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桌遊心得】自由:地下鐵路 - 通往自由之路既艱難、血腥又沉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底特律:變人》裡,脫離奴隸身分的仿生人為什麼最後要逃到加拿大而不是其他國家?

《異塵餘生四》裡,幫助合成人逃離學院的組織為什麼要自稱為「鐵路」,還有一堆奇妙術語?

它們的原型來自美國歷史上協助奴隸重獲自由的地下行動,人們稱為「地下鐵路(Underground Railroad)」,他們提供嚮導、避難所與資金,幫助奴隸逃到當時的自由州*,或是從底特律前往加拿大,有一估計從 18 世紀晚期一直到南北戰爭為止,透過地下鐵路逃離奴隸主的非裔美國人超過十萬名。

raw-image

《自由:地下鐵路》這款遊戲中,玩家化身為地下鐵路的參與者,合作讓奴隸脫離奴役他們的南方種植園,但過程不會總是如意的,你們必須面對散佈大陸上的奴隸追捕者、資金不足以及政治上的窒礙,有時,你還得做出非常苦澀的抉擇……

raw-image
註:
美國內戰前,有些州是合法蓄奴的蓄奴州,主要在中西部和南部,視蓄奴為非法的叫自由州,決定新加入的州是蓄奴州或自由州在戰前國會一直都是雙方交戰的主戰場。
在 1821 年的密蘇里妥協(Missouri Compromise)中明定北緯 36.5 度以北禁止蓄奴,但 1854 年當堪薩斯與內布拉斯加兩州要申請加入聯邦時(這兩個州都在北緯 36.5 以北),又有民主黨參議員提出法案要求讓這兩個州的「居民」自己決定蓄奴是否合法,這個法案的反對方組成了共和黨,但還是無法阻止法案通過,最終加劇了南北衝突導致內戰。

回來說一下這款遊戲,《自由:地下鐵路》由 Academy Games 出版(他們家的 Birth of America 系列作都挺棒的!),可供 1–4 人遊玩的純合作遊戲遊戲目標是協助奴隸逃離南方奴隸主的種植園,依照人數有不同的目標人數(SOLO 模式中只要讓五名奴隸獲得自由就獲勝),每回合玩家可以在地圖上移動正在逃亡的奴隸、募取資金或是尋求廢奴主義者(卡片)的協助。

raw-image

可怕的是,每當你移動奴隸時,洩漏出去的風聲會吸引奴隸追捕者靠近,當追捕者走到與奴隸同一格,被抓到的奴隸將直接從地圖上移除,在遊戲裡代表奴隸的黃色木製方塊也許輕盈,背後的歷史意義卻相當沉重。

玩到中間你也會發現設計師想傳達的想法 — 這並不是單純將方塊從 A 點運送到 B 點而已,通往自由之路是十分沉痛、血腥且艱難的。有時,追捕者的巡邏就是那麼精準地走到了奴隸藏匿的地點,帶走了它們;有時,你必須派一位奴隸去引開追捕者,因為那是玩家可以主動移動追捕者的唯一方法,有時這是保持路線暢通的唯一方法。即使是 Solo Play,玩到這一段還是讓我胃痛。

raw-image

除了追捕者的威脅外,每次協助奴隸都需要花費資金,資金來源也是一大挑戰,雖然歷史上確實有富有的廢奴主義者贊助,但大多協助者只是一般人,遊戲裡提供的資金收入並不多,因此玩家必須審慎考慮資金運用,像是走海路到東岸城市能夠繞過追捕者,但海路就需要花費額外的錢。以遊戲難度來說,《自由:地下鐵路》並不是一款簡單的遊戲


《自由:地下鐵路》是一款主題性十分強烈的遊戲,接下來我想補充一些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融入主題氛圍裡。

加拿大

前面有提到,地下鐵路的成員協助奴隸逃往自由州,那為什麼在遊戲裡必須將奴隸送到加拿大才算是成功自由呢?這要提到美國的逃奴追緝法,在 1793 年通過的逃奴追緝法,讓地方政府有權力拘押逃走的奴隸,只要奴隸主能夠證明該奴隸是屬於他的財產,就必須將他們送回給奴隸主,除此之外,此法也懲罰協助奴隸逃脫的人。

