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先知 在小鎮的燭光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到東部小鎮探望一位老友。老友是大學時的舊識。在紐約浪跡多年後,回到台北,畫畫、書寫、評論,娶妻、生子。然後突然辭去工作,帶著妻兒遠走他鄉。十多年未見,我們慢慢遺忘了他;但看起來,似乎是他遺忘了我們。

 田野小路邊,籬花與果樹環繞的一棟三層樓房。老友怡然說,這就是他自己設計的家園。剛來時,還到附近的學校教書,最近則連書也不教了,文章也少寫了,更懶得評論;只在家裡栽花蒔草,畫畫,讀書,散步,陪兒女遊戲,偶而出門看山看海。

 他留我們用晚餐。女主人在長桌上點了一根蠟燭。我們專心吃飯,話變得很少,我偶而抬起頭來,覺得燭光下的老友,看起來就像一位先知。而來到小鎮的我,則成了尋訪先知的旅人。

 那是回教蘇菲教派流傳的一個故事:

 一個旅人來到陌生的小鎮尋訪一位先知。當旅人抵達先知的住處時,已是入夜時分。先知的門開著,他叫喚兩聲,無人應門,就自行進入。那是一個很大的房間,一盞點燃著的煤油燈,就擺在離門口不遠處的一張大桌子上,但桌邊卻空無一人。無數飛蛾繞著煤油燈的亮光飛舞。

 在慢慢適應屋內的明暗後,旅人發現在房間深處的一個角落,還有一張小桌子,桌上點著一根蠟燭。先知就坐在小桌子前,對著燭光看書。  

 旅人走過去,疑惑問說:「先知啊,這個燭光比煤油燈光黯淡許多,您為什麼不在煤油燈下,反而在這裡看書呢?」

 先知抬起頭,微笑說:「那盞煤油燈是我為了飛蛾而設的,這樣我才能在這裡安靜看書,不受干擾啊!」旅人這才發現,燭光雖然不太明亮,但周圍的確連一隻飛蛾也沒有。

 一個好故事總是能超越時空,在不同的時代,為不同的族群帶來新的啟發。來到東部小鎮的我,因為看到友人、燭光,想起這個故事,而得到如下啟發:為了生活,每個人都要在某個地方從事某種工作。越光鮮亮麗的地方,越炙手可熱的工作,就會有越多的人競逐,好比飛蛾繞著煤油燈飛舞。置身其中,只會不斷受到騷擾。不同的光,吸引不同的人。如果你不願與飛蛾共舞,受其奴役,那就要自覓光源,找個安靜怡人的角落,點燃自己的蠟燭。也許無法大放光彩,但畢竟是個乾淨明亮,自己掙來的地方。

 老友在燭光下抬起頭來,似欲有言,但旋又默然。我看他一臉安詳,也就不再多嘴,心中則隱約有一種模糊的失落感。其實,我是在鄉下長大的,中年以後在南投山中蓋了間農舍,讓父母有個栽花種菜、頤養天年的地方,我和妻兒偶而去住個兩三天,像在度假。雖也想過以後要到那裡常住,過另一種生活;但在父母往生後,我卻從未再去住過,因乏人居住與照料,雜草叢生,我竟一時糊塗就把它給賣了。現在想起來,實在有點後悔,也對老友當年能有勇氣毅然割捨台北的一切,來這裡過與世無爭的生活感到佩服與羨慕。

 回台北不久,參加另一群朋友的聚餐,大家紛紛向一位友人敬酒,恭喜他最近升官、眾生有福了!他則頻頻答禮說「不敢當」,但在謙虛中仍難掩興奮之情。我這位友人博學多聞,從學生時代起就懷抱經世濟民之心,現在能身居要職,一展所長,也是得償夙願。大家都為他高興,也真心祝福他。

 酒足飯飽,回到家後,想起東部小鎮的那位老友,他和當晚在座的很多人及升官的那位都是舊識,但大家似乎都忘了他。以前經常在一起喝酒喝到天亮,談夢想、談抱負的知識青年,後來卻因個人不同的選擇,而走在不同的路上。

道已不同,何必再相為謀?

