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斯卡羅」,談談羅妹號事件前後福爾摩沙的旅人們與旅行史(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號稱臺灣大河劇的「斯卡羅」自開播以來,臉書河道上的討論,與媒體發布的文章,已經把羅妹號(Rover,又稱羅發號)事件、南岬之盟與後續影響;大股頭卓杞篤(Tokitok)、法裔美籍的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1830-1899)與英籍洋商必麒麟(Wiliam A. Pickering,1840-1907)等人物,在這段歷史所扮演的角色與正負面形象,交代得非常清楚,我就不再贅述了。

raw-image


raw-image

李仙得、必麒麟在羅妹號事件中,甚至前者對1874年日軍出兵臺灣,也就是所謂的牡丹社事件,位居關鍵角色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台期間時常到處涉歷探險的旅行經驗。像他們兩位的自西徂東的外人,也是1860年代以降,入臺從事探險旅行的重要群體,可以說他們開啟了新一波歷險福爾摩沙的旅行風氣。


在「斯卡羅」的首集開頭,曾以字幕向觀眾傳達「1858年(四國)天津條約簽訂後,臺灣開港通商,對外打開門戶」這個歷史背景。不過,簽約的時間點,並非實質開港的時間點,天津條約在1860年才換約生效,所以臺灣是在進入1860年代,才根據條約開港通商。

天津條約不僅增開通商口岸,也全面開放洋人「准聽持照前往内地各處遊歷、通商」。哪裡是內地?就此後洋人在清帝國間的旅行範圍來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海陸邊遠地區(例如川藏滿蒙新與臺灣),只要不屬於沿海條約口岸地區,都是廣義認定的「內地」。

總之,天津條約形同全面開放,洋人在清國各地的旅行權。對台灣而言,則是港口通商與洋人旅行各處的權利,在1860這個時間點同時放行。不過呢,早在此前,已陸續有許多外國船隻,行經台灣周邊海域,或有試圖登岸從事探險者,因不熟暗礁、沙洲、海象,遇難並不是甚麼罕見的事。

例如1840年代,英國輪船內不達號(Nerbudda)與安娜號(Ann)先後在基隆外海及淡水附近撞毀。後者在海難中,不僅嚴重損失船上的奴隸與鴉片,生還者還被押送到府城囚禁。此外,海盜劫掠、被原民攻擊、俘虜,亦屢有所聞。

1850至1869年間,英、美、西、普、荷蘭等國均有船隻,接二連三在臺灣附近的海域遭難,1840年代更有過之。所以,羅妹號事件並非19世紀中葉,外國船隻在台灣出包的偶發個案。

沒有不平等條約當保護傘的時代,洋人因為跟黑水溝不熟,因翻船或劫掠而折損人貨,更甚者遇到原民為求自保而成為攻擊的對象,加以各國在台缺少政教或商務等派駐單位,協尋海難生還者的調查工作相當受限,究竟行蹤不明者是否遭到原住民出草,多無線索可以證實。


話說,當年培里率領的黑船前往日本叩關,途經台灣試圖調查海難的失蹤者,但一無所獲。不過,培里倒是在測繪台灣島與周邊海域地圖的部分,獲得些許進展。在《培里日本遠征記》(the Narrative of the Commodore Matthew Perry’s Expedition to Japan)中,留下了當時繪製的福爾摩沙地圖。

raw-image

較培里稍晚一些,同樣是1850年代,任職英國駐廈門領事館的斯文豪(Robert Swinhoe,1836–1877;又稱郇和、史溫侯),曾搭乘剛強號(Inflexible),從國聖港出發,途經臺灣府、打狗、旗後、枋寮、琅嶠、花東沿海等,完成22天的環台一周之旅。

斯文豪此行,係為了尋訪1848年在基隆遇難失蹤的歐美籍船員,拜會台灣府的官員時,對方雖答應發布告示協尋,但最後仍無下文。而斯文豪沿著灣岸勘查地方原漢風俗、礦產、自然生態,則是環台旅行最大的收穫。只是,1860年代以前,極少有歐美旅人的旅行足跡,深入島內奧地。

raw-image

1860年以降,淡水、雞籠、台灣府(安平)與打狗陸續成為條約口岸,各國領事館、洋行、海關辦事處等機關,漸次在口岸設點。洋人赴台,或有傳教使命、商館職務、外館公務,或從事自然人文調查,這些人群的身分與在台從事的工作,扮演的角色與抱持的目的,經常是多重的。

