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時刻,並不假外求 ~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

魔幻時刻,並不假外求 ~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天橋上的魔術師》共鳴讀書筆記表格 by Jinna Sun

《天橋上的魔術師》共鳴讀書筆記表格 by Jinna Sun

比起日復一日的平凡日常,人人都喜歡魔幻時刻,體會驚奇,獲致狂喜。所以我們渴望出走熱愛嚐鮮,讓全然不同的體驗激活感官,不過,愈特別愈珍稀的體驗,往往就更是所費不貲。

但是,其實魔幻時刻是可以不假外求的,大腦擁有穿越超能力,開啟思想實驗,調動心念,即可瞬移。任何人都可以像魔術師一樣:喚回時間、錯置空間,展現幻妙。

我看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也和鞋店的小毛頭、五金行的馬克、賣鍋貼家的湯姆、鎖匠的兒子、鐘錶行有雙胞胎兄弟的烏鴉、小通天魚占大師的女兒特瑞莎、集郵社養文鳥的小弟、做模型的阿卡…這些成天在商場天橋間跑跑撞撞的孩子們,真心相信著那住在天台頂的落魄魔術師,施展出所有奇幻的景象:自己跳舞的紙片小黑人、三樓女廁最後一間直上99樓的電梯、皮帶扣變成的大門鑰匙、合為一體的雙胞胎、從計算簿本跳進水中的透明金魚、白文鳥返老還童回到雛鳥又起死回生、自破掉霓虹燈管散逸的七彩光煙⋯⋯

那一切的一切,都是真的!

於是,不得不問:

為什麼都是孩子?

線性邏輯是道屏障,眼見為憑總為框限。

魔術師說:真正的魔術是不能學的,真正重要的事,那些可以一輩子記住的事,往往不是眼睛可以看見的事。

只有稚拙單純的孩子,願意真心相信,所以,他們看得見眼睛之外的事,他們敞開心房,隨著魔術師的帶領,進入那繽紛的奇異世界,獲得如夢似幻的境遇歷程,成就一場非凡入勝的好故事。而真正的創意,由來於此。


你也跟我一樣,常常渴望能有幸能遇到那「啊哈」時刻( A-ha moment)嗎?

從《天橋上的魔術師》我找到了一些訣竅:

① 從理所當然跳脫:從線性邏輯的航道稍稍離線,跳出那窄窄的兔子洞。不妨讓自己在模模糊糊之間,去碰撞、去尋找、去探索。對我而言,每天的長時間漫步,以及起床清醒前的混沌狀態,是很好讓自己合理變傻的時刻。

② 像孩子一樣好奇:真誠地、單純地,不那麼功利主義的去相信,少一點超理智的批判,練習如稚子般的目光,好奇、驚嘆、全然敞開,也許會更有機會擁有看見美好魔幻時刻的能力。

③ 專注在當下:人生不該陷入對過去無止盡的懊悔遺憾,或是對未來無窮際的惶惶不安。在當下這一刻保持善良與寬容,在探索過程中 "be nice",專心留意此時此刻的場域波動,享受眼前展現的所見所感。

流光似水,順流而行,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瞧~「千真萬確,是一匹斑馬。」

「有些事,得自己試試看,才有被騙的感覺,對吧?」





avatar-img
Jinna Sun 藝起來共鳴
152會員
112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jinnasun@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惠貞老師於現流冊店導讀《生命的尋路人》,分享韋德·戴維斯探討瀕臨絕種少數民族智慧的內容。導讀中穿插其他書籍觀點,例如薩古魯的超能力概念、哈拉瑞的《連結》等,引導讀者反思科技與自然、文明與野蠻的關係,並從中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晨起儀式、間歇式日記、時間箱、AI輔助復盤、Notion週復盤等方法,提升效率、激發靈感,並萃取生活智慧,打造個人價值的經驗。
本文分享作者從子彈筆記到數位化筆記的探索歷程,以及從Sam Altman和金翼漢教授的筆記方法中獲得的啟發。作者強調筆記方法的「簡單」和「持續」性,並分享瞭如何結合Altman的線圈筆記本和金教授的關鍵字摘要法,優化個人筆記系統,提升思考深度和回顧效率。
李惠貞老師於現流冊店導讀《生命的尋路人》,分享韋德·戴維斯探討瀕臨絕種少數民族智慧的內容。導讀中穿插其他書籍觀點,例如薩古魯的超能力概念、哈拉瑞的《連結》等,引導讀者反思科技與自然、文明與野蠻的關係,並從中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
本文分享作者透過晨起儀式、間歇式日記、時間箱、AI輔助復盤、Notion週復盤等方法,提升效率、激發靈感,並萃取生活智慧,打造個人價值的經驗。
本文分享作者從子彈筆記到數位化筆記的探索歷程,以及從Sam Altman和金翼漢教授的筆記方法中獲得的啟發。作者強調筆記方法的「簡單」和「持續」性,並分享瞭如何結合Altman的線圈筆記本和金教授的關鍵字摘要法,優化個人筆記系統,提升思考深度和回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