 古詩十九首裡有一首《今日良宴會》:「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無為守窮賤,坎坷長苦辛。」的確,人生苦短,與其庸庸碌碌,何不去找或佔個好位置,過得暢快淋漓一點?這也是很多人都有過的想法,我當然也不例外。但就像蘇菲的先知所說的,越光鮮亮麗的地方就會有越多人競逐,如飛蚊嗡嗡盤旋,讓人不堪其擾而心煩意亂。更有甚者,「要路津」競爭激烈,大家不僅爭得頭破血流,還經常有人被擠得跌落深淵。

 有人也許是因為在光鮮亮麗的地方競爭落敗,只好另謀出路,轉移到生活壓力較小的偏遠地區;但有的人卻厭倦於那種無聊的競爭和騷擾,而主動離開光鮮亮麗的地方,自己去尋找能讓自己安身立命的清靜樂土。

 在印度洋的各島嶼中,原本都有長一公尺多、重兩百公斤的巨龜,但後來都消失了,唯獨阿達布拉島依然倘佯著為數甚多的巨龜,究其原因,因為這個島離主要航線甚遠,其他位於主要航線(要路津)的島上巨龜,在大航海時代被水手們視為難得的新鮮肉源,而遭宰殺滅絕。

 有人也許會認為,阿達布拉島的巨龜雖然活了下來,但不會覺得無聊、寂寞嗎?這其實是無聊人的想法,對巨龜來說,只要是能讓牠們自得其樂的島嶼,哪有什麼偏遠不偏遠的問題。在一個地方生活會給人什麼感覺,重要的是你想在那個地方獲得什麼,而不是那個地方是別人眼中的「中心」或者「邊疆」。

 農曆春節,接到東部小鎮友人寄來的賀卡。打開來一看,竟然是他自己手工製作,上面還有他畫的一幅小畫。「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寥寥數語,卻讓我感受到無盡的真情與心意。雖然他說得不多,但我想他在東部小鎮過得應該是讓他心滿意足的愜意生活,有著我不知道、也無緣享受的閒情雅致。

 英國詩人畫家布列克的一句話,忽地浮現在我的腦海:「我必須自創一個體系,或者受他人體系的奴役。」只有擺脫他人的價值體系,一個人才能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生活,並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歡迎光臨我在方格子的三個專題:

