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SOUL 沒轉彎—「靈魂」質問人生的意義

2021/01/05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Pixar 趕在歲末這一波迎來聖誕假期,終於在 Disney Plus 推出了動畫 Soul 。沿襲 Inside Out「腦筋急轉彎」的翻譯,台灣翻成「靈魂急轉彎」。這幾天獲得朋友圈的強力推薦。看完後發現靈魂根本沒轉彎,而是重新用一個看似離奇,其實樸實的故事,提醒我們人生的意義,或是... 人生是不是真的「存在」意義?
故事以住在紐約的自詡為爵士樂手,其實是中學教師的黑人 Joe 生死奇遇開展。雖然是風格明快的動畫片,但其實這是一部設計給 Young Adult ,尤其是在體驗日復一日規律工作後,重新探索生命意義的主題。
Soul 裡頭的劇情淺顯易懂,但如果說給二十歲的我聽,我一定覺得不過又是另一個迪士尼勵志小故事吧。正如同 Joe 對他學生講述自己如何愛上爵士樂的自白,對於在樂團裡的女孩來說,卻很難理解找到一生熱情的 Spark 對他來說的意義。
Soul 究竟是給成人還是孩子?劇情給了個提示:12歲可能還太小啦。
Soul 這個故事的主軸,把看慣世事的「憤世嫉俗」與不計生死的「滿腔熱血」硬碰硬相遇,用反差極大的角色呈現,所遭遇的苦辣酸甜一一陳列,更用至關重要的生死輪迴做引,帶出一個高潮迭起的溫馨小品。
以下有劇情雷。
Joe 是個不得志的中年男子,以爵士樂作為志業,雖只作為中學兼職樂團老師,卻總是夢想著能站上爵士樂廳的舞台,接受大家的喝采。在他偶然被推薦成為知名樂手的團隊試演拿到機會後,卻因太過興奮而失足身亡。
在通往死後天國(Great Beyond)的階梯上,他不願意就此結束一生,因此胡亂闖入了培育新生靈魂的生前世界(Great Before)。假冒為生前有巨大貢獻的諾貝爾獎得主,來幫助生前的靈魂找到自己的 Spark 得到地球通行證。
沒想到他卻遇上所有歷史偉人都束手無策的 22 號,對地球上的俗事與獲得通行證來降生世界毫無興趣。Joe 只好承認自己其實不是什麼偉人,只是一個普通中學兼職教師。22 號好奇了:明明人生如此無聊,為何黯淡一生的 Joe 卻極度渴望重新獲得新生?於是兩人展開矛盾大對決...
JOE興高采烈的邀請 22 號「參觀」自己的人生,才發現他實在算不上什麼成功

史上「最不想活」與「最想復活」的組合

Soul 主角一老一少有著截然不同的設定:老如 Joe 已經步入中年,卻充滿著少年般一夕成名的雄心壯志;而 22 號壓根兒沒在現世裡活過,卻總是用「中年白人婦女」的聲音,來顯示其好像活了幾百年一樣的厭世心態。
隨著故事線發展,兩人的改變:Joe 知道自己的天命就是音樂,所以他一心追求著向世人展現自己的機會。直到他加入知名樂手的組合後,才發現成名不過爾爾。音樂帶給他滿滿的 Spark 滿滿的樂趣,以至於他以為追尋 Spark 讓自己的演出被人肯定,就是人生的目的(Purpose)。然而用音樂實現夢想以後,才發現日子還是得過下去。那麼 Purpose 達成以後,下一步又應該做什麼?
相反在天上閱盡繁華的 22 號,到了曾經棄如敝屣的俗庸人世間,卻發現處處充滿了小確幸:街邊的披薩、理髮廳送的棒棒糖、排水溝吹出來的熱風、叮噹作響的鐵欄,無不讓她感到新奇,她開始對世界充滿了希望。於是即使她還沒找到 Spark 更遑論 Purpose ,仍然不願放棄 Joe 的軀體和現世的生命。
在努力與打混光譜的兩端,我們都遇過有無盡熱情的人、身邊也肯定有混日子的傢伙。而大部分的我們在面對世事時,也許都落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搖擺。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輕鬆。那究竟是為什麼我們仍抱持著對生活的熱情呢?電影藉由 22 的感受,帶我們進入緩解憤世嫉俗的療癒之旅。

