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務實≠放棄夢想,婚姻與創作的關聯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採訪與受訪,你比較擅長哪一個?」接受馬力歐陪你喝一杯專訪時,主持人馬力歐問我。

發問和傾聽、表達和回應是一體兩面,若硬要一較高下,我比較適應採訪。近年來開始生成自己的創作,作品問世之前有太多不足矣向人訴苦的部分,第二本作品《我拿青春換明天:八大行業職場說明書,慾海求生的人物群像》能走到推廣這一步,已經是為山九仞,我不豁出去用大家感興趣的方式介紹作品,不把握每一次受訪機會,便功虧一簣了。

馬力歐的訪談厲害之處,是他敏銳察覺到構成受訪者現況的微小改變是從何開始,並追問改變的起心動念,以此切入更深一層--例如他問我,為什麼在2017年從隸屬於某間公司的記者,轉職為獨立接案的文字工作者。

「當時我的婚姻狀態改變了。」我解釋,那一年我男人--也就是法定的配偶申請上博士班、前往美國東岸求學,如果我要跟他一起生活,便不可能繼續在國會跑新聞,我得想辦法因應,訪談中約略提到婚姻與創作的關聯。

當然,關於婚姻對個人志向盤根錯節的影響,有很多可以說。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S5EP09 獨立記者|陶曉嫚:2016年接觸八大從業者,這麼精彩的故事不能只有我聽到而開始寫書

人生的伏筆來兌現那天

當事人絞盡腦汁面對,周遭永遠不缺指導棋

我很喜歡記者這份工作,在時限內拆解金錢與權力,每天都有新事物可以追可以學,加上每周截稿日的壓輾,精準寫作就是從實戰中鍛鍊,我也從一個對人際與世事理解淺薄的無知狀態,被訓練成一個務實的人。

2013年結婚宴客現場,第二進時cos真三國無雙

2013年結婚宴客現場,第二進時cos真三國無雙

既然敢自稱務實,男人2016年要出國留學、攻讀博士這檔事,我當然不是突然被告知的。

我們2004年認識、2008年交往、2013年結婚迄今,我有多早知道男人的志向呢?回朔22歲交往之初,我問他有什麼夢想,他說未來想要做學術研究,走學術之路必須取得博士學位,他主修的學門不算古典,約莫從二戰之後因應美國的國防需求展開,想要貼近並爭取前瞻的機會,勢必在海外留學數年。

至於我,中二時代立志創作,但學生時代只關注自己的事,對社會與人際的認知都很淺薄,可想而知沒有產出多好的作品,創作需要刻意練習,於是我把履歷投到媒體,八年多的體制內生涯,讓我很確定自己的關懷與機會都與台灣密不可分。

到了「男人要出國念書」這一刻,拿著依附國際學生F1簽證的F2眷屬簽,不能在美國當地工作,形同被連根拔起的我應該怎麼辦?

放棄工作當主婦?我不討厭做菜做家事,但工作讓我明確地自我實踐。

在網路上開發新案主?並無不可,而我25歲開始接外稿、代筆,案主幾乎都是透過緣故介紹。

立刻適應遠距離工作?需要適應遠距離的不是我單方面,陌生案主初次接洽,依舊需要仰賴見面建立互信、對齊觀念。

念個什麼領域的碩士好在美國找工作?沉沒成本是兩年起跳的時間與幾百萬元,不保證就業,要與英文母語人士及美國國民競爭,媒體業集中在紐約曼哈頓、華盛頓DC等大都市,男人申請到的大學位於紐約州鄉下的村莊,周圍聚落完全是為了供給大學生員需求而生,距離曼哈頓有五、六個小時的車程,五、六個小時都可以從台北開車到屏東了,如果我們不讀同一所學校,還能住在一起嗎?加上花錢花時間拿學位,對我的創作目標有幫助嗎?恐怕是微乎其微。

於是我和男人商量,我要在台灣多留一年,建立跨國接案的工作模式,開發創作商業化的方法,然後到美國與他一起生活。

很多人--包括血緣關係很近的親屬,並不理解我的志向和選擇,他們認為夫妻是一體的、不應該分隔兩地、分隔兩地會這樣那樣怎麼樣,那些想像不脫媒體經常渲染的「最後破碎的模範婚姻」。

值得玩味的是,許多人認為美國就是夢想之地的代名詞,看看世界上多少人想去美國發展?別人都想去得不得了,為什麼我要抗拒?

