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簽競業禁止約款,會不會有事啊?一次搞懂什麼是「競業禁止」!
方格精選

我有簽競業禁止約款,會不會有事啊?一次搞懂什麼是「競業禁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前言

日前新聞報導「國內電動機車龍頭Gogoro所屬的睿能公司去年爆發內鬼案,馬達研發部門前主管林松慶被控與人資部門前主管凃志傑離職後另立湛積公司,挖角睿能20名員工,遭睿能告發違反《營業秘密法》等罪,全案由檢調偵辦中,睿能另對林松慶、凃志傑提起請求履行競業禁止義務訴訟,要求禁止林松慶在湛積任職、不得與涂志傑再唆使睿能員工離職,並對林、涂兩人求償共計1000萬元,台北地院審酌僱傭契約中的競業禁止條款無理由限制林松慶離職後創業,20名員工跳槽也未必是「惡意挖角」,判決睿能敗訴。」(新聞連結)在這個事件中,除了營業秘密法的問題外,最重要的就是關於「競業禁止」約款的認定了!而在很多公司在員工新進時所簽立的勞動契約中,都會有「競業禁止」的約款在裡頭,而有時員工沒有太在意,或者礙於需要這份工作,所以在當下也沒有表示什麼意見,但這樣約款在簽約後就此生效嗎?接著看下去吧!

加我們為Line好友


競業禁止的意義

今天來聊聊競業禁止,什麼叫做競業禁止?(連唸都不好唸,誰懂啊?)

簡單來說,所謂的競業禁止是說不准你從事跟老板一樣的事業,聽起來是理所當然的,因為老板付你錢,要你為他工作,結果你知道了老板的很多機密(如客戶資料、工業技術等)後,跑出去另外開一家也好,或是投告同業競爭對手也好,都會讓老板心理跟錢包都很受傷,更不要說你的一些專業知識可能還是在老板這裡學得,資歷也是在這裡累積的,就這樣背叛老板,也實在太過份了點。因此很多公司都會在聘用新人的時候,要求簽下競業禁止的契約。


競業禁止的種類

一般來說這種條款分為兩種,一種是「在職期間的競業禁止」,也就是說你在任職於公司的期間,都不可以從事跟公司所經營的業務相同甚至是有關的工作,這個很合理吧?老子付錢給你,你還給我去競爭對手那裡工作,或是自己開一間相同業務的公司,這樣像話嗎?在這一點上面算是比較沒有問題。

比較有問題的是另一種,「離職後的競業禁止」公司限制你離職之後也不可以去相同的公司上班,或是自己開一間相同業務的公司,有的人覺得不合理,因為明明沒領薪水了卻還要被限制,有的人覺得合理,因為畢竟知道了老東家的機密資訊。在以往沒有規範的時候,公司通常是可以約定競業禁止就約定,反正對公司而言有好無壞。


競業禁止的要件

不過在104年12月修法實行後,公司就不能這麼任性了,新法要求公司要符合下面四個條件才可以跟員工約定競業禁止的約定:

1、公司要有需要保護的利益才可以

如果根本沒有什麼利益是需要保護的話(像是去50嵐當工讀生,你禁止人家跳槽到都可打工是怎樣啦!),是不能隨便就禁止員工去從事相同的產業的。

2、員工在職期間要有機會可以接觸到公司的機密

這也很合理,你不會覺得要鴻海的掃地阿桑不能到三星掃地是一件奇怪的事嗎?

3、公司禁止員工的範圍要合理

像是友達的員工被禁止到三星上班,很合理,可是被禁止到清心福全上班…….你是來亂的嗎?

4、對於員工最重的一點就是,公司要有合理的補償

也就是說,除了薪水之外,還要有額外的補償,以彌補員工不能到同類公司上班的損失,這算是平衡一下員工的利益,不然都是公司在講,員工卻只有義務,實在不公平,新法才會有這樣的規定。


結論

競業禁止其實只是一個老板與員工間的契約約定,可是因為被濫用,才會在修法的時候來增加規定。員工常常是弱勢的一方,因此需要勞基法來保護,不過實務上,利用這些制度來「弄」公司的員工也是很多,有機會再來講吧!

王至德律師
(粉絲專頁:法老王 – 王至德律

原文出處




avatar-img
法律新幹線的沙龍
424會員
261內容數
民法是萬法之母,人從出生到死亡,每天一睜開眼睛,處處都用得到民法!學會正確的認識民法、使用民法,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做好事前規劃,培養法律風險預測的能力,那就跟著我們一起學習,我們將毫無保留的將所有相關知識都交給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法律新幹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報載南投廖先生稱與妻子結婚兩年,期間妻子均無異狀,直到有一天他洗完澡從浴室出來後,不見妻子人影;這才發現原來老婆趁他洗澡時離家出走,並且把貴重物品、汽車行照及存款20萬一併拿走….。在拿這麼悲傷的人間悲劇來討論法律問題前,我們先聽首歌吧。
有一位姊姊,由於妹妹早就搬離家中,到外地工作,對於家中的大小事都不聞不問,甚至當父母需要有人在旁照料時,也不曾出現,也從未分擔過任何扶養父母的費用。而最後父母過世後,妹妹又跳出來聲明繼承父母的遺產,姊姊因此覺得不平衡……
誠如上次提到,「法律行為」可以說是民法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也是構成民法各規範的基礎。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食衣住行甚至育樂,小自搭公車捷運,大至購屋買車等等,基本上都可以「法律行為」去規範並類型化。以下就開始這次「法律行為」的介紹囉!
上週我們已經就「故意」及「過失」作了概念上的介紹,但也由於只是概念,實際上故意及過失還有很多細節的理論基礎需要介紹給大家知道,而在本篇文章,我們會先以「故意與過失的種類」來為大家解說!
在正式進入「法律行為」的內容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權利變動的樣貌及種類,以鳥瞰民法運作的體系及概念!
跟客觀不法構成要件不同,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是探討「行為人內心認知與意欲」的問題,不過其實法院還是需要透過客觀證據加以認定犯罪之「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是否具備。
報載南投廖先生稱與妻子結婚兩年,期間妻子均無異狀,直到有一天他洗完澡從浴室出來後,不見妻子人影;這才發現原來老婆趁他洗澡時離家出走,並且把貴重物品、汽車行照及存款20萬一併拿走….。在拿這麼悲傷的人間悲劇來討論法律問題前,我們先聽首歌吧。
有一位姊姊,由於妹妹早就搬離家中,到外地工作,對於家中的大小事都不聞不問,甚至當父母需要有人在旁照料時,也不曾出現,也從未分擔過任何扶養父母的費用。而最後父母過世後,妹妹又跳出來聲明繼承父母的遺產,姊姊因此覺得不平衡……
誠如上次提到,「法律行為」可以說是民法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也是構成民法各規範的基礎。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食衣住行甚至育樂,小自搭公車捷運,大至購屋買車等等,基本上都可以「法律行為」去規範並類型化。以下就開始這次「法律行為」的介紹囉!
上週我們已經就「故意」及「過失」作了概念上的介紹,但也由於只是概念,實際上故意及過失還有很多細節的理論基礎需要介紹給大家知道,而在本篇文章,我們會先以「故意與過失的種類」來為大家解說!
在正式進入「法律行為」的內容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權利變動的樣貌及種類,以鳥瞰民法運作的體系及概念!
跟客觀不法構成要件不同,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是探討「行為人內心認知與意欲」的問題,不過其實法院還是需要透過客觀證據加以認定犯罪之「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是否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