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瘋日旅卻可能不知道的日旅史 | 北海道篇(一):1854年的培里黑船北航與箱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photo by Cathy Tsai。攝於橫濱車站。
西曆1854年5月,蝦夷地,箱館。
由美國海軍艦隊提督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所率領的五艘黑船,先後駛入箱館港灣,在設立「沖之口番所」,約當現今函館市電大町站不遠處的海岸邊停泊上陸。當時管轄箱館的松前藩,以此番所為檢查海運客貨,並徵收稅金玄關口。
培里艦隊並非最初在箱館入港的外國船隻。1793年,拉克斯曼(Adam Laxman)奉俄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之命,送還大黑屋光太夫等漂流民返日,就曾在箱館停泊。
北航蝦夷之前,培里才剛與幕府在神奈川的下田,簽署完日美和親條約。箱館依據條約,將於次年開放外國船隻(特別是美國的捕鯨船),入港補充燃料、飲食與維修。
其實,松前才是當初美國所屬意的北方開港地,而箱館取代松前作為「小開港場」,並隨著數年後安政五國和約的簽訂,正式成為國際港口的過程,其實是最初日美兩國妥協下的結果。
通過曾任長崎荷蘭商館的洋醫西爾博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所著的《日本》(Nippon),與曾經被拘留於松前的俄國海軍士官戈洛夫寧(Vasily Mikhailovich Golovnin ),所寫下的《日本幽囚記》(Memoirs of a Captivity in Japan),培里了解到箱館若是作為美國在北太平洋的捕鯨中繼港口,在地理形勢與便利性上並不輸松前。
1855年(安政2年)箱館全圖,UBC Open Collection藏。https://dx.doi.org/10.14288/1.0222859
不過,紙上的描述歸描述,培里還是想親赴箱館實地觀察,進一步確認美國叩關,所獲得這個日本最北的口岸,究竟是不是個高CP值的地方。於是,締約之後,艦隊隨即北上箱館。

五艘黑船,分批由下田出發,先後於5月11日與17日駛入箱館灣。負責協助培里文書工作的軍官 J.W. Spalding,在《日本遠征記:日本及世界一周》(The Japan Expedition:Japan and around the world)中提到:
抵達箱館時感受到的溫度,與離開下田之際有很大的不同。兩地緯度差約七度,周圍的山頂仍有積雪。穿著厚靴與大衣,此地的空氣令人心情舒適愉悅。
培里聘請了一位叫羅森的廣東人,跟著他到日本,擔任漢文筆談翻譯,在羅森的《日本日記》裡,也提及了五月仍在積雪的山頂。可以說迥異於下田的景色與氣溫,是初來乍到的黑船旅行團,對箱館的第一印象。
箱館上陸之後,培里等美軍將領,與江戶派遣的幕臣、松前藩家老,在箱館豪商山田屋壽兵衛的宅邸中,對開港後的各種規程事宜,進行反覆交涉。
《培里提督日本遠征記》中的山田宅邸會見圖,The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藏。
photo by Cathy Tsai
與此同時,培里也率眾前往當時稱為「臥牛山」的箱館山。現今的函館山,作為戀人的聖地,以無數燈火所點綴出的雙C百萬夜景,其實是很晚近才有的事。培里這趟登山之行,則是為了對箱館灣的形勢、構造,先來個全景式的考察,以便次第展開港灣的探勘工作。
培里手下的將領中,多有隨軍艦巡航世界,勘查過各地灣岸要塞與形勢的經驗,初訪箱館,難免拿他們考察過的港灣來比較。這些「老司機」咸認為,箱館灣景像極了伊比利半島南端的直布羅陀港灣。
《培里提督日本遠征記》的箱館山,The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藏。
海岸彎曲雄大的箱館,船隻入港容易與停泊安全,是其他港灣無法企及的優勢。若美國的捕鯨船,在通過狂暴的鄂霍次克海或日本海之後,以此地做為中繼或避風港,補充裝備物資,繼之前往三明治群島(現今的夏威夷),將無須擔心燃料糧草不足的問題。
