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活動|編珠工藝與飛來橫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原獨讀報】為大家捎來北美原住民藝術家的消息。同時向春天倒數:距離春分還有 52 天。
去年許多人因為瘟疫無法正常工作,不得不轉向網路活動,這其中也包括北美的原住民。例如去年 11 月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就報導過原住民藝術家在臉書上開設傳統編珠工藝的社團,受到相當的好評。今年 1 月初《紐約時報》也報導美國的原住民在 Instagram 上銷售編珠工藝品並受到線上消費者青睞的消息。
Sources: CBC
上圖為加拿大原住民以編珠裝飾的摩卡辛鞋(moccasins)。莫卡辛鞋是北美原住民的傳統鞋類,通常以鹿皮製成,往往飾以編珠。下圖為二十世紀初期歐薩吉原住民(Osage)的摩卡辛鞋,可見編珠的細膩巧妙。
Sources: Wikipedia
不過最近在網路上從事編珠工藝的原住民遇到了驚人的事件,那就是他們的 或臉書帳號莫名其妙的收到警告,甚至有人的帳號直接被不附理由的關閉了。阿拉斯加的編珠人 Maka Monture 說:
我一整個禮拜都在哭,因為這不只是一個帳號的問題,而是當代原住民就這樣以數位的方式被抹消了。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追蹤到更新的情況,只知道有些人的帳戶恢復了,但到底是怎麼回事依舊不明朗。也許有些人會覺得,Maka Monture 所謂「原住民被數位抹消」的話有點誇張,其實並不誇張,而且很精準地反映了世界各地原住民族記憶深處的恐懼。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都有被強迫放棄語言、名字、信仰、傳統、土地⋯⋯的經驗,每一種迫害都試圖抹除個人和群體對自我存在的信念。漢人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被蛇咬的餘悸都這麼厲害,今天的世界對原住民的歧視依舊無處不在,這樣的「抹消事件」突然發生,哭泣恐怕只是最輕微的反應了。
原獨語錄 037|你就算燒了全球化成灰我都認得。——論全球化之持續族群不正義
avatar-img
114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住民的傳統河流捕鮭季節在鮭魚產卵完要返回海洋時才展開,既不會妨礙鮭魚的繁殖,還能獲得即時的鮭魚族群相關資訊。具體的捕魚方法是在河流中設置水中的圍籬陷阱,素材主要是石頭。這樣的石頭魚陷阱也會捕到各種各樣的魚,由前來收取漁獲的漁人負責揀選。漁人只會挑出要煙燻保存的鮭魚,其他魚類就可以回到河流裡。
就在新蘭花物種知名發表在《植物分類學期刊》之前半個月,科學期刊《通訊生物學》也刊出一篇兩名紐西蘭學者的通訊文章,主張生物命名法則應該要納入物種的本地名字,而不是純從歐洲殖民者的角度來思考。
台灣所有的原住民相關教育措施裡,原住民學生在考試中「加分」可能是最常遭到抱怨甚至攻擊的一項。這項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原住民接受升學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但儘管有這樣的措施,原住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依舊偏低,而我們今天的新聞摘要顯示,這在全世界都一樣。
1914 年,載著 376 名印度人的日本船《駒形丸》被加拿大以種族為由拒絕入境,在布勒內灣停泊長達數月之久,最後還是被迫返航。《駒形丸》滯留灣中的那段時間,舍惠佩人曾划著獨木舟給想要上岸的移民送去食物。這口傳故事在我們的時代化為東溫哥華的一面壁畫,由舍惠佩與旁遮普的藝術家共同完成。
既然居住在太平洋畔,赫爾澤人當然也是有著深厚海洋傳統的民族,但過去 150 年間的政治壓抑和科技變化,幾乎將他們​的傳統獨木舟航海文化消滅殆盡​。
澳洲修改國歌的新聞獲得全球主要媒體的報導,澳洲廣播公司甚至形容這是「歷史性的變化」。不過這一字之差的影響可能並不如總理所預期,甚至還有可能更加冒犯原住民族,因為「年輕」一詞並非原住民眼中澳洲國歌有待商榷之處,真正有問題的是「這裡有多產的黃金沃土供人拓墾」和「這裡有無窮的原野給遠來的移民」這兩句。
原住民的傳統河流捕鮭季節在鮭魚產卵完要返回海洋時才展開,既不會妨礙鮭魚的繁殖,還能獲得即時的鮭魚族群相關資訊。具體的捕魚方法是在河流中設置水中的圍籬陷阱,素材主要是石頭。這樣的石頭魚陷阱也會捕到各種各樣的魚,由前來收取漁獲的漁人負責揀選。漁人只會挑出要煙燻保存的鮭魚,其他魚類就可以回到河流裡。
就在新蘭花物種知名發表在《植物分類學期刊》之前半個月,科學期刊《通訊生物學》也刊出一篇兩名紐西蘭學者的通訊文章,主張生物命名法則應該要納入物種的本地名字,而不是純從歐洲殖民者的角度來思考。
台灣所有的原住民相關教育措施裡,原住民學生在考試中「加分」可能是最常遭到抱怨甚至攻擊的一項。這項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原住民接受升學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但儘管有這樣的措施,原住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依舊偏低,而我們今天的新聞摘要顯示,這在全世界都一樣。
1914 年,載著 376 名印度人的日本船《駒形丸》被加拿大以種族為由拒絕入境,在布勒內灣停泊長達數月之久,最後還是被迫返航。《駒形丸》滯留灣中的那段時間,舍惠佩人曾划著獨木舟給想要上岸的移民送去食物。這口傳故事在我們的時代化為東溫哥華的一面壁畫,由舍惠佩與旁遮普的藝術家共同完成。
既然居住在太平洋畔,赫爾澤人當然也是有著深厚海洋傳統的民族,但過去 150 年間的政治壓抑和科技變化,幾乎將他們​的傳統獨木舟航海文化消滅殆盡​。
澳洲修改國歌的新聞獲得全球主要媒體的報導,澳洲廣播公司甚至形容這是「歷史性的變化」。不過這一字之差的影響可能並不如總理所預期,甚至還有可能更加冒犯原住民族,因為「年輕」一詞並非原住民眼中澳洲國歌有待商榷之處,真正有問題的是「這裡有多產的黃金沃土供人拓墾」和「這裡有無窮的原野給遠來的移民」這兩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讀後感,分享了作者閱讀《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的心得。文章總結了書中三個重點:1. 每個人都掌管著人力和資產兩項生意;2. 管理資產的目的是增值和產生現金流;3. 建立家庭財務儀錶板,包含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損益表。作者將家庭比喻為公司,強調個人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享一些警察的工作日常,讓我們對警察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認識,進而喚起夥伴們對警察的反思與關注。
