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原子習慣(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受疫情影響,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划手機和看疫情記者會之餘,我喜歡找一些書來看,安撫焦躁不安的心情。
手上這本《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是在私校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公帶回來的,因該校選了這本書當作110級畢業生禮物。
常被人引用的話語:「簡單的事重複做,就會是專家;重複的事用心做,就會是赢家」與本書哲理相當契合,作者從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入手,投入推動「微小增長的總和」的主旨,原子習慣的開端在於從你做的每一件事情當中找到微小的改變空間,因為每天退步1%.持續一年,0.99的365次方是 0.03,反之每天進步1%.持續一年:1.01的365次方是 37.78,習慣就是改變這件事情的複利,而且是無痛和不自覺的,時間一久,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都會因此顯現出來。因為「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終將以複利計算一樣利滾利,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若翻開偉人傳記,其中著墨最多的都是艱辛的奮鬥歷程,是人生中的坎坷與挫折,是面對困境時的鍥而不捨,是失敗當前的百折不撓,而能度過這些逆境常是他們有著過人的堅毅慣性,所以「造就成功的,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逄的轉變。」書中提到時間會放大成功與失敗之間的差距,會將你餵養給它的東西加乘,因為「好習慣讓時間成為你的盟友,壞習慣讓時間與你為敵。」
防疫這段時間可能「度日如年」,因為舉凡對未來的人生階段有實質助益的事,都會有點辛苦、有點難熬,,譬如持續運動,辛勤學習,培養可以一輩子從事的興趣等等,我從5/19下定決心每天跳無線跳繩,結果只持續三天就破功,,可見好習慣的養成是不會一蹴可幾。
若選擇每天睡到自然醒,玩手機、打遊戲打到廢寢忘餐,追劇追到脖子扭到,諸多耍廢活動,真要給自己設下停損點,當初書展買的書,大多在書架上蒙塵;我是英文老師,沒課時也該積極進修,網路上有各式各樣的英文學習平台,風趣幽默的以英語為母語的外籍YouTuber,都是我的老師;看一部獲獎無數的電影後,提筆寫下心中的感動,放到社群媒體上,推薦給親朋好友。
我要做自己的時間主人,如同作家艾爾文在推薦序中的結論「經營人生的智慧,慢慢走,更快到,這是一場自我實現的馬拉松,而不是跟別人爭搶百米競賽。」;另一位推薦者溫美玉說道:「自律者擅長建構生活,不讓自己暴露在充滿誘惑的環境中。」
本書對原子習慣的定義是構成大系統的小習慣,如同原子是分子的組成單元一樣,如果你的目標是讀一整套金庸小說,先成為喜歡閱讀的人,目標是想跑一場馬拉松,就先開始每天跑步,決定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真的去實踐,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肯定自己,這是行為改變技巧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第三章四個簡單的步驟,讓你建立更好的習慣
而如何建立更好的習慣,作者羅列了四個步驟:
提示與渴望為問題階段,而回應與獎賞為解決方案階段。
  1. 提示:
    促使大腦開啟一個行為,預示獎賞的行為,史前時代人類注重環境提示,如食物和水的所在地,而現代人則花大部分的時間預示了金錢、名聲、權勢、地位、讚賞、認同、愛情和友誼等個人滿足感。
  2. 渴望:這是習慣背後的動力,少了改變的動機與懖慾望,就沒有行動的理由了。每一個資訊對不同人有不同提示刺激,舉例來說煙味對癮君子而言,可以觸發抽煙的慾望,對於不抽煙的人只是一股難聞的臭味而已。
  3. 回應:
    回應則是確實執行的習慣,取決於身體或心智活動願意付出的量,習慣只會在能力允許下執行,有可能會心有餘力不足。
  4. 獎賞:
    獎賞的目的在滿足渴望,因為感覺系統可監測什麼樣的行為可滿足慾望,而這種愉悅感是回饋機制的一部分。
  5. 結論:提示察覺獎賞,渇望關乎獎賞,回應取得獎賞。四個行為缺一,行為就不會變成習慣,而反復且正確地行。
成年人的許多生活習慣如先穿哪一隻腳的鞋,洗澡從哪裡先洗,都是經過數十年的心理編碼,而自動形塑的思考及行動模式。作者進一步把四個步驟再變化成二個行為改變模組。
  1. 如何建立好習慣
    法則一(提示):讓提示顯而易見
    法則二(渴望):讓習慣有吸引力
    法則三(回應):讓行動輕而易舉
    法則四(獎賞):讓獎賞令人滿足
  2. 如何破除壞習慣
    法則一的反轉(提示):讓提示隱而不現
    法則二的反轉(渴望):讓習慣亳無吸引力
    法則三的反轉(回應):讓行動困難無比
    法則四的反轉(獎賞):讓獎賞令人不滿
作者雖不敢誇下海口宣稱「這四個法則對改變任何人類行為而言,都是一個亳無遺漏的全面性架構。」但適用層面廣泛,任何領域都能運用。所以只要想改變任何一個行為時,就先行詢問自己以下問題。
  1. 我要怎麼讓提示顯而易見?