想要傳教、探勘商機、資源,或深入了解殖民經略的可能性,當然不能只侷限在口岸活動,至於辦理外交,或採集調查研究,若不接地氣的接觸各地風俗民情,當然也行不通,所以,前往島內的未踏之境,是必要也是需要。


前述提及的英國駐廈門領事官員斯文豪,在1861年再度來臺,擔任英國駐台副領事。斯文豪除了是西方首位正式駐臺的外交官,他也是一位出身倫敦國王學院的博物學者。

斯文豪駐臺數年間,除了負責外館業務與在臺僑務,建立府城、淡水與打狗的駐英領事單位,也走訪過去他乘船環台未曾到過之處。採集鳥類標本之外,他曾深入玉山山區觀察水鹿生態;也到過花東、恆春訪查原住民;對英國政府也提出探測島內自然資源的建議。

斯文豪之後,必麒麟在也來了。他曾經是個航行經驗豐富的水手,到過緬甸、暹羅與馬來群島,全身流著沒有冒險犯難就會死的血液。此後,他被網羅進入大清海關,1863年被派往打狗擔任檢查員,接著轉任安平。海關主要負責往來船貨的查驗與徵稅,但不是每天都有船貨進港,單調的工作性質跟他到處趴趴走的個性格格不入。

raw-image

1898年出版的《歷險福爾摩沙》(Pioneering in Formosa : 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 wreckers & head-hunting savages)裡,必麒麟曾提到任職打狗之際,假日無處可去,生活倍感無聊,開始了他沿著水路釣魚、泛舟的活動,時間一久,足跡越來越往奧地延伸。

此前已來臺向原民宣教數年的天主教道明會,幫忙必麒麟引路,郭德剛(Fernando Sainz,1832-1895)神父曾幫忙撰寫介紹信,開啟了他接觸與觀察高屏地區(前金、萬金)漢人村莊、原民部落的機會。職務之暇的必麒麟,在島內各地探險,了解資源、生態與各村落族群風俗,逐漸嫻熟各種方言。


raw-image

另一方面,必麒麟也積極廣結清廷在臺官員,與怡和等外資洋行的人際網絡。然後,他逐漸從一個被引路者,成為內地探險的通譯與嚮導,帶領初來乍到的歐美人士,進入原民部落訪問。像是1865年,長老會的馬雅各(Dr. James L. Maxwell,1835-1921)牧師,在必麒麟帶領下,來到高雄與臺南的平埔族部落宣教與行醫。

raw-image

憑藉著上述的旅行經驗與人脈,必麒麟在1867年成功轉職,先後進入天利與怡記洋行,公司提供經費、馬匹和僕役,更有利他進入西人未曾到過的原漢村落,進行探勘商機的旅行,也順勢擴展漢番人際網絡。

而1867年這個時間點,剛好發生羅妹號事件,從福州來臺的李仙得,在必麒麟的隨行之下進入琅嶠十八社,進而與大股頭卓杞篤交涉,達成南岬之盟的協議。協議之後,李仙得又曾來臺的數次,探查礦藏、收集博物標本,記錄台灣社會的風土民情、族群關係、地質地貌、鄉鎮分布等,足跡遍及南北臺灣。

例如1869年底至1870年初,李仙得第七回訪臺,採取陸路從淡水前往臺灣府,再從打狗抵達萬金,此次也有必麒麟陪同,也有攜帶攝影師,與十多名抬轎苦力。

不過,當時臺灣的陸上交通,多有狹窄、未經整備,輪車難行的問題,舟楫仍是李仙得在臺灣南北間移動的主要方式。通過數次來臺的機會,李仙得從中蒐集大量一手情報,並繪製成地圖。在「斯卡羅」一劇中,李仙得經常伏案查閱地圖,或是在手記中繪圖。

1874年,李仙得以其任職廈門領事期間,往返兩岸處理外事的報告,整理成《臺灣紀行》的未刊書稿,內容除了承載李仙得數次在臺的見聞,亦收錄了豐富的攝影、地質、地圖資料,此外,這本圖文並茂的著作,並非單純的遊記,更集結了他對荷西、清代與19世紀西人對臺灣的書寫與認識。

raw-image

2013年由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的《李仙得臺灣紀行》,係由學界歷時十多年,對美日兩地的李仙得未刊書稿版本進行比對與研究,並蒐羅相關史料,所整理而成。

(未完待續)