此時,無論我的性別觀念演進到哪裡,旁觀者經常用「女孩子的意志不重要」來說服或是施壓我,就算我經濟獨立了許久,他們仍認為一對配偶的成就與可能性取決於生理男那一方,男人沒出息是當年挑他的女人眼光不佳,男人的志氣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那跟他在一起的女人應該完全配合,不做他想。

一起完成一件事的目的:成就彼此的生命

在美東鄉下的住處附近拍到的鹿

在美東鄉下的住處附近拍到的鹿

我不曉得有幾個人能在實質與心理上都能底氣十足地聲明:「我的婚姻只要我高興就好,其他我才不管。」

婚姻的現實是,當事兩造歷經波折、努力形成共識之際,親友或是所謂的社會觀感隨時會冒出來參一腳,更可怕的是端出包青天的姿態來做判決--在生活的環境聽多了這些聲音,人很難不懷疑自己,到底什麼是重要該堅持的?

面對「何時到國外與男人共同生活」這一題,我被旁觀者意見煩得要命時,倏地想起一個片段--男人遞出博士班申請書之前,在上市的科技公司當碼農賣肝將近四年,辭職前他對我說:「出國念博班這件事就交給妳來決定吧。」

我反問男人,為什麼是我來決定?

他說,他知道我很喜歡當前的工作以及在台灣的生活,要說「放下一切跟我走」很過分,若說「我要出國了妳自己保重」一樣不妥,在台灣的就業市場,他原本的公司在薪資、分紅各種待遇已算封頂,現在辭職沒關係,到處都缺人寫code,休息幾個月只要再投履歷一定找得到工作,他的部門前輩也很歡迎他休息夠了回鍋,他們的精神和時間完全奉獻給公司,買車、付房貸、生養小孩,把生活過下去。

「既然你還是想做學術研究,當然得出國念博士班,不去的話人生會長怎樣,部門前輩也讓你看到了。」

如果改變是不痛不癢的,想必是其他人在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承擔了壓力--我和他都希望未來往自己的理想更進一步,要彼此成就對方的生命。

婚姻與創作的每一步都很現實

我的對男人說的後話是,有越豐富的生活經驗與觀點,能夠創作出更有深度的作品。如果我單身,大概不會離開台灣跑去海外長住,不出國的話,在某家媒體公司跑新聞寫稿子就如天經地義,八年來,我不斷向商業寫作的市場證明自己,於是創作的順位一直被擺到後面,或許改變工作型態跨國接案,同時維持婚姻生活會是我的轉捩點。

這一關聽起來很難,但人生哪一件事情是簡單的?如果改變不痛不癢,想必是其他人在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承擔了壓力--我和他都希望未來往自己的理想更進一步,這條路不只是他選的,也是我選的,既然明白自己選擇了什麼,就要彼此成就對方的生命。

離開既定組織,自己接洽各種文字工作案,一年中我3/4時間待在美東鄉下、1/4時間回到台灣,在台灣時把所有需要當面接洽、訪談的工作通通做完,然後到有豐沛大自然風光而其他啥都沒有的美東鄉下產出作品,這個模式在過去三年驗證可行。

