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那是一顆球狀物,在面頰內藏著,卻有一點突破皮膚表面,探出頭來。那是我替父親清潔傷口時看到的,圓圓的球呈現一種不健康的黃褐色,帶著死亡的氣味。

自從去年口腔癌動刀之後,父親的右臉頰明顯凹陷。儘管醫生妙手,大腿上補過來的肉仍舊不夠完美。畢竟,它原先是腿上的肉啊。父親是俗稱的「三高」,傷口復原奇慢,誰都無可奈何。每天母親都得為父親的傷口清潔與消毒,免得感染。但她可能勞動慣了,粗手粗腳,每次都讓父親疼痛不堪,只得由我接手。

每日三次的換藥,像三餐一樣固定。先揭去兩層紗布,用棉棒沾滿食鹽水,在傷口周圍輕輕塗拭,擦去傷口流出的膿液。我好潔,棉棒上沾了幾許膿液,就會換根新的。這樣一來,每次都要耗去十餘根,用量頗兇。父親是個節儉人,看我用這許多,卻難得不抱怨。反向我說母親太節省,只用兩三根反覆擦拭,不夠乾淨。我多半是笑著,不太說話。

我確實不太會說話,特別是跟父親、母親之間。

據說在我出生那年代,台灣熱錢滾滾,大家一窩蜂的投入賺錢買房的行列,孩子開始有丟給爺奶照顧的趨勢。我也是,打從出生便交給爺奶照顧,六歲上才開始學習跟父母相處。的確各叔伯阿姨都買上房子了,只是等到我青少年時,專家們才開始發現隔代教養造成了許多親子問題。特別是與父母間的不親近,兩代關係間有極大隔閡。

專家終究不是先知 ,不能預防於先,只能在出事了以後想辦法彌補。然而有些事,錯過了便不能回頭,就像父親的肉一樣,畢竟補不回來。

傷口散發出一陣氣味,似乎是內裏有些骨肉爛了。我把乾淨的棉棒浸滿碘酒,開始消毒傷口,碘酒味重,混著原先的腐臭,不致太難聞。過往常捐血,每次看護士替我消毒,總是在打針的區域周圍,用棉棒迴旋著塗碘酒。小小一針,傷口直徑一寸不到,護士消毒的範圍卻幾近半條小臂。我看著,每次都為她們迅捷的手法著迷。我也想效顰,卻無法那樣輕巧,因父親的臉頰凹凸不平,如丘壑起伏。我只能輕輕塗著,沿著山谷稜線高低的走向,消毒每一寸肌膚。

父親是個沈默的人,就像所有傳統的男性。印象中,我的爺爺也是沈默,他天天去村頭雜貨店跟老友「開港」,卻甚少陪我聊天。我發現自己也有這種傾向,寡言少語,怯於上台。近幾年來,我力求改變,已能上台侃侃而談。只是對於父親,仍是沈默居多。我們未能從小培養情感,成長過程又走向與父親絕不相同的標的。父親與母親都是勞動者,我卻熱愛文學藝術,附庸風雅。若不是為父親換藥,我們大約不會有肌膚上的接觸,遑論牽手、擁抱。

我不願再走家族老路,兩個女兒先後出生,我和太太堅持自己照顧。極累,但我們和女兒間的親密無可比擬。我們每天擁抱無數,說話無數,彼此凝視無數。小女兒二歲,曾對我說:「把拔,你的眼睛裡有我的臉誒。」我和父親從未有如此親近的距離。

因著換藥,我才漸漸熟悉六十餘歲的、父親肌膚的脈絡。當然,也僅止於右臉頰的部分。

那天,我在熟悉的軌跡中,遇到了陌生的小土堆。我用棉棒稍微按壓,問父親:「痛嗎?」父親搖搖頭,他沒有感覺。我會用手機替父親的傷口拍照,記錄它的癒合。我為那土堆拍照,跟著前幾張照片相較,很確定前幾天它還只是肌膚上的一點小黃斑;今天,它卻微微突起。

我像個手工藝者,仔細地完成一件作品後,用膠帶將兩層紗布貼合在傷口上。媽媽常將一層紗布對折,面積少了一半,僅僅封住傷口。我卻直接用兩層紗布,大範圍掩蓋傷口與補上的肉。這是我最愛的步驟,因我不想看到傷口與那塊肉。那肉塊紫黑腫脹,令我見之不悅,儘管它日漸消腫、膚色趨近正常,我仍愛用紗布將它遮蓋。

