才更應該回頭了解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8會員
411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5/01
除了帶領讀者回顧西方知識「受難史」與圖書館變遷,《焚書》同時也將讓我們理解圖書館本身存在的價值。以及忽視知識保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5/01
除了帶領讀者回顧西方知識「受難史」與圖書館變遷,《焚書》同時也將讓我們理解圖書館本身存在的價值。以及忽視知識保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音樂圈似乎掀起了一股「樂團熱潮」。從早期深耕地下音樂的樂團,到現在越來越多樂團登上主流舞台,台灣的樂團文化正在蓬勃發展。而這股趨勢,不僅是音樂人的努力,也是聽眾品味不斷提升的成果。 樂團的多元風格:每個人都能找到共鳴 台灣樂團的魅力之一,就是風格的多樣化。無論是擅長民謠的草東沒有派
Thumbnail
近年來,台灣的音樂圈似乎掀起了一股「樂團熱潮」。從早期深耕地下音樂的樂團,到現在越來越多樂團登上主流舞台,台灣的樂團文化正在蓬勃發展。而這股趨勢,不僅是音樂人的努力,也是聽眾品味不斷提升的成果。 樂團的多元風格:每個人都能找到共鳴 台灣樂團的魅力之一,就是風格的多樣化。無論是擅長民謠的草東沒有派
Thumbnail
隨著本土文化受到越來越多重視,台語歌作為一種社會寫實的文本,重要性也開始被看見,儘管如今本省人與外省人的界線已逐漸模糊,它們仍是了解台灣近代化歷程,與社會變遷的重要史料。
Thumbnail
隨著本土文化受到越來越多重視,台語歌作為一種社會寫實的文本,重要性也開始被看見,儘管如今本省人與外省人的界線已逐漸模糊,它們仍是了解台灣近代化歷程,與社會變遷的重要史料。
Thumbnail
阿多諾在《論流行音樂》中指出流行音樂的三大作用特徵:標準化、消極被動和社會黏著劑,大致指涉為一旦某種音樂或歌詞風格受到歡迎,便會遭到商業體系的濫用,形成「標準的結晶化」,我們消費者所聽到的所有音符皆是工業下預先消化過後的「偽個人化」產物,這使得聽音樂本身轉向為一種被動接收的過程,而現代的資本主義勞動
Thumbnail
阿多諾在《論流行音樂》中指出流行音樂的三大作用特徵:標準化、消極被動和社會黏著劑,大致指涉為一旦某種音樂或歌詞風格受到歡迎,便會遭到商業體系的濫用,形成「標準的結晶化」,我們消費者所聽到的所有音符皆是工業下預先消化過後的「偽個人化」產物,這使得聽音樂本身轉向為一種被動接收的過程,而現代的資本主義勞動
Thumbnail
原文link: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20922-culture-zhuang-ka-ren-taiwan-band/invite_token/KjfrcOLuMf/ (付費會員可看全文)
Thumbnail
原文link: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20922-culture-zhuang-ka-ren-taiwan-band/invite_token/KjfrcOLuMf/ (付費會員可看全文)
Thumbnail
不專業之大眾樂評 裝咖人,也就是台語「鄉下人」的意思,顧名思義,創作的題材都以鄉下題材為主,在他們的主頁的介紹寫的是:裝咖人Tsng-kha-lâng音樂結合傳統北管,受著台灣土地的氣味佮目屎來創作,注意著臺灣的庄跤、受難孤魂故事。慣勢用陰神、陰身、鬼怪神摻入歌曲故事。
Thumbnail
不專業之大眾樂評 裝咖人,也就是台語「鄉下人」的意思,顧名思義,創作的題材都以鄉下題材為主,在他們的主頁的介紹寫的是:裝咖人Tsng-kha-lâng音樂結合傳統北管,受著台灣土地的氣味佮目屎來創作,注意著臺灣的庄跤、受難孤魂故事。慣勢用陰神、陰身、鬼怪神摻入歌曲故事。
Thumbnail
閱讀完音樂創作的本質內容,我有一些延伸的內容主要關於:音樂創作作為時代精神的藝術實踐,其與時代意識形態之連結以及品味個體化的現今創作喜好與時代之連結的關係。讀完上篇再點進來看看,會有更多實際的體會的~
Thumbnail
閱讀完音樂創作的本質內容,我有一些延伸的內容主要關於:音樂創作作為時代精神的藝術實踐,其與時代意識形態之連結以及品味個體化的現今創作喜好與時代之連結的關係。讀完上篇再點進來看看,會有更多實際的體會的~
Thumbnail
誰年輕時候不想改變世界呢?最近有點老人化,於是想看些年輕、不一樣的書。怎麼說不一樣呢?從商管開始,分類號4和9一直是比較少走過去的,比0還少。沒想到許多年後,也開始發現好像每種書都有他別有洞天的那一面,值得翻翻看看。 張鐵志這本書,其實出很久了,甚至有十周年紀念版,但這次讀的是一開始的版本。黑白印刷
Thumbnail
誰年輕時候不想改變世界呢?最近有點老人化,於是想看些年輕、不一樣的書。怎麼說不一樣呢?從商管開始,分類號4和9一直是比較少走過去的,比0還少。沒想到許多年後,也開始發現好像每種書都有他別有洞天的那一面,值得翻翻看看。 張鐵志這本書,其實出很久了,甚至有十周年紀念版,但這次讀的是一開始的版本。黑白印刷
Thumbnail
在這個沒有人不知道五月天的年代,或許難以想像搖滾樂,曾經被認為是一種見不得人的文化,卻又奇蹟似地在威權政府下發展。透過追溯這段歷史,也會讓人更加了解「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只是一種否認現實的癡心妄想。
Thumbnail
在這個沒有人不知道五月天的年代,或許難以想像搖滾樂,曾經被認為是一種見不得人的文化,卻又奇蹟似地在威權政府下發展。透過追溯這段歷史,也會讓人更加了解「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只是一種否認現實的癡心妄想。
Thumbnail
或許在多數人耳裡,「聽團」仍是一個稍嫌陌生的名詞,但在年輕世代的男女之間,北至「海湧祭」、南至「貴人散步」,盛大如輝煌的「覺醒」、「大港開唱」、小巧精緻如「女巫店」等⋯⋯無數的音樂祭、Live house在台灣遍地開花,四處奔波為的就是聽一場現場演出,早已成為了我們這些「聽團仔」的使命與共識。
Thumbnail
或許在多數人耳裡,「聽團」仍是一個稍嫌陌生的名詞,但在年輕世代的男女之間,北至「海湧祭」、南至「貴人散步」,盛大如輝煌的「覺醒」、「大港開唱」、小巧精緻如「女巫店」等⋯⋯無數的音樂祭、Live house在台灣遍地開花,四處奔波為的就是聽一場現場演出,早已成為了我們這些「聽團仔」的使命與共識。
Thumbnail
「至少能讓後來者的起跑點往前一點,我想這就是文科研究生該有的氣魄。」 這是作者熊一蘋在後記中寫給自己的勉勵語,看得我這個偽文科的都豎起拇指大力給讚!而且讚的不光是只有這句話而已,事實上整本書都讚!好好看!
Thumbnail
「至少能讓後來者的起跑點往前一點,我想這就是文科研究生該有的氣魄。」 這是作者熊一蘋在後記中寫給自己的勉勵語,看得我這個偽文科的都豎起拇指大力給讚!而且讚的不光是只有這句話而已,事實上整本書都讚!好好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