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複利效應》六步驟引爆各項成就倍數成長-培養好習慣其實不靠意志力

讀|《複利效應》六步驟引爆各項成就倍數成長-培養好習慣其實不靠意志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篇文章為《複利效應》六步驟引爆各項成就倍數成長(上) 的下篇,內容會延續上篇未完主題, 主要紀錄複利效應的摘要與讀後心得。

- 第三章 習慣
我覺得前面兩個章節比較偏向作者在幫讀者做心理建設,告訴讀者『為什麼你需要複利效應』,接下來第三章節作者開始告訴讀者如何在生活中去做出改變、使用複利效應。

重複的行為造就了我們

一個男人騎馬疾馳,看起來像是要去很重要的地方。路邊站了一個男人大聲的喊道:『你要去哪裡?』騎士回答:『我不知道,問馬兒吧』,作者認為這就是大多數人的生活寫照,騎著習慣之馬,不知道要往哪裡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曾經騎著車在路上閒逛想著晚餐要吃什麼的經驗,我常常這樣,無意識的左拐右拐,回過神才發現自己繞了這個小區一大圈,多走了很多路,因為我沒有目的地。

改變習慣靠的並非堅定的意志力,而是你的動機

作者認為我們能否戒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的成功與否並非意志力,而是你有多麽渴望一件事,當我們的動機不夠強烈的時候,當然沒有辦法把我們引導到能夠改善人生的新道路,例如我靠著意志力每天心不甘情不願的到健身房報到,但過了一陣子終究耗盡了最後一絲的意念,不去了!因為這時候我的心態是,我現在就是必須去做這件事,但為什麼呢?人生有那麼多可做的事,為什麼要每天花費一小時還月費上健身房呢?去探究原因!因為我想要降低我的膽固醇,讓自己精神更好、體態更好,能夠穿得進好看的褲子,當動機越強烈,習慣就會越容易建立或戒除,因此作者鼓勵讀者使用核心價值觀量表去找到我們的核心價值,核心價值觀定義了你是誰、你相信什麼,像燈塔,如此便能在做選擇時更了解自己的動機。

當我們不了解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時,往往容易做出與自身期望背道而馳的選擇。而當我們的行為與價值觀相違時,我們便會感到不快樂、沮喪,心理學家主張,當我們的行為與舉動不符合自身價值觀時,最容易造成壓力。因此去找出我們的價值觀,從你尊敬的人、好朋友身上有什麼吸引你的特質、你常常被別人稱讚的優點是什麼開始去構建,而這份價值觀便會是之後我們行事的依歸,我們不避陷入考慮一件事做與不做兩難的泥淖,只要這件事符合你的價值觀那就去做呀!因為會讓你快樂,違背價值觀那就不要做,會讓你感到壓力、痛苦,我以前總認為體會那些讓自己痛苦掙扎的經歷會帶來成長、會讓我蛻變,但後來回過頭去看,卻發現為什麼當初不早點走出來,去做讓自己感到開心的事勒,人生好長,但又好短,長越大越覺如此,或許我們應該試著放下那些五年十年後輕得像塵埃的事、去努力做那些不枉此生、瘋狂的傻事

這篇的最後好像稍稍離題了,但就是自己讀後的延伸心得分享XD


avatar-img
Orli C.Y的沙龍
0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Orli C.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以簡潔淺白的文字講述世界運作的通用邏輯,包括底層邏輯、思考問題、個體進化、理解他人、社會協作等主題。書中提及放棄與選擇、成功的商業模式、高度與格局等觀念,以及如何應用在生活中。作者的觀點直白真實,適用於不同生活階段。
清邁是我去過的城市裡很喜歡的前幾名,睽違五年再度踏上,起因是結束了一段我以為不會看到盡頭、漫長的找工作過程,即將邁向下一個階段,為我長期緊繃的身心達到全面的放鬆,為什麼是18小時的計畫呢?因為我在出發前還很遲疑是否要去沒有去過的城市,猶豫到最後一刻,我相信清邁自然會告訴我「他值得」。
今年即將結束,除了一大堆的聚餐旅遊規劃,我都會在每年末想要整理掉一些我不再需要的物質, 把我的生活逐漸調整成更適合自己的模樣,因而開啟了這個 # New Year Detox 系列。 我會在這系列的文章紀錄分享我如何在生活的各個面向進行『大掃除』,如果你也對這方面感興趣,就一起看下去吧。
這本書以簡潔淺白的文字講述世界運作的通用邏輯,包括底層邏輯、思考問題、個體進化、理解他人、社會協作等主題。書中提及放棄與選擇、成功的商業模式、高度與格局等觀念,以及如何應用在生活中。作者的觀點直白真實,適用於不同生活階段。
清邁是我去過的城市裡很喜歡的前幾名,睽違五年再度踏上,起因是結束了一段我以為不會看到盡頭、漫長的找工作過程,即將邁向下一個階段,為我長期緊繃的身心達到全面的放鬆,為什麼是18小時的計畫呢?因為我在出發前還很遲疑是否要去沒有去過的城市,猶豫到最後一刻,我相信清邁自然會告訴我「他值得」。
今年即將結束,除了一大堆的聚餐旅遊規劃,我都會在每年末想要整理掉一些我不再需要的物質, 把我的生活逐漸調整成更適合自己的模樣,因而開啟了這個 # New Year Detox 系列。 我會在這系列的文章紀錄分享我如何在生活的各個面向進行『大掃除』,如果你也對這方面感興趣,就一起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