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原子習慣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今天的好書推薦是「原子習慣」。

之前就一直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書,但一直覺得,這不就是一本教我怎麼養成習慣的書嗎?市面上這種書很多,所以一直沒有放在心上,一直到後來讀書會要求,我才去買了這本書來看。

其實在看這本書之前呢,我一直覺得習慣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力養成的,無法借助外力,所以我對於有些習慣我自己認為我是沒辦法達成的,例如:早起、運動等等。

但「原子習慣」這本書很有趣,作者提供超多方法,然後告訴讀者,每個人適用的方式不同,請找出自己最適合的,打破我以前對於習慣養成的既定印象:只有幾種方法可以去養成,而且要超靠意志力的那種。

「原子習慣」精華就是「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複利法則,給大家看張圖,大概就懂了。

raw-image

靠每天1%的努力,就像滾複利一樣,經年累月,達成心目中想達到的目標。用數學方程式來計算每天進步1%,一年後可進步37倍。其實看這個複利法則的時候都覺得這只是個理論,聽起來很立志,不過,有趣的是,這本書會這麼大賣,我猜也是因為作者提及的做法、案例以及經驗談都具有說服力以及「相對簡單」,所以無形中增加了許多讀者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辦得到

下面稍微講一下「原子習慣」提到的四種法則。

法則一《讓提示顯而易見》

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有一個前提,要先覺察自己的習慣。接下來要怎麼開始呢?讓這個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作者提供了兩個方法:

  1. 「習慣堆疊」。公式:做完「目前的習慣後」,執行「新的習慣」。
  2. 「打造養成好習慣的環境」:在新的環境養成新的習慣比較簡單,因為不用對抗舊提示。舉例而言,為了記得吃藥,就把藥罐直接放在浴室洗手台水龍頭旁。
  3. 自制力是一種短期策略,不適用於長期。

法則二《讓習慣有吸引力》

很字面上的定義,就是讓這個好習慣能有吸引力一點,而壞習慣的吸引力降低。我也在這項法則裡獲得作者非常棒的兩個建議,印象深刻:

  1. 利用「誘惑綑綁」。這個策略是將「想要」的行為跟「需要」的行為配對。作者這部分也提到不少例子,比如:拿出手機後(想要),我會做十下波比跳(需要)。
  2. 模仿。加入具有以下特點的文化:(1)你要的行為是常態;(2)你和這個群體本來就有某些共同點。我們往往會模仿三種人:親近的人、多數的人以及有力的人。族群的常態往往會壓過個人想要的行為,所以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先加入你想要的環境。

法則三《讓行動輕而易舉》

只要「開始實行就對了」!最有效的學習形式是實行,而非計畫把重點放在行動,而非啟動作者提到最小努力原則(兩分鐘法則),把每個想要的好習慣縮減為兩分鐘版本,讓習慣容易開始。

法則四《讓獎賞令人滿足》

當經驗令人滿足,我們比較有可能重複一項行為。以下有提到兩種方法:

1.習慣追蹤器:最令人感到滿足的感覺之一,就是進步的感覺作者認為,可以建立一種可以追蹤自己習慣的紀錄,例如在日記本上打勾,藉由提供進步的清楚證據,讓習慣變得令人滿足。

