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Facebook真的大得不能倒?再談MeWe移民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事到如今,其實也可以說,緣起於2020年尾的社交媒體的移民潮,也是不成功的。
去年美國大選的時候,因為主流的社交媒體如Facebook和Twitter多番封殺持特定立場的言論和用戶戶口,激起大批網民轉移至其他社交媒體作抗衡。這股「移民」風潮很快就傳到對網絡監控和隱私越來越著緊的香港,在眾多alternative的社交媒體平台選項中,MeWe當時漸有跑出之勢,不少地區、興趣群組相繼成立,在facebook及一些大型討論區,也有不少網民鼓勵更多人開設MeWe戶口,亦有文友撰寫詳細的「移民攻略」,形成了一股社交媒體的移民潮。當時有不少人,包括自己,對於這移民潮,也持正面態度,並有過一絲的期望。
2021年1月,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宣佈了新的隱私政策,名正言順的讓whatsapp的用戶個資與facebook「共享」,而facebook當時針對此新政的「遊花園」式回應,把社交媒體的移民潮推向一個高峰。儘管當時移民潮的「主線」是轉移使用Signal作為日常通訊渠道,但MeWe在這股風潮的帶挈下,加上繁體中文版的適時推出,也重新獲得網民的關注,大型媒體如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亦在相若時間正式落戶MeWe。
雖然自己自多年前已極少使用facebook,但在手機裡卻一直有保留著facebook Lite應用程式,畢竟有些時候仍是會分享一些好文章到自己的facebook wall上(儘管沒有人會看),但在whatsapp爭議燒得正旺的時候,自己也果斷的決定把應用程式刪除,只透過網頁版登入使用。在使用更為不方便之時,自己最高紀錄是接近兩個星期沒有登入facebook。
自己在MeWe斷斷續續的加了四五十位朋友,也加入了好些地區群組和大量專頁。儘管如以往的文章所述,因為自己這些年來已習慣以閱讀相對較長的文章,重新回到帖子形式並不很習慣,故此自己對MeWe的黏度也不算很高。但漸漸地發現,自己的「朋友」發帖的次數越來越少(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們把帖子設定為只准密友觀看,而同時我又不屬「密友」的一員),自己在一天看到的個人帖,屈指可數之餘,也可以有超過一半都是自己發出的帖子。而地區群組也開始佈滿了蜘蛛網,會發帖的來來去去都是那十個八個人,而這些人又同時游走在不同地區的群組裡發相同的帖子;部份的個人和興趣專頁,更新的頻率也顯得疏落,帖子獲得的迴響也很冷清,只有一些仍然活躍的專頁,才會有較多的互動。
有時因為一些需要而登入facebook,在首頁仍然看到有不少朋友發帖子或出限時動態分享生活日常及個人思考,獲得的迴響和延伸討論仍然很多,跟MeWe的氣氛簡直是天攘之別。在一些大型討論區裡,也有網民說平日乘車時,看到滑手機瀏覽facebook和Instagram的人,仍然遠比MeWe為多。
刻意找了Google Play應用程式下載量排名的統計資料,可見在過去90天,MeWe在Google Play的下載量排名於去年十二月中仍處於高位,其後漸次下降,到一月份whatsapp爭議爆發時再度名列前茅,但這趨勢到二月份時已無以為繼,現時MeWe在Google Play的下載量排名持續位於二百名以外;相反,Signal在Google Play的下載量排名至今仍未跌出二十名以外,但仍然敗於whatsapp及facebook messenger。
Source: SensorTower
無意站在道德高地批評人家沒有改變的決心,雖然有網民認為MeWe的管理層還稱得上是有心人,值得包容其不足之處並給予時間改進,但著實這數個月以來有關MeWe的UI簡陋且不容易使用的意見也不絕於耳(儘管經歷過更災難的Medium的自己並不完全同意),沒有設置2FA登入亦一直為人詬病,而專頁需要付費開設,對於一些團體和網絡來說也的確是一種負擔。社交媒體的興起和沒落有多項因素互為影響,但對於哪種因素才是促成大家仍然對facebook有較高黏度的主要原因,我也找不到絕對的答案:是各種替代品無法(相對)完美地取代facebook既有的各種功能,還是網絡生態早已被科技巨頭定型得太緊要以致脫離破局要付出的代價俱太高,抑或是大家已乾脆摒棄如facebook的這一種的網絡交流和訊息接收方式?
