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靈魂急轉彎 Soul | 別再追尋熱忱了,活在當下就夠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其實電影所要傳達的訊息,和我自己現階段人生所理出的結論,有滿高程度的相似性。我也曾經很相信"find your passion"這樣的信念,如果把自己的興趣發展到極致,人生就能一帆風順。但隨著歲數的增長,慢慢發現這個信念有其脫離現實的地方。如果太執著於自己必須找到「那件事情」,這股力量會變成限制自己的枷鎖,最後像主角Joe一樣陷入困境。
原本看到22號進入 Hall of Everything 打算嘗試各種興趣的時候,我想說,該不會吧,又要再洗腦一波 "find your passion" 這種概念嗎;但隨著劇情推展,我就慢慢放心了,迪士尼果然是要顛覆這個概念。

我以為攝影是我的熱忱

大概在高中到大學初期,我很熱愛攝影,每次和家人出去玩,我一定會認真拍照,回到家再檢視自己的照片、思考下次該怎麼進步等等的,從那之後我就開始相信「攝影是我的熱忱」。不過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新鮮感與成就感開始消退,拿起相機拍照的次數慢慢下降。
但我還是沒有把「我對攝影充滿熱忱」的信念放下。我還是會去讀些攝影書籍、參加展覽、看影片學一些攝影的技巧等等的。不過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總是提不起勁,我好像只是為了去支撐一個外在的框架,強迫自己相信「我還是對攝影充滿熱忱的」,才去做這些事情。
後來發現,我其實是不敢承認,自己不再那麼喜歡攝影了。
我以為擁有這個攝影師的身份,讓我變得比同儕還要不一樣,比他們活得更有價值。所以我把其他「非攝影」的事情都排除在外,保留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來彰顯自己的價值。可是我明明就對這件事不再那麼有興趣了,我為什麼還要死守著它呢?因為要放下自己引以為傲的身分,真的並不容易。那幾乎是在承認自己並不特別,也沒有比別人在某個領域比別人突出。
我這才開始意識到,「我對攝影充滿熱忱」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一種限制。
是我自己把路走窄了。我明明可以更open-minded一點,嘗試去看見那些「不符合我的身分」的事情。搞不好我更喜歡做其他事情,只是我還不知道。

“You know, lost souls are not that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zone.”

原本我享受攝影,是因為可以去玩弄、創造影像的可能性,捕捉當下的感受。但到最後,我太在乎最終作品應該要如何呈現、如何得到更多關注,每張照片好像都有更遙遠的事情要達成,或是應該滿足某個不知名人物的標準。於是慢慢失去了當下拍照的樂趣。
而這樣的體悟,也呼應了這部電影的概念。在電影裡,海盜船船長也和Joe說過,進到zone的人,其實和那些被黑色物質包覆的lost soul沒什麼兩樣。就像是我過度執著在自己的攝影路上,反而失去了與人生的連結。
好好承認自己不喜歡攝影的心態以後,過了幾年,我反而拾回了當初喜歡上攝影的感覺。我重新告訴自己,在拍照的當下,就是創作的終點、以及滿足的終點了。未來想要拿著這些照片做什麼事情,未來再說吧。

Mentor

我也很喜歡電影裡 mentor (人生導師)這個劇情設定。
當Joe在貓咪的身體裡,擔心著見到他媽媽之後要說什麼話,22號卻自在的敞開她所有感官,當個傻子,享受街上的每一刻,躺在水溝蓋上感受蒸氣,聽見地鐵裡的美妙歌喉。如果這時Joe回到他原本的身體裡,他一定會忙著擔心自己的未來如何被搞砸,而聽不到那美妙的歌聲。就像lost soul一樣,執著在自己的熱忱裡,忘了活在當下。
但正是因為22號進入了錯誤的身體,他們倆之間個性的差異,才擦出了有趣的火花。
雖然Joe是22號的導師,但他們之間的學習是雙向的:Joe幫助22號找到了spark,22號也讓Joe學習到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他們都從彼此生活的差異中,看見了人生不同的可能性。
回到現實世界來講,我也常常透過朋友的生活方式,去理解他們的價值觀,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為什麼他們可以輕易的做到,那些我做不到的事情?又為什麼我認為很輕易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卻這麼困難?我總是從我的朋友身上學習到,在我身上永遠產不出來的文化。
“How come we never talked about your life before?”
“You never asked. But I’m glad you did this time.”
我也很喜歡這一幕所蘊含的氛圍。活在Joe身體裡的22號,只不過是很自在的用她自己的方式和理髮師聊天,卻馬上在這位朋友身上發現了Joe從沒認識過的一面。
或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鼓起勇氣去問問那個我們從未問過、但一直都很好奇的問題,就會開啟另一場充滿驚喜的旅程。

“Those really aren’t purposes. That’s just regular old living.”