心流的執著與迷失

電影中很有趣的設定是人世與生前世界有個流沙通道,在裡頭的人都在「心流」 Mind Flow 。心流是由心理學家 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 提出的名詞。在特定的情況中,人類可以進入了心流的狀態,能有極高的專注力和生產力,就像進入另一個空間(Zone)。於是所有想更上層樓的專業工作者,無不努力想要讓自己進入心流,有如遁入化境一般自由操控自己的靈魂。就如在電影中所述,如同身處在沙漠長河的異度空間,可以暫時脫離現實世界,表現如有神助。
然而過度追求「心流」,專注過頭了卻可能適得其反,成為在沙漠裡的荒野孤魂,無法認清忘記了當初為什麼要進入這個空間裡。如同劇情中的避險基金經理,一心只想搞定交易,最後只能靠神秘的外力點醒。
有趣的是一同觀影的 MBA 同學們,正好有幾個正在投資銀行上班。他們即使不是天天想著怎麼低買高賣,面對每天動輒十幾小時工時,是不是也成為迷失的靈魂?被編劇給偷偷諷刺了一番,大夥兒也只能苦笑了。

生命的目的有標準答案嗎?

Soul 這個故事劇本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沒有強調什麼大道理,而是用生死奇遇的極端虛幻劇情,講述每個成年人都可能歷經的、再平凡不過的故事。
我們小時都曾經立下自己的 Purpose 。「我的志願」裡,大家發起的雄心壯志:有人想成為總統,有人想成為太空人。也有人說做一個老師、或者消防員就很滿足。我們立下志願,肯定是這樣的職業在我們有生以來的日子裡,曾經感動了我們,讓我們產生了 Spark 有了生命的熱情。
故事裡立了 Flag 通常沒什麼好結局。正如同 Joe 情急求助的 Dez,在故事裡小時夢想成為獸醫,後來成為理髮師,卻在危急時刻救了 Joe 的造型,成為他舞台夢想的推手。我們的其中幾個,在長大的路程上,也許因為現實因素各種原因,都改變了初衷,成了另一幅模樣。於是當時的 Spark 從此與我們的人生分道揚鑣。也或者有幾個是固執的 Joe ,始終堅持走那個不好走的路,卻沒有得到上帝的眷顧,仍然在俗世裡載沉載浮。
Dez 前前後後出現不到五分鐘,卻是全場最發人深省的角色。追不到夢想一樣可以活得很有意義。
難道因為沒有跟從我們的 Spark ,人生就變得沒有價值了嗎?但如同電影裡的 Jerry 所說,Spark 不是上天指定的,沒有人生下來注定做什麼。所以這兩者豈有優勝劣敗之分?

驀然回首,生命的目的卻在燈火闌珊處

於是我們看出了不要過度追求 Spark 而忘了 Purpose,不要過度追求 Flow 而成為迷失的靈魂。道理我都懂,但能不能告訴我:我的 Purpose 是什麼?我們找到 Spark 進入 Flow 的意義又是什麼?
面對這樣的大哉問,歷史上的哲學家們都試圖給出答案,百家爭鳴也無法有結論。而故事也沒有試圖跨越這條界線給出解答。但我們可以從敘事的角度中看出一些端倪:
在 Joe 看似不得意的人生之中,有許多光輝的歲月。與父親相處的時光、與母親送走父親的最後一程、指導有天份的孩子音樂的美好、甚至在快餐店中品嚐披薩,那樸實卻難以忘懷的美味,每個都是活在世上的證明。
然而對從前的 Joe 來說,這些時刻都不是人世的「目的」。他一直深深相信自己的人生目的就是音樂。但那些過往造就了今日在舞台下全力支持的媽媽、願意毫無保留推薦自己加入樂團的學生、用披薩鼓勵 22 號享受人生而邁出困境,以及堅持不向現實低頭的自己。
這些過去生命的累積、終於讓他成功的加入知名樂團,但此時也讓他瞬間覺醒:原來追名逐利,不是人生的標準答案。
正如同魚游在水裡,卻煩惱著尋找著海洋。Joe 的人生 Purpose 是音樂——那每日努力指導樂團、鼓勵他人學習、彈琴自娛娛人的他,不是早就在享受音樂了嗎?
演出完 Joe 坐地鐵回家的日常,是我最感同身受的時刻。多少次汲營營地達成目標後,回頭看仍然是 Day in & Day out?

