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法】寫給凡人如你我的股票投資入門ABC(十二):該持有多少隻股票比較好?

2021/03/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開始投資股市之後,多多少少都會感覺到建立「投資組合」的重要性。建立投資組合的精髓就在於打團體戰,不崇尚個人英雄主義。一家再好的公司,如果你將所有錢都押進去,你的資產就完全變成這家公司的形狀,一旦遇到了甚麼偶發事件,也會跟這單一公司的命運搭在同一條船上。它股價跌一半,你就跟著跌一半。我們畢竟只是投資者,不是公司老闆,如果是老闆還比較清楚公司狀況,知道如何應對(真不行還可以提前跑路)。作為投資者,本來就資訊相對有限,命運還要被他人掌控,歐印一家公司怎麼想都不太對。
不過,分散投資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從另一個角度想,股票也不是買愈多愈好。如果持股來到五十多隻,倒不如直接買指數型基金。既然要自己選股投資,就要搞清楚目標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以一個相對集中的持股數以求獲得優於大盤的回報。
前幾天在我的Telegram群組中,有群友問,從我公開的投資組合中,看到我的持股數量大約有二十多隻,比一般很多人的十多隻股票還要多上一些,是甚麼道理?
我知道從統計上來說,只要持股數超過十隻,平均風險回報標準差就已經會有非常顯著的下滑,而一旦投資組合標的超過二十隻,標準差僅會略大於整體市場。
有一位我從他身上學會許多的香港基金經理黃國英,他就常常用「足球隊」來比喻投資組合,那麼就大概是十一隻左右。
所以,看個人風險承受偏好,大概抓十到十五隻股票可能差不多。但我自己為甚麼持有二十多隻股票呢?就不能單看理論,還要考慮到實踐的過程。

「頭重腳輕」的持股方式

我剛剛檢查一下自己的持倉,目前有二十二隻股票。但再看看比例,前六大持倉卻佔掉我投資組合超過五成,剩下47.18%由其他十六隻股票瓜分。
2021年3月17日
如果有看我前面系列文,就會知道我的操作方式,就是選定標的,分批進場,一旦股票開始貢獻盈利,而盈利達到一定百分比,再持續研究和追蹤公司的營利模式和財務數據都在發展軌道上,我就會持續加碼。
  • 「美股投資十日談」最近新開設「企業估值」欄目,我會定期寫文章回顧和追蹤企業表現,詳情可參這篇。我會努力先把自己持股寫完的,再寫其他。
但一般來說,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很順利地持續上漲,貢獻盈利,再加上我持續加碼本金進去,一旦它佔我投資組合的比例來到一成左右,我通常就不會再加了,就放著讓子彈飛就好。我也不會因為超過一成就要減碼或甚麼的,我覺得如果是公司本身厲害一直貢獻盈利的話,大概佔組合比例在兩成之內都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在我的前六大持股當中,除了TQQQ是在去年因為疫情而建倉,其他五隻都持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了。翻查一下紀錄,我第一次買入TTD是在2018年8月,當時股價還不到100塊。對於這類已經成為我核心持股的,只是不是經營狀況出現很大的問題,或是有別的很強烈的理由,我基本上都會放著讓它跑。
因此,這些我已經持有多年,也持續表現不錯的公司(不一定增長最快),就成為我的核心持倉,屬於我投資組合的「頭部」,而「頭部」比例是相當的重。
至於我投資組合的「尾部」,就比例相對小而分散了。這些公司多半是我初步看過覺得潛力不錯,但還需要時間驗證公司的執行能力的。增長率看起來比較高,但業務的不確定性也較高,像是Skillz。另一種就是本身所處產業就是風險較高的,像是加密貨幣相關產業類股,如Silvergate Capital,風險就集中在比特幣價格走勢之上。
這類公司光看增長數字,都比MDB那些漂亮多了。但我在平衡風險回報之後,覺得較好的做法還是先放少量資金試試水,我這個人是必須要有真金白銀丟錢進去才會比較認真地看,一方面讓自己有點持貨感受一下市場,另一方面假設漲了上去也可以多少有些盈利作加碼後的緩衝,同時即使看錯也不至於受傷太重。

「選股」=「養蠱」?

