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去澳洲打工度假?破除三個常見的職涯與職場迷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先說結論:

長期來看,打工度假對職涯的影響微乎其微

公司新訓實習,跟不同部門的人接觸,每當聊起我去澳洲打工度假的經歷,才發現澳洲開放簽證以來,已經有10多的歷史了,但是大多數人對打工度假還是抱持許多迷思。

不僅是上年紀的中年人(父母幫子女問),連對澳洲打工度假有嚮往的年輕人也是如此,因此這篇文章來破除一些關於台灣人對於澳洲打工度假常見的職涯與職場迷思。

沒有人說去澳洲打工只能去一級產業

每當有人羨慕我去澳洲打工,我都回說:想去就去啊!通常得到拒絕的理由第一名是「英文不好」,第二名就是:

害怕職涯中斷所以不敢去澳洲。

照台灣社會的觀點,如果去外地工作都算是職涯中斷,怎麼幾乎聽不到別人說去大陸、日本、歐美國家外派或打拼,就等於職涯中斷。還是被「打工」兩個字侷限了視野與想像?

有兩個人來公司面試,各有一段經歷是去日本的SHARP工作,都是做同樣職位與同樣的事,只是一個人是拿工作簽證、另一個人是拿打工度假簽證。
請問你是面試官,會針對「簽證不同」而對兩個人有不同的評價嗎?
是否會因為簽證的不同,認為打工度假簽證的工作經歷就不予承認?

同樣是寫程式的,有人在台灣、新加坡、菲律賓,如果說我在澳洲打工度假寫程式,難道就不算職涯的延伸與累積嗎?

很多人對澳洲打工的第一印象就是去那邊做畜牧業、農場、工地、礦場甚至肉場等一級產業,講的好像澳洲好像沒有其他工作可以做一樣。其實幾大都市也都有設計、程式、行銷、人資仲介等當地白領的工作可以做,澳洲每年也從大陸進出口許多商品與貨品,也缺懂中英雙語的進出口人才。

所以沒有人說去澳洲只能去肉場或農場,不要被那些看新聞講喇叭話給你聽的人給騙了,澳洲也是有許多二級、三級產業以及白領職位可以做。

前提是:你要有本事。

講白一點,擔心職涯中斷,在去澳洲之前可以先做好準備,最簡單且最根本的解決方式就是

讓自己有料,再加上一點英文能力。

有些背包客,甚至在台灣的公司內就是優秀的存在,老闆甚至願意破格,讓他留職停薪,放他出去打工一年、兩年再回來。除了表示對人才的珍惜,也是幫人才留一條後路,解決回來還要重新找工作的問題(賣個人情,換忠誠度)。所以,

把專業磨利,到哪都有競爭力,職涯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澳洲發給台灣的簽證英文名稱叫做「WORKING HOLIDAY VISA」,我反而比較喜歡大陸翻譯的「工作旅遊」簽證,比起台灣的「打工度假」簽證來的精準。(把WORKING翻成打工也挺弔詭的,工作假期簽證可能會更精準)

台灣社會對於打工度假的看法已經寬容許多

如果面試官或是主管,提到他們跟自己是同一所學校畢業的,話題容易打開,更能拉近彼此的關係;跟陌生人聊天,如果發現都來自同一個縣市,也能透過地緣拉近彼此的距離。

同樣的道理,也能應用在澳洲打工度假身上。

澳洲打工度假簽證開放至今也有十來年,以打工度假簽證申請資格31歲以前來看,最早一批去澳洲闖蕩的背包客,從2020年算起來,最年輕的起碼也超過31歲,最老也超過40歲。

長年的積累下來,背包客不像以往是稀有動物,甚至是不被諒解。跟十年前比起來,更容易遇到知己的「同路人」。

有的可能已經升主管、有的可能已經創業、有的可能在職場上表現優異。有這些前輩背書,可以讓社會知道,

澳洲打工度假是好是壞?
最早一批去闖蕩的背包客,在社會上的表現已經說明一切。

澳洲畢業的背包客,就像畢業校友一樣,十多年來的時間效應,早已遍地開發、開枝散葉。尤其是最早一批的背包客,不論至今是在台灣還是海外發展,他們正處於最有生產力(30歲)以及影響力(40歲)的年紀,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是社會上的中流砥柱。