「明天去給醫生看看。」我說,父親點頭。

父親常常回診,醫生盡責的追蹤術後狀況。除了傷口癒合慢,癌症指數一向極低,因此我們都很安心。只是今天心中泛著一股漣漪,好像這土堆化作一顆小石子,投入我心中的湖。

醫生看了看突起的土堆,用刀挖掉它,送去化驗。父親沒流幾滴血,又多了一小傷口,我擦拭消毒的範圍也隨之擴大。過了一週陪父親回診,醫生走到旁邊悄悄對我招手。

「是惡性的。」他低聲說。

瘤,為甚麼會再長出來?母親並不管這問題,民間信仰告訴她一切都是作孽,是上輩子的孽、是這輩子的孽。遇到了,就只能默默承受。我不信民間信仰,是基督徒,我更願意禱告、請一切認識我們的人拼命禱告,希望有神蹟。我們很願意把一切能做的都做,醫生也說會盡力。然而誰也不知道結果會如何,就像誰也不知道瘤切掉了,會不會再長出來。醫生只能根據過去發生的情況,告訴我們大概有多少機率會復發。然而對我們而言,這機率是百分之百,因為父親復發了。

醫生指著電腦上的片子,解釋給我聽。螢幕上一片黑影,影中有一團黃金色光暈。「這是大腦,它消耗許多養分。」醫生移動著滑鼠,又出現另一團光暈:「這是瘤,它在搶食你父親身體的養分。」

「復發在同一位置,已經不能再動刀,」醫生說:「只能化療。」

父親又住院了,化療藥物不舍晝夜,一滴滴注入體內。隨之進入的,還有止吐劑和減輕疼痛的藥物,父親因此竟顯得精神許多,睡眠質量也較好。但我心知肚明,這次和上次不同。上次是手術,一刀了卻心頭患,此次化療,醫生也不知有無效果,儘管試試手氣。可不論手氣旺與不旺,父親最多只餘一年生命。

父親生命一滴滴流逝,終點線已是清晰可見。我坐在床邊陪父親看著我最厭惡的、無營養的洗腦政治新聞,間或閒聊幾句。我還未告知父親死期將近,或者他自己也知道吧;然而我們都不想戳破。