當然,待在台灣辦理庶務、處理問題、糾集同溫層都事半功倍,每次遇上這種不便,我會在情緒稍微和緩時,再想一遍男人要我決定他是否要出國攻讀博士班的情景。

當年他猶豫無法決定的原因,是他顧慮我的感受,以及他自己對未來的不安,面對轉變和挫折會膽怯、苦惱非關性別,是普世的人性。

那些傳統的性別框架無所不在,至少在我和他的關係中,可以拋開不提--我們都不是勇氣十足,對於各自的目標也不曾順順利利、一步到位,各種現實問題不斷拋出考驗,至少在面對困難的當下,我們有想過彼此,有一起努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方格子 vocus-avatar-img
2021/03/22
很高興這一篇是徵文活動收到的第一篇文章,曉嫚寫得真好,金句一大堆!
陶曉嫚-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3/23
我以為這一題會有很多人寫XDD 婚姻、愛情或是談人際關係的題目,因為大家所求不同會展現很多元的樣貌,也就是多元,所以對我而言很難寫
avatar-img
陶曉嫚創作閱讀聊天室
1.7K會員
157內容數
關注社會階級、金錢與權力,分享相關文學、社會科學的閱讀及訪談經驗
2024/05/08
或許不久之後,想陷害一個人,要改口稱讚他是當網紅的練武奇才,趕快去做自媒體。
Thumbnail
2024/05/08
或許不久之後,想陷害一個人,要改口稱讚他是當網紅的練武奇才,趕快去做自媒體。
Thumbnail
2024/04/29
科技的演進會帶給人類憧憬與焦慮,眾多科幻影視創作直指這份矛盾,國家擔心駭客入侵國防系統引爆世界大戰,市井小民擔心自己的工作被AI機器人取代--我們的煩惱、對駭客乃至於對科技的恐懼合理嗎?我要大推《奇幻熊在網路釣魚》,這本近期我讀得欲罷不能的一本科普書。 《奇幻熊》描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圖靈時代開始
Thumbnail
2024/04/29
科技的演進會帶給人類憧憬與焦慮,眾多科幻影視創作直指這份矛盾,國家擔心駭客入侵國防系統引爆世界大戰,市井小民擔心自己的工作被AI機器人取代--我們的煩惱、對駭客乃至於對科技的恐懼合理嗎?我要大推《奇幻熊在網路釣魚》,這本近期我讀得欲罷不能的一本科普書。 《奇幻熊》描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圖靈時代開始
Thumbnail
2024/04/23
為了延續這份自我陶醉,勢必要承擔更加棘手的他人課題。這當然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只是未來的人生也就從此勞碌不堪了。
Thumbnail
2024/04/23
為了延續這份自我陶醉,勢必要承擔更加棘手的他人課題。這當然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只是未來的人生也就從此勞碌不堪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生活在他鄉難以言說的困境與今日的快樂。
Thumbnail
生活在他鄉難以言說的困境與今日的快樂。
Thumbnail
婚姻經營很難,因為現實變化得太快,如果改變是不痛不癢的,想必是其他人在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承擔了壓力--我和他都希望未來往自己的理想更進一步,到底要如何成就彼此的生命呢?
Thumbnail
婚姻經營很難,因為現實變化得太快,如果改變是不痛不癢的,想必是其他人在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承擔了壓力--我和他都希望未來往自己的理想更進一步,到底要如何成就彼此的生命呢?
Thumbnail
在網路上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現在會考慮我自己到底喜不喜歡?我知道自己是難搞的人,只要相處就會有摩擦,就像在婚姻中碰到的問題一樣。所以啊!到目前為止(小孩離家上大學之前)很難有真正的行動,我看我還是一個人過日子好了,去參加點活動,學點東西,交幾個談得來的朋友就好了,情慾來的時候自己DIY就好。
Thumbnail
在網路上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現在會考慮我自己到底喜不喜歡?我知道自己是難搞的人,只要相處就會有摩擦,就像在婚姻中碰到的問題一樣。所以啊!到目前為止(小孩離家上大學之前)很難有真正的行動,我看我還是一個人過日子好了,去參加點活動,學點東西,交幾個談得來的朋友就好了,情慾來的時候自己DIY就好。
