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有了Covid-19 疫苗後,口罩還要戴多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大家都在等待疫苗接種,什至大家寄於厚望,「疫苗一出,病毒消失」!
現實和理想,會有一大段的落差。很多人一直以為,只要疫苗接種後,大家都可以不用戴口罩,不再勤洗手了,這是真的嗎?
我們一起看看,號稱世界,打疫苗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以色列🇮🇱⋯⋯

以色列🇮🇱的現況

以色列,是目前施打疫苗最快的國家,含蓋範圍是最廣(約25%),大概佔了總人口四分之一。
在超過200萬人接種完輝瑞疫苗,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有1萬2400人,在接種完第一劑後,還是感染COVID19 病毒,其中有69人,更是接種完第二劑了,還是確診。
這個和輝瑞藥廠,之前公布的資料落差很大:
先前輝瑞公布的資料顯示,接種完第一劑,會有52% 的保護力,第二劑後,會達到95% 的保護力。

為什麼會這樣 ?

1.疫苗時間的落差 ( Lag time )

( There is a lag time between when you get your first shot and when your body starts building immunity. )
其實,每種疫苗的保護力都是接種疫苗「12或14天後」才會發揮像資料顯示,接種完第一劑,會有52%的保護力。而不是一打完,你的抗體就成了。
在接受第二劑之前,有些疫苗的第二劑,是「隔了28或14天後」,才能接種第二劑疫苗。
一般民眾,以為有打了疫苗之後,自己身體就有保護力,他們忘了疫苗針打入身體,和身體出現抗體可以有作用,有【時間落差(lag time )】 。
當然,他們更不知道,第一劑之後,畢竟只有近一半 (52%)抗體升級而已,這段未打第二劑之前,他們也是輕易得感染的。

2.群體免疫未齊全 ( Incomplete Herd Immunity )

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是指人或動物群體中的很大比例對傳染病獲得免疫力,使得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因此受到保護而不被傳染。
我們理論認為:擁有抵抗力的個體比例越高,受感染個體的間接觸可能性便越小。
但沒有人提醒我們,如果真的要群體免疫較有效,仍然需要條件如下同時出現,才有可能 :
1.基本傳染數(R0)低
2.死亡率低
3.病毒變異率低
4.病毒變異能力增強率低(包括毒力改變、條件致死的改變、宿主適應性的改變等)
5.地方人口少
6.地方面積小
7.人口平均健康水準高
8康復後終生免疫率高
以上等等的因素配合,才能有機會整體的群體免疫,而 :
不是打了疫苗,就會有完善群體免疫。

現在的疫苗接種速度,遠低於所謂的群體疫苗所預期達成的數字,更不用說,還要有其他需要付加的條件的配合,尤其是基本傳染數(R0)。
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862e1962c28c0ebb5555b9978719868c2d70b8a1
部分疫苗可預防性疾病的群體免疫門檻 :
其實我們仍然遠離群體免疫中,且目前,世界上,根本尚未有一個國家,有齊全的群體免疫機制,來保護著大家。


3.在等待中,也會得感染

( For starters, you might have been infected before you even got your shot.)
在全球社區感染的風險中,你可能未打疫苗「接種前的10-14天內」,早已被病毒🦠捷足先登入身體內,只是沒有症狀,沒有發病而已。你正等待開始打疫苗前,已經開始感染病毒🦠。
當然,這些包括了你打第一劑之後,等待第二劑過程中,已經得感染,也有可能是打了第二劑疫苗之後,在「等待7-14天之後」,才有可能有效抗體之前,你也得到新的病毒🦠感染。

4.打疫苗,減少疾病嚴重程度


( The vaccine works to keep you from getting severely ill. But if you get infected, it may not prevent you from spreading the virus to others. )
専家一直提醒接種疫苗,是為了減少,萬一你得了病毒🦠感染的病情嚴重程度。畢竟COVID19 的死亡率都比流感病毒🦠引起的死亡率更高。
但一些研究疫苗進行中,也帶來一些機會。例如Moderna疫苗,在他們之前的臨床實驗結果過程中發現:疫苗可以阻止三分之二的病毒🦠傳播,這包括了那些無症狀感染者。我們正在拭目以待吧!
( Moderna submitted data to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howing that its vaccine prevented two-thirds of all infections, including asymptomatic ones. )
如果這樣,意思仍有三分之一打了疫苗,仍然會造成傳播的。這些需要更多的科學資源的研發了。

有了Covid-19 疫苗後,那口罩要戴多久😷?