艦隊裡的老司機們大致看好箱館,是個未來大有前景/錢景的天然良港。此外,岸邊漁村的景觀,也給老司機們,留下與西班牙的小漁港頗為相似的印象。至於培里本人,也賦予了箱館「世界最美與最安全的海港」的評價。
培里也曾命其中一艘黑船前往噴火灣,對現今的室蘭港進行近海測量。灣岸巡禮之外,培里旅行團也向幕府與松前藩,提出市區觀光與血拚土產的要求。

現今函館市的最心臟的區域,即函館車站、巴士中心與函館朝市周邊,是遊客吃爆買爆,與人流群聚連結的重點地帶。話說,這是20世紀初,北海道鐵路線延長,與青函聯絡船開業之後,才逐漸發展起來的市中心。
photo via https://www.city.hakodate.hokkaido.jp/
至於黑船來訪的1854年,箱館的中心地,大約是路面電車線西側最末端的「大町」與「函館どつく」車站周邊。如今位於更高處坂道之上的高龍寺、淨玄寺、稱名寺與實行寺,當時都坐落於這一帶,也就是舊寺町區域。
培里一行十多人,箱館停留半個多月期間,上岸的活動範圍多在舊寺町周邊。

在松前藩吏的協助下,美軍為兩名病逝的水兵,找到身後的長眠之所。從高龍寺舊址,走上坂道(現在的魚見坂),抵達箱館西北端的山背泊(やませどまり),舉行了同袍的葬禮。當美軍與松前藩的送葬隊伍行進時,沒見過大批金髮外國人的當地住民,莫不引頸圍觀。
著名的寓華美籍傳教士與漢學家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也是培里此趟日本行的翻譯之一。停留期間,衛三畏經常由交情甚篤的軍官陪同,在水兵墓地的周邊散步。當時這附近還有各種松林、竹林等植被,衛三畏也注意到,沿岸豐富多樣的各種藻類,是住民重要的食材來源。
Samuel Wells Williams photo via Wikimedia Commons
隨著箱館成為國際港口,解決居留外國人的身後居所刻不容緩,至1870年代,遂正式規劃為外國人墓地區。
photo by Cathy Tsai
前述舊寺町地帶的幾座寺廟,以及位於現今元町的八幡社(後改稱函館八幡宮,1920年代遷宮至谷地頭現址),在黑船訪箱期間,也成為被觀光的對象。參訪這些寺社,並無多少拜觀朝聖的心態,而是為美國在此設立各種外事單位,物色暫時的住辦地點。
像是培里的攝影團隊,就曾下榻於實行寺內;其後美國派遣至箱館的貿易官員,也曾以淨玄寺作為暫時的宅邸;成為國際開港場之後,稱名寺曾一度租給英國作為領事館之用,高龍寺也寄宿過俄羅斯領事館成員。
隨同美軍到處參訪寺社的衛三畏,在自己的旅行記裡,曾讚嘆這些佛教寺院的雕刻、塑像與建物結構、裝飾的精美,而寺院境內的日式墓場,放置的長形物(可能是指卒塔婆),與祈福物品,則呈現一種奇異、怪誕的風貌,但他認為代表了當地人對宗教的熱情。
衛三畏的這些觀察,難免挾帶作為基督徒,對異教寺院建築風貌的誤讀,例如他就認為高龍寺之所以命名為「高龍」,可能是因為門廊的高處刻有雙龍的緣故。

最初,松前藩所從江戶方面獲悉培里的艦隊已經北上,為了避免美軍上陸之後,可能發生搶銀搶糧又覬覦女人美色的亂象,早已向住民下達,黑船停留期間,限制商家營業與婦孺外出,暫停寺社參詣、行事等禁令。
老美眼見門戶緊閉,街道人煙稀少,甚至婦孺絕跡,一整個感到黑人問號,漢文翻譯羅森甚至在《日本日記》中,寫下「婦女羞見外方人,深閨屋內,而不出頭露面」的敘述,後來美方才發現,原來這是松前藩為了維穩,刻意做出的安排。其實他們來此,並沒有想要攻擊人家村莊的意思。
不過,培里的兩位隨行翻譯,羅森與衛三畏,則同樣注意到箱館民風迥異於下田的一大亮點。羅森在遊記中,曾評價箱館是個「偏土僻壤」之地,而他對當地的衣冠與百姓,則有風俗尚正,富盛於下田的正面印象。衛三畏則更明確的指出,比起下田的百姓,男人總是赤身裸露,女人則衣著寬鬆,箱館的百姓衣著表現更為得體。
《培里提督日本遠征記》箱館中心地街景(現今姿見坂),The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藏。
雖然對箱館迥異於下田的緯度與氣候非常有感,他們卻未意識到住民衣裝的包覆程度,也是因為此處的氣候使然,故不假思索的將衣著整齊,不隨便露出身體,視為民風端正的象徵。
