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的想像(二):媒介「擬象」 (simulation) 之新聞真實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字為何會憂傷.. 塵喧的假藉歌兮.. 虛明二景交相轉.. 吾不識吾誰識吾..


文本

據法國思想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之論述,由大眾媒介營造的「擬象」再物化,於當代之運作演化是以大規模之類型化和統一化之符號概念進程,將真相與事實經由偽裝與曲解再反射,達陣於脫離真相與事實之目的。此種「擬象」活動無息的增生和拓邊之侵襲,映對快速變動、數量大舉內爆的台灣媒介生態論之,賦予綁架閱聽人之本能並異化新聞之真實存在者,首推「媒介新聞場域」「擬象」(simulation) 之超真實(hyper-reality)操弄。Baudrillard謂之「擬象」 (simulation) 意義之新聞為「假本」(false copy),意即透過對真實新聞的遮蓋或編擬,脫鉤與真實之關聯,成為媒介新聞本身純粹之「擬象」(it is its own pure simulation) ,其成為真實之先導意識,複製之真實凌駕真實還要超真實(hyper-reality) 。

觀察在台之「媒介新聞場域」由於深具包含影像、獨家、戲劇性與收視率之商業競爭力量,經由權力關係/話語鬥爭之傳播、政治、經濟結構這三個層面之威權操控,由知識份子、政治人物、記者和政論節目主持人等共組的「媒介新聞場域」之意識空間,進行建構與設定特定的議題,指涉針對性之新聞「擬象」製造意義,產出假象和膺品之「擬象物」文本更是超真實之真實投影;「擬象」不在新聞之價值顯現,只是符號具(signifier)之傳遞予受眾,讓閱聽人接受其主導性,並產生偏好意義之立場,消失之新聞真實性只是"他者",使社會文化迷思在極度的「窄化環境」當中,社會因而失能真實感性,凸顯「媒介新聞場域」成為一個維持社會文化秩序的巨大組織機構。

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所闡述之「媒介即訊息」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正在發生於資訊溢爆的e世代,真實新聞之「擬象物」亦披靡流通於「媒介即訊息」此載體中,當訊息之快感大波湧至當頭,閱聽人將感知的信任倚賴給製造「擬象」之媒介時,閱聽人應如何建置「腦中的圖畫」? 媒介建構了一個似假還真、似真還假之訊息符號社會,閱聽人將如何避免成為被媒介消費的「物」? 當「擬象」(simulation) 之新聞超真實(hyper-reality)蔚為主流後,對社會文化轉而成為深層之控制作用時,閱聽人之理性參考依據將為何 ? 我們正處於一個事實真假差異、新聞詮釋歧異之媒介共生社會,閱聽人又應如何培養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 作為入門之社會學的想像,基本識讀可讓主體先做為一個「人」,只有成為一個「人」,才不會成為被消費的「物」 !