這表示即使在非法蓄奴的自由州也不再安全,甚至原本就不是奴隸的非裔美國人也有危險,小說《被奪走的十二年》(有改編成電影《自由之心》)就是出身自由的非裔美國人索羅門·諾薩普敘述自己在華盛頓被綁架,再被賣到路易斯安那當奴隸的親身故事。

而當時的英屬北美(加拿大)提供非裔美國人庇護與居住的權利,因此有些地下鐵路成員也以加拿大為基地,在此安頓他們。

北極星 / 酒瓢

當你打開遊戲圖版時,你會看到左上偌大的 THE NORTH STAR (北極星)字樣,在當時,逃走的奴隸大多無法識字閱讀,北極星能夠指引他們正確的方位不致迷路,同時也是自由的象徵。他們透過北斗七星的勺子(也有人說酒瓢)找到它,有一首知名的民謠《跟著酒瓢(Follow the Drinking Gourd)》就是這麼唱的:

Follow the drinkin’ gourd
跟著酒瓢
Follow the drinkin’ gourd
跟著酒瓢
For the old man is waiting just to carry you to freedom
那老人正等著要帶你邁向自由

角色

玩家在遊戲裡扮演的角色是當時協助地下鐵路的人,依照他們的協助事項有不同的稱呼,這像是流通在地下鐵路之間的術語,延伸自「鐵路」這個譬喻。

  • Conductors(售票員):負責導引奴隸
  • Stackholders(股東):負責資金協助
  • Agent(探員):負責協助奴隸找到地下鐵路
  • Station Master(站長):負責提供奴隸的庇護處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桌遊拌飯 Boardgame Podcast
119會員
58內容數
五位玩家用聲音跟你聊桌遊。 近期開始努力經營 YouTube, 希望我們的內容可以為你帶來歡樂, 歡迎一同入席,享受遊戲。
2024/05/06
遊戲主題是在設計師 Lacerda 的家鄉葡萄牙經營傳統的法朵(Fado)餐館,就像爵士或音樂酒吧,客人來到法朵餐館的理由並不完全是為了填飽肚子,也為了聆聽法朵,餐館裡並不存在「翻桌率」這回事,人們通常會待上整個傍晚、直到打烊才會心滿意足的離開。
Thumbnail
2024/05/06
遊戲主題是在設計師 Lacerda 的家鄉葡萄牙經營傳統的法朵(Fado)餐館,就像爵士或音樂酒吧,客人來到法朵餐館的理由並不完全是為了填飽肚子,也為了聆聽法朵,餐館裡並不存在「翻桌率」這回事,人們通常會待上整個傍晚、直到打烊才會心滿意足的離開。
Thumbnail
2024/05/05
今年東京桌遊展的新遊戲!《Bus & Stop》是 Saashi & Saashi 今年的新作品,維持一貫的輕快風格,我很喜歡這遊戲的節奏,過程中不太會有 downtime,翻牌的時候如果翻到同色的牌,氣氛會很 high,雖然運氣成分不低,但依舊有可以規劃的操作。
Thumbnail
2024/05/05
今年東京桌遊展的新遊戲!《Bus & Stop》是 Saashi & Saashi 今年的新作品,維持一貫的輕快風格,我很喜歡這遊戲的節奏,過程中不太會有 downtime,翻牌的時候如果翻到同色的牌,氣氛會很 high,雖然運氣成分不低,但依舊有可以規劃的操作。
Thumbnail
2024/01/27
玩日本桌遊時,總是能感受到與歐美遊戲不同、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日本桌遊很擅長在既有的機制上,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它變成一款獨特的作品,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遊戲,都是建構在「吃墩」(Trick Taking)這個機制上。
Thumbnail
2024/01/27
玩日本桌遊時,總是能感受到與歐美遊戲不同、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日本桌遊很擅長在既有的機制上,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讓它變成一款獨特的作品,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遊戲,都是建構在「吃墩」(Trick Taking)這個機制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電影上映於2016年,由於口碑呈現兩極,當時並未受到太多關注。講述美國內戰歷史題材的戲劇很多,但這部最大的特色是以小人物為主角,從底層百姓的角度去看這場內戰。
