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撒尿牛丸比較圓之大補丸:談台灣精英同志對酷兒理論接受的情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想繼續討論Halberstam其它部份,但這論題似乎是難以迴避、必須先加以廓清。
這麼說吧,不論是Judith Butler、Judith/Jack Halberstam、Eve Sedgwick等常被台灣作「酷兒理論」濫觴,在美國當時1980年代末有一個脈絡。酷兒理論前身,有個東西叫作gay and lesbian study,男女同志研究;有個東西叫gay and lesbian community,男女同性戀社群;有個東西叫gay liberation movement,同性戀解放運動。
這些東西的共同脈絡,來自1969年石牆運動以來,同期於二波婦女運動和黑人民權運動。從這時間點開始,才誕生了現在版本的同志(不同於病理化同性戀和前時代類型),並且在1980年代(舊金山大遊行)發展至顛峰。
1980年代中後發生了許多反挫:保守共和黨執政、愛滋病。以及,gay and lesbian模式發展至1980年代盛大時,也引發新的衝突:小平頭man男中產樣才是男同志,變裝皇后不是;不分才是女同志,鐵T和傳統老婆T婆不是。這些紛爭促使了一群同志研究學群裡的一些人開始質疑「同性戀身份政治」導致的當時難題,並嘗試非本質主義身份以外的政治路徑;另一些同性戀研究史家,開始追溯在石牆運動以前的身份類型樣態,包括1920-1950年代美國,以及二戰前歐洲性科學及上溯古希臘等。
Butler代表作《性別麻煩》,首要在指出(在婦運脈絡)身份形上學導致的難題;接著與1980年代顯眼的女性主義理論家同行對話;書末忽然丟出個觀審「扮裝」經驗的另類政治可能性——雖然不斷遭到龐大誤解,日後也不斷重新修正。Sedgwick代表作《衣櫃知識論》,首篇「定理」在清晰地問題化身份定義問題、出/入櫃問題的不斷兩面性,並且在歷史化的理解下重新把定義動態化(然後拿了歐美文學系熟稔的文學來討論)。Halberstam代表作《女性陽剛》,寧可說在變性社群與傳統女性主義女同志之間、不斷展現其自身中間位置的能見性與政治性,其中也包含了他對歐美前代歷史同性戀樣貌的梳理與創意發想。再後來,不論是負面倒退情感、情感研究、國族主義到反以色列入侵等,無不皆以"非身份政治"的方式去開發同性戀立足點的其它政治路徑可能性。
簡單說,在美國的"酷兒理論家",是建立在已經有一個主流濫觴的同志運動/同志社群的前提背景下。
接著,我們來看當時1990年代初、台灣接收(當時最新)美國玩意的時空背景。正逢解嚴社會力解放,留美博士回國任教,一批菁英校園和中產階層的年輕同性戀才剛出現,同志運動在當時幾乎等同不存在(僅零星事件發聲),只有靠著台大外文系學者、婦女新知等扶持借資源幫講話給台大社團等。想像在這樣時空下,社會壓迫嚴俊、同性戀能見度正當性幾乎還沒有,一群文青小同性戀急迫需要汲取涵養、才能自我賦權並且和周圍對抗(父母、校園、職場等)。醬醬——美國酷兒理論,就這麼在台灣背景下,幾乎無時差地降世了。
但這裡有個弔詭。酷兒理論在美國脈絡,某種程度言是「批判運動自身」的東西。但在台灣文青同性戀的接收脈絡,從情感面向來解讀:用來賦權自身同志身份正當性。1990年代台灣理解的酷兒理論,比較像是肯定自身(尚在茁壯)的同性戀身份。這個情感結構,仍存在在1990年代仍是學生、後來回台任教的中世代同志(外文系)學者身上。比如,直至今日,酷兒(或反正跨性別牛丸之類看起來很酷的東西)就仍被許多台灣碩博士和外文系背景學者講成是「反正它的存在本身就有顛覆主流社會的力量」——重新又被塞為「身份」。
尷尬地,這和酷兒理論反身份政治、反本質主義的背景,是背道而馳的。
這個情感結構,仍存在在1990年代仍是學生、後來回台任教的中世代同志(外文系)學者身上。因此,在台灣詮釋的美國酷兒理論中,總有許多東西被去脈絡。它和同志研究/社群/運動、乃至和婦女運動與變性社群的張力不見了。它在和當時美國什麼東西對話,直接被丟失、被無視了。
對台灣接收而言,美國酷兒理論比較像是被我們當作「撒尿牛丸」的東西,反正美國時麾比較圓,吃下去就瞬間「大補丸」,像大力水手吃波菜一樣,菁英小同志就有力量用更高級的話語來跟社會對話了!經過乖寶寶升學體制從一中一女中到台大外文到留美,講美國話的總是比別人顯得高人一等(反正別人也看不懂無法與我對話),和作為同性戀個體的孤獨情感連結起來保護自身。
另些例證是,雖然這橫向轉譯看似無時差地同時,但仍顯著地時空壓縮和延遲。台灣還剛開始叫gay and lesbian時、沒多久又要變成LGBT了。1990年代還沒有足夠文化資本和主流化的變性社群存在,因此,和變性社群的衝突延遲至2010年代下半才逐漸浮現。