我與他都還未準備好直面死亡,只是靜靜等候它的到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hilip Wu的沙龍
9會員
40內容數
我喜歡讀聖經,喜歡在其中發現許多有趣的、弔詭的、生活的事。
Philip W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8/26
當孩子逐漸長大,意識清晰、口齒伶俐。我們本以為自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理生活大小事,殊不料這並不是升格進天堂,而是彷彿落入地獄更深處。
2020/08/26
當孩子逐漸長大,意識清晰、口齒伶俐。我們本以為自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理生活大小事,殊不料這並不是升格進天堂,而是彷彿落入地獄更深處。
2020/08/05
小孩學說話是天性,但小孩開始說話,則是父母的不幸。 我們家的女兒無花果說話得早,一歲三個月時開始模仿我們夫妻說話,也懂得自己身體的各部位名稱⋯⋯
2020/08/05
小孩學說話是天性,但小孩開始說話,則是父母的不幸。 我們家的女兒無花果說話得早,一歲三個月時開始模仿我們夫妻說話,也懂得自己身體的各部位名稱⋯⋯
2020/07/31
四歲的大女兒看著我忙進忙出的搬運書籍、裝箱,忍不住發表她小小哲學家的感想:「把拔,你的書好多喔。」她哪裡知道,把拔看過的書,遠遠不只這些數目⋯⋯
2020/07/31
四歲的大女兒看著我忙進忙出的搬運書籍、裝箱,忍不住發表她小小哲學家的感想:「把拔,你的書好多喔。」她哪裡知道,把拔看過的書,遠遠不只這些數目⋯⋯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老爸,兩個禮拜前過世了,我想透過文字,記住最後這幾個月的回憶。
Thumbnail
我的老爸,兩個禮拜前過世了,我想透過文字,記住最後這幾個月的回憶。
Thumbnail
他的眼神笑了,臉部線條放鬆了,臉上寫著小傲嬌。我心想,平凡如我不能榮耀您,但没想到我在醫院長日的陪伴,竟是成為您的驕傲。人生最終,要的其實很簡單。 "如果有來生,祈求上天賜予他有愛他的雙親......" 這是我向神的祈求。他不應該有對人渣般的父母,他值得被呵護
Thumbnail
他的眼神笑了,臉部線條放鬆了,臉上寫著小傲嬌。我心想,平凡如我不能榮耀您,但没想到我在醫院長日的陪伴,竟是成為您的驕傲。人生最終,要的其實很簡單。 "如果有來生,祈求上天賜予他有愛他的雙親......" 這是我向神的祈求。他不應該有對人渣般的父母,他值得被呵護
Thumbnail
如果有如果,在生命結束前一秒,你會想做什麼或說什麼? 盡量回想吧,那會是最後的機會,再次掌握還活著的感覺
Thumbnail
如果有如果,在生命結束前一秒,你會想做什麼或說什麼? 盡量回想吧,那會是最後的機會,再次掌握還活著的感覺
Thumbnail
父親從手術房恢復室推出來,手術房的看護示意要我接手把病床推回病房。 父親已然清醒,但是因為脊椎手術必須趴著,眼睛塗滿凡士林,加上長時間麻醉,眼睛畏光,無法睜開眼睛。我問父親: 「爸,我在這裡。你還好嗎?」 「嗯,還好。你看看我的腳指頭會不會動?」 父親一直害怕手術失敗,導致半身不遂。 「有啊!」 病
Thumbnail
父親從手術房恢復室推出來,手術房的看護示意要我接手把病床推回病房。 父親已然清醒,但是因為脊椎手術必須趴著,眼睛塗滿凡士林,加上長時間麻醉,眼睛畏光,無法睜開眼睛。我問父親: 「爸,我在這裡。你還好嗎?」 「嗯,還好。你看看我的腳指頭會不會動?」 父親一直害怕手術失敗,導致半身不遂。 「有啊!」 病
Thumbnail
爸爸的肋骨已經塗膏藥許多天,關於瘀青,本來就有一個修復期,但,老人家就是擔憂,擔憂會不會斷了(放心,照過X光,十分健康),擔憂一直痛,是否傷到筋骨(想太多),擔憂總是不好,會不會哪裡怎麼了(想太多),擔憂膏藥也每天去塗了,一直不好,是否已經失去復原力(想太多)......ㄇㄇㄇㄇㄇㄇ 老人家跟女人家
Thumbnail
爸爸的肋骨已經塗膏藥許多天,關於瘀青,本來就有一個修復期,但,老人家就是擔憂,擔憂會不會斷了(放心,照過X光,十分健康),擔憂一直痛,是否傷到筋骨(想太多),擔憂總是不好,會不會哪裡怎麼了(想太多),擔憂膏藥也每天去塗了,一直不好,是否已經失去復原力(想太多)......ㄇㄇㄇㄇㄇㄇ 老人家跟女人家
Thumbnail
從小,我們的感情就很好, 還記得小學三年級在學校寫父親節卡片時,我寫一寫就哭了,因為好久沒能好好看到你,那陣子的你很忙,也很心疼你很辛苦,現在回想,好尷尬啊~ 從你第一次罹癌,那年11歲的我,就告訴自己,要成為家裡的3分之一,一起和爸媽照顧這個家。
Thumbnail
從小,我們的感情就很好, 還記得小學三年級在學校寫父親節卡片時,我寫一寫就哭了,因為好久沒能好好看到你,那陣子的你很忙,也很心疼你很辛苦,現在回想,好尷尬啊~ 從你第一次罹癌,那年11歲的我,就告訴自己,要成為家裡的3分之一,一起和爸媽照顧這個家。
Thumbnail
每次陪爸爸去台北化療,就像一段屬於兩個人的特別時光。
Thumbnail
每次陪爸爸去台北化療,就像一段屬於兩個人的特別時光。
Thumbnail
父親病了。一開始是說胃怪怪的,去照胃鏡,說是潰瘍,後來又照了大腸鏡,醫生說沒問題。但是父親是有腸胃不適的狀況。後來再照超音波,發現疑似有膽管癌,最後照電腦斷層與切片,證實罹癌。 我們有嘗試免疫療法,但未見起色。 從確診到離開,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2022年的最後一天凌晨,父親離世。
Thumbnail
父親病了。一開始是說胃怪怪的,去照胃鏡,說是潰瘍,後來又照了大腸鏡,醫生說沒問題。但是父親是有腸胃不適的狀況。後來再照超音波,發現疑似有膽管癌,最後照電腦斷層與切片,證實罹癌。 我們有嘗試免疫療法,但未見起色。 從確診到離開,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2022年的最後一天凌晨,父親離世。
Thumbnail
身為護理人員,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5年前,在醫院的急診室看著爸爸的離去,心中有無限的懊悔。 爸爸平時身體沒什麼毛病,極少就醫,甚至他常自誇連牙齒都沒有一顆是假的。
Thumbnail
身為護理人員,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遺憾。 5年前,在醫院的急診室看著爸爸的離去,心中有無限的懊悔。 爸爸平時身體沒什麼毛病,極少就醫,甚至他常自誇連牙齒都沒有一顆是假的。
Thumbnail
這是一篇很難分類的文章,類似散文的絮語卻又投了極短篇小說徵文,總之就是第一次陪父親住安寧病房的紀錄。
Thumbnail
這是一篇很難分類的文章,類似散文的絮語卻又投了極短篇小說徵文,總之就是第一次陪父親住安寧病房的紀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