Thumbnail
這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電影上映於2016年,由於口碑呈現兩極,當時並未受到太多關注。講述美國內戰歷史題材的戲劇很多,但這部最大的特色是以小人物為主角,從底層百姓的角度去看這場內戰。
Thumbnail
近來,某執政黨立法委員乃前政權植入的線人曝光,令執政黨故調重彈,對前“威權時代”白色恐佈再消費一遍。植入線人是任何政府的執法單位慣用的伎倆,說是“威權時代”獨有的現象,則不啻指它是歷史陳跡,在今日的“民主”社會絕跡,十分誤導,亦足以為當前行徑的煙幕。現在讓我們看看“民主的燈塔”美國是如何利用線人的。
Thumbnail
近來,某執政黨立法委員乃前政權植入的線人曝光,令執政黨故調重彈,對前“威權時代”白色恐佈再消費一遍。植入線人是任何政府的執法單位慣用的伎倆,說是“威權時代”獨有的現象,則不啻指它是歷史陳跡,在今日的“民主”社會絕跡,十分誤導,亦足以為當前行徑的煙幕。現在讓我們看看“民主的燈塔”美國是如何利用線人的。
Thumbnail
  看到板上對於算牌手這部電影普遍負評,我也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說不上是為這部片平反,但是提供幾個觀影的方向,和大家討論討論。    電影的劇情沒有太過明確的起承轉合,比起許多大場面的英雄動作片,很容易讓人感到沉悶,迷失在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對話之中不明所以。    整部電影是由伊薩克. 奧斯卡飾演的威
Thumbnail
  看到板上對於算牌手這部電影普遍負評,我也來說說自己的看法,說不上是為這部片平反,但是提供幾個觀影的方向,和大家討論討論。    電影的劇情沒有太過明確的起承轉合,比起許多大場面的英雄動作片,很容易讓人感到沉悶,迷失在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對話之中不明所以。    整部電影是由伊薩克. 奧斯卡飾演的威
Thumbnail
假如這是一部劇情片,會是一部很精采的公路電影,只是公路變成了山路。戰俘們的回憶錄、歷史照片以及居民訪談的描述,構成了《剩餘者》全片的架構。戰俘們雖然只是短暫地路過居民眼前,但居民對於他們的記憶卻如此的深刻。來自異鄉的戰俘者們,也是台灣最後的剩餘者。
Thumbnail
假如這是一部劇情片,會是一部很精采的公路電影,只是公路變成了山路。戰俘們的回憶錄、歷史照片以及居民訪談的描述,構成了《剩餘者》全片的架構。戰俘們雖然只是短暫地路過居民眼前,但居民對於他們的記憶卻如此的深刻。來自異鄉的戰俘者們,也是台灣最後的剩餘者。
Thumbnail
電影用一份告白作開場白: “2011年1月31日, 由於對石膏灰夾板(sheetrock)的需求減少,美國石膏公司(US Gypsum)關閉了在內華達州恩派爾(Empire, Nevada)有88年歷史悠久的工廠。到了7月, 恩派爾的郵政編碼89405也被停用。”  顯然,在鳥不生蛋的荒野中的恩派爾
Thumbnail
電影用一份告白作開場白: “2011年1月31日, 由於對石膏灰夾板(sheetrock)的需求減少,美國石膏公司(US Gypsum)關閉了在內華達州恩派爾(Empire, Nevada)有88年歷史悠久的工廠。到了7月, 恩派爾的郵政編碼89405也被停用。”  顯然,在鳥不生蛋的荒野中的恩派爾
Thumbnail
只有等到黑人被當做是一條生命看待了,才有可能做到All Lives Matter。
Thumbnail
只有等到黑人被當做是一條生命看待了,才有可能做到All Lives Matter。
Thumbnail
很多主人會通報slave patrol,甚至高價聘用“私人黑奴獵手”跨州追捕脫逃的黑奴,也不求抓回來,只求追到他時當場將他虐死,純粹只想解心頭之恨,或給不聽話的黑奴一個教訓。 如此殘忍的slave patrol是美國警察的前身。
Thumbnail
很多主人會通報slave patrol,甚至高價聘用“私人黑奴獵手”跨州追捕脫逃的黑奴,也不求抓回來,只求追到他時當場將他虐死,純粹只想解心頭之恨,或給不聽話的黑奴一個教訓。 如此殘忍的slave patrol是美國警察的前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