《紅塵阡陌:王溢嘉的人生筆記》

https://vocus.cc/mindnotebook/home

《創意100擊》

https://vocus.cc/creativity100/home

《變態心理檔案》

https://vocus.cc/Abnormal-Psychology/hom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溢嘉的沙龍
934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王溢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3
  別人的言行不管多麼身不由己,我們還是會認為那就是他內在心性的外顯。     多年前,影星胡錦在電視螢光幕上露臉,雖然已經六十歲,但風韻猶存;罹患過乳癌的她,現在是防癌協會的義工。提起胡錦,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她在《金瓶雙豔》、《聲色犬馬》等艷情片裡的騷媚模樣。息影多年的她,對於自己過去的演出
Thumbnail
2024/09/13
  別人的言行不管多麼身不由己,我們還是會認為那就是他內在心性的外顯。     多年前,影星胡錦在電視螢光幕上露臉,雖然已經六十歲,但風韻猶存;罹患過乳癌的她,現在是防癌協會的義工。提起胡錦,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她在《金瓶雙豔》、《聲色犬馬》等艷情片裡的騷媚模樣。息影多年的她,對於自己過去的演出
Thumbnail
2024/09/09
  有些一板一眼的人認為讀小說純屬消遣,沒什麼用處,所以在三十歲以後就很少再看什麼小說。其實,讀小說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甚至可以為某些科學謎團提供「水平思考」,讓人曲徑通幽,發現新視野,找到意想不到的答案。譬如有一天,我就用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來破解不明飛行物(幽浮)。  
Thumbnail
2024/09/09
  有些一板一眼的人認為讀小說純屬消遣,沒什麼用處,所以在三十歲以後就很少再看什麼小說。其實,讀小說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甚至可以為某些科學謎團提供「水平思考」,讓人曲徑通幽,發現新視野,找到意想不到的答案。譬如有一天,我就用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來破解不明飛行物(幽浮)。  
Thumbnail
2024/09/02
     我對,你對,他對,大家都很對。   甲乙兩個和尚為一個問題爭辯得面紅耳赤,雙方各持己見,僵持不下。   最後,甲和尚怒氣沖沖地跑進禪房,想請師父評評理。他把他的見解詳細稟述了一遍,老和尚聽了,和顏悅色地說:「你說得對。」   甲和尚高興地出去。不久,換乙和尚氣沖沖地跑進來,對老和尚
Thumbnail
2024/09/02
     我對,你對,他對,大家都很對。   甲乙兩個和尚為一個問題爭辯得面紅耳赤,雙方各持己見,僵持不下。   最後,甲和尚怒氣沖沖地跑進禪房,想請師父評評理。他把他的見解詳細稟述了一遍,老和尚聽了,和顏悅色地說:「你說得對。」   甲和尚高興地出去。不久,換乙和尚氣沖沖地跑進來,對老和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春日午後,老人站在他經營已久的小舖前,目送著一隻又一隻踽踽獨行的海鷗飛過港口。 海風帶來鹹濕的氣息,還有遠方漁船上飄散的菸煙味。他的小舖是這條街上唯一賣著舊航海地圖和各式船用品的地方。海員們都喜歡在出海前來這裡閒逛,仿佛這能給他們帶來好運。老人也總是樂於傾聽他們的冒險故事
Thumbnail
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春日午後,老人站在他經營已久的小舖前,目送著一隻又一隻踽踽獨行的海鷗飛過港口。 海風帶來鹹濕的氣息,還有遠方漁船上飄散的菸煙味。他的小舖是這條街上唯一賣著舊航海地圖和各式船用品的地方。海員們都喜歡在出海前來這裡閒逛,仿佛這能給他們帶來好運。老人也總是樂於傾聽他們的冒險故事
Thumbnail
用光來譬喻聲音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但是夏恩特看見了。 他還記得他們在怎樣滑稽的場景下見面。她整個人跌進河里。 ——初晨日光灑落,點亮她整副身軀盛滿水珠生輝的燦光。 烏鴉終於明白長老的話。
Thumbnail
用光來譬喻聲音是一件很奇怪的事。但是夏恩特看見了。 他還記得他們在怎樣滑稽的場景下見面。她整個人跌進河里。 ——初晨日光灑落,點亮她整副身軀盛滿水珠生輝的燦光。 烏鴉終於明白長老的話。
Thumbnail