由於採購受限,難以了解在地商貿物產情況,培里就向松前藩提出,應開放箱館商家與美軍部屬直接交易。只是,雙方才剛談好通貨的匯率,美軍就白目惹出了麻煩。他們擅自進入寺廟賭博;在商家拿了東西不付錢,或是不問價錢隨意付款,付錢的時候還用扔的;更擅自翻牆出入官舍;進入室內也不脫鞋子。凡此種種,對日方而言完全是嚴重迷惑的行為。
原本就對培里的部屬們在市街自由血拚有所顧忌,既然這群老美成了失格的旅人,松前藩遂向培里提出嚴正抗議,也有了禁止他們任意逛街購物的理由。基於不違反和親條約,松前藩改在沖之口,為他們特別設立一個臨時交易市集,既提供軍用的食品補給,也滿足個人的購物慾望。
一百多年前的箱館,對這群老美來說,究竟有多好買?根據《安政元年亜墨利加船箱館碇泊中御用記》裡的記載,這一組團客購買了大批衣服織物、筷子、便當箱、茶碗、漆器、煙管、菸草、硯墨、團扇、雨傘、剃刀、行李箱(柳行李)等,共計不下數十類手工製紀念品。
此外,從前述J.W. Spalding的《遠征記》中,也記載了美軍在考察港灣之際,自行撈捕了大量優質的鮭魚。不用改名,不用光顧壽司郎,北海道的鮭魚隨便撈就有,所以怎能放過。
photo by Cathy Tsai。非當事現撈鮭魚
看來,黑船旅行團的箱館18天初體驗,除了港灣考察,還兼爆買與海撈,並沒有讓這群團客失望而歸。幕末明治以降,外國人在北海道的旅行史,自此揭開序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1927年,正在埃及旅行的林獻堂,從沙塵滿座的鐵道車廂中,遠眺著蘇伊士運河,其後他交給《台灣民報》連載的《環球遊記》中,描述了這條望之似細小溝渠,卻對歐亞交通短縮扮演重要角色的航路。
二戰之前,頻繁往來於蘇伊士運河的,不只有貨流,還有客流,運河也承擔了歐亞人群行旅往來的角色,迥異於現今貨物航線的特性。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幕末明治時期的北海道,與之緊密連結的關鍵詞,不是新幹線,不是觀光旅遊,也不是薯條三兄弟與六花亭,乃是探險、戰役與開拓。
與張蘊之老師合開的旅行史講堂,2月7日換我上場,開講了第一堂課。在此之前,蘊之老師以柬埔寨吳哥遺產為中心的四堂講座,我也全程參與。
1900的第一個十年,有機會來到日光的清國知識人,在此遊覽湖光山色間的旅行視線,較之前一個世紀來訪日光的王韜,又呈現了不同的轉變。而歐美人群在日光從事的休旅生活,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日後此地的遊覽模式。
1927年,正在埃及旅行的林獻堂,從沙塵滿座的鐵道車廂中,遠眺著蘇伊士運河,其後他交給《台灣民報》連載的《環球遊記》中,描述了這條望之似細小溝渠,卻對歐亞交通短縮扮演重要角色的航路。
二戰之前,頻繁往來於蘇伊士運河的,不只有貨流,還有客流,運河也承擔了歐亞人群行旅往來的角色,迥異於現今貨物航線的特性。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幕末明治時期的北海道,與之緊密連結的關鍵詞,不是新幹線,不是觀光旅遊,也不是薯條三兄弟與六花亭,乃是探險、戰役與開拓。
與張蘊之老師合開的旅行史講堂,2月7日換我上場,開講了第一堂課。在此之前,蘊之老師以柬埔寨吳哥遺產為中心的四堂講座,我也全程參與。
1900的第一個十年,有機會來到日光的清國知識人,在此遊覽湖光山色間的旅行視線,較之前一個世紀來訪日光的王韜,又呈現了不同的轉變。而歐美人群在日光從事的休旅生活,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日後此地的遊覽模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箱館奉行所是一個具有豐富歷史的旅遊景點,內部盡力還原,能帶您回到日本開港初期的歷史時期。本文將介紹箱館奉行所的歷史背景、參觀重點、前往方式及旅遊資訊。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箱館奉行所的遊覽資訊,請繼續閱讀。
Thumbnail
有人跟貝蒂一樣疑惑,為何要把漁港的屋子塗成彩色的嗎? 您知道「正濱漁港色彩屋」曾是台灣第一大港,還是北部的遠洋漁業基地,但為何演變成如今的觀光景點嗎? 有人喜歡「美國隊長-克里斯·埃文斯」嗎?附近的「阿根納造船遺蹟」就是因為他在2014年來這拍過電玩廣告後,成為成為熱門景點
