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腦媽自製玩具】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Photo Credit: 大腦媽媽
腦寶在1y3m時,就已經算是非常會使用湯匙了,到1y4m連吃湯湯水水的粥、豆花,都很少吃到漏出來。所以有些媽咪就問腦媽,「#該怎麼訓練小孩吃飯?」

小孩會自己吃飯是一件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在學會自己拿湯匙之前,還考驗他的 #手眼協調#抓握能力#咀嚼能力#吞嚥能力#小肌肉發展#定性#自主性 等。

腦寶在可以自己獨立坐直時(不會突然倒下),腦媽就實施 #BWL餵食法 (→ 請參考《餵寶貝吃飯一定要搞得像打仗嗎?》 ,這時候可以提供寶貝不同顆粒(如,豆子)、不同口感(但不宜過硬或Q彈)、不同片狀(如,肉片)等食物,訓練寶貝的抓握能力(如,捏、抓、撕)與自主性。

接著呢,進入到自行拿湯匙之前,我們可以訓練寶貝的手眼協調與定性(一定要坐得住,才能自己吃飯啊!)

絨球挖挖樂

準備材料:
絨球、各式各樣的勺子或湯匙、各式各樣的容器(小碗、瓶蓋、鐵盒等)、桌椅(可以是吃飯桌椅)
步驟:
1. 因為要訓練小朋友坐的能力與時間,所以一定要讓小孩坐著喔。
2. 把絨球、湯匙和容器放在桌上,讓小朋友動手吧!
這個遊戲不用指導語,因為在一歲左右的小朋友會經歷一段「#容器期」,意思就是小孩很喜歡把東西丟進容器裡,所以小孩看到絨球就會自動把它們放進容器裡喔!如果小朋友開始對「#器具」有興趣時,就會開始使用 #湯匙#勺子 將絨球放進容器裡喔!(可以觀察小朋友比較喜歡、習慣或比較能成功的湯匙長什麼樣子喔~)

腦寶玩這個遊戲可以玩兩個小時(有間斷休息兩次,大概10分鐘,然後又爬回椅子上繼續玩),可以磨練孩子的定性、#專注力,最重要的是可以訓練他們吃飯的能力!!

推薦餐具:
腦媽建議選擇有圓圓握把的湯匙與叉子(如圖,也是沒有業配喔~),因為這樣小孩比較好控制喔!如果爸媽怕小孩吃得亂七八糟,也可以準備長袖的吃飯衣喔。(或者直接養一隻狗XDDD)
圖片為腦寶玩絨球挖挖樂與吃粥的樣子!

