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憂我心~青少年&家長的心事話PartIII(家長篇)】

2021/02/01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往往青少年走出諮商室,父母都會很期待知道孩子到底在諮商室和心理師說了甚麼他們不知道的事?以及孩子需要多少時間可以改變?可以變得不憂鬱?可以和父母的關係變好?學習更有動力?願意去上學? 可以不自傷?著重的都是解決問題行為本身,但鮮少有家長真的關心孩子的身心狀態和情緒,或許就是這樣的眼光,造就了問題本身。
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的心急切,總期待短時間之內,單靠諮商就可以立竿見影,看到效果,且目標都放在孩子需要改變,很少父母會以為自己在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也需要調整。若過去十幾年來,親子之間的互動愈演愈烈,裂痕逐漸擴大,我想一時半刻,無人可以當個救世祖或魔術師,讓過去的誤解、仇恨頓時消失無蹤。
青少年諮商伴隨的親職諮詢尤其重要,親子關係中的父母及孩子同時是主角,就算看似發生在孩子身上的議題,回到家庭中,父母是和孩子最密切的人,也是具有責任的監護人和教養者,若可以多些覺察、理解與調整互動方式,或許對孩子的情緒穩定及問題改善更有幫助,那進入諮商室的就不該只有孩子,故「親職諮詢」是邀請家長進到諮商室,但以孩子為主體,幫助家長發揮親職角色的會談。
過去當父母在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時,最單純的願望就是希望小孩健康平安地長大,你對他有全然專注的眼神,努力去觀察及回應他的需求,但詭異的是從抓週的儀式中,會發現父母開始變調了,舉凡醫師、會計師、教師、律師、工程師、警察、法官….的期待頻頻出籠,令人不覺莞爾,原來這願望很快地就不再是這麼單純的「愛」。
  青少年的發展議題在於自我認同及探索外在世界,花好多的力氣想要證明自己可以,當父母還來不及因應孩子的發展階段,做好心理預備,孩子瞬間變得不再是父母心目中可愛的小人兒。到底是父母覺知地太慢了?還是孩子發展太快了?抑或是雙方處在平行時空嗎?
保護孩子不受到任何傷害是父母的天職,但其實根本做不到,孩子難免會跌倒,在感情上也可能會受傷,會因外在刺激和意外受到驚嚇,會因意外或失去而悲傷,會因不平或委屈而憤怒。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父母究竟該如何教育孩子?在控制與放手間該如何拿捏?
我想父母和孩子都一樣無助,做得愈多,不見得有效,當父母在付出的同時覺得這是許多的犧牲和奉獻,回過頭來若沒有覺察,有可能你要求的是回報,有可能說出情感勒索的話語,不自覺地把這些壓力加諸在孩子身上。而回報最立即的就是大大小小的考試成績,抑或是沒捅出簍子讓父母在工作忙碌之時,還要疲於奔命地跑家庭、醫院和學校間,甚至若有多方面優異的表現足以在眾親友間拿得出來說上幾句,那就足以驕傲。但這是孩子想要的?還是父母想要的?孩子做得到嗎?那孩子是誰?父母又是誰?孩子有沒有真的被看見呢?
我們之間緊緊相繫的這一條線,如何拿捏?如何放飛?如何還有"愛"?
在親職諮詢時,我常和父母聊聊以下幾個問題:
一、請說出孩子的三個特質或優點?
二、你對孩子的期待是甚麼? 你想讓孩子成為甚麼樣的人?你希望他們成年後具備甚麼特質(能力)?你正朝這個方向努力嗎?
三、你知道孩子對你的期待嗎?
四、你期待自己成為怎樣的父母?
五、你知道現在孩子處在甚麼困境嗎? 那你的困境是甚麼?
