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商人》| 我的注意力都跑到哪去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幾乎是在手機上過自己的人生(來源:網路)
《注意力商人》的作者Tim Wu (吳修銘)指出,注意力產業由來已久,至今已經歷了四種不同階段。四個階段分別為:
  1. 報紙
  2. 電視
  3. 電腦
  4. 手機
然而這四個螢幕(階段)並非是獨立存在,而是不同時期的主要大眾媒介,也是廣告爭相搶奪注意力的來源。四個螢幕的分界點也各自不同;報紙到電視,從公共場合走向家庭;電視到電腦,從家庭走向個人;電腦到手機,從個人再度走向公共場合(可攜式)
然而報紙的影響力已經式微,電視也不遑多論;電腦跟手機目前為止仍然不分軒輊地在搶奪我們的注意力;現代的網站越來越多被設計成讓使用者一直在畫面到處游移,一層又一層的超連結怎麼點都點不完;手機上的應用程式提醒都是使用充滿警示意味的鮮紅,從通知欄跳出來就吸走我們的注意力,再加上移動性高,讓我們走到哪都能讓我們失控的指尖不停地滑呀滑。
在這兩個螢幕上,圖片、影音日漸增多,文字、貼文越來越短;然而這樣的設計都同時也把我們的網路使用環境包裝得越來越適合注意力商人。
選擇愈來愈多,時間也越花越多(來源:智能社會)
Tim Wu認為90年代後「注意力革命」已進入尾聲。
事實上,90年代後,注意力商人發現傳統廣告已經派不上用場了,傳統的電視開始走向實境秀、大冒險類型(活蛛生吞、勇闖鱷魚池)的節目。一開始雖然有效,但長期且大量的感官刺激下,閱聽人的感官也會逐漸麻痺,注意力革命走向尾聲;然而這時期也是網路開始成長茁壯的年代,新奇的介面也開始讓大眾逐漸從電視走向網路,連上全球資訊網,每個人都能透過一條網路線在上頭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Tim Wu所說的注意力革命進入尾聲,我認為注意力並非是「進入尾聲」而是「進入轉型」
在過往的廣告營利是透過將產品賣給顧客獲利;然而進入網路時代,這樣的獲利模式變成了「注意力收割」(attention harvesting透過吸引顧客再將其賣給廣告主,點擊誘餌(click bait)、標題農場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這原本是媒體在玩的把戲,然而現今卻是Google, Facebook的獲利手段。
我們從商品的買家變成在檯面上被交易的商品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216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上卷 這一套書(上卷、下卷)是含金量極高的讀本!書中非常鉅細靡遺地詳述甚麼是「監控資本主義」,如何開始?由誰開始?何時開始? ╴ 我用自身的經驗來分享書中的一個全新概念 行為剩餘(Behavioral Surplus)
    既不闡述真相也不掩蓋事實,那就是放屁 — 《放屁》2019
    今天的機器已不斷探索出那些隱藏在海量資訊中的相關性,以及萬事萬物間的隱蔽關係;這些人類無法感受也無法表達的「暗知識」,將徹底重塑世界。 — 《 AI背後的暗知識 》, 2020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在我處在憂鬱症的一年半後,我碰巧來到池上這個地方。 這是我在暑假時環島就經過的,不過池上給了我一種很獨特的感覺,到了那裡我感受不到自己的情緒被拉扯也不會有資訊過載的疲乏;相反地,我感覺到自己被群山環抱、被稻田擁簇,而我喜歡那樣的感覺。
    “ I realized your depression is a signal, it's telling you something. ” 「我了解到,你的憂鬱症是個信號,它想告訴你些事。」 —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 製 造 觀 光 景 點 」 這個概念是我在走訪池上、採訪當地農夫後得出的想法。我之前寫了「濾鏡下的景點」、「你以為的伯朗大道」,都是這概念的其中一角,高中畢業時愛上獨自旅遊便開始在觀察這些事,不過真正讓我一頭栽入是因為在老梅綠石槽聽到這一句… 「這裡怎麼跟網路上看的不一樣」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上卷 這一套書(上卷、下卷)是含金量極高的讀本!書中非常鉅細靡遺地詳述甚麼是「監控資本主義」,如何開始?由誰開始?何時開始? ╴ 我用自身的經驗來分享書中的一個全新概念 行為剩餘(Behavioral Surplus)
    既不闡述真相也不掩蓋事實,那就是放屁 — 《放屁》2019
    今天的機器已不斷探索出那些隱藏在海量資訊中的相關性,以及萬事萬物間的隱蔽關係;這些人類無法感受也無法表達的「暗知識」,將徹底重塑世界。 — 《 AI背後的暗知識 》, 2020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在我處在憂鬱症的一年半後,我碰巧來到池上這個地方。 這是我在暑假時環島就經過的,不過池上給了我一種很獨特的感覺,到了那裡我感受不到自己的情緒被拉扯也不會有資訊過載的疲乏;相反地,我感覺到自己被群山環抱、被稻田擁簇,而我喜歡那樣的感覺。