12月疫苗開始出現,人們寄望Covid-19 疫苗最終將減緩或阻止該疾病在其他人群中的傳播。 Columbia University.最近發表的研究模組顯示,僅憑疫苗是不夠的。
如果太早放鬆限制,戴口罩之類的預防措施,仍可能意味著更多的感染和成千上萬的死亡。

再一次,為什麽會這樣?

1.等待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達標,需要時間

只有等到那時,得了Covid-19疾病並且已大量康復,再加上已經接種過疫苗的人-足夠大,能到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達標,才可以消除大流行。而不是只有單獨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達標,但這些都需要時間。
二月 (February )初,取消戴口罩和其他限制
在大多數醫護人員和療養院住民,進行疫苗接種之後,如果在【2月初取消限制】,美國仍繼續增加2千9百萬新的染疫人數。
2月初取消限制
三月中 ( March ),取消戴口罩和其他限制
民眾進行大量疫苗接種之後,如果在【3月中取消限制】,美國仍繼續增加6百萬新的染疫人數。

2.傳播速度比接種速度快

2020年許多地方的傳播速度太快,接種疫苗到現在,仍然看不到立即的效益。
研究人員指出北達卡他州North Dakota已有60%的人口受到感染,可感染的人數也越來越少,預計大流行(Pandemic) 會這區居民病毒將自行消滅。疫苗幫助有限。另一方面,在佛蒙特州Vermont,感染率大約僅為10%居民,如果接種疫苗足夠快,疫苗可以保護幾乎所有居民。
再加上,新的病毒變種出現,比其他病毒更易傳播,預計大量接種疫苗下,仍然在春天,有一枇"春波"病毒浪潮出現。
即使採取了有效防疫措施,如果該國的某些地區,仍無法控制大流行,接種疫苗要馬上產生重大效益,是可能會失望。所以民眾在進行大量疫苗接種之後,仍然要戴上口罩。
但是,以色列接種速度快 > 傳播速度,已經初步傳出捷報

3.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不等於零病毒侵犯

研究人員再度提醒,“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並不意味著,該疾病已被根除了。
達到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門檻,只意味著你周圍的人會產生額外的保護作用,不代表他們身體免疫力增强大了。
七月底 ( July ),取消戴口罩和其他限制
民眾進行大量疫苗接種之後,如果在【7月底取消限制】,病毒染疫人數,才能有效控制。
7月底取消限制
實際情況出現落差,專家認為在之前在臨床實驗過程中,那些參與接種後的民眾,因為仍然在大流行下,仍強烈會建議戴上口罩。
但現實情況,以色列🇮🇱民眾在接受接種後,可能就輕忽防疫,
不再注重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措施,這是導致感染病毒🦠人數,依舊存在。。

專家的建議

1.人們在獲得疫苗後,仍有可能傳播COVID-19病毒🦠。
2.疫苗的免疫力,在接種後至少12天,才會開始奏效。
3.他們補充說疫苗不能預防冠狀病毒感染。 但有助於預防COVID19 病情的嚴重程度。
4.專家建議接種疫苗的人,前後,仍要繼續戴口罩,洗手並保持適當的距離。
因此專家呼籲,疫苗不是萬靈丹,接種完成後,仍然要落實個人衛生習慣。
加強現有防疫措施、接種疫苗後延解禁
才是有效摧毁COVID-19病毒🦠的傳播