通常第一題就很困難,我常在父母口中聽到「他小時候是還蠻有禮貌、樂觀、貼心的啦,但是他現在……..」,不意外的是父母開始數落孩子的不是,以往童貞與可愛的模樣在進入青少年後,彷彿變成惡魔,有時上一刻還好好地,下一刻又變得不說話或易怒,十足情緒化與戲劇化,於是在父母眼中變得好”難搞”、”怪裡怪氣”。然青少年的情緒受到四種威脅影響-賀爾蒙、邊緣系統、前額葉、多巴胺等,也就是青春期,身體發展的變化及大腦施工中,情緒呈現在行為上的難以捉摸,就足以挑戰父母的耐受度,但這些青少年自己都也不了解的事,他真的不是故意的或挑釁,面對失控,他們常透漏沮喪,也擔心被貼上標籤。
有些父母常表示「我甚麼都做了,我都有在關心,但孩子甚麼都不說」,孩子真的沒說嗎?其實孩子都說了,透過憤怒、沉默、自傷、離家、憂鬱……等身心症狀或行為問題,在向父母或大人呼救---「我遇到困難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有誰可以求救?請你們真的了解我好嗎?」。對於身心尚在發展,及不斷尋找自我認同的青少年而言,大人眼中的”小事”、”那又沒甚麼”,卻造成孩子的壓力與影響,尤其「我以前……也沒怎樣,就你有事」,無形之中你築了一座高牆告訴孩子”都是你想太多”、”是你有問題”、”你…就好了”,切斷所有看見和聽見的可能性,而孩子在牆的一頭,孤單、瑟縮、哭泣。每個孩子的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或許你以為做了可做的,以為說盡了所有好與不好的話,但有可能用錯方式了,或孩子不覺得有被理解與接納,孩子的心就此重重跌落。
  • 覺察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是如何影響你
父母需要保持高度覺察,甚至回看自己的成長經驗,是否常帶著這些經驗與價值觀進到你的新生家庭,創造你的親子關係呢?當你曾經不斷被挑剔,是否也總是挑剔孩子的缺點? 你過去被忽視的情感、被言語的羞辱、暴力的管教方式,孩子也同時承受著嗎?當你不斷符應父母期待來爭取回眸一笑,是否現在也不自覺地讓孩子如此費力痛苦?你過去可以做到的,就代表孩子一定要或一定可以做到嗎?這個邏輯從何而來?
  你的孩子不是你,也不是你的。他,是他自己。他,可以和你一樣,也可以和你不一樣,但他想要、也必須成就自己的樣子。或許他還不是這麼清楚明瞭,需要時間探索與經驗,但最終都不是為了減緩父母的焦慮,於是得接受極力干涉或複製你的經驗。若父母現在仍很關注他人是怎麼看待自己的,父母還在與認同議題奮戰,無形之中會把這樣的壓力帶到教養中。當我們過度在乎別人的看法,就會失去自我的力量,若父母不需要再從他人的評價來肯定自己,可以給予自己做對、做好,進步的欣賞,也才能真的如實看見孩子的樣貌。
  每個父母都值得好好地整理自己的生命故事,你是怎麼看待自己的?如何看待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透過理解自己的過去,才能打破代代傳遞的痛苦迴圈,創造獨一無二的教養與愛。
  • 不要幫孩子做太多,要讓他覺得”我可以"、"我做得到”
青少年的自我認同發展常在"我可以做得到或做好甚麼"開始,孩子很排斥事事被張羅、被安排,自己的控制感都無從發揮,也無權決定,孩子會更陷入焦躁不安,在同儕之間被嘲笑為"媽寶",代表自己是一個無能為力的人,於是,有一部分孩子開始會找縫隙鑽,去證明在父母看不到的部分,我也可以有掌控感,但有時反而陷入危險中,屆時後果可能更難以承受;另一部分就是讓自己陷入無知無覺的無望感中,封閉自己所有的感受、需求與渴望,這時青少年顯得毫無生氣與活力,毫無思考與判斷力,這時父母恐怕又擔心了起來。
  請留意不要讓自己做出矛盾的事,想要培養孩子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卻又在生活剝奪其鍛鍊能力的機會,也檢視自己是否也有不安全的依附需求,或許你需要孩子,比孩子需要你的多更多。等孩子主動開口表達,或試探性地詢問是否需要協助,或是提供多個選項的參考,在放手之時,保持更堅定的態度,鍛鍊能力需要時間且循序漸進,別被急躁與一步到位的期待和標準給打回原形。
  • 與孩子保持情緒的安全距離,當情緒高漲時,是不適合和孩子談話的
有些父母習於碎碎念,甚至言語粗暴的傷害。你有這樣的經驗嗎?面對生活中的人,聽到她的聲音,喋喋不休,或是不斷催促,讓你感到想奪門而出或坐立難安嗎?而你,是這樣的大人嗎?
  或許有時一不小心,言語的傷害就出現了,單純就是父母的情緒發洩,但卻內化成孩子對自己的看法,自我價值感遭到貶抑,需要花時間重建的,當關係破壞了,要修復就會都變得更困難,與其如此,那就先練習踩住剎車吧!有一位母親曾告訴我說:「我現在還做不到調整說話的方式,或是說些以前不習慣說的話,但我願意先轉過身調節自己的情緒」,這也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啊!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得少,不如說的適切,請簡潔扼要,若還沒準備好,那寧可還不要回應。
  • 尊重孩子的感受,情緒同理比解決問題或糾正行為更有效
不論孩子的感覺在父母看來多荒謬和令人沮喪,它對孩子來說都是真實且重要的,父母應該以同樣真誠和重視的態度作出回應,請先停下來好好聆聽,放下腦中無數個試圖要說服孩子或糾正的方法。世界快速地轉動,孩子現在所接觸的世界比父母們的小時候複雜許多,他們要承受的壓力比父母那時多更多,父母如何確定給出的答案和方法適合孩子呢?父母有時急於給答案,但那只是傳達自己的觀點與期待,但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孩子也不願意照辦。
  有時孩子不是沒方法,被困住的往往是情緒的不安,卻又說不出口,這時需要父母的核對與協助梳理。然父母在對孩子情緒同理之前,可以思考一下你如何看待"情緒"二字?人生而擁有各種情緒,這是正常的。所以情緒本身不是問題,如何表達情緒才是問題。若能覺察自己情緒、允許擁有情緒、合理表達情緒,內在才能更和諧一致,若父母本身即害怕情緒,無法覺察情緒,往往也壓抑了孩子的情緒,所以面對孩子情緒前,請先整理自己的情緒,問問自己「我在生氣嗎?」、「我現在很煩躁嗎?」,也檢視自己是否常常吐出「不要生氣」、「有甚麼好難過的?」的語句?
