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活動|將原住民觀點注入考古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原獨讀報】為大家捎來澳洲的消息,關於原住民的傳說終於在五十年後走入學術領域的故事。同時不要忘記向春天倒數:距離春分還有 38 天。
古奈柯奈人Gunaikurnai)居住在澳洲東南方一片廣袤濕潤的大地,此地有一條名為「多雪」的河流(Snowy River),河流峽谷當中有個石灰岩洞窟,被考古學界稱為木鞋洞窟(Cloggs Cave),是澳洲知名的考古遺址。
考古學家在 1971 年初次探索這個洞窟,發現了現已滅絕的古代巨型袋鼠遺骸、上個冰河期的人類使用的石器、生火壁爐等等,還在 1974 年 2 月 23 日登上首都的《坎培拉時報》,新聞標題為〈尋找早期澳洲人〉。
不過誠如澳洲莫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最近的一篇文章所指出,儘管這洞窟位在古奈柯奈人的土地上,但 1970 年代的澳洲社會並沒有傳統領域之類的觀念,因此也沒有讓當地的古奈柯奈人參與洞窟的探索和詮釋。1970 年代非原住民考古學家認定木鞋洞窟是冰河時期人類的藏身之處,洞窟居民仰賴周遭的動植物資源維生。
▼ 圖為木鞋洞窟,白框所在處就是洞窟的入口處。
Sources: Research Gate
數年十年後,古奈柯奈人終於重啟木鞋洞窟的調查研究,卻發現 1970 年代的考古活動對洞窟造成了一些損害,所幸他們借助光學雷達(lidar)和無人機等技術與設備,得以重建洞窟先前的樣貌,洞窟內的人類與動物遺骸則可以進行放射性碳定年。
迄今為止的調查顯示,人類在洞窟之內有著繁多的活動,比方說某個凹室頂上的石鐘乳都被折斷了,而對折斷後再生成的石鐘乳進行鈾系列定年可知,人們刻意將石鐘乳折斷的作為發生在距今約 2.3 萬年前。此外洞窟內發現的動物遺骸顯示,動物們是自然死亡,並不是被人類捕獵殺死,因此人們捕捉附近的動物並躲在洞中食用的說法,也就不怎麼站得住腳了。
古奈柯奈人當然有關於這洞窟的傳說。例如有傳說提及一種叫做納爾貢(Nargun)的神秘生物,據說居住在這山地的洞窟。此外古奈柯奈人還有關於木拉木隆(Mulla-mullung)的描述,說他們能夠用結晶物或其他石頭甚至地上的灰來施法。對於這些傳說的新理解是:當初居住在這些洞窟的人有可能就是故事中的木拉木隆,此外還有一些令人懼怕的動物(納爾貢)也住在洞窟裡。
五十年前的考古學家因為那是傳說和故事,不符合學者的科學觀,於是只當故事聽完就算了。五十年後的調查顯示,動用最新科技所得的調查結果,似乎很能吻合原住民的故事。也許該是考古學對原住民的故事認真的時候。或許那些乍聽令人茫然的故事正為學者指引著方向。
▼ 圖為木鞋洞窟的老照片,約拍攝於 1890-1900 年之間。
avatar-img
114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加拿大的育空地方和西伯利亞的泰米爾半島都是冰天雪地,此外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有趣的連結,那就是原生於北美極區的麝牛。這種牛跟羊的關係比牛更近,也確實被北美極區的原住民克里人稱為「好醜的羊」,曾一度在阿拉斯加、育空等地區滅絕了,後來又再成功引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估計,目前全球有人使用的語言約有七千種,其中有超過半數將會在本世紀結束前滅絕。由於非洲人使用的語言多達兩千種,約佔全球使用語言的三分之一,可以想像滅絕的語言中也以非洲語言居多。
《國家地理雜誌》在 2019 年刊出了一篇文章,標題聳人聽聞:〈見見「紙上種族滅絕」的倖存者〉,暗示當年慘絕人寰的殖民暴力只是西班牙人「紙上」的陳述。
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都有被強迫放棄語言、名字、信仰、傳統、土地⋯⋯的經驗,每一種迫害都試圖抹除個人和群體對自我存在的信念。漢人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被蛇咬的餘悸都這麼厲害,今天的世界對原住民的歧視依舊無處不在,這樣的「抹消事件」突然發生,哭泣恐怕只是最輕微的反應了。
原住民的傳統河流捕鮭季節在鮭魚產卵完要返回海洋時才展開,既不會妨礙鮭魚的繁殖,還能獲得即時的鮭魚族群相關資訊。具體的捕魚方法是在河流中設置水中的圍籬陷阱,素材主要是石頭。這樣的石頭魚陷阱也會捕到各種各樣的魚,由前來收取漁獲的漁人負責揀選。漁人只會挑出要煙燻保存的鮭魚,其他魚類就可以回到河流裡。
