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民國六十六年進建中,分到當年頗有歷史傳統的24班,又稱為建雛,因為24班有一份比美校刊的班刊─建雛。
或許是幸運吧,當時的班導師是非常混的王夢華老師,開學第一天選我當班長之後,大家幾乎就沒再見到他(似乎他也都沒來上課,忘了是自習比較多還是課都被我們借走去練合唱或做別的事),他在消失前丟給我一份全班同學的檔案,表示我可以從裡面找適合的班級幹部。
我挑了羅綸有當我的總務股長,之後編班刊時,我擔任總編,他擔任副總編,高一一整年的密切互動,讓原本應該不熟的二人,成為一輩子的死黨。
說應該不熟是因為我們在班上的固定座位相距猶如天涯到海角,而他打球我卻從不運動。
雖然只有高一同班,高二我們一個自然組一個社會組,但高三時,又一起合作編畢業紀念冊的全校共同頁,高三畢業到成家立業,彼此信件往返從來沒斷過,每一、二星期一封,橫跨十數年,厚厚的一疊,這在現在已沒有人用鋼筆寫信的時代,應該已成為傳奇。
期間他幾度出國讀書及出國工作,但是只要回國,總是會碰面,十來年前返國定居,更是全力投入公益,當然也包括荒野保護協會在內。
後面附上他為A寶新書所寫的序,其實他從學生時代文采就比我好很多,只可惜他的事業發展太好了,沒有太多閒暇時間提筆為文,否則他的著作一定遠遠超過我的。
看到我身邊許多年輕人的努力與掙扎,我不禁要向他們致敬,也要跟他們加油打氣,希望從每個或大或小的挫折中能看到希望,從每個得來不易的成就中能享受到自豪,在旅途中能覺知到明媚的風光,與同行的夥伴能互相激勵。最重要的是,看清壓力的背後,其實有著更多的溫暖與祝福!
《典範孩子的獨立宣言》 …羅綸有 星展銀行董事總經理
這本書我幾乎是欲罷不能地一口氣看完,它記錄了我從小看著長大的A寶,從十八歲到二十五歲這幾年中,從西伯利亞鐵道之旅開始,一場又一場的冒險,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探索,她遇到各式各樣的年輕人,也激起了不同的生命火花,旅途中她不斷地思考、辯證、以及反省。
雙胞胎AB寶是暢銷教養書《教養可以這麼浪漫》裡頭的主角,從此也肩負了做為被教養者典範的艱巨任務,之後,在李偉文的教養系列中,她們也不時以各種樣貌出現,提醒著讀者正向成長的各種可能性。那麼,來自於自由家庭,擁有全然的信任與愛的A寶,是不是足夠堅強,去面對未來的世界呢?一個台灣長大的孩子,能不能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去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世界公民呢?A寶做足了準備,帶著問號出發了。
“不愧對自己的幸運,唯一的方法就是,盡全力做你能做的”,A寶明白自己成長環境的得天獨厚,她不讓所擁有的,成為下一個階段的障礙,所以只要找到機會,她就毫不猶豫地離開熟悉而肥沃的土壤,去測試自我的極限,她說“我身體裡一直有自己不知道的潛力,有一個理想的自己還沒完全生長”。這本書裡,我看到A寶必須面對的許多迷惘與挑戰,她逼迫著自己進化,像iOS一樣,不斷升級。
字裡行間,看得出爸媽在A寶心目中強大的份量,但是,“別讓任何人告訴你該做什麼,而是用自己的選擇,以及你完成的每件事,來告訴別人你可以做到什麼”,A寶不再以爸媽的意見作為唯一的參考,她勇敢地走到爸媽也陌生的國度,不管是芬蘭、義大利、法國、荷蘭、愛沙尼亞、還是中國大陸,去尋找自己是誰,去尋找內心的觸動,去尋找讓世界看見並感受到她存在的方式。這是一場壯遊、一場成人禮、一場跟父母告別的畢業旅行,也是一篇自我獨立的宣言。
我常覺得現在的孩子比我們那個時代面臨了更大的壓力,個人的發展不再像我們那個時代,有那麼可預期的模式,中國大陸以至於全世界,多出了數以億計的年輕人才投入競爭,而鋪天蓋地的資訊,讓孩子們窮於追趕。如何達到父母的期待,如何面對社會的框架,如何證明自己的價值,相信都是每位年輕人肩上的千斤重擔。
看到A寶的義無反顧,看到我身邊許多年輕人的努力與掙扎,我不禁要向他們致敬,也要跟他們加油打氣,希望從每個或大或小的挫折中能看到希望,從每個得來不易的成就中能享受到自豪,在旅途中能覺知到明媚的風光,與同行的夥伴能互相激勵。最重要的是,看清壓力的背後,其實有著更多的溫暖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