  或許只要先簡單把握二個原則:核對情緒、運用好奇。例如:「我看到你眼眶紅紅的,是因為難過嗎?」、「你好像很生氣,是不是因為爸爸……?」,或是簡單一句「怎麼啦?」、「發生甚麼事了呢?」、「遇到甚麼困難了嗎?」,好奇孩子如何感受?好奇孩子如何思考?好奇孩子如何決定的?這些都勝過講道理、指責或忽視,也能開啟親子之間談話的可能。
  • 可以有所選擇,看見亮點與正向肯定的語言,遠比責罵有效
父母習於看到孩子沒有做好的,常戴起負面的放大鏡,開始自我發揮聯想孩子的未來會因此有多失敗,有時孩子想要改變的動機或是願意努力的態度,往往被忽略,孩子常用父母的眼光去建構自己是誰,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你想要孩子學到的是怠惰、懶散、不負責任的自己?還是負責、努力、堅持的自己?前者,令人對自己失望與無力,後者,會讓人心生力量,嘗試改變。你想要孩子成為後者,那就努力戴上正向的聚焦鏡,練習再練習使用正向的語言,或是發現幾近負向常態中的"例外",回應給孩子,其實是要讓孩子知道你有注意到他的不同,也期待孩子用這樣的眼光重建自己的價值。
  然而要留意的是有些語言讓人覺得空泛或沮喪,例如「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加油」、「沒問題,會沒事的」,或許孩子要的不是加油聲,要的也不是告訴他該如何做,更不是指責他的錯誤,而是有一個真心接納與靜靜陪伴的人,陪伴他經歷高低起伏,接納他的美好與限制。
  • 平時累積親子間愛的存款
青少年是很獨特的階段,但若過往累積足夠的愛、信任與安全,孩子會知道他一直有個心理上的後盾或安全基地,雖然有時親子關係不免擦槍走火,但他清楚自己不會因此不被愛。然而這不是等到青春期才來累積,而是進入青春期之前,就能存夠愛的親子存款,也就是對孩子從小至今的專注陪伴、傾聽、分享與交流,當孩子不小心情緒爆裂時,彼此還可以提領過去共有且美好單純的時刻,多一份可以緩衝的話題,依著對彼此的理解,舒緩緊張的氛圍。
很多父母寧可花時間規劃帶孩子出門遊玩或吃大餐,以為這就是在創造彼此互動的機會,結果,每個人都聚焦在自己的手機上,連聽彼此好好說個話都很困難,有時青春期的孩子更不想參與,因為很無趣。其實父母不需要刻意安排,重要的是在每個互動的當下,專注地傾聽和聊天,不帶有指責、建議和期待,不需要給予任何答案或方向,也沒有課業或其他生活次序的要求,就是靜下心來聆聽孩子的委屈、抱怨、不平、氣憤,孩子只要曾經被好好地對待與承接,他會記得你是個有意願且有能力陪伴他的人。
有些過去相聚的畫面細節或許很難記憶清楚,但美好和溫暖的感受會留在身體及大腦內,時時刻刻提醒孩子”你是個被愛與值得的人”,所以請多創造幸福時刻,成為親子關係未來度過卡關的心錨。
父母學,這一門課程,非常深奧~你修習得如何?過關了?還是需要重補修呢?
  沒關係,只要你是個願意當"成長型"的父母,繼續走在覺察、反思與練習的路上。
  孩子不需要看起來像似警察、法官、教師角色的父母,而是願意理解與陪伴的父母。
  我們都不需要完美,不需要一百分,需要的是成為夠好就好的父母,孩子亦然。
誠摯推薦閱讀~
ü 公視107年劇集/同名書-《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ü 青春期的腦內風暴:腦神經科學家教你如何面對衝動、易怒、難溝通、陰陽怪氣的青春期孩子/法蘭西斯‧詹森艾蜜‧依莉絲‧納特/高寶。
ü 媽媽,才是一切的答案:化解青春期女兒的情緒化衝突/柯琳.歐葛蕾迪/寶瓶文化。
Betty C.
Betty C.
離開與莘莘學子打磨18年的教育現場,成為與靈魂偶遇的心理師,跨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原來是走向照見自己生命的荊棘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