尤其是面對這段經歷有共鳴的面試官,對於澳洲打工度假,更會持肯定態度。因為現在背包客經歷過的,十多年前他們也經歷過,還在當時對澳洲打工極度不友善的社會氛圍與職場環境中,當先頭部隊幫後人擋子彈。

只有背包客知道背包客去澳洲打工度假的辛酸與不簡單

所以去面試的時候,人資可能會說我也曾在澳洲打工過、面試官說他10年前也在澳洲打工過、甚至是主管也可能在澳洲外派幾年過,所以看到履歷寫著澳洲打工的經歷,印象分數先加個10分(誤)。

長期來看,打工度假對職涯的影響微乎其微

從22歲大學畢業入社會,一直到65歲退休,中間有40年的工作時間,你覺得拿其中一兩年的時間去打工度假、看看世界,真的對長達40年的職涯累積會有不可逆的影響嗎?

不論是在工作熟練度或是個人學習等,很常會接觸到一個叫做學習曲線(或經驗學習曲線)理論。

當個體或組織在一項任務中習得更多的經驗,他們會變得效率更高;相對的,隨著時間拉長,學習效益會隨著熟練而遞減,甚至趨近於零

職涯也是一樣,一個工作做5年、10年、甚至20年,可能只有前5年的成長最快,10年後的成長曲線會逐漸平緩,除非轉換跑道,否則可能不用20年,隨著對工作的熟練,經驗學習曲線幾乎會趨近於0。

短期來看,一、兩年的澳洲打工無利於職場歷練的累積;長期來看,從22歲大學畢業一直到65歲退休,有40年的時間可以給你歷練,一兩年的中斷似乎只是個小問題。經驗學習曲線告訴我們,時間拉長,學習效益會隨著熟練而遞減,甚至趨近於零。

總結來說,即便去澳洲打工度假,斷了一兩年的職涯累積又如何?

當65歲準備退休之際,能力跟同年紀但沒去過澳洲打工的人差異不大,甚至跟60歲、55歲的人也差不了多少,唯一只差在年資的累積罷了。即便有年資的差異,每年調薪、有薪年假等,隨著年資漸增,終究會面臨極限值,年資到最後除了代表資深老屁股外,還有對公司無謂的忠誠罷了。

結語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一瞬間
職涯中斷可重來,但青春流逝就跟打工度假的年齡限制一樣,一去不復返,錯過就一輩子都沒機會了。

如果國外都不在乎這一兩年對職涯的影響,台灣人又何必看得那麼重呢?何況職場又不是人生的全部與一切。

現在越來越多國家開放打工度假簽證,連台灣也不例外,開放外國人來台灣打工度假,或許下個十年,台灣各地不會只有清一色的東南亞外勞群聚街頭,而是各色人種隨處可見。

世界在變、社會在變、產業在變,就你最特別,觀念停在10年前!別再故步自封了,就算因為年紀,或其他原因,沒機會走出去看看世界,但也不要在用有色眼鏡去看待世間萬物。

尊重社會的多樣性

最後,用影響我人生觀很深的一本書《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文眼當作收尾,給還在猶豫該不該去澳洲打工的人一點鼓勵:

