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因老和尚略傳EP.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欲興蓮邦,消世罪愆。

raw-image

懺雲老和尚:願將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

法師在終南山淨律寺,早期皆以建設為主,建「念佛堂」之時,曾感得佛示迹加被,在師殷勤禮拜供佛的聖像框上,三面皆烙上一個聖記:直徑約三十公分,外圍是由綫條烙成的圓圈,內則由二重十二道光圈形成一大一小兩道光圈,三個「聖記」,有兩個烙在單面玻璃上,一個則烙在兩片玻璃上合成一個聖記。

此十二道光正如《無量壽經》所云:「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等十二光佛相應,斯亦不可思議。之後,師又在台北設立一念佛堂,沒想到,這個聖記竟又再度烙在念佛堂的書櫥玻璃上,大小形式,皆與前同,蓮友無不稱奇。


師為人木訥寡言,為道熱誠,却至為感人,且言出必行。

某日,於寒舍相敘,師有感於社會風氣敗壞,學佛環境今不如昔,菩提心難發易捨,遂面色凝重的說:「我智淺德薄,五十歲方悟出離,緣慳福少,去聖時遙,欲脫生死難上加難,希望你盡力幫忙,凡有益大眾學佛修行之事,務必盡力為之,我欲盡捨一切,成辦眾生求道因緣,了我生死大事。」

愚魯鈍昧如我,無能荷負,然每為師至誠動容,遂於七十五年七月在台北三峽淨業林,勉力興辦「現代大專青年佛學講座」,承辦期間,師曾數次於百忙中抽空來訪,除了攜帶一些法器用品外,並一再示意,務必竭盡心力照顧大眾。舉凡修道所需不可節省,經費所需,不必掛慮,其熱誠感人,每每如是。

師利益眾生之誠,顛沛必如是,造次必如是。

民國七十四年,師懇請性梵法師到寺,依律主持結夏安居,廣求佛界俊彥上山同修,師為護持僧眾實修方便,於結夏之前,日夜興工,搭建齋堂、僧寮;為大眾閱藏方便復建藏經樓。

raw-image
raw-image

一切建設,師莫不親自搬磚運瓦,不辭辛勞,見者聞者莫不歎服。住眾樂同修者,即為建「大眾寮」,方便切磋;樂自修者,即為建「文殊院」,一人一室,各不相擾,為利大眾供奉、承事;又為導師、長老建「普賢院」。

凡有興革,皆以大眾行持方便為前題。

由於師之為道真誠﹐所以雖地處窮鄉僻壤,首次參加安居僧眾,即有二十八人。七十五年道海法師來山主持安居,僧眾即增加為三十六人。此後,因來山結夏而成常住者,有三十人。

師為勉勵精進苦修之僧眾,又於念佛堂後方山腰興建「彌陀院」,內面設備至為莊嚴壯麗,於中設定專修「般舟三昧」,見者莫不歡喜讚歎,心生踴躍。師又恐學僧不諳教解,有礙行持,又各處禮聘長老大德來山示導,如達理、戒德、默如、守成、了一、文戒、妙廣、開證等耆宿,來山作獅子吼。師之於青年學僧,可謂呵護備至。

民國七十五年初,望重教界的廣欽老和尚圓寂了,留下一句「不來也不去,來去麼沒歹事」,其他一切盡在不言中,無人能解,無人能至。接著泰安法師、賢頓長老、慧三、煮雲諸公相繼圓寂,青年學僧頓失依怙。現時尚住世弘法之諸山長老,又多各居一方,年邁體衰,若長此以往,恐眾生慧命,如來家業斷送於斯,諸有心人士,莫不憂心如焚,欲積極綢繆作育僧才。

古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育僧才談何容易!