就在新蘭花物種知名發表在《植物分類學期刊》之前半個月,科學期刊《通訊生物學》也刊出一篇兩名紐西蘭學者的通訊文章,主張生物命名法則應該要納入物種的本地名字,而不是純從歐洲殖民者的角度來思考。
加拿大的育空地方和西伯利亞的泰米爾半島都是冰天雪地,此外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有趣的連結,那就是原生於北美極區的麝牛。這種牛跟羊的關係比牛更近,也確實被北美極區的原住民克里人稱為「好醜的羊」,曾一度在阿拉斯加、育空等地區滅絕了,後來又再成功引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估計,目前全球有人使用的語言約有七千種,其中有超過半數將會在本世紀結束前滅絕。由於非洲人使用的語言多達兩千種,約佔全球使用語言的三分之一,可以想像滅絕的語言中也以非洲語言居多。
《國家地理雜誌》在 2019 年刊出了一篇文章,標題聳人聽聞:〈見見「紙上種族滅絕」的倖存者〉,暗示當年慘絕人寰的殖民暴力只是西班牙人「紙上」的陳述。
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都有被強迫放棄語言、名字、信仰、傳統、土地⋯⋯的經驗,每一種迫害都試圖抹除個人和群體對自我存在的信念。漢人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被蛇咬的餘悸都這麼厲害,今天的世界對原住民的歧視依舊無處不在,這樣的「抹消事件」突然發生,哭泣恐怕只是最輕微的反應了。
原住民的傳統河流捕鮭季節在鮭魚產卵完要返回海洋時才展開,既不會妨礙鮭魚的繁殖,還能獲得即時的鮭魚族群相關資訊。具體的捕魚方法是在河流中設置水中的圍籬陷阱,素材主要是石頭。這樣的石頭魚陷阱也會捕到各種各樣的魚,由前來收取漁獲的漁人負責揀選。漁人只會挑出要煙燻保存的鮭魚,其他魚類就可以回到河流裡。
就在新蘭花物種知名發表在《植物分類學期刊》之前半個月,科學期刊《通訊生物學》也刊出一篇兩名紐西蘭學者的通訊文章,主張生物命名法則應該要納入物種的本地名字,而不是純從歐洲殖民者的角度來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讀後感,分享了作者閱讀《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的心得。文章總結了書中三個重點:1. 每個人都掌管著人力和資產兩項生意;2. 管理資產的目的是增值和產生現金流;3. 建立家庭財務儀錶板,包含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損益表。作者將家庭比喻為公司,強調個人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享一些警察的工作日常,讓我們對警察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認識,進而喚起夥伴們對警察的反思與關注。
Thumbnail
中元節是東亞文化中的重要節日,其歷史與佛教、道教的影響密不可分。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中元節的起源、習俗及其在東南亞各國的獨特慶祝方式。此外,透過賴婷婷的書《複利領導》,探討了重複簡單行為如何催生巨大的成就,這些小習慣在長期內會對生活與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鼓勵讀者啟發內在潛能,向著成功邁進。
Thumbnail
森の中👉 ガンガラーの谷-沖繩記事 出發!搭巴士🚌跟徒步走過許多甘蔗田後,終於來到沖繩南部的Valley of gangala。 這裡是,隱身於山谷裡的參天榕樹與造型特意的珊瑚礁-鐘乳石洞穴。 由導覽員東さん帶著大家探索👉亞熱帶植物裡的鐘乳石洞穴,還直擊👉史前人類-港川人,
Thumbnail
欣賞好文章,還可以免費參加好禮抽獎,這樣的好康,報給您知!這次好康活動獎品有台灣特色美食~果乾烏魚子禮盒(芒果/鳳梨/橘子)、紅糯米酒釀辣椒;還有台灣味小吃~蒲燒秋刀魚、蒲燒虱目魚、頑皮小鐵蛋、頑皮豆干等,豐富獎品等你來抽好禮~
Thumbnail
抵達黑石峽谷後,他們小心翼翼地躲在一處隱蔽的岩石後,觀察著峽谷內的情況。黑石峽谷中,果然有大量怪物在活動,其中不乏獨眼食人妖和野豬怪。   除了這些怪物,索爾他們還看到了一些哥布林和貪狼,它們在峽谷中四處遊蕩,彷彿在等待什麼指令。正當索爾、雷恩和瑟爾仔細觀察這些怪物的動作時,他們突然聽到了一陣低
Thumbnail