Thumbnail
函館是日本早期開港城市之一,在這篇文章中,將會介紹如何乘坐市電前往參觀舊函館區公會堂和舊英國領事館,並分享一些景點小心得。歷史景點的遊覽資訊將會一一提及,這個風格鮮明的海港城市值得一遊。
Thumbnail
【2017/11 秋】 <金森倉庫> 1859年,函館、橫濱與長崎作為日本最初展開國際貿易的港口,而金森倉庫就是函館首個營業用倉庫群,見證了整個函館港口的興衰。
Thumbnail
下關是位於日本本州最西端的海港城市,雖然是個搭新幹線十分容易忽略的地方,但這座城市卻意外地與臺灣的命運緊密牽連,成為臺灣人一定要拜訪一次的歷史現場。在2024年初的總統大選落幕後,或許是對於臺灣人做出國家未來路徑選擇的激情尚未褪去,我的日本旅行首站便決定來到下關這座牽動著臺灣、韓國與日本的歷史舞台。
Thumbnail
2023年冬天到軍港聖地橫須賀,搭船以軍港巡遊欣賞美日現代船艦,吃一頓美味的海軍咖哩。
Thumbnail
1954年3至5月,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水下氫彈試爆,3月1日的第一次試驗當天,正在附近海域作業的日本延繩釣捕鮪船第五福龍丸,來自靜岡縣燒津港,船上23名船員都遭受核污染,其中的無線電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六個月之後去世,可說是「原爆」的另一名日本受害者,日本漁船上的漁獲也同樣遭到污染。
Thumbnail
從蝦夷之地、蝦夷共和國到北海道之路,在明治維新的前後時期,究竟是發生了甚麼事情,使得函館把北海道第一大都市的寶座拱手讓給了札幌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箱館奉行所是一個具有豐富歷史的旅遊景點,內部盡力還原,能帶您回到日本開港初期的歷史時期。本文將介紹箱館奉行所的歷史背景、參觀重點、前往方式及旅遊資訊。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箱館奉行所的遊覽資訊,請繼續閱讀。
Thumbnail
有人跟貝蒂一樣疑惑,為何要把漁港的屋子塗成彩色的嗎? 您知道「正濱漁港色彩屋」曾是台灣第一大港,還是北部的遠洋漁業基地,但為何演變成如今的觀光景點嗎? 有人喜歡「美國隊長-克里斯·埃文斯」嗎?附近的「阿根納造船遺蹟」就是因為他在2014年來這拍過電玩廣告後,成為成為熱門景點
Thumbnail
函館是日本早期開港城市之一,在這篇文章中,將會介紹如何乘坐市電前往參觀舊函館區公會堂和舊英國領事館,並分享一些景點小心得。歷史景點的遊覽資訊將會一一提及,這個風格鮮明的海港城市值得一遊。
Thumbnail
【2017/11 秋】 <金森倉庫> 1859年,函館、橫濱與長崎作為日本最初展開國際貿易的港口,而金森倉庫就是函館首個營業用倉庫群,見證了整個函館港口的興衰。
Thumbnail
下關是位於日本本州最西端的海港城市,雖然是個搭新幹線十分容易忽略的地方,但這座城市卻意外地與臺灣的命運緊密牽連,成為臺灣人一定要拜訪一次的歷史現場。在2024年初的總統大選落幕後,或許是對於臺灣人做出國家未來路徑選擇的激情尚未褪去,我的日本旅行首站便決定來到下關這座牽動著臺灣、韓國與日本的歷史舞台。
Thumbnail
2023年冬天到軍港聖地橫須賀,搭船以軍港巡遊欣賞美日現代船艦,吃一頓美味的海軍咖哩。
Thumbnail
1954年3至5月,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水下氫彈試爆,3月1日的第一次試驗當天,正在附近海域作業的日本延繩釣捕鮪船第五福龍丸,來自靜岡縣燒津港,船上23名船員都遭受核污染,其中的無線電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六個月之後去世,可說是「原爆」的另一名日本受害者,日本漁船上的漁獲也同樣遭到污染。
Thumbnail
從蝦夷之地、蝦夷共和國到北海道之路,在明治維新的前後時期,究竟是發生了甚麼事情,使得函館把北海道第一大都市的寶座拱手讓給了札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