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繼續討論Halberstam其它部份,但這論題似乎是難以迴避、必須先加以廓清。
這麼說吧,不論是Judith Butler、Judith/Jack Halberstam、Eve Sedgwick等常被台灣作「酷兒理論」濫觴,在美國當時1980年代末有一個脈絡。酷兒理論前身,有個東西叫作gay and lesbian study,男女同志研究;有個東西叫gay and lesbian community,男女同性戀社群;有個東西叫gay liberation movement,同性戀解放運動。
這些東西的共同脈絡,來自1969年石牆運動以來,同期於二波婦女運動和黑人民權運動。從這時間點開始,才誕生了現在版本的同志(不同於病理化同性戀和前時代類型),並且在1980年代(舊金山大遊行)發展至顛峰。
1980年代中後發生了許多反挫:保守共和黨執政、愛滋病。以及,gay and lesbian模式發展至1980年代盛大時,也引發新的衝突:小平頭man男中產樣才是男同志,變裝皇后不是;不分才是女同志,鐵T和傳統老婆T婆不是。這些紛爭促使了一群同志研究學群裡的一些人開始質疑「同性戀身份政治」導致的當時難題,並嘗試非本質主義身份以外的政治路徑;另一些同性戀研究史家,開始追溯在石牆運動以前的身份類型樣態,包括1920-1950年代美國,以及二戰前歐洲性科學及上溯古希臘等。
Butler代表作《性別麻煩》,首要在指出(在婦運脈絡)身份形上學導致的難題;接著與1980年代顯眼的女性主義理論家同行對話;書末忽然丟出個觀審「扮裝」經驗的另類政治可能性——雖然不斷遭到龐大誤解,日後也不斷重新修正。Sedgwick代表作《衣櫃知識論》,首篇「定理」在清晰地問題化身份定義問題、出/入櫃問題的不斷兩面性,並且在歷史化的理解下重新把定義動態化(然後拿了歐美文學系熟稔的文學來討論)。Halberstam代表作《女性陽剛》,寧可說在變性社群與傳統女性主義女同志之間、不斷展現其自身中間位置的能見性與政治性,其中也包含了他對歐美前代歷史同性戀樣貌的梳理與創意發想。再後來,不論是負面倒退情感、情感研究、國族主義到反以色列入侵等,無不皆以"非身份政治"的方式去開發同性戀立足點的其它政治路徑可能性。
簡單說,在美國的"酷兒理論家",是建立在已經有一個主流濫觴的同志運動/同志社群的前提背景下。
接著,我們來看當時1990年代初、台灣接收(當時最新)美國玩意的時空背景。正逢解嚴社會力解放,留美博士回國任教,一批菁英校園和中產階層的年輕同性戀才剛出現,同志運動在當時幾乎等同不存在(僅零星事件發聲),只有靠著台大外文系學者、婦女新知等扶持借資源幫講話給台大社團等。想像在這樣時空下,社會壓迫嚴俊、同性戀能見度正當性幾乎還沒有,一群文青小同性戀急迫需要汲取涵養、才能自我賦權並且和周圍對抗(父母、校園、職場等)。醬醬——美國酷兒理論,就這麼在台灣背景下,幾乎無時差地降世了。
但這裡有個弔詭。酷兒理論在美國脈絡,某種程度言是「批判運動自身」的東西。但在台灣文青同性戀的接收脈絡,從情感面向來解讀:用來賦權自身同志身份正當性。1990年代台灣理解的酷兒理論,比較像是肯定自身(尚在茁壯)的同性戀身份。這個情感結構,仍存在在1990年代仍是學生、後來回台任教的中世代同志(外文系)學者身上。比如,直至今日,酷兒(或反正跨性別牛丸之類看起來很酷的東西)就仍被許多台灣碩博士和外文系背景學者講成是「反正它的存在本身就有顛覆主流社會的力量」——重新又被塞為「身份」。
尷尬地,這和酷兒理論反身份政治、反本質主義的背景,是背道而馳的。
這個情感結構,仍存在在1990年代仍是學生、後來回台任教的中世代同志(外文系)學者身上。因此,在台灣詮釋的美國酷兒理論中,總有許多東西被去脈絡。它和同志研究/社群/運動、乃至和婦女運動與變性社群的張力不見了。它在和當時美國什麼東西對話,直接被丟失、被無視了。
對台灣接收而言,美國酷兒理論比較像是被我們當作「撒尿牛丸」的東西,反正美國時麾比較圓,吃下去就瞬間「大補丸」,像大力水手吃波菜一樣,菁英小同志就有力量用更高級的話語來跟社會對話了!經過乖寶寶升學體制從一中一女中到台大外文到留美,講美國話的總是比別人顯得高人一等(反正別人也看不懂無法與我對話),和作為同性戀個體的孤獨情感連結起來保護自身。
另些例證是,雖然這橫向轉譯看似無時差地同時,但仍顯著地時空壓縮和延遲。台灣還剛開始叫gay and lesbian時、沒多久又要變成LGBT了。1990年代還沒有足夠文化資本和主流化的變性社群存在,因此,和變性社群的衝突延遲至2010年代下半才逐漸浮現。
美國gay and lesbian study和酷兒理論共享「歷史化現今同志身份以前的歐美歷史」這件事,也幾乎被全盤忽略了。當然,後人之見,作為第三世界東亞,光要脈絡化東亞從古代到現代(列強入侵、被殖民、後進現代化)的歷史、歐美古代到現代(modernity)發生什麼事、再把兩者接起來去看東亞(中國日本台灣)現代過程以來發生了什麼,是幾乎不可能的。台灣因特殊情境,作為缺乏歷史意識或斷裂的地區。有意識地挖掘東亞在引入美國gay and lesbian模式以前曾發生什麼事,約自2010年代後才出現。
我的建議是,現今要seminar這些東西,可能至少要先建立兩方向的同志身份史概略。酷兒理論(除了思潮脈絡的後結構啊法國1968風暴啦之外),要帶一下前身還有個學群叫gay and lesbian study;現今美國圈子怎麼重看石牆以來的事,以及美國石牆之前麥卡錫時期。二戰前歐洲至少要帶一下性科學至被納粹中斷以前的貢獻,以及歐洲1920年代已存在一個性倒錯雌雄同體模式的同性戀社交文化圈,然後19世紀以前。東亞要帶一下石牆同志是1990年代以來引入,但先前(民初和明治)也已經受了歐洲性倒錯科學的文化影響,再先前才是古典中國/日本原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