美國gay and lesbian study和酷兒理論共享「歷史化現今同志身份以前的歐美歷史」這件事,也幾乎被全盤忽略了。當然,後人之見,作為第三世界東亞,光要脈絡化東亞從古代到現代(列強入侵、被殖民、後進現代化)的歷史、歐美古代到現代(modernity)發生什麼事、再把兩者接起來去看東亞(中國日本台灣)現代過程以來發生了什麼,是幾乎不可能的。台灣因特殊情境,作為缺乏歷史意識或斷裂的地區。有意識地挖掘東亞在引入美國gay and lesbian模式以前曾發生什麼事,約自2010年代後才出現。
我的建議是,現今要seminar這些東西,可能至少要先建立兩方向的同志身份史概略。酷兒理論(除了思潮脈絡的後結構啊法國1968風暴啦之外),要帶一下前身還有個學群叫gay and lesbian study;現今美國圈子怎麼重看石牆以來的事,以及美國石牆之前麥卡錫時期。二戰前歐洲至少要帶一下性科學至被納粹中斷以前的貢獻,以及歐洲1920年代已存在一個性倒錯雌雄同體模式的同性戀社交文化圈,然後19世紀以前。東亞要帶一下石牆同志是1990年代以來引入,但先前(民初和明治)也已經受了歐洲性倒錯科學的文化影響,再先前才是古典中國/日本原先文化。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64內容數
在愈來愈講太PEACE人話的世代,繼續造反性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薇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作的最大特點,莫過於它是一部不是由跨性別者自我書寫、而是由旁觀者角度的自傳、一本討論老年(trans older),並且,丟出了一系列核彈級——但願這麼說不誇張——問題的著作了。
台灣引用的Halberstam實在讓我頭很痛...。一部份手邊進行的主題會涉入T/P爭論史問題,很難繞過他。 爬了他主要出版脈絡幾點節點,(1998); (2005); (2011), 以及怕買不到只好入手了中譯(2012),都是經常被台灣女同志酷兒學者"引用"的名篇。gaga其實只有一部份和la
本文懶人摘要一下這篇文章,(1998)。中譯大概是,〈跨性別踢:踢/FTM疆界戰爭與陽剛連續體〉? 先說一下,Halberstam的書還有個特色。他的書雖然是個文集,個篇之間主題相對完整,他總是用書名提出一個概念、試圖收攏這些章節;但有些章節其實和書名概念的關連比較沒那麼大。它是比較鬆散性的。建議
【按編:某時無聊寫的舊稿,放著不如生灰塵就貼出來吧。也懶得再改得更精雕細逐了改天吧就這樣吧。供考古。】
「桌子可以變成動物,動物又可以變成人再變成神。有的女神為了和男人談戀愛、又自甘下降變成人。事情總是變萬幻千,都是人類想法的投射。ㄋㄟˇ,也許你想成為的東西,其實並不是你所想的那個樣子哦。」
本作的最大特點,莫過於它是一部不是由跨性別者自我書寫、而是由旁觀者角度的自傳、一本討論老年(trans older),並且,丟出了一系列核彈級——但願這麼說不誇張——問題的著作了。
台灣引用的Halberstam實在讓我頭很痛...。一部份手邊進行的主題會涉入T/P爭論史問題,很難繞過他。 爬了他主要出版脈絡幾點節點,(1998); (2005); (2011), 以及怕買不到只好入手了中譯(2012),都是經常被台灣女同志酷兒學者"引用"的名篇。gaga其實只有一部份和la
本文懶人摘要一下這篇文章,(1998)。中譯大概是,〈跨性別踢:踢/FTM疆界戰爭與陽剛連續體〉? 先說一下,Halberstam的書還有個特色。他的書雖然是個文集,個篇之間主題相對完整,他總是用書名提出一個概念、試圖收攏這些章節;但有些章節其實和書名概念的關連比較沒那麼大。它是比較鬆散性的。建議
【按編:某時無聊寫的舊稿,放著不如生灰塵就貼出來吧。也懶得再改得更精雕細逐了改天吧就這樣吧。供考古。】
「桌子可以變成動物,動物又可以變成人再變成神。有的女神為了和男人談戀愛、又自甘下降變成人。事情總是變萬幻千,都是人類想法的投射。ㄋㄟˇ,也許你想成為的東西,其實並不是你所想的那個樣子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我出生在白色恐怖的後期,上大學前後看到當時的反對黨(民進黨)的成立,剛好又生長在蘭陽平原,這個以黨外自稱、追求民主自由的地方。 所以可以一眼就看出,現在這個所謂的白色力量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完全背離了當初蔣渭水為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初衷。 大學時代碰上野百合學運,蹺課就跑去中正紀念靜坐抗議萬年國
Thumbnail
