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奇遇記_新時代的舊銀行?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回台灣後,很多沒有時效緊迫性的事情,都會想著用「體驗」的心情去慢慢嘗試。

raw-image

如同到銀行開戶這件事情,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上次去到銀行的分行裡面坐下來,開個戶是什麼時候嗎?回想自己從十多年前到成都後,真正進銀行辦業務的頻率,在網路快速普及並且進入所有人生活後,幾乎是無限趨近於零。因為所有日常需要的個人金融服務,大致上都被新興服務 - 支付寶(就最近風波很大的螞蟻金服)與 WeChat Pay 給取代了。無論是轉帳、存款、理財投資、保險......等,幾乎全部都能在 APP 上解決。

好奇銀行難道沒有抵抗嗎?畢竟這可是侵門踏戶耶!

當然有,但抵抗的聲音與措施,持續了沒有多長時間後,就高舉白旗,並且轉投入成為戰略合作者。此消彼長之下,近兩年已經開始發現所有的銀行分行都開始轉型,一改過去門禁森嚴且高高在上的風格,轉為跟上門客戶更平起平坐且服務溫馨一些。並且全面導入更多網路與手機的相關服務整合,畢竟用戶的習慣已經在這一波大浪潮中完全被各種深入人心的應用服務給「教育」完畢了。

那麼台灣呢?來說說這次的經歷吧。

先是在某日總算抓到空檔,前往銀行去處理。想說現在銀行的裝修風格看起來也是越來越時尚,加上裡面人也不多,放了心就走進去。

raw-image

結果,當時已經下午近三點,說明來意後,熱心的保全大哥就說現在沒辦法辦了,一方面銀行要三點半結束營業,一方面這個業務要自己先在網路上申請完後,才可以到銀行來辦理,不能直接來耶。

保全很熱情,還帶著一同到展示的平板電腦上示範怎麼操作網路登記與預約流程,滿滿的熱忱是100分,只是最終離開時,事情還是沒辦成,有點遺憾......

離開銀行的路上,一邊想著真是太久沒在台灣的銀行使用相關業務服務了,連三點半這個門檻都忘記了。(在中國大陸,銀行跟一般公司差不多五點下班,且週六、日都有營業~)

隔幾天想起來這件事情,上網開始來申請這個業務,在填寫個人基本資料時,又卡在好幾個地方。首先是公司名稱,是一個「必填項目」。OK,認真填進去結果發現長度不夠,也就是預設可以輸入的公司名稱位數是有限制的,於是只能選擇把公司不是斷頭就是斷尾。(當然最後選了斷尾)其他幾題必答題也都很讓人略為傻眼,例如職業屬性,前前後後看起來好像沒有能正確描述的,但又不能跳出來自己輸入,勉強選了個靠近一點的。然後有一題是職稱職稱耶,卡在這一題好久,現在工作還有一定要這麼八股的要有職稱嗎?我不能就是個員工?(我寫了員工)

raw-image

再說,這些必答題,例如:婚姻狀況、子女、職稱、年收入......等,其實都很涉及個人隱私的範圍。要申請業務,需要知道這麼多信息,問題是申請的業務既不是屬於信用貸款,也跟個人信譽沒有關聯耶。

反正,充滿問號也有點反骨的把送出鍵按下,還要選擇一個有提供服務的實體分行,在有限的選項中選擇一個預約時間。

過幾天重新回到銀行,跟熱情的保全大哥說這次已經預約妥當,於是取了個號碼牌,很快的來到櫃台前。說明來意後,想說網路上已經問了這麼多問題,是不是現場就應該只要確認來者是本人,就可以快速開始各種相關手續了呢?