  2. 我要怎麼讓讓習慣有吸引力
  3. 我要怎麼讓讓行動輕而易舉
  4. 我要怎麼讓讓獎賞令人滿足
反之亦然,想改變不良習慣,則是採用行為改變模式二,讓提示隱而不現,讓習慣亳無吸引力,讓行動困難無比,讓行動困難無比。
第四章的標題是行為改變的過程始於察覺,多年前有個新聞是某個網紅在社群媒體曬小孩(戲指經常張貼自家小孩可愛照片的人),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小孩的眼睛有異狀,提醒父母趕快帶小孩去醫院檢查,而因此及時發現而積極治療,最後是Happy Ending 的故事,為什麼我只看到孩子的純真笑容,為什麼卻有人可以做出先期的醫療診斷,這就是專業人士在日積月累的職場經驗中,培養出的敏銳分辨能力。因此只有有足夠的練習,任何人都能不假思索地預示某個結果的提示。
作者表示「人類的大腦是一部預測機器,不斷地偵查周遭環境,分析遇上的資訊。」於是專家或者是凡人高下立見,而只要有足夠的練習,任何人都能不假思索地挑出某種結果的提示,這就是一種透過經驗習得的知識編碼,是每個習慣的基礎,不過有些生理需求是不需思索的,如飢餓或口渴,有時候因體內循環的荷爾蒙與化學物質,饑餓和口渴會瞬間出現。
但因長時間累積而形成的習慣,有時候卻變得危險,一個經常習慣在顧客用完餘額時剪掉儲值卡的店員,竟然在幫信用卡持卡顧客刷完卡之後,順手拿起剪刀把信用卡剪成兩半,直到看到驚訝無比的顧客,才想起自己做了什麼蠢事了,這個就是習慣的烙印。因此這個概念若運用於品管上,必須加入指差確認,把無意識的習慣拉到有意識的層次,書舉日本鐵路系統會執行的一個儀式為例子,手指出現眼前的物品,嘴巴喊出指令,如列車準備開動前,工作人員會指著月臺邊緣宣布:「列車可以放行!」目的在於減少錯誤的一種安全系統。
相同的概念運用於個人則是「習慣記分卡」,透過簡單的練習,察覺自己的行為,如先列出每日例行公事的清單:
  • 起床
  • 關閙鐘
  • 看手機
  • 去浴室
  • 等等等
然後好習慣標示為(+),壞習慣標示為(-),不好不壞的習慣標示為(=),製作習慣記分卡時,先不做任何改變,也不帶評價,目的在於覺察
倘若無法意識到無意識,它就會指揮你生活,然後你會稱之為命運—心理學家榮格
To be continue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是我為接下來的連載小說計劃所新創的專題,小手上路,不熟練之處請多包涵,題材均來自周遭人事物,再加上想像與自由發揮而成,寫作的時候我是作者,完成之後,讀者才是作者,可以邊看邊恣意想像,化文字為想像畫面,讓人物靈動有生命,讓我們共同完成這部作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我第二次到信義誠品參加慈濟靜思書軒的活動,以濃郁人文氣息為主軸的書香慈善聚會,讓我深受啟發,彷彿不提筆留下些許記錄,無法抒發滿溢的感動。 靜思書軒原本和其他小眾書局沒兩樣,隱身於市井的每一個小角落,但因營運長蔡青兒的奔走與努力,從2017年起創立第一間在校園的「靜思閱讀書軒」
    失憶是許多作者喜歡運用的一個橋段,像之前讀過的小說「別相信任何人」或電影「二見鍾情」等,男女主角分別因意外而失去記憶,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彷彿瞎子摸像般,慢慢地摸索、適應,直到記憶回復那天才真相大白,
     這本書是荷蘭國家讀者文學得獎作品,對於書籍的選擇,我自有一套自己的邏輯,不愛和大家趕流行或崇尚暢銷書,那天去圖書館的目的主要目的是陪大女兒去借CSI DVD,閒來無事信手抓了三本書,其中就是這一本,是2008年的第35刷,這本書在荷蘭已賣出一萬冊,全球也有三十種語言的譯本出版。
故事從香港的大嶼山出發,第一人稱的主角心情從身心脫臼開始,旅途從尋求問題的解答當作起點,作為一個讀者,我們是幸福的,好像看一部二小時的偵探影集,知道最終犯人會被繩之以法,真相會大白,只需讓文字牽引著思緒,不必過度擔心,龍女士的文字洗練、考據精確,尤其擅長描繪人物,透過扉頁我彷彿可看到人物穿書而出。
做為一個愛書人偶然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取下它,泡好一杯濃郁的黑咖啡,開始這亙古貫今的閱讀之旅。
「我們都受著四種無形的力量所支配:愛情、死亡、權力及時間,任何說是金錢的人都該被送回去重讀幼稚園。」 這句話出自於Paulo Coelho,是巴西著名作家,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聞名全世界,最常被引用的書中文句是 而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這是我第二次到信義誠品參加慈濟靜思書軒的活動,以濃郁人文氣息為主軸的書香慈善聚會,讓我深受啟發,彷彿不提筆留下些許記錄,無法抒發滿溢的感動。 靜思書軒原本和其他小眾書局沒兩樣,隱身於市井的每一個小角落,但因營運長蔡青兒的奔走與努力,從2017年起創立第一間在校園的「靜思閱讀書軒」
