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的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曾幾何時,買東西的價格越來越低,有時買東西變得比較不太多思考,陷入先買了再說的世代。家具、服飾、小家用品、小工具、五金百貨,家中是否有許多重複性的功能的物品堆著,主要的原因是低價好入手,買起來不會心疼,不自覺的東西卻越來越多。

大約2~3年搬一次家。你說為什麼?

無從回答這個問題,似乎是成長的過程中,默默地寫進DNA中的指令,養成一種隨時能搬家的習慣。所以,簡約是選擇,珍惜物品是首要條件。隨著搬家次數多了起來,珍惜物品成了一個致命傷,例如:電視櫃很新捨不得丟,新地方卻又不適合。衣櫃完全沒有壞,只是大了一點。隨著搬了20次的家,許多家具就跟著我10多年,每次都花許多時間,將這些物件放進看似不適合的居家空間。這次準備要到小一點的地方住,真的沒法留著它們了。腦中陷入一種斷捨離的痛苦,總希望有些人可以把照顧很好的家具拿去,即便多利用一次也好,不單單只是拿去一個地方回收。

二手家具行能賣錢,這應該很好找。你很快的給了答案

用了許多關鍵字搜尋,環保大隊、二手家具行、大型廢棄物清運、裝潢整理....等。如往常般,瞬間出現了好多的選項。

打通電話給北市的環保大隊後,只需要在晚間9點放在巷口,隔天清晨就會派人來收。萬一,晚上下雨,這些都能用的家具,過了一晚也就報受傷了。

二手家具行寫著:『萬物皆可收。』看他們的網站不知該如何信任這句話。按過去的經驗,似乎會跟你說這不值錢,可以免費幫你帶走,或是再貼些錢幫你搬。

忽然,搜尋的文字中跑出:木匠的家
點進去,看了些短暫的介紹後,決定打通電話給他們,加入官方的line後,請教他們是否願意來將可以用的家具搬回去?
電話上說:到現場看實際的狀況吧。
(心中O.S.到底要還是不要?但也確實社會中有些人,常常把完全不能用的東西給捐出來。於是,只好帶著忐忑的心,直到他們來搬的那天了)

到了約好的日子,他們用著專業的眼光,判斷哪些家具是修完可以用,哪些家具修了也沒法用、哪些家具退流行、哪些家具立馬有人需要。於是,大部分可以用的家具,個人就將他搬走了。

是的!就這樣又認識了新的單位,也達成一開始對這些家具想執行的想法。無巧不巧的,有個單位用他們的方式,16年來不停地努力,默默地增加社會就業機會。讓一群弱勢的朋友學習技能後,有個地方能認真工作。讓一些值得珍惜的物資,經過他們的修復後,再次有新的價值被看到。