文字為何會憂傷.. 塵喧的假藉歌兮.. 虛明二景交相轉.. 吾不識吾誰識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有乘除的沙龍
3會員
37內容數
人間有乘除,生死有流轉,生命四有次第循環: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是謂無始無終..觸筆何須罣礙..
2024/08/19
從來自有的“所思所能”捕捉到的, 是看似住在景點中的那一剎時光陰… 目光拂過色彩, 也為自然生有的情感賦予了不斷出發的動力… 漫行Mount Rainer’s Sunrise Trails, 面對高聳的雪山,浮雲一拜… 釋放的生命加減, 有何糾解?有何怨嘆? 都已過太虛…  
Thumbnail
2024/08/19
從來自有的“所思所能”捕捉到的, 是看似住在景點中的那一剎時光陰… 目光拂過色彩, 也為自然生有的情感賦予了不斷出發的動力… 漫行Mount Rainer’s Sunrise Trails, 面對高聳的雪山,浮雲一拜… 釋放的生命加減, 有何糾解?有何怨嘆? 都已過太虛…  
Thumbnail
2024/06/22
只為當下..趁風顛揚起…   那時一日..卷身在柔絲雲波中… 回首見著..你呢喃中的初影…   那時一月..長是人向千里無休… 不為成淚..只為輕觸你的妝樣…   那時一年..問院落春暮如何… 不為孤眠..只為寫著你的流景…   那時一世..我細算浮生千萬縷… 不為幾多時..
2024/06/22
只為當下..趁風顛揚起…   那時一日..卷身在柔絲雲波中… 回首見著..你呢喃中的初影…   那時一月..長是人向千里無休… 不為成淚..只為輕觸你的妝樣…   那時一年..問院落春暮如何… 不為孤眠..只為寫著你的流景…   那時一世..我細算浮生千萬縷… 不為幾多時..
2022/05/24
2022/05/24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Thumbnail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Thumbnail
最終反璞歸真的思考媒體是什麼? 上次我有說與一個人的認知或人格靈魂是由記憶與時間軌跡構成的,進而說到了媒體識讀不能的問題,那麼媒體識讀中的媒體又是什麼? 如果無形的訊息與資訊是看不到又存在的描述也就是軟體,那麼媒體如果從字面描述,就是搭載訊息資訊的媒介物體與實體,因此可以從此訊息推導出來媒體其實就是
Thumbnail
最終反璞歸真的思考媒體是什麼? 上次我有說與一個人的認知或人格靈魂是由記憶與時間軌跡構成的,進而說到了媒體識讀不能的問題,那麼媒體識讀中的媒體又是什麼? 如果無形的訊息與資訊是看不到又存在的描述也就是軟體,那麼媒體如果從字面描述,就是搭載訊息資訊的媒介物體與實體,因此可以從此訊息推導出來媒體其實就是
Thumbnail
讓書中人物感到痛苦的,並不是他們用發笑來取代思考,而是他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發笑,還有為什麼自己不再思考。By赫胥黎 美麗新世界
Thumbnail
讓書中人物感到痛苦的,並不是他們用發笑來取代思考,而是他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發笑,還有為什麼自己不再思考。By赫胥黎 美麗新世界
Thumbnail
中文的脈絡裡將消息以真/假區分,較難看出真假訊息之間的差異為何。從英文的字詞解釋裡我們能發現更多線索,英文的詞語中,將假消息分為兩種層次:蓄意誤導、非蓄意誤導。
Thumbnail
中文的脈絡裡將消息以真/假區分,較難看出真假訊息之間的差異為何。從英文的字詞解釋裡我們能發現更多線索,英文的詞語中,將假消息分為兩種層次:蓄意誤導、非蓄意誤導。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 https://paratext.hk/?p=2865 民粹的時代,民主的概念被極端推演成政治社會中的事物必須連庶民都具有可及性,專業被貶斥成賣弄筆墨、故作玄虛,象牙塔成為形容知識份子封閉系統的象徵,高聳入雲卻不近人情。有點像是處在法治國家中—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 https://paratext.hk/?p=2865 民粹的時代,民主的概念被極端推演成政治社會中的事物必須連庶民都具有可及性,專業被貶斥成賣弄筆墨、故作玄虛,象牙塔成為形容知識份子封閉系統的象徵,高聳入雲卻不近人情。有點像是處在法治國家中—
Thumbnail
Simulacres et Simulation/Simulation and Simulacra  Jean Baudrillard 1981/1994   擬仿物本身就是真實 ※關於Simulacrum/ Simulacra的翻譯,朱元鴻將之翻譯為「偽像」或「象」[1],大多數學者如王志弘[2
Thumbnail
Simulacres et Simulation/Simulation and Simulacra  Jean Baudrillard 1981/1994   擬仿物本身就是真實 ※關於Simulacrum/ Simulacra的翻譯,朱元鴻將之翻譯為「偽像」或「象」[1],大多數學者如王志弘[2
Thumbnail
圖像化年代的藝術材料不再限於歷史圖像的變造,更多是來自大量當代傳播資訊的衍生。因而,傳播資訊的製造者、繁衍者與接收者亦具有等級之別。其次,在資訊公共化和圖像消費化的今日,圖像化世界的確為大眾化的意識形態,提供了最有效的傳播途徑。面對大眾傳媒和現代科技新途徑,圖像化已然是人類形象思維的一種升等概念。
Thumbnail
圖像化年代的藝術材料不再限於歷史圖像的變造,更多是來自大量當代傳播資訊的衍生。因而,傳播資訊的製造者、繁衍者與接收者亦具有等級之別。其次,在資訊公共化和圖像消費化的今日,圖像化世界的確為大眾化的意識形態,提供了最有效的傳播途徑。面對大眾傳媒和現代科技新途徑,圖像化已然是人類形象思維的一種升等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