來源: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7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美國。 在2020年3月2日至4月14日之間,遠程醫療使用次數 從每天102.4次,增加到每天801.6次 在COVID-19的大流行之後,緊急遠距醫療會診的比例(增加了683%)。  與COVID-19相關的緊急遠距醫療會診和非緊急遠距醫療會診分別為56.2%和17.6%。 緊急遠距醫療會診
當有了COVID19 病毒🦠院內群聚,就會引起了醫院封院或清院, 其實,科學家早就在去年5月,發表了有關封院,清院的預測和建言。 意大利🇮🇹科學研究,其國際論文在2020年11月,發表在"災難醫學暨公衞備戰"(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
我們能長大,我們可以活那麼久,比古人更長命,這些都是疫苗接種救了我們。你可以去問問祖爺爺奶奶,他們嬰兒時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有些是出生後一年確定嬰兒活著,才去報戶口的,因為當時沒有那麼多疫苗注射。 即然是疫苗注射,當然都會有其副作用,不是嗎?而我們都一一經歷過這些一堆的副作用,安全活到現在。 C
隔離病房 " 內 " 的污染 在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其實每天都會和COVID19 群魔混在一起,環境非常險峻,科學家發現一般隔離病房和重症隔離病房,到處都有可能是污染源,有些還汚染跑到了隔離病房之外呢! 隔離病房的環境污染 1.空氣 重症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35% 一般隔離病COVID1
有了檢疫措施、有了口罩、有了酒精、有了疫苗... 為何全球COVID 19 仍持續失控 ?  每天有3,000人死亡,似乎應該引發更廣泛的同情心,並應改變公眾行為以阻止病毒傳播。 但在美國,事實並非如此。 儘管專家人士一直提出警告要求,美國感恩節假期的旅客,仍使機場的群聚大流竄,當局機場也警告,聖誕
2020:我每個月產出 = 9.5篇 天呀!真的不可思議。 近十萬字,早已經是一本書了... 真希望,COVID 19 快結束。 我不願 ,再專為一隻病毒,又寫100,000個字了...
在美國。 在2020年3月2日至4月14日之間,遠程醫療使用次數 從每天102.4次,增加到每天801.6次 在COVID-19的大流行之後,緊急遠距醫療會診的比例(增加了683%)。  與COVID-19相關的緊急遠距醫療會診和非緊急遠距醫療會診分別為56.2%和17.6%。 緊急遠距醫療會診
當有了COVID19 病毒🦠院內群聚,就會引起了醫院封院或清院, 其實,科學家早就在去年5月,發表了有關封院,清院的預測和建言。 意大利🇮🇹科學研究,其國際論文在2020年11月,發表在"災難醫學暨公衞備戰"(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
我們能長大,我們可以活那麼久,比古人更長命,這些都是疫苗接種救了我們。你可以去問問祖爺爺奶奶,他們嬰兒時期,不知道能不能活下,有些是出生後一年確定嬰兒活著,才去報戶口的,因為當時沒有那麼多疫苗注射。 即然是疫苗注射,當然都會有其副作用,不是嗎?而我們都一一經歷過這些一堆的副作用,安全活到現在。 C
隔離病房 " 內 " 的污染 在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其實每天都會和COVID19 群魔混在一起,環境非常險峻,科學家發現一般隔離病房和重症隔離病房,到處都有可能是污染源,有些還汚染跑到了隔離病房之外呢! 隔離病房的環境污染 1.空氣 重症隔離病COVID19 陽性率:35% 一般隔離病COVID1
有了檢疫措施、有了口罩、有了酒精、有了疫苗... 為何全球COVID 19 仍持續失控 ?  每天有3,000人死亡,似乎應該引發更廣泛的同情心,並應改變公眾行為以阻止病毒傳播。 但在美國,事實並非如此。 儘管專家人士一直提出警告要求,美國感恩節假期的旅客,仍使機場的群聚大流竄,當局機場也警告,聖誕