也有可能是,對於MeWe,我們還是不值得給予那麼多的持續關注。
只是在這個香港的氣壓越來越低沉的時刻,自己還是多了一重體會,對於大量半生不熟萍水相逢的人來說,一個人長期沒有(再)在facebook發帖,會否代表他已遭遇不測不在人世?定期在facebook蒲一下頭,可能也成了一種「報平安」的責任,但前提是,縱使你仍有心跳聲,也要有人仍然想要聽。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9會員
10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right F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愛情的魔力和偉大,也許還是要走進這個大觀園裡玩過、體驗過,才能領略得到,自己也不會反對跨得過這一段路的伴侶們,雙方的關係可以變得更加堅實;但對著決定斬攬放下、斷絕來往的伴侶們,也不能就此說他們的關係因雙方不願意從某種方式負上責任而顯得不堪一擊。
我們只能記住,在2021年2月尾的這一段日子,曾經發生過如斯的事件,把香港再向深淵推進了一點點。
有心的本地電影,仍是值得進場去支持,但面對這要持續下去未見終點的大時代,也只能借用電影中拾荒婆婆對BabyJohn的(前瞻性)寄語作結,「好人一生平安」。
農曆新年在華人社會中地位超然,就算新一代多麼不喜歡多麼輕視也好,相信這個節日也不會消聲匿跡被世人遺忘。可是,當過節的方式也被處處受限,不合政權喜好的傳統和活動通通被禁,無法按自己喜好和步伐去過的新年,又是大家樂見的嗎?
還是盼望,Android版的Clubhouse能夠在短時間內上線,好讓自己能重新catch-up一些錯過了的社群討論,和進一步摸索聲音媒體對自身的適切程度。
光輝燦爛的時刻,不會伴隨至人生的終結,盛極一時,總會從天堂上跌下來,歸於平淡,默默地渡過平淡的餘生。
愛情的魔力和偉大,也許還是要走進這個大觀園裡玩過、體驗過,才能領略得到,自己也不會反對跨得過這一段路的伴侶們,雙方的關係可以變得更加堅實;但對著決定斬攬放下、斷絕來往的伴侶們,也不能就此說他們的關係因雙方不願意從某種方式負上責任而顯得不堪一擊。
我們只能記住,在2021年2月尾的這一段日子,曾經發生過如斯的事件,把香港再向深淵推進了一點點。
有心的本地電影,仍是值得進場去支持,但面對這要持續下去未見終點的大時代,也只能借用電影中拾荒婆婆對BabyJohn的(前瞻性)寄語作結,「好人一生平安」。
農曆新年在華人社會中地位超然,就算新一代多麼不喜歡多麼輕視也好,相信這個節日也不會消聲匿跡被世人遺忘。可是,當過節的方式也被處處受限,不合政權喜好的傳統和活動通通被禁,無法按自己喜好和步伐去過的新年,又是大家樂見的嗎?
還是盼望,Android版的Clubhouse能夠在短時間內上線,好讓自己能重新catch-up一些錯過了的社群討論,和進一步摸索聲音媒體對自身的適切程度。
光輝燦爛的時刻,不會伴隨至人生的終結,盛極一時,總會從天堂上跌下來,歸於平淡,默默地渡過平淡的餘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尤其在交友軟體上更是如此。隨著文字訊息成為主要的交流工具,人際關係中的「已讀不回」和「不讀不回」現象對社交互動造成了負面影響。這篇文章探討了這一現象對於人際關係的衝擊,以及如何應對這種交流破碎化的挑戰,促進情緒穩定,改善交友環境。
「文字」成為社群平台的主流媒材,似乎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
近期推出的新社群媒體Noplace,在App Store上架才一天,就擠下了TikTok跟Threads,伺服器還一度過載。這個社群媒體與我們熟悉的Facebook、Instagram和X有什麼不同?為何大家趨之若鶩?