一年前,政府在某個沙漠中, 發現到一座從來沒有被證實過的神祕遺跡。 政府陸續派遣許多考古學者前往考察, 然而這座遺跡彷彿有股無形的力量, 只要一過了70分鐘, 派過去的學者對外通訊就會完全失靈, 猶如人間蒸發一般,再也沒有回來過, 這座遺跡就像黑洞般讓政府感到困惑…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礦工文史館.採礦日常.火牌仔 幾位平均年齡近80 歲的老礦工,在2019 年拿出自己的每月老人年金,創立了「猴硐礦工文史館」,除了靜態展示,每週更免費替遊客進行「礦工生活記憶漫遊」導覽。長達3 小時的走讀路線,不僅是對猴硐在地過去礦業輝煌時期的回顧,更是一份對後代的承諾。如今文史館因租約到期,
Thumbnail
採集花朵對孩子充滿樂趣,賞玩花朵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心靈也會變美麗.... 花朵是大自然送給我們最棒的禮物,引導孩子欣賞花與植物之美、讚美花朵,甚至可以和植物對話,《植物的秘密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讀後感,分享了作者閱讀《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的心得。文章總結了書中三個重點:1. 每個人都掌管著人力和資產兩項生意;2. 管理資產的目的是增值和產生現金流;3. 建立家庭財務儀錶板,包含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損益表。作者將家庭比喻為公司,強調個人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享一些警察的工作日常,讓我們對警察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認識,進而喚起夥伴們對警察的反思與關注。
Thumbnail
中元節是東亞文化中的重要節日,其歷史與佛教、道教的影響密不可分。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中元節的起源、習俗及其在東南亞各國的獨特慶祝方式。此外,透過賴婷婷的書《複利領導》,探討了重複簡單行為如何催生巨大的成就,這些小習慣在長期內會對生活與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鼓勵讀者啟發內在潛能,向著成功邁進。
Thumbnail
森の中👉 ガンガラーの谷-沖繩記事 出發!搭巴士🚌跟徒步走過許多甘蔗田後,終於來到沖繩南部的Valley of gangala。 這裡是,隱身於山谷裡的參天榕樹與造型特意的珊瑚礁-鐘乳石洞穴。 由導覽員東さん帶著大家探索👉亞熱帶植物裡的鐘乳石洞穴,還直擊👉史前人類-港川人,
Thumbnail
欣賞好文章,還可以免費參加好禮抽獎,這樣的好康,報給您知!這次好康活動獎品有台灣特色美食~果乾烏魚子禮盒(芒果/鳳梨/橘子)、紅糯米酒釀辣椒;還有台灣味小吃~蒲燒秋刀魚、蒲燒虱目魚、頑皮小鐵蛋、頑皮豆干等,豐富獎品等你來抽好禮~
Thumbnail
抵達黑石峽谷後,他們小心翼翼地躲在一處隱蔽的岩石後,觀察著峽谷內的情況。黑石峽谷中,果然有大量怪物在活動,其中不乏獨眼食人妖和野豬怪。   除了這些怪物,索爾他們還看到了一些哥布林和貪狼,它們在峽谷中四處遊蕩,彷彿在等待什麼指令。正當索爾、雷恩和瑟爾仔細觀察這些怪物的動作時,他們突然聽到了一陣低
Thumbnail
一年前,政府在某個沙漠中, 發現到一座從來沒有被證實過的神祕遺跡。 政府陸續派遣許多考古學者前往考察, 然而這座遺跡彷彿有股無形的力量, 只要一過了70分鐘, 派過去的學者對外通訊就會完全失靈, 猶如人間蒸發一般,再也沒有回來過, 這座遺跡就像黑洞般讓政府感到困惑…
Thumbnail
傾頹的駐在所、滿布生活遺痕的古道,我們站在林道上眺望無緣前往的雪山稜線,向下尋找那掩藏在雪見林道下方的兩處駐在所。由於大雨打亂了原先的行程,我們意外踏上了這段意外的小冒險,探訪兩處早已有所耳聞的遺跡。在大雨中,聽著走路的聲音,徒步這件事情,本身或許就帶著詩意。
Thumbnail
——礦工文史館.採礦日常.火牌仔 幾位平均年齡近80 歲的老礦工,在2019 年拿出自己的每月老人年金,創立了「猴硐礦工文史館」,除了靜態展示,每週更免費替遊客進行「礦工生活記憶漫遊」導覽。長達3 小時的走讀路線,不僅是對猴硐在地過去礦業輝煌時期的回顧,更是一份對後代的承諾。如今文史館因租約到期,
Thumbnail
採集花朵對孩子充滿樂趣,賞玩花朵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心靈也會變美麗.... 花朵是大自然送給我們最棒的禮物,引導孩子欣賞花與植物之美、讚美花朵,甚至可以和植物對話,《植物的秘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