  返回風烙亭,早已過了午夜時分。   然而,店門深鎖,燈光僅剩二樓亮著。   顯然,西司未依諾言期限回返遭到當事人的拒絕。呆望半晌,搔了搔頭,知錯地輕嘆口氣,飛累的他,轉身邁開步伐朝島嶼另一端走去。   生活於島嶼的人們擁有各類鳥類基因,獲悉的能力也不同,西司擁有貓頭鷹的夜視力、蜂鳥極快飛行的能力
Thumbnail
  返回風烙亭,早已過了午夜時分。   然而,店門深鎖,燈光僅剩二樓亮著。   顯然,西司未依諾言期限回返遭到當事人的拒絕。呆望半晌,搔了搔頭,知錯地輕嘆口氣,飛累的他,轉身邁開步伐朝島嶼另一端走去。   生活於島嶼的人們擁有各類鳥類基因,獲悉的能力也不同,西司擁有貓頭鷹的夜視力、蜂鳥極快飛行的能力
Thumbnail
  人聲鼎沸。   光燈相映。   時日漸近。   究竟何時?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重複多少次,我們都會……』      沁風撫過耳際,將細語散化為無法拼湊的低鳴。   西司停下步伐,左右環視周遭,除了變化萬千的人群,無人搭理自己。   「奇怪?剛剛是不是有人在叫我?」   確認無他人喚他
Thumbnail
  人聲鼎沸。   光燈相映。   時日漸近。   究竟何時?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重複多少次,我們都會……』      沁風撫過耳際,將細語散化為無法拼湊的低鳴。   西司停下步伐,左右環視周遭,除了變化萬千的人群,無人搭理自己。   「奇怪?剛剛是不是有人在叫我?」   確認無他人喚他
Thumbnail
到底有多久没回來了?久到清水都變成了酒。清脆的金屬碰撞聲,來自手中的鑰匙串,宛如喪禮的輓歌前奏,催人心肝;很想叫它安靜,但似乎有一頭被情緒寵壞的猛獸,正發了瘋似的噬咬著鐵面具底下那塊最軟弱的肉,迫使他停不住顫抖。
Thumbnail
到底有多久没回來了?久到清水都變成了酒。清脆的金屬碰撞聲,來自手中的鑰匙串,宛如喪禮的輓歌前奏,催人心肝;很想叫它安靜,但似乎有一頭被情緒寵壞的猛獸,正發了瘋似的噬咬著鐵面具底下那塊最軟弱的肉,迫使他停不住顫抖。
Thumbnail
在揮別生活了五十多年的老套房以前,他站在門口靜靜凝視。 歲月恣意飄渺的回憶,如今隨著關上的窗門,積宕在早已老舊不堪的沙發、桌椅、燭台、乾沙覆蓋的燈泡,與書本上。任由灰塵與細沙封存、保鮮、侵蝕,直至唯一連繫著回憶的他,葬入土中。 「莫蘭蒂瓦先生,該上路了。」 如今這一切,都已成過往。 他輕聲嘆息。
Thumbnail
在揮別生活了五十多年的老套房以前,他站在門口靜靜凝視。 歲月恣意飄渺的回憶,如今隨著關上的窗門,積宕在早已老舊不堪的沙發、桌椅、燭台、乾沙覆蓋的燈泡,與書本上。任由灰塵與細沙封存、保鮮、侵蝕,直至唯一連繫著回憶的他,葬入土中。 「莫蘭蒂瓦先生,該上路了。」 如今這一切,都已成過往。 他輕聲嘆息。
Thumbnail
人生苦短,與其庸庸碌碌,何不去找或佔個好位置,過得暢快淋漓一點?但就像蘇菲的先知所說的,越光鮮亮麗的地方就會有越多人競逐,如飛蚊嗡嗡盤旋,讓人不堪其擾而心煩意亂。更有甚者,「要路津」競爭激烈,大家不僅爭得頭破血流,還經常有人被擠得跌落深淵。
Thumbnail
人生苦短,與其庸庸碌碌,何不去找或佔個好位置,過得暢快淋漓一點?但就像蘇菲的先知所說的,越光鮮亮麗的地方就會有越多人競逐,如飛蚊嗡嗡盤旋,讓人不堪其擾而心煩意亂。更有甚者,「要路津」競爭激烈,大家不僅爭得頭破血流,還經常有人被擠得跌落深淵。
Thumbnail
致謝 @mplus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451 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推薦的一長串書單中,包括了《無蜜的蜂群》、《群島》還有《鬼地方》等等,其中一本就是本書《月津》,正好經常走訪的二手書店釋出了這本書,也被華麗的封面吸引著,一拿到手並不是
Thumbnail
致謝 @mplus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451 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推薦的一長串書單中,包括了《無蜜的蜂群》、《群島》還有《鬼地方》等等,其中一本就是本書《月津》,正好經常走訪的二手書店釋出了這本書,也被華麗的封面吸引著,一拿到手並不是
Thumbnail
「從來都沒有改變...」 「人類...」 「過分愛慕、尊崇著虛假、不存在的事物...」 「貪圖著無盡的享樂,卻憎恨著短暫的辛勞...」 「熱衷於尋求金錢、爭討權力上的優越..,」 「逃避著現實的疑問,虛度、荒廢著時間...」 「自比公義,侵犯他人...」
Thumbnail
「從來都沒有改變...」 「人類...」 「過分愛慕、尊崇著虛假、不存在的事物...」 「貪圖著無盡的享樂,卻憎恨著短暫的辛勞...」 「熱衷於尋求金錢、爭討權力上的優越..,」 「逃避著現實的疑問,虛度、荒廢著時間...」 「自比公義,侵犯他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