「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僥倖巧取也不可能長久保有。如果我們看得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根本無需焦慮。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當下就變得無足掛齒。」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1會員
495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04
在澳洲購買服飾與鞋子,不論是原價或是折扣力度,都比起台灣有感,更不論澳洲的薪資水準是台灣的兩倍多,價格卻跟台灣差不多。 購物季或出清特賣時,打折下來甚至比台灣便宜,所以時常看到在台灣本身就有購物狂性質的背包客,在澳洲變得更加失心瘋,買得比台灣還瘋狂。 更是驗證:錢沒有不見,它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2022/01/04
在澳洲購買服飾與鞋子,不論是原價或是折扣力度,都比起台灣有感,更不論澳洲的薪資水準是台灣的兩倍多,價格卻跟台灣差不多。 購物季或出清特賣時,打折下來甚至比台灣便宜,所以時常看到在台灣本身就有購物狂性質的背包客,在澳洲變得更加失心瘋,買得比台灣還瘋狂。 更是驗證:錢沒有不見,它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2021/11/02
人在江湖走,自省還是要有,來澳洲打工度假,就是出國開開眼界,看看世界的遼闊。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打工度假也有走到終點的一天,針對自己離澳前的規劃與未來展望:專注地走在自己相信的這條道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2021/11/02
人在江湖走,自省還是要有,來澳洲打工度假,就是出國開開眼界,看看世界的遼闊。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打工度假也有走到終點的一天,針對自己離澳前的規劃與未來展望:專注地走在自己相信的這條道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2021/10/12
打工度假對職場是加分還是減分?隨著開放打工度假的國家越來越多,這問題至今仍是個大哉問。 如何化劣勢於優勢,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每一段人生經歷,如果連自己都覺得讀大學沒用、打工度假就是荒廢人生,憑什麼要別人覺得你是塊待琢磨的璞玉呢?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一定是加分多於減分!
Thumbnail
2021/10/12
打工度假對職場是加分還是減分?隨著開放打工度假的國家越來越多,這問題至今仍是個大哉問。 如何化劣勢於優勢,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每一段人生經歷,如果連自己都覺得讀大學沒用、打工度假就是荒廢人生,憑什麼要別人覺得你是塊待琢磨的璞玉呢?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一定是加分多於減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如果時間能重來,我仍會毫不猶豫選擇澳洲打工度假。 打工度假就是一場給自己的試煉-如何淬鍊二十幾年來的人生總結,並在澳洲發揮的淋漓盡致。當別人問我「後不後悔浪費幾年累積職場的經驗,跑去打工度假時?」我反而覺得,台灣職場的生活,比澳洲簡單多了!
Thumbnail
如果時間能重來,我仍會毫不猶豫選擇澳洲打工度假。 打工度假就是一場給自己的試煉-如何淬鍊二十幾年來的人生總結,並在澳洲發揮的淋漓盡致。當別人問我「後不後悔浪費幾年累積職場的經驗,跑去打工度假時?」我反而覺得,台灣職場的生活,比澳洲簡單多了!
Thumbnail
破除澳洲打工常見的四大迷思: 1. 澳洲政府只負責簽證,不負責落地後的工作; 2. 第一桶金好賺,但不好存; 3. 澳洲的物價其實不高; 4. 在澳洲待個一兩年,不代表英文會變好。 對澳洲打工有嚮往,卻還有所恐懼、猶豫的有緣人,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改變你躊躇不前的「思想與觀念」。
Thumbnail
破除澳洲打工常見的四大迷思: 1. 澳洲政府只負責簽證,不負責落地後的工作; 2. 第一桶金好賺,但不好存; 3. 澳洲的物價其實不高; 4. 在澳洲待個一兩年,不代表英文會變好。 對澳洲打工有嚮往,卻還有所恐懼、猶豫的有緣人,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改變你躊躇不前的「思想與觀念」。