你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性別失衡的求偶焦慮,華人地區(中國跟台灣)的男人常常變成舔狗,日韓卻不會嗎? 你知道答案可能跟不同地區的女權發展有關嗎? 主要的原因跟 經濟下行、產業結構跟女權發展這三個因素有關,尤其是後者。本文除了講解三地的女權發展,同時也會說明相關歷史背景。
Thumbnail
今日美中關係處於新冷戰,美國仍拒絕"脫鉤",可以1990年代美國大眾文化的"與敵同眠"主題況之。女人與男人發生性關係,早上起來告“強姦”的案件集中在那個年代,卻非宗教保守主義的反性,乃是女權與"父權社會"的鬥爭。美國的偉大制度"異性戀羅曼史"因此淪為殺戮戰場。美國倡議"全球化"亦違反原意,成為戰場。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Thumbnail
【余案:美國會有「文革」嗎?這種問題聼上去似乎匪夷所思。實際上卻是迫在眉睫的威脅。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端視讀者坐在哪條板凳上。不同立場自然會有不同回應。昨天看到一個號稱中立的網站有貼文稱:……美国共产党更像是一个清谈馆。该党的确对包括种族歧视,性别平等,同性恋的诸多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 – 其主张与自由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或許,在試圖與《同志文學史》互相拆解、檢視「台灣的發明」這問題時,仍會不自主地被另外一個主張所吸引:「『同志文學』不只是一種『文類』(genre),而更是一種『領域』(field)」。我們熟悉波赫士如何談論分類:任何一種想完美又無所不包的分類意圖,最後終將朝向一種自我矛盾的、阻斷思考(如此完全違反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我出生在白色恐怖的後期,上大學前後看到當時的反對黨(民進黨)的成立,剛好又生長在蘭陽平原,這個以黨外自稱、追求民主自由的地方。 所以可以一眼就看出,現在這個所謂的白色力量根本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完全背離了當初蔣渭水為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初衷。 大學時代碰上野百合學運,蹺課就跑去中正紀念靜坐抗議萬年國
Thumbnail
你知道為什麼同樣是性別失衡的求偶焦慮,華人地區(中國跟台灣)的男人常常變成舔狗,日韓卻不會嗎? 你知道答案可能跟不同地區的女權發展有關嗎? 主要的原因跟 經濟下行、產業結構跟女權發展這三個因素有關,尤其是後者。本文除了講解三地的女權發展,同時也會說明相關歷史背景。
Thumbnail
今日美中關係處於新冷戰,美國仍拒絕"脫鉤",可以1990年代美國大眾文化的"與敵同眠"主題況之。女人與男人發生性關係,早上起來告“強姦”的案件集中在那個年代,卻非宗教保守主義的反性,乃是女權與"父權社會"的鬥爭。美國的偉大制度"異性戀羅曼史"因此淪為殺戮戰場。美國倡議"全球化"亦違反原意,成為戰場。
  在各種領域內,台灣都有非常多制度與規範是從威權時代遺留下來,或繼承了威權時代的思維所訂定。它們往往會以「預防不好的事」為由,只要曾經出過什麼事,或者負責制定規則的人想像中可能會出什麼事,總之就是先禁止。以至於熱愛諧音梗的台灣人,會笑稱台灣不是「先進國家」,而是「先禁國家」。
Thumbnail
【余案:美國會有「文革」嗎?這種問題聼上去似乎匪夷所思。實際上卻是迫在眉睫的威脅。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端視讀者坐在哪條板凳上。不同立場自然會有不同回應。昨天看到一個號稱中立的網站有貼文稱:……美国共产党更像是一个清谈馆。该党的确对包括种族歧视,性别平等,同性恋的诸多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 – 其主张与自由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或許,在試圖與《同志文學史》互相拆解、檢視「台灣的發明」這問題時,仍會不自主地被另外一個主張所吸引:「『同志文學』不只是一種『文類』(genre),而更是一種『領域』(field)」。我們熟悉波赫士如何談論分類:任何一種想完美又無所不包的分類意圖,最後終將朝向一種自我矛盾的、阻斷思考(如此完全違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