往更深一層說,這種「頭重腳輕」的持股方式,其實也是屬於我「選股」的一環。很多人會覺得,選股在「買入」那一刻就完成、結束了。但對我來說並非如此。
我的選股方式比較看重股票的基本面分析,會自己跑去做些研究。不過,很老實說在股票市場不能把自己的研究結論看得太重,市場不是科學,買與賣牽涉很多人為的情緒、夢想與信仰。有時候就算研究透徹了,你的喜好未必是市場的喜好,我不太喜歡跟市場作對,不如順勢而為。簡單說,就是倒過來,先從市場喜好的板塊著手,逆推市場喜好的原因,然後再慢慢掌握市場喜歡某類企業的整體發展脈絡,進而透過研究與追蹤進一步印證買入的原因(或發現失去當初買入的原因),增強信念,這樣才能撐過股市的潮起與潮落,也是長期持有股票不動搖的不二法門
因此,參與市場是第一義,唯有參與了市場,才有後續研究與追蹤的意義存在。而不是做了一堆研究與分析,然後覺得還有很多不確定性而不敢下場。市場永遠是伴隨不確定性而生的,這就是為甚麼需要打團體戰,需要建立「投資組合」的根本原因。
對我來說,買入一隻股票,開始建倉,是關注的開始。我第一注通常較隨便,不一定做過很多研究,很多時候只有初步了解,即簡單瀏覽過最近一兩份財報,大概認同其商業模式便可。當然,也只會買很少,像是0.5%到1%之間。
其後假設這隻股票表現好,貢獻了不錯的盈利,公司執行力也不錯,我就會比較認真看待了。開始慢慢將資源集中在表現好的公司身上,就會逐步把處於投資組合尾部的公司慢慢往前推,像是SQ和ROKU就是目前處於中上游的地方。
此外,我也留意到今年比特幣的價格走勢十分強勢,所以加碼加密貨幣相關產業類股的步伐也較快。算了算,包含SQ、BLOK、SI和VIH在內,目前這些持股全部加起來比重已經超過整體投資組合的一成,這大概也是我去年萬萬沒想到的變化。
一個人的眼光終究是有局限的,面對市場必須時刻保持謙卑,研究工作必須追隨市場的步伐來走,而不是本末倒置。以「價值投資」著稱的傳奇投資人Howard Marks最近也表示,他個人對比特幣的看法更為正面了,也承認最初對比特幣的負面態度只是在資訊不足情況下的本能反應。
我常常有一種感覺,就是在面對投資組合的時候,有種以「養蠱」方式來「選股」的既視感。所謂「蠱」,字義上就是指「在器皿中養許多毒蟲,互相吞食後,所剩不死的毒蟲。」市場不斷在變化,我不希望用太過僵硬的數字來限制持股數目,就盡量把我看上的「毒蟲」都抓來,抓來後就讓他們互相「吞食」,有些變大、有些消滅,少了就再抓一些進來,看著自己手上的「器皿」,彷彿裡面已經自成一個生態。
  • 【立即訂閱|美股投資十日談:每月更新四篇付費會員限定文章,包含產業背景與營利模式深度剖析,以及根據「歷史縱向估值法」進行的財報數據整理與分析,還有許多專屬福利,幫助你更好地駕馭高波動、高估值的市場環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6K會員
546內容數
致力成為美股投資者的市場指南和行情溫度計。透過本專欄,讀者可以:一、掌握投資科技成長股的心法;二、透過「歷史縱向估值法」,追蹤選定企業的財報表現;三、追蹤軟體股估值行情,尋找投資機會;四、掃瞄美股整體市場行情,洞察不同產業的資金流向;五、提供模擬組合紀錄,長期追蹤表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