    “ I realized your depression is a signal, it's telling you something. ” 「我了解到,你的憂鬱症是個信號,它想告訴你些事。」 —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 製 造 觀 光 景 點 」 這個概念是我在走訪池上、採訪當地農夫後得出的想法。我之前寫了「濾鏡下的景點」、「你以為的伯朗大道」,都是這概念的其中一角,高中畢業時愛上獨自旅遊便開始在觀察這些事,不過真正讓我一頭栽入是因為在老梅綠石槽聽到這一句… 「這裡怎麼跟網路上看的不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比起被動接收,不如主動去選擇想看什麼 網路發達後,沈迷手機的時間愈來愈長 甚至減少了我的創作和學習時間 我覺得其中更嚴重的是:「已經逐漸影響心理健康」 通知聲、通知數、按讚回覆的提醒 只要任一個出現在眼前,你就會打開看一下 這些行為都是被設計過的,所以才漸漸被制約住 想要停下來,手卻一直滑……
    Thumbnail
    對,就是你的「好朋友」在偷走你的注意力! 其實光是手機的「存在」,就會影響你的專注力! 想知道為什麼嗎?想知道就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當現代人面臨資訊爆炸,注意力往往難以集中。本文介紹了轉移注意力的好處,包括控制情緒和放鬆,並提出“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的建議。
    「注意力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是說服的前導。」 我們都知道,當商品的供給過多,超過需要,「價格」就會下跌;而現在有太多的資訊爭先恐後地想引起人們注意,當資訊的供給超過需要(個人所能消化),「注意力」(Attention)就會下降。
    Thumbnail
    另一個造成廣告訊息失效的原因則是因為產品的數量和種類與日俱增。 就以食品業為例。一般美國的超級市場裡展售不下一萬兩千種各個不同廠牌的產品。對消費者來說,真是再多眼也望不完。事實上,產品的爆增很可能愈演愈烈。
    Thumbnail
    自從智慧型手機成為大家普遍使用的工具之後,有許多資訊正偷偷消耗我們的注意力。例如原本想打開手機查閱資料,卻突然被跳出的訊息給吸引走,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已默默過了半小時、又或是忘記原本打開手機,究竟要做什麼?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樣、或是手機發出的叮咚聲,總是打斷你原本正在做的事呢?
    Thumbnail
    常常覺得現在這世代開直播的人自然而然的做直播這件事,從一開始不明白的這東西誰看,到現在自己只看人開直播,我分析了我這時間的轉變
    比起被動接收,不如主動去選擇想看什麼 網路發達後,沈迷手機的時間愈來愈長 甚至減少了我的創作和學習時間 我覺得其中更嚴重的是:「已經逐漸影響心理健康」 通知聲、通知數、按讚回覆的提醒 只要任一個出現在眼前,你就會打開看一下 這些行為都是被設計過的,所以才漸漸被制約住 想要停下來,手卻一直滑……
    Thumbnail
    對,就是你的「好朋友」在偷走你的注意力! 其實光是手機的「存在」,就會影響你的專注力! 想知道為什麼嗎?想知道就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當現代人面臨資訊爆炸,注意力往往難以集中。本文介紹了轉移注意力的好處,包括控制情緒和放鬆,並提出“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的建議。
    「注意力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是說服的前導。」 我們都知道,當商品的供給過多,超過需要,「價格」就會下跌;而現在有太多的資訊爭先恐後地想引起人們注意,當資訊的供給超過需要(個人所能消化),「注意力」(Attention)就會下降。
    Thumbnail
    另一個造成廣告訊息失效的原因則是因為產品的數量和種類與日俱增。 就以食品業為例。一般美國的超級市場裡展售不下一萬兩千種各個不同廠牌的產品。對消費者來說,真是再多眼也望不完。事實上,產品的爆增很可能愈演愈烈。
    Thumbnail
    自從智慧型手機成為大家普遍使用的工具之後,有許多資訊正偷偷消耗我們的注意力。例如原本想打開手機查閱資料,卻突然被跳出的訊息給吸引走,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已默默過了半小時、又或是忘記原本打開手機,究竟要做什麼?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樣、或是手機發出的叮咚聲,總是打斷你原本正在做的事呢?
    Thumbnail
    常常覺得現在這世代開直播的人自然而然的做直播這件事,從一開始不明白的這東西誰看,到現在自己只看人開直播,我分析了我這時間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