Thumbnail
我們渴望出發,並非為了抵達,當你的人生走到某個十字路口──不一定是和我一樣來到年過 40 的中年,也可能只是單純考慮著職涯轉換。假設眼前的工作十分穩定,生活也沒什麼不好的地方,但未來一切幾乎都可預期,缺乏起伏驚喜。你是否會和我一樣,心底三不五時浮現懷疑的聲....
Thumbnail
我們渴望出發,並非為了抵達,當你的人生走到某個十字路口──不一定是和我一樣來到年過 40 的中年,也可能只是單純考慮著職涯轉換。假設眼前的工作十分穩定,生活也沒什麼不好的地方,但未來一切幾乎都可預期,缺乏起伏驚喜。你是否會和我一樣,心底三不五時浮現懷疑的聲....
Thumbnail
真愛難尋,所以就不必去找了,大家在網上隨便談一談,當普通朋友就好了。我平日除了上網之外,還看女同志出版社的小說,還有大陸出版的。我喜歡大自然、音樂和文字,追求精神生活,物慾很低,不追求時尚、美食等身外的東西,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專心在宗教上。
Thumbnail
真愛難尋,所以就不必去找了,大家在網上隨便談一談,當普通朋友就好了。我平日除了上網之外,還看女同志出版社的小說,還有大陸出版的。我喜歡大自然、音樂和文字,追求精神生活,物慾很低,不追求時尚、美食等身外的東西,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專心在宗教上。
Thumbnail
這兩三年在網路平台上寫學術論文以外的文章,被邀過稿,也曾經被邀一起合寫書,隨和不多問而且太相信別人,因此吃過虧之後更覺得,著作權益最好在有人邀約合作之前,就自己先預習一下。
Thumbnail
這兩三年在網路平台上寫學術論文以外的文章,被邀過稿,也曾經被邀一起合寫書,隨和不多問而且太相信別人,因此吃過虧之後更覺得,著作權益最好在有人邀約合作之前,就自己先預習一下。
Thumbnail
「當我們被「應該」困住時,往往會覺得這些「應該」是別人強加在我們身上,其實是我們自己「選擇」被困住,而能做出「捨棄」的,自始至終也是自己。」水島廣子 人生中不同階段,都會有很多身邊人告訴你,現在「應該」做甚麼 這個身邊人可以是你的父母,你的伴侶,甚至是你自己,但是這些真是我們內心真正追求?
Thumbnail
「當我們被「應該」困住時,往往會覺得這些「應該」是別人強加在我們身上,其實是我們自己「選擇」被困住,而能做出「捨棄」的,自始至終也是自己。」水島廣子 人生中不同階段,都會有很多身邊人告訴你,現在「應該」做甚麼 這個身邊人可以是你的父母,你的伴侶,甚至是你自己,但是這些真是我們內心真正追求?
Thumbnail
也就只是寫給自己的對話。 大約在四年前的此時吧,我還在科技業載浮載沉。 每天朝九晚九加上隨call隨到的驚喜,做著相同的工作,報著不知所謂的分析,應付著對桌的客戶,催促著和我沒什麼區別的另個工程師。 曾經我覺得我會這樣過上一輩子,有著差不多的工作、差不多的薪水、差不多的房子、差不多的壓力…
Thumbnail
也就只是寫給自己的對話。 大約在四年前的此時吧,我還在科技業載浮載沉。 每天朝九晚九加上隨call隨到的驚喜,做著相同的工作,報著不知所謂的分析,應付著對桌的客戶,催促著和我沒什麼區別的另個工程師。 曾經我覺得我會這樣過上一輩子,有著差不多的工作、差不多的薪水、差不多的房子、差不多的壓力…
Thumbnail
還記得,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做過各式各樣的美夢,在那些美夢裡,我們有璀璨耀眼的前途、自由寬廣的未來。到後來才發現,「畢業即失業」是真的,只有最優秀、最爭氣的那一小群人能夠一畢業就收穫夢想中的工作。不過,那些人也未必就是最幸運的……
Thumbnail
還記得,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做過各式各樣的美夢,在那些美夢裡,我們有璀璨耀眼的前途、自由寬廣的未來。到後來才發現,「畢業即失業」是真的,只有最優秀、最爭氣的那一小群人能夠一畢業就收穫夢想中的工作。不過,那些人也未必就是最幸運的……
Thumbnail
原來,我個人馬斯洛的需求底層一直難以滿足,是因為這個需求不單單是我個人的需求而已,而是還有我母親,還有我原生家庭的責任,如果這份責任沒有安頓好,我是很難振翅高飛,追尋自我實現的。原來,我追夢的枷鎖,是我一直忽略的原生家庭責任。
Thumbnail
原來,我個人馬斯洛的需求底層一直難以滿足,是因為這個需求不單單是我個人的需求而已,而是還有我母親,還有我原生家庭的責任,如果這份責任沒有安頓好,我是很難振翅高飛,追尋自我實現的。原來,我追夢的枷鎖,是我一直忽略的原生家庭責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