本文最初發表於Matter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6會員
352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5/04/24
探訪函館的歷史痕跡與北洋漁業的悲歌,追憶《蟹工船》小說中描寫的船難事件與時代背景。
Thumbnail
2025/04/24
探訪函館的歷史痕跡與北洋漁業的悲歌,追憶《蟹工船》小說中描寫的船難事件與時代背景。
Thumbnail
2025/04/08
奈良吉野大峰山區,曾是中世紀南北朝時代,雙天皇並立的歷史舞台,近代則蛻變為千本櫻的花見名所。除此之外,吉野大峰也是修驗道的發源地,大峰山至今仍是女性止步的山區,千百年間仍以「傳統」之名,在列島山岳逐漸解禁女性登山的過程中,繼續維持舊日的禁制。
Thumbnail
2025/04/08
奈良吉野大峰山區,曾是中世紀南北朝時代,雙天皇並立的歷史舞台,近代則蛻變為千本櫻的花見名所。除此之外,吉野大峰也是修驗道的發源地,大峰山至今仍是女性止步的山區,千百年間仍以「傳統」之名,在列島山岳逐漸解禁女性登山的過程中,繼續維持舊日的禁制。
Thumbnail
2025/03/21
京都東寺弘法市集,最初源自弘法大師空海圓寂日所舉辦的「御影供」儀式,發展成每月21日舉行的盛大市集,江戶時代《都林泉名勝圖會》描繪了市集中各色人群的紛雜與熱鬧,如今的弘法市集則有了各國遊客的參與。弘法市集宗教儀式轉變為今日國際知名古寺市集,見證了古都京都的現代轉型。
Thumbnail
2025/03/21
京都東寺弘法市集,最初源自弘法大師空海圓寂日所舉辦的「御影供」儀式,發展成每月21日舉行的盛大市集,江戶時代《都林泉名勝圖會》描繪了市集中各色人群的紛雜與熱鬧,如今的弘法市集則有了各國遊客的參與。弘法市集宗教儀式轉變為今日國際知名古寺市集,見證了古都京都的現代轉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松浦隆信 (1529~1599) 肥前 (今屬九州西北部) 松浦氏第二十五任家督,能文能武多才多藝,對兵法、禮法、橫笛與鷹狩都頗有涉略;外交與商業手段靈活,巧妙周旋於九州各主要勢力與豐臣政權,是使松浦氏確保獨立地位並躍升為戰國大名的關鍵人物。
Thumbnail
松浦隆信 (1529~1599) 肥前 (今屬九州西北部) 松浦氏第二十五任家督,能文能武多才多藝,對兵法、禮法、橫笛與鷹狩都頗有涉略;外交與商業手段靈活,巧妙周旋於九州各主要勢力與豐臣政權,是使松浦氏確保獨立地位並躍升為戰國大名的關鍵人物。
Thumbnail
冒險家常是文學、動漫與影視等作品裡描繪的命題,他們多來自有所本的歷史與人物作為原形。歷史上的冒險家們,曾利用貿易和宗教,帶動海陸人群的移動,聯繫起世界各地,他們前仆後繼,在先驅者所構築的海陸交流網絡之上,持續扮演「探路者」的角色,尋找未知的航線,及海陸空間的真實與幻象。
Thumbnail
冒險家常是文學、動漫與影視等作品裡描繪的命題,他們多來自有所本的歷史與人物作為原形。歷史上的冒險家們,曾利用貿易和宗教,帶動海陸人群的移動,聯繫起世界各地,他們前仆後繼,在先驅者所構築的海陸交流網絡之上,持續扮演「探路者」的角色,尋找未知的航線,及海陸空間的真實與幻象。
Thumbnail
分享這個影片 學習筆記EP218 [美國羅發號事件]我的學習筆記 https://youtu.be/wpbfLGgakoE 1867年美國羅發號擱淺台灣恆春半島,船員被原住民殺死的事件,這在黃聖峰的演講中有提到的台灣史(文末附上連結) 美國將這件事情反應給大清帝國,大清皇帝說原住民不是大清帝國國民
Thumbnail
分享這個影片 學習筆記EP218 [美國羅發號事件]我的學習筆記 https://youtu.be/wpbfLGgakoE 1867年美國羅發號擱淺台灣恆春半島,船員被原住民殺死的事件,這在黃聖峰的演講中有提到的台灣史(文末附上連結) 美國將這件事情反應給大清帝國,大清皇帝說原住民不是大清帝國國民
Thumbnail
以台灣為中心記載的深刻歷史,而不是官方修改過的歷史 2021 1002 陳耀昌教授演講 從傀儡花的緣起到島之曦, 陳耀昌教授講述台灣人的歷史,一路上篳路藍縷的點點滴滴、坎坎坷坷….
