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我新創這個專題時,最初的構想是想把流行音樂中的現代女性形象,用一個專題的形式彙整出來。我注意到女力(the power of women)這個概念,以各種不同名詞的形式出現在歌曲、新聞和社群中。尤其繼歧視女性(以及特定種族)的川普下台,美國首度有女性當選副總統後,電視媒體又議論女性力量的崛起。當然在台灣首度出現女總統時也一度有同樣的現象,雖然這話題很快又被政治的論爭淹沒了。
這讓我想到,其實老早在我還沒轉大人時,瑪丹娜早已帶頭在全球各地(甚至是極度沒有女權的中東世界)衝刺女力,四處挑戰人們的認知,就算被人射滿箭,她照樣不痛不癢地舞臀跟你說「老娘就是這樣,不愛我你就閃開」。除了她之外,亞洲圈也有許多女性歌手為自己的歌手形象植入「女力」的元素,包括音樂工業大國的南韓,對旗下的女團也是採用同樣的形象操作。蔡依林就像悶燒鍋悶了太久,在近三年來突然爆鍋,女力大噴發,她越跩,人家還越愛呢。濱崎步則像壓抑的日本人一樣,有著內斂又曲折的女力(你如果看不懂這句話,就得讀讀我未來將要寫的專題第二章才能意會了,一言難盡)。
但你也知道女歌手何其多,現代女性形象不是一本書寫得完,應該可以寫成一本百科全書(...抖),所以我先抓瑪丹娜、濱崎步、蔡依林這美日台三大歌姬出來講講她們的女性形象,我還想寫一個延伸閱讀的專文稍微講講阿密特、謝金燕、女神卡卡、安室奈美惠這些你不可能沒聽過的大咖。你不知道把這些女強人兜在一起看的時候是多有趣的事情。拉回正題,這個專題,原先我只簡單列出各大章的標題。沉浸在瑪丹娜的世界,撰寫她的歌手形象越寫越爽快的過程中,其他各小節的構想也有了雛型,所以我把章節內容更新了。
目前包括導讀,瑪丹娜、濱崎步、蔡依林這三大章,會各開放第一小節免費閱讀,其他預計會收錄15篇付費文章,並提供99元一次買斷所有付費文章的購讀選項。順帶一提,光是第一章瑪丹娜的第二節(長達約20分鐘的閱讀內容)就花費我共快十小時的晚上把心血寫出來,所以這個價格算是給我一點小小回饋囉。瑪丹娜的形象世界比我想像的還大,我想濱崎步、蔡依林的世界應該也是很深的坑(歌迷們你說應該是這樣沒錯吧?)。
章節列表更新如下:
- 導言:萬綠叢中一點紅,歌者的故事,故事的歌
- 第一章、世界歌場女王瑪丹娜的歌者故事:百忌不禁,老娘必勝不敗的叛逆之心
【Rebel Heart (心叛逆) ♪ 】: 所以我選擇一條不尋常的道路,我勉強活著出來。在黑暗中不知何故,我活了下來。愛不簡單,我從一開始就知道。內心的最深處,是我的叛逆之心。
第一節:我叛逆故我在
第二節:我說・我唱,你聽到我的訊息了嗎?
第三節:性別解放,人不言性,非人也
第五節:瑪丹娜的歌者魅力
- 第二章、亞洲百變女王濱崎步的歌者故事:我是誰?我的存在意義,真假自我的追尋與幻滅
【Microphone (麥克風) ♪ 】: 被重力所推進,被引力所吸引,與你的相遇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無法違逆,只能崇敬。我明白倘若沒有你,我就不再是我自己。
第一節:迷失的孤獨少女,世代的悲鳴
第三節:與你相遇,是我的存在意義
第四節:世界級歌手賣的是故事,是理念!
【Ugly Beauty (怪美的) ♪ 】: 審美的世界,誰有膽說那麼絕對,真我 假我 自我,看今天這個我,想要哪個我。聽誰說 錯的 對的,說 美的 醜的,若問我 我看 我說。我怪美的。
延伸閱讀:「J」式自我,劍指國際,外國人心中的「蔡依林」
- 第四章、瑪丹娜、濱崎步、蔡依林,歌者故事的一脈相承
延伸閱讀:女力大集合,阿密特、謝金燕、女神卡卡、安室奈美惠的現代女性覺醒
- 第五章、偶像?唱歌機器?還是人?歌手對你來說是什麼?
- 第六章、歌手、唱片公司、聽眾之間的三角關係
- 第七章、結語:歌手之於「你」,你想為自己寫出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