結果,還是太天真了。在現場還是一樣從頭問起,為什麼來辦這個業務?然後打開了網路上已經申請過的資料,歪著頭又問說職稱是...「員工」?「不能用員工嗎?那要不然主管好了...」「主管也......」看起來還是不行,等於就一定要在制式的那些熟悉的職稱中找一個適合的用。最終選了個自己都覺得略有莫名其妙的職稱。

又過了各種忙碌的操作十分鐘左右,開始簽名,然後提醒自己可以下載銀行的 APP 未來比較方便。在承辦員還沒說完之前,其實一早就已經完成下載了。這年頭不用手機 APP 的話反而更不適應。在拿到一些回條後開始登入 APP,結果又遇到了各式各樣的新挑戰出現。

承辦員其實非常熱心,帶著東奔西跑的解決,最終足足70分鐘後,才離開了銀行。事情辦完了嗎?這次,是真的解決了。

所有遇到的人,服務態度都沒話說的非常好。但最終就因為各種狀況,讓時間就這樣默默流去。事實上前幾天有同事還告訴我可以請跟這銀行熟悉的人帶著一起去處理,應該就不會那麼多問題。

raw-image

呼應開文的第一句話,自己也很想知道這十多年後的銀行跟之前有什麼變化。是的,都開始電子化了,也都用手機 APP 來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方式。人一樣很溫暖。但是說不上來的就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繁文縟節與一些可能沒有大破大立的遺留環節,最終就還是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受。會有這份感受,當然還是希望隨著時代的推進,家鄉,也該跟著潮流更有不一樣的思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rome的沙龍
46會員
813內容數
Jerom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7
這是個天空湛藍到不可思議的日子,有時候想想已經往生了的親人,回想許多人世間的紛擾,就像想著宇宙與自己的渺小這種時空差異對比,會讓人更懂謙卑,也更感念生命的每一個精采片段。
Thumbnail
2022/08/07
這是個天空湛藍到不可思議的日子,有時候想想已經往生了的親人,回想許多人世間的紛擾,就像想著宇宙與自己的渺小這種時空差異對比,會讓人更懂謙卑,也更感念生命的每一個精采片段。
Thumbnail
2022/08/06
民間都說貓有九條命,這次不知名原因的病痛,看起來是慢慢要過去了。或許用掉了他的一次機會,但至少又多了可以跟大家相處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2/08/06
民間都說貓有九條命,這次不知名原因的病痛,看起來是慢慢要過去了。或許用掉了他的一次機會,但至少又多了可以跟大家相處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2/08/05
大家都很關心到底怎麼了。可惜我們都沒有讀心術,醫師也沒有,連獸醫師都無法辨別發生什麼情況,只能繼續觀察,祈禱他儘速恢復健康了。
Thumbnail
2022/08/05
大家都很關心到底怎麼了。可惜我們都沒有讀心術,醫師也沒有,連獸醫師都無法辨別發生什麼情況,只能繼續觀察,祈禱他儘速恢復健康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數不清的現實面,能夠保有保護自己的智慧,才實在,畢竟我們存在於一個人人都自身難保的時代。
Thumbnail
數不清的現實面,能夠保有保護自己的智慧,才實在,畢竟我們存在於一個人人都自身難保的時代。
Thumbnail
這是我在做網拍時的經驗,一般來說,會使用無摺存款的買家,不外乎是下面幾種: 1.沒有金融卡或提款卡。 2.有金融卡或提款卡,但沒有轉帳功能。 3.有轉帳功能的金融卡或提款卡,但想省轉帳手續費。 不過,大家使用無摺存款都習慣使用郵局的,卻不習慣或不知道銀行也有無摺存款。我就來說說郵局和銀行的無摺存款有
Thumbnail