諸山長老如道源、懺雲、道海、廣化、性梵諸公,皆心同此感,却心有餘而力不足。師聞此訊息,憂愁悲慟不得安眠,眾生罪業殷重,佛法住世緣薄,若不於斯時叩請諸山長老,力挽狂瀾於未倒,今後佛教前途堪憂,眾生慧命堪慮。遂又奮臂而出承擔此艱鉅大任,提供「淨律」道場一切建設,及個人所有,願護持諸長老作育僧才,圖謀中興大業。

經多方奔馳,終得諸山長老首肯,興辦「淨律學佛院」,禮聘懺雲老法師為學佛院導師,道海長老為院長,性梵法師為副院長,廣化法師為教務主任,聞通法師為總務主任,並延請戒德、默如、會性、達理法師、果清、厚行、文戒、守成、道海、性梵、廣化諸法師為教授。願借諸山長老住世悲願,成此緜延佛法家業,弘化利生之「淨律世界」。


raw-image

我見照因法師實具丐聖吳訓興學之至誠,至為感動,然淨律世界之成敗,實關係中國佛教之興亡,忖斯事非照因法師一人之力可成,當共邀天下善士,耕耘此十方福田,未經其首肯,勉力呼號,勤為前卒,願天下有心之佛徒,共成此淨律道場偉業,我隨喜之願足矣!