2.習慣契約:讓後果令人不滿。問責夥伴力量大,知道有人在看著,會是一種極大的動力。


以上只列舉一些重點而已,當然,還是推薦大家自己去買書來看,學中做,做中學,我也有很多小習慣都是從邊讀這本書邊養成的,如果我都可以,相信每個人都做得到。

這邊提供給大家買書的連結:https://wonderfulapple.net/2oGyZ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甄甄隨筆-愛看又愛寫的沙龍
68會員
37內容數
不專業影評跟好書推薦。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 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 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
Thumbnail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 每天都退步1%,一年後,你會弱化到趨近於0! 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
Thumbnail
《原子習慣》告訴我們「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只要持續小小的改變,複利效應會讓我們累積出巨大的成果 維持是養成習慣的重點,當我們能讓提示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獎賞令人滿足,就能夠保持有效且良好的習慣,最終,我們就能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Thumbnail
《原子習慣》告訴我們「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只要持續小小的改變,複利效應會讓我們累積出巨大的成果 維持是養成習慣的重點,當我們能讓提示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獎賞令人滿足,就能夠保持有效且良好的習慣,最終,我們就能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Thumbnail
這本書教你透過淺顯易懂的4個「行為改變法則」來協助你養成「有效的習慣」。並讓好習慣累積產生複利效應,使你有很高的機會能夠在未來取得巨大的成就。 Mr. S會在這篇文章告訴為什麼你需要原子習慣,並介紹這4個行為改變法則,最後以建立一個新的「運動習慣」當具體例子分享給你。
Thumbnail
這本書教你透過淺顯易懂的4個「行為改變法則」來協助你養成「有效的習慣」。並讓好習慣累積產生複利效應,使你有很高的機會能夠在未來取得巨大的成就。 Mr. S會在這篇文章告訴為什麼你需要原子習慣,並介紹這4個行為改變法則,最後以建立一個新的「運動習慣」當具體例子分享給你。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能夠善用每個時刻建立的微小習慣,將可帶來巨大的成果。 那…要怎麼開始建立好習慣呢?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能夠善用每個時刻建立的微小習慣,將可帶來巨大的成果。 那…要怎麼開始建立好習慣呢?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是一本在各大書城都長居排行榜上的書,我想是因為書中所提及的。都能便於生活中執行,從中獲得好處、實際成長,我自己也從中帶走,能夠實際運用在日常的方法與觀念。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是一本在各大書城都長居排行榜上的書,我想是因為書中所提及的。都能便於生活中執行,從中獲得好處、實際成長,我自己也從中帶走,能夠實際運用在日常的方法與觀念。
Thumbnail
受疫情影響,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划手機和看疫情記者會之餘,我喜歡找一些書來看,安撫焦躁不安的心情。 手上這本《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是在私校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公帶回來的,因該校選了這本書當作110級畢業生禮物。
Thumbnail
受疫情影響,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划手機和看疫情記者會之餘,我喜歡找一些書來看,安撫焦躁不安的心情。 手上這本《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是在私校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公帶回來的,因該校選了這本書當作110級畢業生禮物。
Thumbnail
圖片取自網路 今天的好書推薦是「原子習慣」。 之前就一直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書,但一直覺得,這不就是一本教我怎麼養成習慣的書嗎?市面上這種書很多,所以一直沒有放在心上,一直到後來讀書會要求,我才去買了這本書來看。 其實在看本書之前呢,我一直覺得習慣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力養成的,無法借助外力,所以我對於有些習
Thumbnail
圖片取自網路 今天的好書推薦是「原子習慣」。 之前就一直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書,但一直覺得,這不就是一本教我怎麼養成習慣的書嗎?市面上這種書很多,所以一直沒有放在心上,一直到後來讀書會要求,我才去買了這本書來看。 其實在看本書之前呢,我一直覺得習慣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力養成的,無法借助外力,所以我對於有些習
Thumbnail
過去我總覺得這種所謂自我成長類的書籍,很吃讀者個性的,也就是很主觀的。如果一個有堅定心智的人,應該早已打造出自己一套理想生活模式,何須別人教你「如何養成習慣」,「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學習」,「如何談戀愛」.... 另一方面,自我成長的書籍多數就是作者本人已經自我成長了(才出得了書嘛!),
Thumbnail
過去我總覺得這種所謂自我成長類的書籍,很吃讀者個性的,也就是很主觀的。如果一個有堅定心智的人,應該早已打造出自己一套理想生活模式,何須別人教你「如何養成習慣」,「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學習」,「如何談戀愛」.... 另一方面,自我成長的書籍多數就是作者本人已經自我成長了(才出得了書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