2020:我每個月產出 = 9.5篇 天呀!真的不可思議。 近十萬字,早已經是一本書了... 真希望,COVID 19 快結束。 我不願 ,再專為一隻病毒,又寫100,000個字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閱讀是重要的 但是寫作更甚於前者 唯有透過書寫,我們才真正地整理了自己的獲得,並為其建立出脈絡與架構 這便是自學之路的基石 自學沒有技巧,說穿了就是大量的閱讀,交錯的思索並於心裡頭反覆辯證 然而這過程緩慢卻相對踏實」─乃伸
有了張三丰的生卒年代 就可以推知: 《倚天屠龍記》開始的年份是 1337年 而張無忌即生於此年冬至 (金庸所有男主角有兩個人生在節氣上,一是郭靖在大雪約於12月8日出生;二是張無忌在冬至約12月21日出生,都是射手座。) 《倚天屠龍記》的故事 結束在張無忌21歲上下 在1358年
Thumbnail
在孩子出生之後,日常生活中的另一半最多就只能是隊友。
尋找自己之旅, 持續繼續撿回前世今生掉落的靈魂碎片, 這一站,來到長久以來的又是被挖掘金錢課題, 前幾次慢慢去清理這一部分,自己前世記憶.. 其實我一直很害怕錢, 雖然是真的很喜歡賺錢,正確來說是一份興趣, 然而錢卻在身上卻莫名越來越恐懼,一一的根源慢慢找到,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金錢. h
Thumbnail
安親班幫父母減輕了孩子課業上的壓力,但上了安親班就高枕無憂了嗎?這次我改變做法,想試試看幫孩子複習功課,看看這個中介變數,是否真的會成為親子關係的阻力,還是助力。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疫苗而免於死亡嗎?疫苗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你可能未必知道一些有關疫苗的重要事實。本文將揭示5個你未聽過但必須知道的疫苗事實。 1. 疫苗不僅保護接種者,還能保護社區 社區免疫的力量 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健康,還能夠保護整個社區,這就是所謂的「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48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閱讀是重要的 但是寫作更甚於前者 唯有透過書寫,我們才真正地整理了自己的獲得,並為其建立出脈絡與架構 這便是自學之路的基石 自學沒有技巧,說穿了就是大量的閱讀,交錯的思索並於心裡頭反覆辯證 然而這過程緩慢卻相對踏實」─乃伸
有了張三丰的生卒年代 就可以推知: 《倚天屠龍記》開始的年份是 1337年 而張無忌即生於此年冬至 (金庸所有男主角有兩個人生在節氣上,一是郭靖在大雪約於12月8日出生;二是張無忌在冬至約12月21日出生,都是射手座。) 《倚天屠龍記》的故事 結束在張無忌21歲上下 在1358年
Thumbnail
在孩子出生之後,日常生活中的另一半最多就只能是隊友。
尋找自己之旅, 持續繼續撿回前世今生掉落的靈魂碎片, 這一站,來到長久以來的又是被挖掘金錢課題, 前幾次慢慢去清理這一部分,自己前世記憶.. 其實我一直很害怕錢, 雖然是真的很喜歡賺錢,正確來說是一份興趣, 然而錢卻在身上卻莫名越來越恐懼,一一的根源慢慢找到,覺得自己不配擁有金錢. h
Thumbnail
安親班幫父母減輕了孩子課業上的壓力,但上了安親班就高枕無憂了嗎?這次我改變做法,想試試看幫孩子複習功課,看看這個中介變數,是否真的會成為親子關係的阻力,還是助力。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疫苗而免於死亡嗎?疫苗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你可能未必知道一些有關疫苗的重要事實。本文將揭示5個你未聽過但必須知道的疫苗事實。 1. 疫苗不僅保護接種者,還能保護社區 社區免疫的力量 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健康,還能夠保護整個社區,這就是所謂的「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千萬不可小看肺炎鏈球菌!歷史及醫學文獻上告訴我們,即使青壯年感染流行性感冒,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病程進展快速,短短48小時就過世,相當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