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檢疫流水帳│千怕萬怕,最怕有症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章發佈時,我已做完 14+7天的居家檢疫與自主健康管理。
日日需要回報指揮中心身體狀況,每回都一點點的症狀都有嚴重的被害妄想、擔心成了防疫破口、擔心讓所有人恐慌,擔心自己是不是真的染疫了。
日日就是這扇個小方框,讓我看看真實的視窗
深知待在小房間的空氣不好,可無法開窗也無法長時間開門。14天的居家檢疫,在我看來完全沒問題,但問題在於不流通的空氣讓身體的反應,肯定會鼻塞、咳嗽或者一點點的呼吸困難。這些完全符合指揮中心每日回報的呼吸道感染症狀,於是,只要稍微想咳嗽或者一點點的症狀,就會把陷入一種「我該通報嗎?」「萬一只是虛驚,這樣要麻煩太多人了!」「如果不通報,我就要陷入日日緊張自己可能確診焦慮。」
然後我就焦慮到氣喘發作,而沒有緊急使用的氣管擴張器在身邊。
太清楚自己的身體,一焦慮就會憋氣、一憋氣就會喘不過氣、失眠、恐慌。也許我更需要看精神科,朋友說應該先看神經科。這種猜測遠不過感染新冠肺炎,更恐慌。眼看著居家檢疫就要結束了,一出關的自主管理肯定會跟人群接觸,喘不過氣的胸悶症狀,是我一貫的氣喘狀態,可是我到底該怎麼判斷?!
聯繫1922,他們讓我聯繫衛生局。畢竟,衛生局是安排與協助檢疫者的單位,照著他們的指示準沒錯。衛生局的人讓我自行觀察幾天,畢竟這些症狀是過去氣喘起來的時候經常有的,除非更嚴重,衛生局會安排就醫。
檢疫第12天
躺下會胸悶,如同去年初的氣喘發作。通報衛生局,接聽人員讓我觀察幾天,如需要就醫,可安排。
檢疫第13天
因為前一天喝水過急,然後自己嗆到自己,再一陣瘋狂咳嗽之後,我就喉嚨痛了。心想第二天應該就會好一些了吧 (?) 在整晚焦慮、睡睡醒醒之間,滿腦子就是我明早要通報,行李就默默先打包好,但又不安、又焦慮、又恐慌、又焦慮。
一早先聯繫1922,對方告訴我先觀察。掛完電話後,還想著:這要怎麼觀察?!再一天就要離開防疫旅館了,如果陽性就會成為破口、就要列舉走過的路線,肯定影響到不認識的人們需要自主管理。接著直接聯繫衛生局,把情況跟對方說了一遍。最後就是:送醫檢測吧!
居家檢疫的送醫檢測,流程其實很簡單。如果是住在防疫旅館,必須收行李退房、等待救護車接送到安排好的醫院檢測,然後送去政府的防疫所中,等待報告出爐。如是陰性,居家檢疫期滿便可離開、未滿就繼續待在檢疫所;陽性確診,沒有別的,就直接送醫院給予適當的治療(其實新冠肺炎目前沒有治療方式,台灣作法就是讓確診病患紓緩給予藥物支持,病患採檢兩次陰性後便可出院)
所以我在居家檢疫的第13天,人生第一次跟著行李搭上救護車,行經最熱鬧的台北忠孝東路一路到聯合醫院的仁愛院區進行檢測。檢測完後,再由院方的救護車,又一次,行經繁華的仁愛路一路到劍潭青年活動中心,進行最後一日的居家檢疫。當然,要等到陰性報告出爐,我才能離開。
其實說真的,再做完檢測後的心情確實舒坦了一半。畢竟,機率就是 50:50,陰性就能安心、陽性就送醫,我就只能接受也無法改變什麼,最怕成為破口、也最怕感染後的諸多後遺症。腦補了過去以來的各種知識、各項訊息後,你就只能認命。
隔天,也就是原訂解除居家檢疫14日,進入自主管理的第1天。我接到護理站的電話,告訴我報告出爐,是陰性!我能如何形容心境的舒坦?!