▌關於大腦媽媽 ▌

我是個媽媽,也是兒童認知心理學科學家。
目前為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心理學博士生,主要研究對象為五歲以下的嬰幼兒的 #親子互動關係#情緒發展#語言學習#人機互動#AI研究。曾於澳洲Marcs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Development的寶寶研究室(Baby Lab)擔任交換研究人員,研究寶寶大腦的聽覺與語言發展。畢業於認知神經科學所、視覺藝術研究所,對藝術治療、創作、幼兒玩具設計都略懂略懂啦!
🔔 追蹤臉書,更快讀到新文喔!https://www.facebook.com/brainymamaedu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腦媽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各位認真的父母來說,一定有幫孩子建立 #生活儀式(譬如,睡前先刷牙、洗臉、說故事等等),讓寶貝熟悉並習慣 #流程,可以穩定孩子的 #情緒反應。但是,有時候總會有些 #突發狀況 或是 #特殊行程,有沒有感覺孩子那天通常會比較歡呢?因為這項行程是超出他的預期
雖然聖誕節不是我們的節日,但從小就覺得這是充滿溫度的節日。腦寶的托嬰中心也在上個月開始教唱《#叮叮噹》,所以現在腦寶只要經過路上的聖誕節燈飾都會說「叮叮噹」、看到聖誕樹會說「叮叮噹」,上次他幫忙付錢時,看到五百元上的梅花鹿,還指著說「叮叮噹鹿鹿」
其實腦媽以前沒有特別研究聖誕節,頂多就是和朋友玩交換禮物而已,直到去藝術家朋友的家朝聖(因為他家聖誕節氣氛超級濃厚)才知道有聖誕節倒數日曆房子,後來上網google才發現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倒數日曆版本,所以腦媽就趁紐西蘭開始放耶誕假的時候(這樣我才有空啊)來做一個
為了讓腦寶感受聖誕節的氣氛,我們家最近都在放聖誕相關的歌曲,也讓我很驚訝孩子學一首歌的速度實在飛快。趁著假日早上,帶著孩子一起做 #聖誕樹,也訓練孩子的 #手眼協調 與 #創意力!
雖然說平衡車不是近期才發明的產物,但最近卻非常的夯,可惜關於平衡車與孩子的發展相關研究非常少。 腦媽在《左撇子 vs 右撇子 | 別再強迫你家嬰兒啦!》文中有提到2歲半前沒有左右撇子,主要是因為 #大腦側化 尚未發育完全的緣故。
先前腦媽有發過兩篇與奶嘴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複習一下:《什麼時候該給寶貝吸吮或戒安撫奶嘴呢?》與《「戒奶嘴儀式」反而讓孩子情緒更大?》。 牙科醫師建議在2歲到2.5歲之前要戒掉奶嘴,其中的問題包括奶嘴會妨礙牙齒的發展並會增加蛀牙
對於各位認真的父母來說,一定有幫孩子建立 #生活儀式(譬如,睡前先刷牙、洗臉、說故事等等),讓寶貝熟悉並習慣 #流程,可以穩定孩子的 #情緒反應。但是,有時候總會有些 #突發狀況 或是 #特殊行程,有沒有感覺孩子那天通常會比較歡呢?因為這項行程是超出他的預期
雖然聖誕節不是我們的節日,但從小就覺得這是充滿溫度的節日。腦寶的托嬰中心也在上個月開始教唱《#叮叮噹》,所以現在腦寶只要經過路上的聖誕節燈飾都會說「叮叮噹」、看到聖誕樹會說「叮叮噹」,上次他幫忙付錢時,看到五百元上的梅花鹿,還指著說「叮叮噹鹿鹿」
其實腦媽以前沒有特別研究聖誕節,頂多就是和朋友玩交換禮物而已,直到去藝術家朋友的家朝聖(因為他家聖誕節氣氛超級濃厚)才知道有聖誕節倒數日曆房子,後來上網google才發現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倒數日曆版本,所以腦媽就趁紐西蘭開始放耶誕假的時候(這樣我才有空啊)來做一個
為了讓腦寶感受聖誕節的氣氛,我們家最近都在放聖誕相關的歌曲,也讓我很驚訝孩子學一首歌的速度實在飛快。趁著假日早上,帶著孩子一起做 #聖誕樹,也訓練孩子的 #手眼協調 與 #創意力!
雖然說平衡車不是近期才發明的產物,但最近卻非常的夯,可惜關於平衡車與孩子的發展相關研究非常少。 腦媽在《左撇子 vs 右撇子 | 別再強迫你家嬰兒啦!》文中有提到2歲半前沒有左右撇子,主要是因為 #大腦側化 尚未發育完全的緣故。
先前腦媽有發過兩篇與奶嘴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複習一下:《什麼時候該給寶貝吸吮或戒安撫奶嘴呢?》與《「戒奶嘴儀式」反而讓孩子情緒更大?》。 牙科醫師建議在2歲到2.5歲之前要戒掉奶嘴,其中的問題包括奶嘴會妨礙牙齒的發展並會增加蛀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大家的寶寶是否都會好好吃飯呢?   在第一胎Mero的副食品時期,我興沖沖地做了許多準備,調查剛開始可以吃的食物,後面要怎麼慢慢轉變,然後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餵食方式等等。查了許多資料外,也做了許多嘗試。   剛開始寶寶不吃,沒關係,一定是我弄得不夠好。我繼續再接再厲,再用不同的食材試試看。
Thumbnail