Thumbnail
因爲某天我FB和IG的AI客服突然斷綫。 我檢查了客服那邊半天都沒有找出問題。後來才發現是Meta設定問題,因爲我也不是IT科班出生。只能一步步自己去檢查更新的地方,以及要補資料的地方。我玩了大半個月,到昨晚半夜真的忍不了,醒過來直接砍掉開新後臺。才發現舊版的商家驗證是廢……
Thumbnail
臺灣社群媒體平臺在日常生活中顯得尤為重要, Discord, Patreon, Uscreen, Buy Me a Coffee, ko-fi, Gumroad, Gotomax 和 Getmax 等社群平臺都在臺灣具有一定受眾。本文通過比較不同社群平臺的優缺點。
在現代社會,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改變了我們獲取和分享資訊的方式,也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
我常用的的SNS: Threads脆 Facebook 臉書 Instagram IG X(元Twitter 推特) 去年得知脆,我就立刻開通了,直接使用IG帳號設定很方便快速,這裡說的都是本帳,因此我的本帳編號很前面,脆一開始雷聲大雨點小,看來除了請名人、藝人先用外,大多人似乎沒有想用,我
Thumbnail
過去,許多企業視Facebook為免費宣傳平臺,但現今的營銷大趨勢已然改變,Facebook的角色和定位也隨之調整。儘管Facebook的主導地位備受質疑,但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它至今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臺。在一般營銷策略中,很少會完全忽視Facebook的份量。
許多人常說電腦手機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的感情變得冷漠,但事實上人們從網路千禧年爆發以來,就有不少熱門的社群軟體,主軸仍然是社交。例如:PTT、奇摩即時通、台灣論壇、無名小站等,直到現在大家熟知的FB、IG、推特,甚至最新的抖音和小紅書短影片為首的社群。這些經過好幾十年,仍然是3C發展不可或缺的一
最近,加拿大通過了C-18網路新聞法案,要求社群媒體平台如Facebook、Google、Instagram等向加拿大新聞機構提供補償。 然而,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對此提出抗議,並威脅封鎖加拿大用戶在Facebook上瀏覽新聞。 儘管該法案尚未正式生效,Meta已開始大規模封鎖加拿大用戶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尤其在交友軟體上更是如此。隨著文字訊息成為主要的交流工具,人際關係中的「已讀不回」和「不讀不回」現象對社交互動造成了負面影響。這篇文章探討了這一現象對於人際關係的衝擊,以及如何應對這種交流破碎化的挑戰,促進情緒穩定,改善交友環境。
「文字」成為社群平台的主流媒材,似乎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
近期推出的新社群媒體Noplace,在App Store上架才一天,就擠下了TikTok跟Threads,伺服器還一度過載。這個社群媒體與我們熟悉的Facebook、Instagram和X有什麼不同?為何大家趨之若鶩?
Thumbnail
因爲某天我FB和IG的AI客服突然斷綫。 我檢查了客服那邊半天都沒有找出問題。後來才發現是Meta設定問題,因爲我也不是IT科班出生。只能一步步自己去檢查更新的地方,以及要補資料的地方。我玩了大半個月,到昨晚半夜真的忍不了,醒過來直接砍掉開新後臺。才發現舊版的商家驗證是廢……
Thumbnail
臺灣社群媒體平臺在日常生活中顯得尤為重要, Discord, Patreon, Uscreen, Buy Me a Coffee, ko-fi, Gumroad, Gotomax 和 Getmax 等社群平臺都在臺灣具有一定受眾。本文通過比較不同社群平臺的優缺點。
在現代社會,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改變了我們獲取和分享資訊的方式,也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
我常用的的SNS: Threads脆 Facebook 臉書 Instagram IG X(元Twitter 推特) 去年得知脆,我就立刻開通了,直接使用IG帳號設定很方便快速,這裡說的都是本帳,因此我的本帳編號很前面,脆一開始雷聲大雨點小,看來除了請名人、藝人先用外,大多人似乎沒有想用,我
Thumbnail
過去,許多企業視Facebook為免費宣傳平臺,但現今的營銷大趨勢已然改變,Facebook的角色和定位也隨之調整。儘管Facebook的主導地位備受質疑,但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它至今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臺。在一般營銷策略中,很少會完全忽視Facebook的份量。
許多人常說電腦手機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的感情變得冷漠,但事實上人們從網路千禧年爆發以來,就有不少熱門的社群軟體,主軸仍然是社交。例如:PTT、奇摩即時通、台灣論壇、無名小站等,直到現在大家熟知的FB、IG、推特,甚至最新的抖音和小紅書短影片為首的社群。這些經過好幾十年,仍然是3C發展不可或缺的一
最近,加拿大通過了C-18網路新聞法案,要求社群媒體平台如Facebook、Google、Instagram等向加拿大新聞機構提供補償。 然而,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對此提出抗議,並威脅封鎖加拿大用戶在Facebook上瀏覽新聞。 儘管該法案尚未正式生效,Meta已開始大規模封鎖加拿大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