最後,引用他們網站上的文字:『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忘了怎麼珍惜』

請點:木匠的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山腳下的Oreo的沙龍
2會員
44內容數
2023/01/05
一早,跑了12公里到公司,再到附近健身房盥洗一番,進到辦公室吃些簡單的食物,開啟你的電腦非常例常的節奏,收了幾封mail,使用通訊軟體追蹤幾件該追蹤的專案。過一段時間,結束上半場該有的日常步驟,起身穿上外出鞋,往附近的咖啡廳休息。
2023/01/05
一早,跑了12公里到公司,再到附近健身房盥洗一番,進到辦公室吃些簡單的食物,開啟你的電腦非常例常的節奏,收了幾封mail,使用通訊軟體追蹤幾件該追蹤的專案。過一段時間,結束上半場該有的日常步驟,起身穿上外出鞋,往附近的咖啡廳休息。
2022/12/29
前方店門口,長長的人龍吸引著你的目光。好奇心驅使下,腳步就往隊伍的前頭走去。原來又是一家新的咖啡廳開幕,舉辦了誘人的活動與限定飲品。
2022/12/29
前方店門口,長長的人龍吸引著你的目光。好奇心驅使下,腳步就往隊伍的前頭走去。原來又是一家新的咖啡廳開幕,舉辦了誘人的活動與限定飲品。
2022/12/17
5月份,慢慢進入炎熱的氣候,馬路上、操場中,散發著一股陽光照射的獨特青草味。清新帶點高溫刺激著嗅覺,就是你身體對季節轉入夏季的記憶。
2022/12/17
5月份,慢慢進入炎熱的氣候,馬路上、操場中,散發著一股陽光照射的獨特青草味。清新帶點高溫刺激著嗅覺,就是你身體對季節轉入夏季的記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下午回到了家,在家門口突然發現自己的背包的揹帶好像快要斷掉了,當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利用時間拿去修理一下吧!第一個反應是家裡附近有在幫別人縫衣服的店,正在擔心他會不會已經關門的時候,突然想到揹帶這種東西並不屬於一般修理衣服店家的守備範圍,這把目標放到在市場裡面一家專門幫別人修理皮包和鞋子的店家。
Thumbnail
下午回到了家,在家門口突然發現自己的背包的揹帶好像快要斷掉了,當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利用時間拿去修理一下吧!第一個反應是家裡附近有在幫別人縫衣服的店,正在擔心他會不會已經關門的時候,突然想到揹帶這種東西並不屬於一般修理衣服店家的守備範圍,這把目標放到在市場裡面一家專門幫別人修理皮包和鞋子的店家。
Thumbnail
不能買,因舊的還沒壞 不能丟,因原本還堪用 行為是否決定極簡成果呢?極簡成果到底要怎麼衡量呢? 物品是會流動的,他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決定了我們每一階段的人生價值,而我們衡量人生價值就可以從物品隱約的推敲出來 而你又是如何衡量呢? 一起來思索,一起來探討 極簡之人生旅途
Thumbnail
不能買,因舊的還沒壞 不能丟,因原本還堪用 行為是否決定極簡成果呢?極簡成果到底要怎麼衡量呢? 物品是會流動的,他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決定了我們每一階段的人生價值,而我們衡量人生價值就可以從物品隱約的推敲出來 而你又是如何衡量呢? 一起來思索,一起來探討 極簡之人生旅途
Thumbnail
小時候過年,家裡都有大掃除,媽媽則叫我們自己整理自己的書房、房間、跟書桌。小時候整理東西,基本上是把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拿到老姐們的桌上去放,姐姐們不想要的東西,偷藏到我的抽屜裡,基本上是「好物交換」,不會有東西真的被丟掉。
Thumbnail
小時候過年,家裡都有大掃除,媽媽則叫我們自己整理自己的書房、房間、跟書桌。小時候整理東西,基本上是把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拿到老姐們的桌上去放,姐姐們不想要的東西,偷藏到我的抽屜裡,基本上是「好物交換」,不會有東西真的被丟掉。
Thumbnail
農曆年前剛搬完家,這是我「北漂」20年來,在雙北地區第6次搬家。雖然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光榮事蹟,但也因此累積不少實戰經驗,今天就將之結合「FIRE」生活模式,和各位分享我的心得(慘痛教訓?)。 樓上有人住,只要有腳步聲(甚至只是輕微「震動感」)就會干擾我的睡眠。 廢話說完,以下進入正題。
Thumbnail
農曆年前剛搬完家,這是我「北漂」20年來,在雙北地區第6次搬家。雖然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光榮事蹟,但也因此累積不少實戰經驗,今天就將之結合「FIRE」生活模式,和各位分享我的心得(慘痛教訓?)。 樓上有人住,只要有腳步聲(甚至只是輕微「震動感」)就會干擾我的睡眠。 廢話說完,以下進入正題。
Thumbnail
人們經常藉由物品來寄託情感。以紀念品來留住旅程的美好片段,或者,經由告別物品來揮別過去;當我們望著物品時,思緒便串聯起關於往日的種種故事。二手店,寄寓眾多回憶的場所,一件件人們遺棄的舊時光,在這裡等待新生。迷戀二手店的情懷,是屬於念舊之人的浪漫。
Thumbnail
人們經常藉由物品來寄託情感。以紀念品來留住旅程的美好片段,或者,經由告別物品來揮別過去;當我們望著物品時,思緒便串聯起關於往日的種種故事。二手店,寄寓眾多回憶的場所,一件件人們遺棄的舊時光,在這裡等待新生。迷戀二手店的情懷,是屬於念舊之人的浪漫。
Thumbnail
獨立於原生家庭自立門戶,需要許多生活用品,由於是自己的房子,開始,有了選物的念頭,會去思考,物品不再以CP值為唯一的標準,而是以使用者(自己)的感受出發,根據自身的需求,用的喜歡用的久更為重要。 你也有內建「省錢」的DNA嗎? 在
Thumbnail
獨立於原生家庭自立門戶,需要許多生活用品,由於是自己的房子,開始,有了選物的念頭,會去思考,物品不再以CP值為唯一的標準,而是以使用者(自己)的感受出發,根據自身的需求,用的喜歡用的久更為重要。 你也有內建「省錢」的DNA嗎? 在
Thumbnail
讓家的狀態時時跟上自己的內在 曾經去幫一位朋友搬家 他的家是租來的套房 裡面空間很小 乍看之下也以為東西並不多 但臨時決定要搬家 因此當天開始急忙收拾 當真正的把櫥櫃都打開時 我才真正的驚了 滿滿的物品滿滿的衣服 每個能塞的地方 床板下 陽台的儲物空間 裡面全是滿的 他完全沒有任何的選擇與淘汰
Thumbnail
讓家的狀態時時跟上自己的內在 曾經去幫一位朋友搬家 他的家是租來的套房 裡面空間很小 乍看之下也以為東西並不多 但臨時決定要搬家 因此當天開始急忙收拾 當真正的把櫥櫃都打開時 我才真正的驚了 滿滿的物品滿滿的衣服 每個能塞的地方 床板下 陽台的儲物空間 裡面全是滿的 他完全沒有任何的選擇與淘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