我無法形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7會員
197內容數
「八輩子都沒想過有天會住在瑞士!」這是在移居之後經常出現在心中的一句話。 還來不及消化離開家鄉前與熟悉的環境道別的惆悵,就必須忙著與新人生打交道。 適應語言、適應文化、適應氣候、適應飲食,還要適應異國老公的生活與作息! 人生的活法有很多種,好的壞的都能過;異地打怪,越闖關越有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蕎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瑞士的時候,政府每週一至二次的防疫記者會,討論的都是一些枝微末節,也不痛不養的。
國是自己要出的,婚是自己要結的。遇上疫情搭機移動成了困難,也是無法改變的。
在瑞士的時候,政府每週一至二次的防疫記者會,討論的都是一些枝微末節,也不痛不養的。
國是自己要出的,婚是自己要結的。遇上疫情搭機移動成了困難,也是無法改變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你結束隔離後還持續感到疲累、睡不飽、喉嚨乾痛、肩膀痠痛、有咳嗽或沒有咳嗽症狀,肺部清潔可能仍是一大問題。疏通肺部是康復後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生病後發現有長新冠 我最近吃吃喝喝,這一年來有嚴重腰傷 常常一個人在台北晚上哭 假日只能躺在租房休息 上班壓力很大 工作、醫院、家 就是我一年多的生活 最近比較能站(主要是休息) 前兩週流感躺一週 目前是「長新冠症狀」 還是咳嗽、沒有食慾、一直睡、疲憊 但比之
Thumbnail
近來小病一場,從5月中至今,以爲是感冒,卻沒發燒,六月嘗到窒息性咳嗽的驚恐歷練,以往一夜好眠變成起床多次。 看西中醫資料及親自感受身體解密的探討。 在發現窒息性咳嗽容易發生在情緒起伏、胡思亂想時。 在發現是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身體濕痰大量疾生,外食常反胃嘔吐。 咳痰也練習吐出。以往屬於吞的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基本上,說我冺記,其實,我有〝預期性焦慮〞的情況。 只要我不去在乎,就沒事。 因為,像農曆春節的部分,我在乎的點,是回家過年,就無法在醫院訓練。 而有段時間在家,反而有退化的情況。 因此,就出現預期性焦慮。 有的可以解決,有的無法。 像最近在汰換慈惠醫院的電梯,公告有提到震震巨響的聲響。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你結束隔離後還持續感到疲累、睡不飽、喉嚨乾痛、肩膀痠痛、有咳嗽或沒有咳嗽症狀,肺部清潔可能仍是一大問題。疏通肺部是康復後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生病後發現有長新冠 我最近吃吃喝喝,這一年來有嚴重腰傷 常常一個人在台北晚上哭 假日只能躺在租房休息 上班壓力很大 工作、醫院、家 就是我一年多的生活 最近比較能站(主要是休息) 前兩週流感躺一週 目前是「長新冠症狀」 還是咳嗽、沒有食慾、一直睡、疲憊 但比之
Thumbnail
近來小病一場,從5月中至今,以爲是感冒,卻沒發燒,六月嘗到窒息性咳嗽的驚恐歷練,以往一夜好眠變成起床多次。 看西中醫資料及親自感受身體解密的探討。 在發現窒息性咳嗽容易發生在情緒起伏、胡思亂想時。 在發現是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身體濕痰大量疾生,外食常反胃嘔吐。 咳痰也練習吐出。以往屬於吞的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基本上,說我冺記,其實,我有〝預期性焦慮〞的情況。 只要我不去在乎,就沒事。 因為,像農曆春節的部分,我在乎的點,是回家過年,就無法在醫院訓練。 而有段時間在家,反而有退化的情況。 因此,就出現預期性焦慮。 有的可以解決,有的無法。 像最近在汰換慈惠醫院的電梯,公告有提到震震巨響的聲響。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