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其實也可以說,緣起於2020年尾的社交媒體的移民潮,也是不成功的。
去年美國大選的時候,因為主流的社交媒體如Facebook和Twitter多番封殺持特定立場的言論和用戶戶口,激起大批網民轉移至其他社交媒體作抗衡。這股「移民」風潮很快就傳到對網絡監控和隱私越來越著緊的香港,在眾多alternative的社交媒體平台選項中,MeWe當時漸有跑出之勢,不少地區、興趣群組相繼成立,在facebook及一些大型討論區,也有不少網民鼓勵更多人開設MeWe戶口,亦有文友撰寫詳細的「移民攻略」,形成了一股社交媒體的移民潮。當時有不少人,包括自己,對於這移民潮,也持正面態度,並有過一絲的期望。
2021年1月,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宣佈了新的隱私政策,名正言順的讓whatsapp的用戶個資與facebook「共享」,而facebook當時針對此新政的「遊花園」式回應,把社交媒體的移民潮推向一個高峰。儘管當時移民潮的「主線」是轉移使用Signal作為日常通訊渠道,但MeWe在這股風潮的帶挈下,加上繁體中文版的適時推出,也重新獲得網民的關注,大型媒體如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亦在相若時間正式落戶MeWe。
雖然自己自多年前已極少使用facebook,但在手機裡卻一直有保留著facebook Lite應用程式,畢竟有些時候仍是會分享一些好文章到自己的facebook wall上(儘管沒有人會看),但在whatsapp爭議燒得正旺的時候,自己也果斷的決定把應用程式刪除,只透過網頁版登入使用。在使用更為不方便之時,自己最高紀錄是接近兩個星期沒有登入facebook。
自己在MeWe斷斷續續的加了四五十位朋友,也加入了好些地區群組和大量專頁。儘管如以往的文章所述,因為自己這些年來已習慣以閱讀相對較長的文章,重新回到帖子形式並不很習慣,故此自己對MeWe的黏度也不算很高。但漸漸地發現,自己的「朋友」發帖的次數越來越少(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們把帖子設定為只准密友觀看,而同時我又不屬「密友」的一員),自己在一天看到的個人帖,屈指可數之餘,也可以有超過一半都是自己發出的帖子。而地區群組也開始佈滿了蜘蛛網,會發帖的來來去去都是那十個八個人,而這些人又同時游走在不同地區的群組裡發相同的帖子;部份的個人和興趣專頁,更新的頻率也顯得疏落,帖子獲得的迴響也很冷清,只有一些仍然活躍的專頁,才會有較多的互動。
有時因為一些需要而登入facebook,在首頁仍然看到有不少朋友發帖子或出限時動態分享生活日常及個人思考,獲得的迴響和延伸討論仍然很多,跟MeWe的氣氛簡直是天攘之別。在一些大型討論區裡,也有網民說平日乘車時,看到滑手機瀏覽facebook和Instagram的人,仍然遠比MeWe為多。
刻意找了Google Play應用程式下載量排名的統計資料,可見在過去90天,MeWe在Google Play的下載量排名於去年十二月中仍處於高位,其後漸次下降,到一月份whatsapp爭議爆發時再度名列前茅,但這趨勢到二月份時已無以為繼,現時MeWe在Google Play的下載量排名持續位於二百名以外;相反,Signal在Google Play的下載量排名至今仍未跌出二十名以外,但仍然敗於whatsapp及facebook messenger。
無意站在道德高地批評人家沒有改變的決心,雖然有網民認為MeWe的管理層還稱得上是有心人,值得包容其不足之處並給予時間改進,但著實這數個月以來有關MeWe的UI簡陋且不容易使用的意見也不絕於耳(儘管經歷過更災難的Medium的自己並不完全同意),沒有設置2FA登入亦一直為人詬病,而專頁需要付費開設,對於一些團體和網絡來說也的確是一種負擔。社交媒體的興起和沒落有多項因素互為影響,但對於哪種因素才是促成大家仍然對facebook有較高黏度的主要原因,我也找不到絕對的答案:是各種替代品無法(相對)完美地取代facebook既有的各種功能,還是網絡生態早已被科技巨頭定型得太緊要以致脫離破局要付出的代價俱太高,抑或是大家已乾脆摒棄如facebook的這一種的網絡交流和訊息接收方式?
也有可能是,對於MeWe,我們還是不值得給予那麼多的持續關注。
只是在這個香港的氣壓越來越低沉的時刻,自己還是多了一重體會,對於大量半生不熟萍水相逢的人來說,一個人長期沒有(再)在facebook發帖,會否代表他已遭遇不測不在人世?定期在facebook蒲一下頭,可能也成了一種「報平安」的責任,但前提是,縱使你仍有心跳聲,也要有人仍然想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