照因老和尚略傳終
由 宗昂法師著於民國七十六年三月一日(公元一九八七年三月一日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1/10
民國七十三年,師在蓮因寺懺公座下剃染。蓮因寺是台灣知名的清修道場,懺公是當今律宗的大德,戒行精嚴,能在懺公座下披剃,親近懺公,能不說是宿世福德?師是以懺公的精神為精神,特重踐履,深具悲願的苦行者;他不忍坐視眾生長溺苦海而自居安樂,是以席不暇暖,奔波勞苦,完全是菩薩悲願心、羅漢頭陀行。
Thumbnail
2021/01/10
民國七十三年,師在蓮因寺懺公座下剃染。蓮因寺是台灣知名的清修道場,懺公是當今律宗的大德,戒行精嚴,能在懺公座下披剃,親近懺公,能不說是宿世福德?師是以懺公的精神為精神,特重踐履,深具悲願的苦行者;他不忍坐視眾生長溺苦海而自居安樂,是以席不暇暖,奔波勞苦,完全是菩薩悲願心、羅漢頭陀行。
Thumbnail
2021/01/10
這塊地一共十八甲多,狹長深遠,從初鄉村一個國小旁進去,沿著一條幽徑,一路有蒼松、翠柏、茶園、綠竹,又有小橋,映帶著碧澗長流,只見白雲與孤松相抱,四面重巒疊翠,只聞林鳥啁啾,靈猿攀藤長嘯,松鼠躍走如飛,一幅充滿生命氣息的畫面,盡現眼前,正是「山中無足跡,林花空向人」。
Thumbnail
2021/01/10
這塊地一共十八甲多,狹長深遠,從初鄉村一個國小旁進去,沿著一條幽徑,一路有蒼松、翠柏、茶園、綠竹,又有小橋,映帶著碧澗長流,只見白雲與孤松相抱,四面重巒疊翠,只聞林鳥啁啾,靈猿攀藤長嘯,松鼠躍走如飛,一幅充滿生命氣息的畫面,盡現眼前,正是「山中無足跡,林花空向人」。
Thumbnail
2021/01/08
直到民國六十九年,師為懺公建造大雄寶殿,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似乎找到個入處。 師既然應允為懺公建築大殿,某日上山勘察,正逢蓮因寺辦「大專齋戒學會」,一群大專生追隨懺公過堂,既莊嚴又肅穆。當下師即恍然有悟:浸淫道觀十數年,未見如是莊嚴清淨儀軌,昔日在道院所做一切儀法,竟無一堪與佛教那過堂的威儀相比
Thumbnail
2021/01/08
直到民國六十九年,師為懺公建造大雄寶殿,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似乎找到個入處。 師既然應允為懺公建築大殿,某日上山勘察,正逢蓮因寺辦「大專齋戒學會」,一群大專生追隨懺公過堂,既莊嚴又肅穆。當下師即恍然有悟:浸淫道觀十數年,未見如是莊嚴清淨儀軌,昔日在道院所做一切儀法,竟無一堪與佛教那過堂的威儀相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一個團體裡,生活作息一致,五堂功課及上課、誦戒等一切僧團運作,都與大眾和合,那麼當下就是持戒,也不斷的增長定、慧,如是依法而修,佛教僧才自然如春筍般輩出。過去祖師曾講:末法時代,你能夠安住道場,朝夕都將身心供養三寶,所謂:「將此身心奉塵剎」,每天為三寶、為常住做事,藉事練心,那一定會有成就的。
Thumbnail
在一個團體裡,生活作息一致,五堂功課及上課、誦戒等一切僧團運作,都與大眾和合,那麼當下就是持戒,也不斷的增長定、慧,如是依法而修,佛教僧才自然如春筍般輩出。過去祖師曾講:末法時代,你能夠安住道場,朝夕都將身心供養三寶,所謂:「將此身心奉塵剎」,每天為三寶、為常住做事,藉事練心,那一定會有成就的。
Thumbnail
光量寺從民國七十九年冬,承蒙方丈和尚 照公導師慈悲捐地過戶後,於民國八十年春季,即開始申請建築,直至民國八十三年秋,歷經三四年間,硬體建設稍具規模,皆秉持方丈和尚的冰雪精神理念:「寧坐蒲團饑餓死,不作人間應赴僧。」故創建過程中不做任何法會籌募基金,一切皆在隨緣中完成。
Thumbnail
光量寺從民國七十九年冬,承蒙方丈和尚 照公導師慈悲捐地過戶後,於民國八十年春季,即開始申請建築,直至民國八十三年秋,歷經三四年間,硬體建設稍具規模,皆秉持方丈和尚的冰雪精神理念:「寧坐蒲團饑餓死,不作人間應赴僧。」故創建過程中不做任何法會籌募基金,一切皆在隨緣中完成。
Thumbnail
懺雲老和尚:願將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 法師在終南山淨律寺,早期皆以建設為主,建「念佛堂」之時,曾感得佛示迹加被,在師殷勤禮拜供佛的聖像框上,三面皆烙上一個聖記:直徑約三十公分,外圍是由綫條烙成的圓圈,內則由二重十二道光圈形成一大一小兩道光圈,三個「聖記」,有兩個烙在單面玻璃上,
Thumbnail
