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墨耘|今晚我想來點⋯⋯書櫃 x 分類 x 書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緣起

原子習慣》一書中,提到「習慣追蹤器」的作法,簡單來說就是做記錄。

隨著閱讀量的累積,會想要記錄自己讀過哪些書?以前的做法是記載在 Google試算表,但總覺得缺了點美感——視覺化的呈現,我想要看到書封啊!

圖片來源 ©2020 Readmoo

直至我發現了 Readmoo分享書 平台(為什麼這麼像業配),解決了我懸念以久的困擾,先摘要一下最吸引我的特色:

■ 視覺化的書櫃。
■ 將書籍分類,還可以自訂標籤。
■ 打造主題書單。

有一些功能——像是劃線註記、完讀書評、追蹤動態⋯⋯等——尚未使用,因為目前的需求聚焦在:書櫃 x 分類 x 書單,我覺得這幾個功能就挺好用的。

對了,最重要的一點,這個平台是免費註冊的,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喔!

1. 書櫃:三種加書方式

先附上我的個人書櫃成品 👉 點此

可以用國際標準書號(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ISBN)加書,或是在搜尋框鍵入書名查詢,如果還是索引不到書籍,也可以手動自行新增書籍

圖片來源 ©2020 Readmoo

圖片來源 ©2020 Readmoo

匯進的書籍預設以「圖片」顯示。

我曾經切換成「列表」顯示,但圖片反而變大,清單變得很長一串,網頁得往下拖曳很久才能到底,不喜。

2. 分類+自訂標籤

圖片來源 ©2020 Readmoo

左側選單有三種內建的分類方式:

  • 閱讀狀態:把書區分成正在讀/已讀完/棄讀,相當理想;另外有一欄是「工具書」,考量到有些書籍是有需要時,才會去查閱的類型(例:圖鑑、旅遊書、百科全書),很貼心。
  • 分類:應該是套用了出版社的書籍分類方式,分得很細。是好是壞,就見仁見智囉!
  • 作者:立意良好,但這裡出現了一個重大的瑕疵,它把「譯者」和作者混在一起了,希望之後可以修正。
除了以上分類方式,也可以自訂標籤

以我為例,因為「一週一耕(更),一年 50 本」的目標,所以創了西元年標籤,歸檔一下「這本書是哪一年讀完的」,很淺略的用上了。

3. 書單:主題書展+懶人包

想像是「書展」的概念,可以創建各種不同主題的書單,以我創建的「職人日常」為例:

圖片來源 ©2020 Readmoo

也可以蒐藏其他用戶的書單,因為我沒在關注社群功能,所以蒐藏數為零。

另外一種使用情境,假設某一天,有位朋友突然問你:「我想學投資理財,有什麼新手入門書推薦?」

你就可以把創建好的「懶人包」,透過分享按鈕傳送給他,是不是很方便?

圖片來源 ©2020 Readmoo

文末回顧

最後,附上文章架構圖(原圖),便於回顧。

心智圖又來了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坐坐、拍拍手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attersMedi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作者經濟 IMO
28.4K會員
759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創作者經濟 IMO的其他內容
2024/05/07
⋯⋯對於身為幣圈玩家的我,自然會以看待 NFT 項目的方式,擔心這項目會不會無法長久營運下去?這說不準,但好在它是訂閱制方案——不像 NFT 項目得一次投入大筆資金——細水長流的金額,如果你採取「每月續約」的方式,可把風險控制在最低。
Thumbnail
2024/05/07
⋯⋯對於身為幣圈玩家的我,自然會以看待 NFT 項目的方式,擔心這項目會不會無法長久營運下去?這說不準,但好在它是訂閱制方案——不像 NFT 項目得一次投入大筆資金——細水長流的金額,如果你採取「每月續約」的方式,可把風險控制在最低。
Thumbnail
2022/07/01
也企盼哪一天它能成為腐朽木劍⋯⋯簡單、質樸地運作良好,內化為一套思維,無劍勝有劍。
Thumbnail
2022/07/01
也企盼哪一天它能成為腐朽木劍⋯⋯簡單、質樸地運作良好,內化為一套思維,無劍勝有劍。
Thumbnail
2022/06/08
一款稱手的打碼工具:Redacted。摘要它的七大特色,並附上使用說明。
Thumbnail
2022/06/08
一款稱手的打碼工具:Redacted。摘要它的七大特色,並附上使用說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
Thumbnail
解決空間問題後是時間問題,現代人的注意力是超級稀缺資源,我身為一名正在努力創作的職業文字工,讀書是必須,所以更需要規劃。
Thumbnail
解決空間問題後是時間問題,現代人的注意力是超級稀缺資源,我身為一名正在努力創作的職業文字工,讀書是必須,所以更需要規劃。
Thumbnail
電子閱讀器攜帶方便、為實體空間不足收藏書本的問題解套,卻解決不了我們愛囤積的習慣。因此如何在看得到卻摸不著的平面決定要捨要留哪些書籍,成為科技時代要面臨的新課題。
Thumbnail
電子閱讀器攜帶方便、為實體空間不足收藏書本的問題解套,卻解決不了我們愛囤積的習慣。因此如何在看得到卻摸不著的平面決定要捨要留哪些書籍,成為科技時代要面臨的新課題。
Thumbnail
網路下單前先放購物車一星期,就可以知道這個東西是真的需要,還是虛榮心作祟。如此避免衝動購物的做法,添購新書同樣適用。 不僅各大購物網站,就連各家網路書還有閱讀器都導入了相似的功能。今天就來分享整合不同閱讀平台「購物車」功能,管理待讀清單,讓閱讀不再只是趕進度,而是充滿樂趣的事情。
Thumbnail
網路下單前先放購物車一星期,就可以知道這個東西是真的需要,還是虛榮心作祟。如此避免衝動購物的做法,添購新書同樣適用。 不僅各大購物網站,就連各家網路書還有閱讀器都導入了相似的功能。今天就來分享整合不同閱讀平台「購物車」功能,管理待讀清單,讓閱讀不再只是趕進度,而是充滿樂趣的事情。
Thumbnail
自從開始寫部落格,我的私領域生活在短時間內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尤其認識過客收藏家,被她不斷推坑後😂,我開始嘗試建置個人網路書櫃(Goodreads)、研究各家電子書閱讀器.... 閱讀習慣的改變,為我的生活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我也樂於走出舒適圈,幾乎投入整個身心靈去迎接有別於以往的生活。
Thumbnail
自從開始寫部落格,我的私領域生活在短時間內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尤其認識過客收藏家,被她不斷推坑後😂,我開始嘗試建置個人網路書櫃(Goodreads)、研究各家電子書閱讀器.... 閱讀習慣的改變,為我的生活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我也樂於走出舒適圈,幾乎投入整個身心靈去迎接有別於以往的生活。
Thumbnail
光是盯著自己的書櫃,也有不少樂趣。 哪些書被放在頂層,一讀再讀;哪些書讀過或讀到一半,就被放進箱子或書櫃底層塵封;哪些書是哪時候買的,有沒有讀完……從這些細節按圖索驥,就能一點一點地理出自己的閱讀品味。
Thumbnail
光是盯著自己的書櫃,也有不少樂趣。 哪些書被放在頂層,一讀再讀;哪些書讀過或讀到一半,就被放進箱子或書櫃底層塵封;哪些書是哪時候買的,有沒有讀完……從這些細節按圖索驥,就能一點一點地理出自己的閱讀品味。
Thumbnail
分享七個月以來的書單,在防疫期間多看書。
Thumbnail
分享七個月以來的書單,在防疫期間多看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