Thumbnail
打工度假對職場是加分還是減分?隨著開放打工度假的國家越來越多,這問題至今仍是個大哉問。 如何化劣勢於優勢,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每一段人生經歷,如果連自己都覺得讀大學沒用、打工度假就是荒廢人生,憑什麼要別人覺得你是塊待琢磨的璞玉呢?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一定是加分多於減分!
Thumbnail
打工度假對職場是加分還是減分?隨著開放打工度假的國家越來越多,這問題至今仍是個大哉問。 如何化劣勢於優勢,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每一段人生經歷,如果連自己都覺得讀大學沒用、打工度假就是荒廢人生,憑什麼要別人覺得你是塊待琢磨的璞玉呢?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一定是加分多於減分!
Thumbnail
周圍的親友或同事,總會覺得澳洲打工是一件很歡樂、輕鬆簡單的事情。最偏誤的認知,就是「只要簽證辦好,人飛過去直接上工」的迷思,認為澳洲那邊會有人幫你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大小事。 實際的澳洲打工度假,「打工」的部分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初期「燒錢的陣痛期」以及「環境的適應期」,更是考驗一個人的能耐與抗壓性。
Thumbnail
周圍的親友或同事,總會覺得澳洲打工是一件很歡樂、輕鬆簡單的事情。最偏誤的認知,就是「只要簽證辦好,人飛過去直接上工」的迷思,認為澳洲那邊會有人幫你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大小事。 實際的澳洲打工度假,「打工」的部分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初期「燒錢的陣痛期」以及「環境的適應期」,更是考驗一個人的能耐與抗壓性。
Thumbnail
會去澳洲打工度假,只能說是因緣際會。 原先是想去紐西蘭打工度假,只是紐西蘭每年發放的簽證都有名額限制,命又不好,搶不到當年的名額。為了不虛度光陰再等一年,於是採用了備案:先去澳洲打工賺錢,再去紐西蘭度假當大爺。 才有了後面在澳洲開始第二人生的故事。
Thumbnail
會去澳洲打工度假,只能說是因緣際會。 原先是想去紐西蘭打工度假,只是紐西蘭每年發放的簽證都有名額限制,命又不好,搶不到當年的名額。為了不虛度光陰再等一年,於是採用了備案:先去澳洲打工賺錢,再去紐西蘭度假當大爺。 才有了後面在澳洲開始第二人生的故事。
Thumbnail
短期來看,一、兩年的澳洲打工無利於職場歷練的累積;長期來看,從22歲大學畢業一直到65歲退休,有40年的時間可以給你歷練,一兩年的中斷似乎只是個小問題。經驗學習曲線告訴我們,時間拉長,學習效益會隨著熟練而遞減,甚至趨近於零。 總結來說,即便去澳洲打工度假,斷了一兩年的職涯累積又如何?
Thumbnail
短期來看,一、兩年的澳洲打工無利於職場歷練的累積;長期來看,從22歲大學畢業一直到65歲退休,有40年的時間可以給你歷練,一兩年的中斷似乎只是個小問題。經驗學習曲線告訴我們,時間拉長,學習效益會隨著熟練而遞減,甚至趨近於零。 總結來說,即便去澳洲打工度假,斷了一兩年的職涯累積又如何?
Thumbnail
澳洲打工度假從2004開放後,越來越多人選擇到澳洲打工度假,有的人是為了體驗國外文化、出國看世界、賺一桶金,那你是為了什麼? 大概10年前,台灣媒體就開始報導,許多台灣畢業生去澳洲打工賺一桶金,之後就出現很多台灣背包客在澳洲月收10萬、15萬的文章,讓我用3個指標告訴你,澳洲打工可以賺多少錢?
Thumbnail
澳洲打工度假從2004開放後,越來越多人選擇到澳洲打工度假,有的人是為了體驗國外文化、出國看世界、賺一桶金,那你是為了什麼? 大概10年前,台灣媒體就開始報導,許多台灣畢業生去澳洲打工賺一桶金,之後就出現很多台灣背包客在澳洲月收10萬、15萬的文章,讓我用3個指標告訴你,澳洲打工可以賺多少錢?
Thumbnail
風靡台灣的打工度假潮,真的適合年輕人嗎?還是只是逃避台灣低薪的藉口,只是,你有真正了解打工度假的「打工」是在做甚麼嗎?會不會在這亮麗的名詞背後,台灣人就真正淪為口中的「台勞」!
Thumbnail
風靡台灣的打工度假潮,真的適合年輕人嗎?還是只是逃避台灣低薪的藉口,只是,你有真正了解打工度假的「打工」是在做甚麼嗎?會不會在這亮麗的名詞背後,台灣人就真正淪為口中的「台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