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會︳好好擁抱自己《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

希娜-avatar-img
發佈於茶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蘇絢慧

《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蘇絢慧

你能分清孤獨跟孤寂嗎﹖我們都習慣統一把孤獨、寂寞這類詞混在一起使用,卻可能連自己都分不清之間的差別﹖為甚麼有人可以享受一個人生活﹖為甚麼又有人既恐人又寂寞﹖

作者在不同章節解釋孤獨和孤寂,其中一句個人覺得很精闢:

孤獨和孤寂的差別,正在於內在的心靈狀態和能量,前者是能安在的的獨處,而後者則是虛弱地孤立著。


在這個科技發達方便的社會,我們不必面對面交流,也能有千百種「對話」的方式來達到目的,只是它們都不是溝通。應該說,我們都沒有好好說話。

所謂的心理飢餓,就是思想交流和情感連結的長期匱乏,所造成的心裡空洞感。

書中大部分篇幅都提到童年、過去塑造今天的我們。假如我們擁有不幸、痛苦的童年,長大的我們很容易內心封閉、同理心感受有限、合作和同調性弱等等。之前讀過《被討厭的勇氣》,就發現這點被阿德勒的目的論相反。沒有要爭議誰對誰錯的意思,世界的確有一群人很容易沉溺過去,在他們願意前行之前,目的論對他們來說根本是屁話。我們硬要說三道四說某人怎樣怎樣,也會輕易提及別人的過去。這樣說來,過去對我們確是有所影響,但個人認為這對於立心要改變的自己影響不大。

決定論還是目的論都是用來解釋我們過去或現在,而要擺脫舊有的自己,必須有所不同。如同《未來預演:啟動你的量子改變》的tagline所說:

你不可能用舊的自己,換一個新的未來。

書中的童年的解說就個人而言,都是讓讀者方便理解論說的例子,不必執著於過去。而到書後段,亦是個人覺得最讚的地方。
我們也許看過很多心理書、療癒書、身心靈的書,內容都不乏提到要自我覺察、接受自己balabalabala,卻沒有幾本書實際地告知讀者該怎麼做,有哪些步驟。當一個人要鑽牛角尖,沒有腳踏實地的東西,很容易會走偏,或有反效果。

作者以六個階段引導讀者如何擁抱及愛回孤寂的自己,親密和愛聽起來或許很老套,卻是人的需求之一。你可以是個享受孤獨卻不感寂寞的人,只要你能好好擁抱自己。

看書的過程我一直想著《被討厭的勇氣》,但在此刻我認為如果先看《療癒孤寂》,再看《被討厭的勇氣》,應該會再容易被打動,推動自己要改變,迎接自己更喜歡的未來。現在看來,兩者都是自我療癒的書。《療癒孤寂》像是入門,解釋狀態,讓拒絕態度轉化的第一步。《被討厭的勇氣》就是給他重重一擊,推著你前進的升級版。

兩本書最後都不是要我們一個人完成大我,而是要知道抱著自己與他人連結,才是當下的幸福。

最後以《療癒孤寂》的一句話完結:

你若是一座孤島,你會發現他人也是。但不同的是,即使我們是一座座的孤島,我們已經有連結彼此的橋樑,來往和諧、交流真誠。你是你,我是我,但我們因為連結和交流,而成了有意義的我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娜的沙龍
7會員
44內容數
喝杯茶,看個書。 在書香感受茶味,在茶香中嘗到故事。
希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01
消失三個月真的很抱歉... 《食旨》南方舞廳 關於食,坊間有各款食譜書、食評書,大家買自己需要的就可以了。而我選擇了這書的原因﹖就看中了這封面的設計,看著很有質感,僅僅如此。
Thumbnail
2021/07/01
消失三個月真的很抱歉... 《食旨》南方舞廳 關於食,坊間有各款食譜書、食評書,大家買自己需要的就可以了。而我選擇了這書的原因﹖就看中了這封面的設計,看著很有質感,僅僅如此。
Thumbnail
2021/03/03
«君子街,淑女拳» 天航 本來就預想這套書寫不出甚麼感言,應該說這類青春小說我基本都沒有甚麼感想。當年還在唸書的我可能會寫些矯情的情感小語來表達自己是個治癒系文青,如今…光想就雞皮疙瘩,過於感性的路線不太適合我。
Thumbnail
2021/03/03
«君子街,淑女拳» 天航 本來就預想這套書寫不出甚麼感言,應該說這類青春小說我基本都沒有甚麼感想。當年還在唸書的我可能會寫些矯情的情感小語來表達自己是個治癒系文青,如今…光想就雞皮疙瘩,過於感性的路線不太適合我。
Thumbnail
2021/02/17
《強風吹拂》三浦紫苑 說在前頭,要不是先在Netflix看過動畫,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在這店拿起這本小說。因為封面實在不是我的菜,對不起我就是如此膚淺的生物。因為從前的經驗,本人並沒有熱衷看日本翻譯小說,主要是遇過很爛的翻譯,導致棄書。
Thumbnail
2021/02/17
《強風吹拂》三浦紫苑 說在前頭,要不是先在Netflix看過動畫,我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在這店拿起這本小說。因為封面實在不是我的菜,對不起我就是如此膚淺的生物。因為從前的經驗,本人並沒有熱衷看日本翻譯小說,主要是遇過很爛的翻譯,導致棄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社會傾向將孤獨戴上一頂可憐的帽子,例如哪個藝人去世但未婚生子的新聞,又或者是「1-10級孤獨等級表」的網路文章,處處渲染我們對孤獨的認知。 也因此,因為害怕和邊緣畫上等號,於是跑趴、泡社群、玩交友軟體,成了暫時的安慰劑。再嚴重一點的,還會勉強自己討好不同頻率的人、硬加入不屬於自己的團體,說服自己表
Thumbnail
社會傾向將孤獨戴上一頂可憐的帽子,例如哪個藝人去世但未婚生子的新聞,又或者是「1-10級孤獨等級表」的網路文章,處處渲染我們對孤獨的認知。 也因此,因為害怕和邊緣畫上等號,於是跑趴、泡社群、玩交友軟體,成了暫時的安慰劑。再嚴重一點的,還會勉強自己討好不同頻率的人、硬加入不屬於自己的團體,說服自己表
Thumbnail
把自己的真心、不堪的過去、心裡的結、負面的情緒,掏出來給別人看, 不是舒服的事情,因為沒人能理解百分百的自己。 他們理解了百分之四十,以淺薄的認識,定義了你,接著衍生出同情、誤解、輕視、悲憫、指責。 此刻,你更寂寞了。
Thumbnail
把自己的真心、不堪的過去、心裡的結、負面的情緒,掏出來給別人看, 不是舒服的事情,因為沒人能理解百分百的自己。 他們理解了百分之四十,以淺薄的認識,定義了你,接著衍生出同情、誤解、輕視、悲憫、指責。 此刻,你更寂寞了。
Thumbnail
從「心」出發,透過心理學的視角來討論自己與他人,在面對種種難關的時刻,要該如何去應對呢?
Thumbnail
從「心」出發,透過心理學的視角來討論自己與他人,在面對種種難關的時刻,要該如何去應對呢?
Thumbnail
當孤獨被貼上負面標籤,那麼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下意識的想跑外面參加聚會呢? 我以前是很喜歡與同學交流,直到學校畢業後明白一件事,學校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再多也都只是虛幻的,也因此開始漸漸收起主動與人交流的習慣。 而獨處時間,就是增加與你自己對話的機會,當你開始與自己對話,你才會明白自己平常有哪些需
Thumbnail
當孤獨被貼上負面標籤,那麼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下意識的想跑外面參加聚會呢? 我以前是很喜歡與同學交流,直到學校畢業後明白一件事,學校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再多也都只是虛幻的,也因此開始漸漸收起主動與人交流的習慣。 而獨處時間,就是增加與你自己對話的機會,當你開始與自己對話,你才會明白自己平常有哪些需
Thumbnail
孤單是種狀態,寂寞是種心情。培養獨處的能力,做自己最好的陪伴。
Thumbnail
孤單是種狀態,寂寞是種心情。培養獨處的能力,做自己最好的陪伴。
Thumbnail
孤獨的人,非常危險。 有人因為孤獨而陷入憂鬱,也有人因為孤獨而成就不凡。 區別只在於是否善用了孤獨的力量。 這本書介紹了如何利用孤獨的力量,在孤獨中成長茁壯,以及如何面對孤獨。
Thumbnail
孤獨的人,非常危險。 有人因為孤獨而陷入憂鬱,也有人因為孤獨而成就不凡。 區別只在於是否善用了孤獨的力量。 這本書介紹了如何利用孤獨的力量,在孤獨中成長茁壯,以及如何面對孤獨。
Thumbnail
情緒和感受是人天生的功能,但過快的生活節奏和過多的應該制約了自己去意識人生而為人的細膩。 我們會怕寂寞,那是為什麼?我們真的無法學會孤單嗎?心中反噬的情感需求是必然的嗎? 孤單是場修練,旁邊沒有任何人,正是如此,你有大把的時間與自己相處,沒有人告訴你接下來的人生應該做什麼? 漸漸地,我也不
Thumbnail
情緒和感受是人天生的功能,但過快的生活節奏和過多的應該制約了自己去意識人生而為人的細膩。 我們會怕寂寞,那是為什麼?我們真的無法學會孤單嗎?心中反噬的情感需求是必然的嗎? 孤單是場修練,旁邊沒有任何人,正是如此,你有大把的時間與自己相處,沒有人告訴你接下來的人生應該做什麼? 漸漸地,我也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