“Those really aren’t purposes. That’s just regular old living.”
這句話出現在兩個地方。第一次是當22號開始喜歡上地球的生活,說她或許擅長「看天空」或是「走路」的時候,Joe告訴她那不過只是日常生活罷了。第二次是當22號變成了lost soul,她用狂暴的聲音譴責自己,她的人生沒有意義,那只不過是日常生活罷了。
真沒想到同樣一句話,可以創造如此截然不同的語境。
對22號來說,叛逆就是她的本性,再怎麼偉大的mentor都沒辦法「教化」她,她根本不在乎什麼是purpose,她只知道她很享受這些日常。但經過一連串的打擊,連她自己都被社會所施加的壓力給說服了,腦中出現的那些怒斥,都是她自己的聲音。

“What I want is the ocean.”

在Joe享受完期待了一輩子的夜晚之後,他問Dorothea,"What happens next?",Dorothea告訴他,隔天晚上再來這裡練習一遍。接著,她說了那個關於一條魚的故事,Joe聽完頓然失語。
Joe搭上地鐵回家,看見地鐵上一張張黯然失色的陌生臉龐,再看見玻璃倒影中的自己,彷彿在這最激情的夜晚結束之後,他還是得要面對日復一日的無趣生活。他以為,成為知名的音樂家就是「人生解答」,生活從此富有色彩。
但事實上,我們永遠都還有下一秒的人生要活。
我們一直都不相信,自己已經在海洋裡游泳。我們總以為那是水。
我想,Joe必須經歷過夢想中的夜晚結束後的空虛,才能回過頭來體會,22號在日常片刻中感受到的喜悅,值得佔去生命多少重量。

