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Rachel Jarboe on Unsplash.com
許多研究都已指出,倘若不積極控制排碳量,我們的世界可能會變成什麼樣。單論氣溫,不同模型顯示了類似的預測結果:從現有條件來看,相較於1900年,2100年的平均溫度會高出攝氏3.5。相應於此,幾乎確定的是:
1.21世紀之內,海平面會上升18~60公分;
2.21世紀結束時,北冰洋夏季將沒有冰;
3.颱風的平均強度會明顯提高;
4.海洋將有明顯的酸化現象。
這乍看之下不容樂觀,但至少還在人類能夠預期與應對的範圍之內。有些學者指出,真正應該擔心的,是季風與洋流模式的轉變,甚至暖化的突然加速。這一旦發生,對於某些生態脆弱的地方,將是徹徹底底的災難,譬如有數篇研究報告指出,2050年將有兩億以上的氣候難民,被迫離開原有的家園。
滿多人會覺得,氣溫上升與負面影響的幅度大致成正比,不意外地,這導致了「既然傷害有限那努力成效也有限」的認知。然而,這忽略了環境系統有其臨界點,過了這條紅線,代表原先穩定且正常循環的系統,隨時會有崩潰風險。據此,傷害可能遠超想像,努力成效自然也可能遠超想像。
好比人類正常體溫是36度,燒到38度要多休息,燒到40度得看醫生,燒到42度就該求神拜佛了。42度就是人體系統的臨界點,放任不管的話,極高機率會造成大規模且不可回復的傷害。簡單講就是,早點發現早點治療,就可把重病或死亡風險降到最低。
醫學研究能夠告訴我們發燒的臨界點,但現今科學研究對於環境系統的臨界點在哪,似乎沒有一致共識。畢竟地球是第一次由於人類活動而燒得這麼嚴重(難怪有人說,對地球而言人類就是病毒),而且我們缺乏過往十萬百萬年間的氣候資訊。也就因為如此,該把排碳量控制在什麼程度,不同思路的結論會相差很大。
2018年,聯合國的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提出警告:相較於工業化之前,若地球暖化超過攝氏1.5度,就很可能突破臨界點,而現在暖化已經超過了攝氏1度。如果你把系統崩潰看成世界末日,而無論如何都該盡力避免的話,所謂的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就可先放一邊。如果你認為環境不至於崩潰到那種程度,就會想要計算出一個發展與減碳之間的平衡點。
當然,有人會說計算數字根本就極不精確,怎能拿這種東西來冒險?但另一方則會說,我們也可以把風險係數納入考量,或說取一個保險範圍。這看來又陷入了一個老爭議:是有計算總比沒計算好,還是沒法計算就乾脆亂計算?
此外,就算學者們達成共識,宣稱我們應盡一切努力節能減碳,什麼發展與進步先放一邊,很多人也不會同意。富裕國家通常比較願意這麼做(除了美國),畢竟他們碳排得更多,而且經濟發展已碰到天花板。但貧窮國家則必然抗議到底:為什麼你們能享受,我們就不能?
應該沒什麼人會公開主張,為了拯救地球,窮人就該繼續窮下去。如此看來,我們多少還是必須計算,如何在最大程度提昇全體人類生活品質的前提下,把排碳量降到最低,而且還得離臨界點越遠越好。
當然,地球科學的測量告訴我們,過去這七千年(差不多就是農耕史的長度),是十多萬年間氣候最為穩定的時期。或許人類終將面對環境系統的臨界點,排碳控制只是把時間往後延。
人們多少都有過「如果當初怎樣怎樣就好了」的想法。若將它套用在氣候變遷議題上,接下來的這幾十年,可能是我們扭轉未來的關鍵。
參考書目:《氣候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