找不到 Purpose ,我們的人生還有意義嗎?

如果 Joe 的故事告訴我們:有 Purpose 的人生不需要爭逐虛名。那還沒有找到 Purpose 的人們怎麼辦?
近年來 Life Purpose 除了哲學探討以外,又因為暢銷書 Designing Your Life 重新受到世人關注。書中希望我們以設計思考的眼光重新審視我們的人生:核心價值是什麼,想要達成的又是什麼?
由史丹佛教授所著,此書鼓勵我們審慎思考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然而,也正是對 Purpose 無窮盡的追求,導致 22 回到天上後,發現自己找不到Purpose,決定封閉自己再也不願意踏出來。
22 正是身處先進國家的這一代成年人的縮影。從小在衣食無虞、歌舞昇平的世局裡長大。在美式為首的教育告訴孩子們:你是獨一無二的,這輩子想做什麼都可以!於是長大後人們反而慌了:如果做什麼都活得下去,那此生的使命是什麼?
對比身處惡劣環境,一心只想活下去的上一代,或者還在為溫飽努力的人們,即使 22 在 Hall of Everything 有完完全全「選擇的自由」,卻反而對什麼都打不起勁。
如果成為自由世界的領袖也滿足不了你的話,還能怎麼辦呢?
我們每天看著身旁的人達成的成就。那些曾經不學無術的同班同學,怎麼就成了大老闆呢?或是那個玩世不恭的朋友,何時成了追求理想的奮青呢?怎麼在臉書上,2020 大家都好有成就、2021 有好多想做的事情,只有我一事無成地被困在現實生活裡,如同 22 困在自己的紙箱象牙塔,每天自怨自艾怎麼也走不出去?

意義不在目的地,而在享受旅程的風景

我們從 Great Before 出發,開啟在地球的一生,又以通往 Great Beyond 結尾。那麼中間這段過程,又該賦予什麼意義?
故事中以緩緩飄下的落葉花瓣,作為讓 22 勇敢邁向人世的最終答案。落葉即是 22 在人世間最後的記憶。由這片葉子做引,如果要私心腦補劇情為生命意義下的結論,我會說是「過程」和過程中生活的熱情。
我們可以執著與尋找自己的使命,也可能遭遇挫折與失敗。如同 Joe 不能理解理髮師如何承受放棄成為獸醫的 Spark 所帶來的失望,相對 22 也不能理解 Joe 對音樂生涯毫無理由的堅持。相同的是:在人世活著的他們都具追尋目標的熱情,支持著他們充滿能量的活下去。
從世俗的角度來看:加入知名樂團仍然沒有健康保險、沒有退休金,沒有對現實生活的任何保障。只帶來了虛無飄渺名氣。對於爵士圈子以外的人——譬如母親——這份工作遠不如學校的正職教師。但也正是這股不願妥協、不斷追尋的熱情,為我們帶來生命的動力。
正如同成年人在面對工作或是各種責任時,都可以有兩個態度:可以為一件事情鞠躬盡瘁,用完美主義的匠人精神去奮鬥做到最好;或者也可以虛應故事,做個樣子樂得輕鬆早早洗洗睡。努力好像聽起來很熱血,但隨便做做也混得過去吧,對往後我人生也沒太大影響呢!
正當我們對生活失去動力的時候,Soul 對我們說了:活著本身就是樂趣。小如收下別人給的糖果、地鐵中的叱喝、以至於隨手可見的落葉。被稱為 Old Living 又如何?只要擁有對生命的熱情,享受人生每分每秒,這便是活著的意義。
即使不一定有意義,浸淫在工作之中仍然是 Terry 的最好結局。正如同我們的生活。
跨出2021年的第一步,就是創了個粉絲團:MBA的在美學習筆記,紀錄我在美國無止盡的學習旅程,歡迎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MBA 的在美學習筆記
MBA 的在美學習筆記
Reside in the SF Bay Area, but live elsewher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