Thumbnail
以台灣為中心記載的深刻歷史,而不是官方修改過的歷史 2021 1002 陳耀昌教授演講 從傀儡花的緣起到島之曦, 陳耀昌教授講述台灣人的歷史,一路上篳路藍縷的點點滴滴、坎坎坷坷….
Thumbnail
像必麒麟、李仙得兩位的自西徂東的外人,也是1860年代以降,入臺從事探險旅行的重要群體,可以說他們開啟了新一波歷險福爾摩沙的旅行風氣。
Thumbnail
像必麒麟、李仙得兩位的自西徂東的外人,也是1860年代以降,入臺從事探險旅行的重要群體,可以說他們開啟了新一波歷險福爾摩沙的旅行風氣。
Thumbnail
紀錄片《社頂的孩子》以台灣屏東墾丁、恆春兩邊關於過去美國商船羅妹號在台灣遇難者因為誤闖原住民領域而被殺害後,引發一連串美國、清政府、台灣原民在國際政治上的風波事件。在將近一百五十年後這件不常被人知的台灣歷史,再次被人追憶,是否可以找到當年的蛛絲馬跡。
Thumbnail
紀錄片《社頂的孩子》以台灣屏東墾丁、恆春兩邊關於過去美國商船羅妹號在台灣遇難者因為誤闖原住民領域而被殺害後,引發一連串美國、清政府、台灣原民在國際政治上的風波事件。在將近一百五十年後這件不常被人知的台灣歷史,再次被人追憶,是否可以找到當年的蛛絲馬跡。
Thumbnail
《斯卡羅》使觀眾得以看見百年前的國際政治,展現過去曾經埋沒於台灣歷史裡的一段風起雲湧、精心動魄章節,更展現其格局宏大、野心勃勃,力圖達到台劇新標竿的決心,各方面都太令人驚艷!絕對是今年最不可錯過的台劇!
Thumbnail
《斯卡羅》使觀眾得以看見百年前的國際政治,展現過去曾經埋沒於台灣歷史裡的一段風起雲湧、精心動魄章節,更展現其格局宏大、野心勃勃,力圖達到台劇新標竿的決心,各方面都太令人驚艷!絕對是今年最不可錯過的台劇!
Thumbnail
我們翻開歷史課本,不論是過去中國史的部分或是臺灣史,我們常常會看到西元19世紀,歐美列強開始進軍中國,而屢屢敗仗的清帝國在無奈之下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然而,我們拋開中國史書的立場,放眼臺灣與國際,竟然有不一樣的結果。當時臺灣竟然戰勝美軍!別說你們不信,就連我也很難相信呢…….。
Thumbnail
我們翻開歷史課本,不論是過去中國史的部分或是臺灣史,我們常常會看到西元19世紀,歐美列強開始進軍中國,而屢屢敗仗的清帝國在無奈之下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然而,我們拋開中國史書的立場,放眼臺灣與國際,竟然有不一樣的結果。當時臺灣竟然戰勝美軍!別說你們不信,就連我也很難相信呢…….。
Thumbnail
以近代英國史、帝國殖民與國際關係為專業的木畑洋一,通過檢視亞歐航路,也就是書中所指的「帝國航路」間,在本書呈現一幅旅人移動於此道途中,對日不落的大英殖民帝國,在1860至1950年代,從日正當中、動搖到夕陽無限好,從而思索維新日本,與帝國形成、擴張的日本,與敗戰後的日本,應該往何處走的旅行史。
Thumbnail
以近代英國史、帝國殖民與國際關係為專業的木畑洋一,通過檢視亞歐航路,也就是書中所指的「帝國航路」間,在本書呈現一幅旅人移動於此道途中,對日不落的大英殖民帝國,在1860至1950年代,從日正當中、動搖到夕陽無限好,從而思索維新日本,與帝國形成、擴張的日本,與敗戰後的日本,應該往何處走的旅行史。
Thumbnail
在經過 17 世紀大航海時代對航道探索的瞭解與累積,及 18 世紀海上勢力的相互競逐之後,19 世紀的探險家或懷抱著熱情,或受到野心驅使,持續探索著蠻荒之地的未知前沿。此時的臺灣適逢脫離 1662 年後的封鎖狀態,對西方社會而言,是一座雖非一無所知但卻需要重新認識的島嶼。
Thumbnail
在經過 17 世紀大航海時代對航道探索的瞭解與累積,及 18 世紀海上勢力的相互競逐之後,19 世紀的探險家或懷抱著熱情,或受到野心驅使,持續探索著蠻荒之地的未知前沿。此時的臺灣適逢脫離 1662 年後的封鎖狀態,對西方社會而言,是一座雖非一無所知但卻需要重新認識的島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