這是我在做網拍時的經驗,一般來說,會使用無摺存款的買家,不外乎是下面幾種: 1.沒有金融卡或提款卡。 2.有金融卡或提款卡,但沒有轉帳功能。 3.有轉帳功能的金融卡或提款卡,但想省轉帳手續費。 不過,大家使用無摺存款都習慣使用郵局的,卻不習慣或不知道銀行也有無摺存款。我就來說說郵局和銀行的無摺存款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科技程度逐漸落後的紫色竹子,最近才開始研究網路銀行。   最近看到薯友潘朵拉獅大哥分享將來銀行的開戶過程,讓老竹心癢癢,於是也去下載APP來開戶。   但是開到一半就遇到問題了:無法使用郵局帳戶來做聯徵。   這是因為郵局沒有加入金融機構驗證XXXX之類的機構,因此如果想要開這種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科技程度逐漸落後的紫色竹子,最近才開始研究網路銀行。   最近看到薯友潘朵拉獅大哥分享將來銀行的開戶過程,讓老竹心癢癢,於是也去下載APP來開戶。   但是開到一半就遇到問題了:無法使用郵局帳戶來做聯徵。   這是因為郵局沒有加入金融機構驗證XXXX之類的機構,因此如果想要開這種
Thumbnail
我不太喜歡和他人簽立合約或申辦業務,並非是因為牽涉到蓋章簽名的事情可能與規範或法律有關,而是實在是太麻煩了,而在各家銀行留下個資,提高他們電話與郵件的行銷也是不想再多領受,尤其自己以前身為銀行員,也曾是麻煩親朋好友辦卡、買基金的一員,說來也是搞笑!
Thumbnail
我不太喜歡和他人簽立合約或申辦業務,並非是因為牽涉到蓋章簽名的事情可能與規範或法律有關,而是實在是太麻煩了,而在各家銀行留下個資,提高他們電話與郵件的行銷也是不想再多領受,尤其自己以前身為銀行員,也曾是麻煩親朋好友辦卡、買基金的一員,說來也是搞笑!
Thumbnail
開工的第一天下午要到銀行,到銀行總是我的罩門,但之前已經通知很久要我去換卡,總覺得沒啥迫切性,一直到卡片不能用了才去辦理。 到了銀行發現在等待的近二十人,想想先抽了號碼先去吃飯,銀行附近的幾家餐廳,除了早餐店,就是義式、法式餐廳,要趁排隊空檔吃,卻沒打算悠閒的在那吃。
Thumbnail
開工的第一天下午要到銀行,到銀行總是我的罩門,但之前已經通知很久要我去換卡,總覺得沒啥迫切性,一直到卡片不能用了才去辦理。 到了銀行發現在等待的近二十人,想想先抽了號碼先去吃飯,銀行附近的幾家餐廳,除了早餐店,就是義式、法式餐廳,要趁排隊空檔吃,卻沒打算悠閒的在那吃。
Thumbnail
想起「肉體雖向天地告別,心靈正朝宇宙飛行」中,大聲宣布自己死前要完成的十件事,至今一件也還沒開始。因此,痛定思痛,決定要先從整理銀行帳戶開始。
Thumbnail
想起「肉體雖向天地告別,心靈正朝宇宙飛行」中,大聲宣布自己死前要完成的十件事,至今一件也還沒開始。因此,痛定思痛,決定要先從整理銀行帳戶開始。
Thumbnail
前兩天收到一個金融犯罪防治通報簡訊,說我使用的信用卡資訊外洩,有被盜刷的風險,要我聯絡發卡銀行,聯絡完後,銀行有核對確認有個資遺漏風險因此需要換卡,但也沒有交代個資洩是怎樣洩漏的。 昨天收到新的卡片,必須要透過app 線上開卡,之前已經有使用過該行的app系統,就已經常常有狀況,晚上在登錄時一直出現
Thumbnail
前兩天收到一個金融犯罪防治通報簡訊,說我使用的信用卡資訊外洩,有被盜刷的風險,要我聯絡發卡銀行,聯絡完後,銀行有核對確認有個資遺漏風險因此需要換卡,但也沒有交代個資洩是怎樣洩漏的。 昨天收到新的卡片,必須要透過app 線上開卡,之前已經有使用過該行的app系統,就已經常常有狀況,晚上在登錄時一直出現
Thumbnail
回台灣後,很多沒有時效緊迫性的事情,都會想著用「體驗」的心情去慢慢嘗試。 如同到銀行開戶這件事情,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上次去到銀行的分行裡面坐下來,開個戶是什麼時候嗎?回想自己從十多年前到成都後,真正進銀行辦業務的頻率,在網路快速普及並且進入所有人生活後,幾乎是無限趨近於零。因為所有日常需要的個人金融
Thumbnail
回台灣後,很多沒有時效緊迫性的事情,都會想著用「體驗」的心情去慢慢嘗試。 如同到銀行開戶這件事情,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上次去到銀行的分行裡面坐下來,開個戶是什麼時候嗎?回想自己從十多年前到成都後,真正進銀行辦業務的頻率,在網路快速普及並且進入所有人生活後,幾乎是無限趨近於零。因為所有日常需要的個人金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