孩子邊吃晚餐邊說: 🧒🏻「媽媽我頭腦在想邊玩遊戲耶!」 🧒🏻「頭腦在這嗎?」指著頭 🌱「對喔~」 她指著頭🧒🏻:「我都用頭腦想事情。」 我指著胸口🌱:「妳怎麼知道妳是用頭腦想事情,而不是用心想事情呢?妳有時候會說我心裡想什麼事~我心裡想...」   🧒🏻「我比較喜歡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育兒知識不只會隨時代不同,還有各門各派,光是「食」就有人全親餵、有人母奶擠出全瓶餵,也有加入配方奶混合哺餵、或者全配方奶瓶餵。 無論哪一種餵法,小孩有吃飽就好。所以學會觀察小孩吃飽的訊號就成了很重要的功課,而非依照「餵多少」、「餵多久」來判斷,大人都有大小餐,更何況是孩子。 身體癱軟、嘴巴緊閉、
Thumbnail
  寶寶六個月就可以揮手表示再見,老師說有一個七個月的寶寶用手語表示很熱,照顧者發現原來是發燒了,所以,讓寶寶學手語,不但能夠讓寶寶練習表達自己,也能夠讓照顧者知道寶寶身心狀況。教寶寶手語時,可以先教一個,等寶寶學會時,再教下一個。   為甚麼寶寶要有俯臥時間,是因為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維持好看頭型
Thumbnail
在臺灣,英語學習的方式通常是一刀切、統一化的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呵護。這篇文章將學習英文的過程比作製作漢堡。作者認為學習英文應該像哺育寶寶一樣,從嬰兒期開始培養語感、磨練口語表達能力,最後呈現出美味的“漢堡”。
Thumbnail
從月子中心回到家中,照顧小鵝的開始困難重重,尤其是在選擇奶嘴頭上面。這篇文章整理了幾個奶嘴頭的小知識,讓父母們更容易做出適合寶寶的選擇。
Thumbnail
作為兒童語言治療師,通過餵食治療專業技能來幫助孩子克服挑食問題。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如何開展了《餵食治療》的旅程,以及面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法,以及作者看到的家長面臨的問題。文章涉及的關鍵詞有:餵食治療、偏挑食、挑食、發展遲緩、口腔動作。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大家的寶寶是否都會好好吃飯呢?   在第一胎Mero的副食品時期,我興沖沖地做了許多準備,調查剛開始可以吃的食物,後面要怎麼慢慢轉變,然後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餵食方式等等。查了許多資料外,也做了許多嘗試。   剛開始寶寶不吃,沒關係,一定是我弄得不夠好。我繼續再接再厲,再用不同的食材試試看。
Thumbnail
孩子邊吃晚餐邊說: 🧒🏻「媽媽我頭腦在想邊玩遊戲耶!」 🧒🏻「頭腦在這嗎?」指著頭 🌱「對喔~」 她指著頭🧒🏻:「我都用頭腦想事情。」 我指著胸口🌱:「妳怎麼知道妳是用頭腦想事情,而不是用心想事情呢?妳有時候會說我心裡想什麼事~我心裡想...」   🧒🏻「我比較喜歡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育兒知識不只會隨時代不同,還有各門各派,光是「食」就有人全親餵、有人母奶擠出全瓶餵,也有加入配方奶混合哺餵、或者全配方奶瓶餵。 無論哪一種餵法,小孩有吃飽就好。所以學會觀察小孩吃飽的訊號就成了很重要的功課,而非依照「餵多少」、「餵多久」來判斷,大人都有大小餐,更何況是孩子。 身體癱軟、嘴巴緊閉、
Thumbnail
  寶寶六個月就可以揮手表示再見,老師說有一個七個月的寶寶用手語表示很熱,照顧者發現原來是發燒了,所以,讓寶寶學手語,不但能夠讓寶寶練習表達自己,也能夠讓照顧者知道寶寶身心狀況。教寶寶手語時,可以先教一個,等寶寶學會時,再教下一個。   為甚麼寶寶要有俯臥時間,是因為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維持好看頭型
Thumbnail
在臺灣,英語學習的方式通常是一刀切、統一化的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呵護。這篇文章將學習英文的過程比作製作漢堡。作者認為學習英文應該像哺育寶寶一樣,從嬰兒期開始培養語感、磨練口語表達能力,最後呈現出美味的“漢堡”。
Thumbnail
從月子中心回到家中,照顧小鵝的開始困難重重,尤其是在選擇奶嘴頭上面。這篇文章整理了幾個奶嘴頭的小知識,讓父母們更容易做出適合寶寶的選擇。
Thumbnail
作為兒童語言治療師,通過餵食治療專業技能來幫助孩子克服挑食問題。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如何開展了《餵食治療》的旅程,以及面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法,以及作者看到的家長面臨的問題。文章涉及的關鍵詞有:餵食治療、偏挑食、挑食、發展遲緩、口腔動作。
Thumbnail
孩子在2歲左右即可開始參與簡單廚房工作,如洗菜、打蛋。在2.5歲後,引導他們進入備料階段,使用兒童專用工具,培養安全使用刀具方式。然而,接觸燙的爐具則需視技能和安全意識而定。家長應先在旁協助,共同創造安全有趣的烹飪體驗。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