Thumbnail
中元節是東亞文化中的重要節日,其歷史與佛教、道教的影響密不可分。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中元節的起源、習俗及其在東南亞各國的獨特慶祝方式。此外,透過賴婷婷的書《複利領導》,探討了重複簡單行為如何催生巨大的成就,這些小習慣在長期內會對生活與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鼓勵讀者啟發內在潛能,向著成功邁進。
Thumbnail
欣賞好文章,還可以免費參加好禮抽獎,這樣的好康,報給您知!這次好康活動獎品有台灣特色美食~果乾烏魚子禮盒(芒果/鳳梨/橘子)、紅糯米酒釀辣椒;還有台灣味小吃~蒲燒秋刀魚、蒲燒虱目魚、頑皮小鐵蛋、頑皮豆干等,豐富獎品等你來抽好禮~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在南勢阿美族部落從事苧麻與織相關的工藝已半年,一開始對於阿美族織的故事很模糊,身邊的阿美族同事是和其他族群或部落學習織布及苧麻種植,才知道因為有些部落鄰近市區,線材或布品取得方便,所以織布工藝漸漸走入黃昏,現在鮮少人會織布。 這半年時間,漸漸意識到為什麼要織?為什麼要種苧麻?為什麼要持續使用地織機
Thumbnail
屏東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文化復振路徑,除了透過祭典的「恢復」之外,近年的另一個路徑,就是想透過衣飾文化的復振來標示自我的族群身份。在平埔族群希冀被原住民社會認可的過程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族群群體感的方法之一;然而,......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太魯閣族永續生活體驗的文章,瞭解原住民在飾品選擇與製作上的歷史,以及當代服飾中失傳的傳統製作工法。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傳承此工藝,彌補生態復育期間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採集花朵對孩子充滿樂趣,賞玩花朵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心靈也會變美麗.... 花朵是大自然送給我們最棒的禮物,引導孩子欣賞花與植物之美、讚美花朵,甚至可以和植物對話,《植物的秘密生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讀後感,分享了作者閱讀《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的心得。文章總結了書中三個重點:1. 每個人都掌管著人力和資產兩項生意;2. 管理資產的目的是增值和產生現金流;3. 建立家庭財務儀錶板,包含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損益表。作者將家庭比喻為公司,強調個人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享一些警察的工作日常,讓我們對警察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認識,進而喚起夥伴們對警察的反思與關注。
Thumbnail
中元節是東亞文化中的重要節日,其歷史與佛教、道教的影響密不可分。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中元節的起源、習俗及其在東南亞各國的獨特慶祝方式。此外,透過賴婷婷的書《複利領導》,探討了重複簡單行為如何催生巨大的成就,這些小習慣在長期內會對生活與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鼓勵讀者啟發內在潛能,向著成功邁進。
Thumbnail
欣賞好文章,還可以免費參加好禮抽獎,這樣的好康,報給您知!這次好康活動獎品有台灣特色美食~果乾烏魚子禮盒(芒果/鳳梨/橘子)、紅糯米酒釀辣椒;還有台灣味小吃~蒲燒秋刀魚、蒲燒虱目魚、頑皮小鐵蛋、頑皮豆干等,豐富獎品等你來抽好禮~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在南勢阿美族部落從事苧麻與織相關的工藝已半年,一開始對於阿美族織的故事很模糊,身邊的阿美族同事是和其他族群或部落學習織布及苧麻種植,才知道因為有些部落鄰近市區,線材或布品取得方便,所以織布工藝漸漸走入黃昏,現在鮮少人會織布。 這半年時間,漸漸意識到為什麼要織?為什麼要種苧麻?為什麼要持續使用地織機
Thumbnail
屏東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文化復振路徑,除了透過祭典的「恢復」之外,近年的另一個路徑,就是想透過衣飾文化的復振來標示自我的族群身份。在平埔族群希冀被原住民社會認可的過程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族群群體感的方法之一;然而,......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太魯閣族永續生活體驗的文章,瞭解原住民在飾品選擇與製作上的歷史,以及當代服飾中失傳的傳統製作工法。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傳承此工藝,彌補生態復育期間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採集花朵對孩子充滿樂趣,賞玩花朵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心靈也會變美麗.... 花朵是大自然送給我們最棒的禮物,引導孩子欣賞花與植物之美、讚美花朵,甚至可以和植物對話,《植物的秘密生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