結局

電影結局並沒有交代22號的最後一項spark究竟是什麼,也沒有把「人生的結論」說得很明。
但正是因為它沒有講得太清楚,我才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結局。因為沒有人知道人生該怎麼過。究竟該像Joe一樣用力的追尋自己的熱情?還是要像22號一樣隨性的態度去過每一秒?沒有人可以告訴你,怎樣才是比較好的。
那一片旋轉落下的種子,可以是任何物品:可以是在理髮廳拿到的棒棒糖、吃了一半的貝果、披薩的餅皮、老媽在吵架之後露出的微笑、差點放棄吹奏喇叭的學生、海浪打在腳掌上的浸潤,其實是什麼都不重要。只要還懂得拾起生活片段,透徹的品嘗,每一個瞬間都能閃現火光。
我確信的是,我不會讓自己淪為lost soul。
我會好好活在此時此刻的生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創作就是在寫日記。是自我成長的日常紀錄,也是想法和情感的傳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語臻-avatar-img
2024/03/19
寫得真好🥹很喜歡你的文章!!在讀攝影是你的熱忱那段時還以為在寫我自己,太有共鳴😭✨👍🏻
Andy 的過度思考日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19
語臻 謝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乙女新夢成員淺紫色擔當 Rinka 於上周六晚 (2 月 8 日) 舉行個人專場《Rinka’s Fairyland Music Party》。活動在葵芳工廈一 livehouse 舉行,乙女新夢原本是香港日系地下女子偶像組合,近年才慢慢走入主流樂壇,從地下圈來,也回到熟悉的地方用最精彩的表演慶祝出
Thumbnail
「這是個妄想長生不老的有錢人。」 「這只是為了吸引眼球的商業操作。」 「如果活著要這麼克制,那還有什麼樂趣?」 針對紀錄片一位富豪透過極端自律方式「對抗時間」引發的爭議,並反思現代醫療模式及個人健康選擇。
Thumbnail
我認為強調宗教性,或許不如深入潛意識來解析。在內涵上,似乎較能接榫趙春翔,但表演於洪通式的本土庶民心靈的舞台。我的感覺是凸型人與其其說是佛國淨土vs. 六道輪迴,毋寧看成曾培堯出入夢境,即幻即真的靈視天地游舞。
本篇以電影版為主,因也曾閱讀過張愛玲原著小說內容,差異並不大,主要不同之處在於電影版增加了葛薇龍與喬琪喬度蜜月的情節,其餘部分雖有小改但並不影響情節鋪展,故以電影版為心得書寫主體。 你看裡面,像不像長三堂子裡剛買進一個人? 葛薇龍,一個原本只是想在香港讀完中學的女學生,出生於
Thumbnail
什麼是有意義的一生呢?故事的主角Joy是個爵士鋼琴好手,懷揣著夢想,卻人到中年鬱鬱不得志,沒想到在離夢想最近的時刻,陰錯陽差的將自己“邁進”歸零的世界,為了順利從返人間,被迫作為萬年畢不了業的靈魂22號的啟發導師,師徒二人在一次次的碰撞中,摸索出人生真正的意義完成彼此的角色歷程......
Thumbnail
Disney 在 2020 年出品的靈魂急轉彎,充滿新穎的觀點對於靈魂的描述。從靈魂先修班到投胎變成人的過程,充滿對生活、自我探索的感想。觀影者也能從其中找到共鳴,明白活著的意義。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想過: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到底為什麼活著?活著是了什麼?這問題困擾了我好久,直到我看了《靈魂急轉彎(Soul)》這部電影,帶給了我新的體悟和深刻的啟發。
Thumbnail
會收看這部影片,是被飛機上的簡介所吸引,說這是一部日本賣座很好的動畫片,應該是第三或第10高票跑吧!? 這部片一開始,從動畫的 細膩來看,非常類似宮崎駿老師的作品,但是爬網之後,發現兩者之間似乎沒有任何的關聯,下面這篇文章有人做了比較,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這部片的背景故事,並沒有做清
跟隨你的興趣去做事。 年青時,我們看到什麼有趣,就會立即去參與、了解或學習。 長大後,我們的好奇心卻消退了。我們怕: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乙女新夢成員淺紫色擔當 Rinka 於上周六晚 (2 月 8 日) 舉行個人專場《Rinka’s Fairyland Music Party》。活動在葵芳工廈一 livehouse 舉行,乙女新夢原本是香港日系地下女子偶像組合,近年才慢慢走入主流樂壇,從地下圈來,也回到熟悉的地方用最精彩的表演慶祝出
Thumbnail
「這是個妄想長生不老的有錢人。」 「這只是為了吸引眼球的商業操作。」 「如果活著要這麼克制,那還有什麼樂趣?」 針對紀錄片一位富豪透過極端自律方式「對抗時間」引發的爭議,並反思現代醫療模式及個人健康選擇。
Thumbnail
我認為強調宗教性,或許不如深入潛意識來解析。在內涵上,似乎較能接榫趙春翔,但表演於洪通式的本土庶民心靈的舞台。我的感覺是凸型人與其其說是佛國淨土vs. 六道輪迴,毋寧看成曾培堯出入夢境,即幻即真的靈視天地游舞。
本篇以電影版為主,因也曾閱讀過張愛玲原著小說內容,差異並不大,主要不同之處在於電影版增加了葛薇龍與喬琪喬度蜜月的情節,其餘部分雖有小改但並不影響情節鋪展,故以電影版為心得書寫主體。 你看裡面,像不像長三堂子裡剛買進一個人? 葛薇龍,一個原本只是想在香港讀完中學的女學生,出生於
Thumbnail
什麼是有意義的一生呢?故事的主角Joy是個爵士鋼琴好手,懷揣著夢想,卻人到中年鬱鬱不得志,沒想到在離夢想最近的時刻,陰錯陽差的將自己“邁進”歸零的世界,為了順利從返人間,被迫作為萬年畢不了業的靈魂22號的啟發導師,師徒二人在一次次的碰撞中,摸索出人生真正的意義完成彼此的角色歷程......
Thumbnail
Disney 在 2020 年出品的靈魂急轉彎,充滿新穎的觀點對於靈魂的描述。從靈魂先修班到投胎變成人的過程,充滿對生活、自我探索的感想。觀影者也能從其中找到共鳴,明白活著的意義。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想過: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到底為什麼活著?活著是了什麼?這問題困擾了我好久,直到我看了《靈魂急轉彎(Soul)》這部電影,帶給了我新的體悟和深刻的啟發。
Thumbnail
會收看這部影片,是被飛機上的簡介所吸引,說這是一部日本賣座很好的動畫片,應該是第三或第10高票跑吧!? 這部片一開始,從動畫的 細膩來看,非常類似宮崎駿老師的作品,但是爬網之後,發現兩者之間似乎沒有任何的關聯,下面這篇文章有人做了比較,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這部片的背景故事,並沒有做清
跟隨你的興趣去做事。 年青時,我們看到什麼有趣,就會立即去參與、了解或學習。 長大後,我們的好奇心卻消退了。我們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