懺雲老和尚:願將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 法師在終南山淨律寺,早期皆以建設為主,建「念佛堂」之時,曾感得佛示迹加被,在師殷勤禮拜供佛的聖像框上,三面皆烙上一個聖記:直徑約三十公分,外圍是由綫條烙成的圓圈,內則由二重十二道光圈形成一大一小兩道光圈,三個「聖記」,有兩個烙在單面玻璃上,
Thumbnail
民國七十三年,師在蓮因寺懺公座下剃染。蓮因寺是台灣知名的清修道場,懺公是當今律宗的大德,戒行精嚴,能在懺公座下披剃,親近懺公,能不說是宿世福德?師是以懺公的精神為精神,特重踐履,深具悲願的苦行者;他不忍坐視眾生長溺苦海而自居安樂,是以席不暇暖,奔波勞苦,完全是菩薩悲願心、羅漢頭陀行。
Thumbnail
民國七十三年,師在蓮因寺懺公座下剃染。蓮因寺是台灣知名的清修道場,懺公是當今律宗的大德,戒行精嚴,能在懺公座下披剃,親近懺公,能不說是宿世福德?師是以懺公的精神為精神,特重踐履,深具悲願的苦行者;他不忍坐視眾生長溺苦海而自居安樂,是以席不暇暖,奔波勞苦,完全是菩薩悲願心、羅漢頭陀行。
Thumbnail
這塊地一共十八甲多,狹長深遠,從初鄉村一個國小旁進去,沿著一條幽徑,一路有蒼松、翠柏、茶園、綠竹,又有小橋,映帶著碧澗長流,只見白雲與孤松相抱,四面重巒疊翠,只聞林鳥啁啾,靈猿攀藤長嘯,松鼠躍走如飛,一幅充滿生命氣息的畫面,盡現眼前,正是「山中無足跡,林花空向人」。
Thumbnail
這塊地一共十八甲多,狹長深遠,從初鄉村一個國小旁進去,沿著一條幽徑,一路有蒼松、翠柏、茶園、綠竹,又有小橋,映帶著碧澗長流,只見白雲與孤松相抱,四面重巒疊翠,只聞林鳥啁啾,靈猿攀藤長嘯,松鼠躍走如飛,一幅充滿生命氣息的畫面,盡現眼前,正是「山中無足跡,林花空向人」。
Thumbnail
直到民國六十九年,師為懺公建造大雄寶殿,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似乎找到個入處。 師既然應允為懺公建築大殿,某日上山勘察,正逢蓮因寺辦「大專齋戒學會」,一群大專生追隨懺公過堂,既莊嚴又肅穆。當下師即恍然有悟:浸淫道觀十數年,未見如是莊嚴清淨儀軌,昔日在道院所做一切儀法,竟無一堪與佛教那過堂的威儀相比
Thumbnail
直到民國六十九年,師為懺公建造大雄寶殿,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似乎找到個入處。 師既然應允為懺公建築大殿,某日上山勘察,正逢蓮因寺辦「大專齋戒學會」,一群大專生追隨懺公過堂,既莊嚴又肅穆。當下師即恍然有悟:浸淫道觀十數年,未見如是莊嚴清淨儀軌,昔日在道院所做一切儀法,竟無一堪與佛教那過堂的威儀相比
Thumbnail
師常對人言:我要留給後代的有三件法寶,一是健康的身體,二是完善的教育,三是深信因果。若能有此三寶,他自己就能幹上大老闆、董事長;否則,就是用錢堆出一位不懂事的董事長,也只不過是花拳繡腿,不管用的。可見師在早期即有不留產於子孫,積德重於積財的思想,實非一般世俗商賈可以比擬。
Thumbnail
師常對人言:我要留給後代的有三件法寶,一是健康的身體,二是完善的教育,三是深信因果。若能有此三寶,他自己就能幹上大老闆、董事長;否則,就是用錢堆出一位不懂事的董事長,也只不過是花拳繡腿,不管用的。可見師在早期即有不留產於子孫,積德重於積財的思想,實非一般世俗商賈可以比擬。
Thumbnail
以當時調昇價款,每戶多十萬元上下;師有一百多戶人家訂約,只要稍有心機,憑空即可獲得暴利千萬元,可是,師却放棄這種不義之財,並與客戶親自宣說,絕對保證依約施工。他所堅持的理由是:既然有契約在先,若建材跌,多賺的歸我所有,何以材料漲了,要大家加價呢?那麼訂契約做什麼?由是聲名鶴起。
Thumbnail
以當時調昇價款,每戶多十萬元上下;師有一百多戶人家訂約,只要稍有心機,憑空即可獲得暴利千萬元,可是,師却放棄這種不義之財,並與客戶親自宣說,絕對保證依約施工。他所堅持的理由是:既然有契約在先,若建材跌,多賺的歸我所有,何以材料漲了,要大家加價呢?那麼訂契約做什麼?由是聲名鶴起。
Thumbnail
他當過員林扶輪社社長;他住的是自地自建寬敞獨院洋房;開的是賓士500、BMW 級的轎車;穿的是一套五萬元的西裝;吃的是山珍海味;還享有齊人之福。人世的榮華富貴,可以說應有盡有。現在,師是一位淡泊自居、謙沖自牧、戒嚴行謹、清淨苦修的出家人。
Thumbnail
他當過員林扶輪社社長;他住的是自地自建寬敞獨院洋房;開的是賓士500、BMW 級的轎車;穿的是一套五萬元的西裝;吃的是山珍海味;還享有齊人之福。人世的榮華富貴,可以說應有盡有。現在,師是一位淡泊自居、謙沖自牧、戒嚴行謹、清淨苦修的出家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