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划手機和看疫情記者會之餘,我喜歡找一些書來看,安撫焦躁不安的心情。
手上這本《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是在私校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公帶回來的,因該校選了這本書當作110級畢業生禮物。
常被人引用的話語:「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是專家;重複的事用心做,就會是赢家」與本書哲理相當契合,作者從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入手,投入推動「微小增長的總和」的主旨,原子習慣的開端在於從你做的每一件事情當中找到微小的改變空間,因為每天退步1%.持續一年,0.99的365次方是 0.03,反之每天進步1%.持續一年:1.01的365次方是 37.78,習慣就是改變這件事情的複利,而且是無痛和不自覺的,時間一久,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都會因此顯現出來。因為「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以複利計算一樣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若翻開偉人傳記,其中著墨最多的都是艱辛的奮鬥歷程,是人生中的坎坷與挫折,是面對困境時的鍥而不捨,是失敗當前的百折不撓,而能度過這些逆境常是他們有著過人的堅毅慣性,所以「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逄的轉變。」書中提到時間會放大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差距,會將你餵養給它的東西加乘,因為「好習慣讓時間成為你的盟友,壞習慣讓時間與你為敵。」
防疫這段時間可能「度日如年」,因為舉凡對未來的人生階段有實質助益的事,都會有點辛苦、有點難熬,,譬如持續運動,辛勤學習,培養可以一輩子從事的興趣等等,我從5/19下定決心每天跳無線跳繩,結果只持續三天就破功,,可見好習慣的養成是不會一蹴可幾。
若選擇每天睡到自然醒,玩手機、打遊戲打到廢寢忘餐,追劇追到脖子扭到,諸多耍廢活動,真要給自己設下停損點,當初書展買的書,大多在書架上蒙塵;我是英文老師,沒課時也該積極進修,網路上有各式各樣的英文學習平台,風趣幽默的以英語為母語的外籍YouTuber,都是我的老師;看一部獲獎無數的電影後,提筆寫下心中的感動,放到社群媒體上,推薦給親朋好友。
我要做自己的時間主人,如同作家艾爾文在推薦序中的結論「經營人生的智慧,慢慢走,更快到,這是一場自我實現的馬拉松,而不是跟別人爭搶百米競賽。」;另一位推薦者溫美玉說道:「自律者擅長建構生活,不讓自己暴露在充滿誘惑的環境中。」
本書對原子習慣的定義是構成大系統的小習慣,如同原子是分子的組成單元一樣,如果你的目標是讀一整套金庸小說,先成為喜歡閱讀的人,目標是想跑一場馬拉松,就先開始每天跑步,決定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真的去實踐,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肯定自己,這是行為改變技巧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第三章四個簡單的步驟,讓你建立更好的習慣
而如何建立更好的習慣,作者羅列了四個步驟:
提示與渴望為問題階段,而回應與獎賞為解決方案階段。
- 提示:
促使大腦開啟一個行為,預示獎賞的行為,史前時代人類注重環境提示,如食物和水的所在地,而現代人則花大部分的時間預示了金錢、名聲、權勢、地位、讚賞、認同、愛情和友誼等個人滿足感。
- 渴望:這是習慣背後的動力,少了改變的動機與懖慾望,就沒有行動的理由了。每一個資訊對不同人有不同提示刺激,舉例來說煙味對癮君子而言,可以觸發抽煙的慾望,對於不抽煙的人只是一股難聞的臭味而已。
- 回應:
回應則是確實執行的習慣,取決於身體或心智活動願意付出的量,習慣只會在能力允許下執行,有可能會心有餘力不足。
- 獎賞:
獎賞的目的在滿足渴望,因為感覺系統可監測什麼樣的行為可滿足慾望,而這種愉悅感是回饋機制的一部分。
- 結論:提示察覺獎賞,渇望關乎獎賞,回應取得獎賞。四個行為缺一,行為就不會變成習慣,而反復且正確地行。
成年人的許多生活習慣如先穿哪一隻腳的鞋,洗澡從哪裡先洗,都是經過數十年的心理編碼,而自動形塑的思考及行動模式。作者進一步把四個步驟再變化成二個行為改變模組。
- 如何建立好習慣
法則一(提示):讓提示顯而易見
法則二(渴望):讓習慣有吸引力
法則三(回應):讓行動輕而易舉
法則四(獎賞):讓獎賞令人滿足
- 如何破除壞習慣
法則一的反轉(提示):讓提示隱而不現
法則二的反轉(渴望):讓習慣亳無吸引力
法則三的反轉(回應):讓行動困難無比
法則四的反轉(獎賞):讓獎賞令人不滿
作者雖不敢誇下海口宣稱「這四個法則對改變任何人類行為而言,都是一個亳無遺漏的全面性架構。」但適用層面廣泛,任何領域都能運用。所以只要想改變任何一個行為時,就先行詢問自己以下問題。
- 我要怎麼讓提示顯而易見?
- 我要怎麼讓讓習慣有吸引力
- 我要怎麼讓讓行動輕而易舉
- 我要怎麼讓讓獎賞令人滿足
反之亦然,想改變不良習慣,則是採用行為改變模式二,讓提示隱而不現,讓習慣亳無吸引力,讓行動困難無比,讓行動困難無比。
第四章的標題是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察覺,多年前有個新聞是某個網紅在社群媒體曬小孩(戲指經常張貼自家小孩可愛照片的人),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小孩的眼睛有異狀,提醒父母趕快帶小孩去醫院檢查,而因此及時發現而積極治療,最後是Happy Ending 的故事,為什麼我只看到孩子的純真笑容,為什麼卻有人可以做出先期的醫療診斷,這就是專業人士在日積月累的職場經驗中,培養出的敏銳分辨能力。因此只有有足夠的練習,任何人都能不假思索地預示某個結果的提示。
作者表示「人類的大腦是一部預測機器,不斷地偵查周遭環境,分析遇上的資訊。」於是專家或者是凡人高下立見,而只要有足夠的練習,任何人都能不假思索地挑出某種結果的提示,這就是一種透過經驗習得的知識編碼,是每個習慣的基礎,不過有些生理需求是不需思索的,如飢餓或口渴,有時候因體內循環的荷爾蒙與化學物質,饑餓和口渴會瞬間出現。
但因長時間累積而形成的習慣,有時候卻變得危險,一個經常習慣在顧客用完餘額時剪掉儲值卡的店員,竟然在幫信用卡持卡顧客刷完卡之後,順手拿起剪刀把信用卡剪成兩半,直到看到驚訝無比的顧客,才想起自己做了什麼蠢事了,這個就是習慣的烙印。因此這個概念若運用於品管上,必須加入指差確認,把無意識的習慣拉到有意識的層次,書舉日本鐵路系統會執行的一個儀式為例子,手指出現眼前的物品,嘴巴喊出指令,如列車準備開動前,工作人員會指著月臺邊緣宣布:「列車可以放行!」目的在於減少錯誤的一種安全系統。
相同的概念運用於個人則是「習慣記分卡」,透過簡單的練習,察覺自己的行為,如先列出每日例行公事的清單:
然後好習慣標示為(+),壞習慣標示為(-),不好不壞的習慣標示為(=),製作習慣記分卡時,先不做任何改變,也不帶評價,目的在於覺察。
倘若無法意識到無意識,它就會指揮你生活,然後你會稱之為命運—心理學家榮格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