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Second Life:澳洲打工度假

80公開內容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在澳洲購買服飾與鞋子,不論是原價或是折扣力度,都比起台灣有感,更不論澳洲的薪資水準是台灣的兩倍多,價格卻跟台灣差不多。 購物季或出清特賣時,打折下來甚至比台灣便宜,所以時常看到在台灣本身就有購物狂性質的背包客,在澳洲變得更加失心瘋,買得比台灣還瘋狂。 更是驗證:錢沒有不見,它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人在江湖走,自省還是要有,來澳洲打工度假,就是出國開開眼界,看看世界的遼闊。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打工度假也有走到終點的一天,針對自己離澳前的規劃與未來展望:專注地走在自己相信的這條道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打工度假對職場是加分還是減分?隨著開放打工度假的國家越來越多,這問題至今仍是個大哉問。 如何化劣勢於優勢,取決於自己如何看待每一段人生經歷,如果連自己都覺得讀大學沒用、打工度假就是荒廢人生,憑什麼要別人覺得你是塊待琢磨的璞玉呢?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一定是加分多於減分!
Thumbnail
Yi-Wen / 阿兔-avatar-img
2021/10/12
好文不得不留言推一下!!!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周圍的親友或同事,總會覺得澳洲打工是一件很歡樂、輕鬆簡單的事情。最偏誤的認知,就是「只要簽證辦好,人飛過去直接上工」的迷思,認為澳洲那邊會有人幫你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大小事。 實際的澳洲打工度假,「打工」的部分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初期「燒錢的陣痛期」以及「環境的適應期」,更是考驗一個人的能耐與抗壓性。
Thumbnail
黃黃XX-avatar-img
2022/05/17
你好,請問有提供有償諮詢嗎?希望能聯絡line:terrer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總結來說,第二年的經營不僅不如預期,也不如第一年來的優秀,也因為疫情回到台灣,因此也沒有打算認真經營第三年,因此上述有提到第三年改善方案,也不打算去執行與驗證,純粹當作自己一個參考紀錄,供未來的自己回首時,方便回想自己當初的思路,與紀念自己曾經走過的路。
Thumbnail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前一年經營下來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反倒是今年,地圖資訊的經營就跟今年世界各處不斷發生的災害一樣,還碰上遙遙無期的疫情,資訊銷售跟去年比起來,業績幾乎腰斬一半。除此之外,重點是有人冒充我的身分,盜賣我辛苦製作的資訊,少了好幾單的生意才發現有這號人物存在,營收就跟扶不起的阿斗一樣直直落下。
Thumbnail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多少有在追蹤我的可能知道,我有個賣地圖資訊的副業。經營的過程中不時會更新資訊,最後一次更新是在四月離澳隔離的時候。時過境遷,轉眼間一年又過去了,是時後來總結一下這兩年來的經營狀況。 跟去年比起來,業績幾乎腰斬一半。除了疫情導致背包客減少跟工作機會流失外,重點是有人冒充我的身分,盜賣我辛苦製作的資訊。
Thumbnail
你這些資訊必是身體力行得來之不易加油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在墨爾本初期,自己耗費不少時間找工,自己發現一條可能的商機,結合以下三點,: 1.地圖資訊過時; 2.利用資訊不對稱創造資訊價值; 3.背包客棧的收取費用功能。 將自己找工的這段資料整理成一份最新版的地圖資訊,賣個緣分價,讓擁有資訊的人少走許多前人的冤枉路。 於是有了最新版的墨爾本工廠地圖資訊。
Thumbnail
Yi-Wen / 阿兔-avatar-img
2021/06/01
推一下資料整理統計與分析!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澳洲的法律規定,合法的人力仲介是不能直接向勞工收仲介費的。因此澳洲人力仲介轉變商業模式,對勞工「無痛拔鵝毛」的「間接」收取仲介費。 有別於亞洲地區賺取一次性仲介費的方式,澳洲人力仲介透過做好就業市場上的媒人,利用資訊差,時薪制的仲介費不僅可以讓勞資雙方滿意,更能獲取滔滔不絕的現金流,達成三贏的局面。
Thumbnail
Top News-avatar-img
2021/09/01
這個模式台灣老早就有了,台灣的外勞仲介就是這樣做的。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仲介身為就業市場的媒人,存在目的是為了解決勞動市場的供需問題,幫資方找到人才、為勞方找到工作,在媒合成功之後獲得報酬。如何壟斷資訊,做好「稱職的橋樑」,確保勞資雙方的資訊一定要從他們的管道流通,是它們最關鍵,也是最核心的業務流程。
Thumbnail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先前在替代役時期,曾閱讀過一本書名叫《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內容圍繞著一個主軸:「習慣」。整本書的文眼: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習慣就像舒適圈,待久了就不想動了;一個習慣的養成,就像是跨出舒適圈的過程,令人不禁斯靠:換個環境重新開始,究竟是新生活的展開,還是「舊」習慣的延續。
Thumbnail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短期來看,一、兩年的澳洲打工無利於職場歷練的累積;長期來看,從22歲大學畢業一直到65歲退休,有40年的時間可以給你歷練,一兩年的中斷似乎只是個小問題。經驗學習曲線告訴我們,時間拉長,學習效益會隨著熟練而遞減,甚至趨近於零。 總結來說,即便去澳洲打工度假,斷了一兩年的職涯累積又如何?
Thumbnail
avatar-avatar
Patrick.Wong
這標題不是在貶低自己人,只是單純分享在澳洲打工度假時,發現一些關於澳洲當地新聞媒體對背包客的一些觀感,或是背包客自己的行為,就跟台灣人看外勞,或是台灣媒體看外勞的觀感,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澳洲打工回來後,對於外勞的處境,非常能感同身受。這篇文章分享一些我在澳洲體會到、回台灣能感同身受的外勞處境。
Thumbnail
bwnet-avatar-img
2021/09/10
您好,我是商業周刊的網站編輯,想詢問您這篇文章不曉得是否方便授權我們轉載到商周的網站? 轉載時,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及原文出處連結。 若有任何疑問也歡迎與我聯繫:[email protected] 期待您的回覆,非常感謝!
Patrick.Wo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9/10
您好,只要有確實註明作者及原文出處連結,歡迎貴平台轉載! 轉載後,是否能在將文章網址分享給我呢?感謝貴平台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