    失憶是許多作者喜歡運用的一個橋段,像之前讀過的小說「別相信任何人」或電影「二見鍾情」等,男女主角分別因意外而失去記憶,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彷彿瞎子摸像般,慢慢地摸索、適應,直到記憶回復那天才真相大白,
     這本書是荷蘭國家讀者文學得獎作品,對於書籍的選擇,我自有一套自己的邏輯,不愛和大家趕流行或崇尚暢銷書,那天去圖書館的目的主要目的是陪大女兒去借CSI DVD,閒來無事信手抓了三本書,其中就是這一本,是2008年的第35刷,這本書在荷蘭已賣出一萬冊,全球也有三十種語言的譯本出版。
故事從香港的大嶼山出發,第一人稱的主角心情從身心脫臼開始,旅途從尋求問題的解答當作起點,作為一個讀者,我們是幸福的,好像看一部二小時的偵探影集,知道最終犯人會被繩之以法,真相會大白,只需讓文字牽引著思緒,不必過度擔心,龍女士的文字洗練、考據精確,尤其擅長描繪人物,透過扉頁我彷彿可看到人物穿書而出。
做為一個愛書人偶然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取下它,泡好一杯濃郁的黑咖啡,開始這亙古貫今的閱讀之旅。
「我們都受著四種無形的力量所支配:愛情、死亡、權力及時間,任何說是金錢的人都該被送回去重讀幼稚園。」 這句話出自於Paulo Coelho,是巴西著名作家,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聞名全世界,最常被引用的書中文句是 而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完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是否曾經想要改變,但總是因為習慣難以養成而半途而廢?詹姆斯·克里爾(James Clear)所著的《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或許是你改變生活的最佳指引!這本書告訴我們,通過建立微小但持續的習慣,我們可以實現人生中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這些微習慣的力量,將在你的人生中產生巨大的變革。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透過理解並應用習慣養成的原則,可以改變我們的日常行為,實現目標,創造我們熱愛的生活。
Thumbnail
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三十七倍;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到頭來你會弱化到趨近於零。起初的小勝利或小倒退,累積起來會造就巨大差異。 原子習慣的力量:微小改變,非凡成果。 ——《原子習慣》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在銷售排行榜上長時間位於前列。書中清楚闡述概念,並提供四法則,讓人可以一步步跟著書中的方法,打造自己的習慣。打造新習慣的四個階段是缺一不可。首先從身份認同出發,養成符合信念的新行為是重要的。2分鐘法則說明新習慣的開始應花不到2分鐘才有效。透過四法則的訣竅幫助你養成一個想要的習慣。
Thumbnail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作家是世界知名的習慣養成專家詹姆斯·克萊爾,此書內容主要在講述如何通過細微執行,從而練成長久的習慣。書中提供系統性方法幫助大家養成習慣,這個思
Thumbnail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可能思考著要建立或重新培養的習慣,然而,要如何確保這些良好習慣能夠輕鬆被持續下去呢?《原子習慣》想必是習慣養成領域的經典之作!為了保持好習慣,需要在執行習慣時增加大腦的正面感受與立即的滿足感,這篇文章介紹了5種可以幫助你改變對新習慣的心理感受的細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是否曾經想要改變,但總是因為習慣難以養成而半途而廢?詹姆斯·克里爾(James Clear)所著的《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或許是你改變生活的最佳指引!這本書告訴我們,通過建立微小但持續的習慣,我們可以實現人生中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這些微習慣的力量,將在你的人生中產生巨大的變革。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透過理解並應用習慣養成的原則,可以改變我們的日常行為,實現目標,創造我們熱愛的生活。
Thumbnail
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三十七倍;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到頭來你會弱化到趨近於零。起初的小勝利或小倒退,累積起來會造就巨大差異。 原子習慣的力量:微小改變,非凡成果。 ——《原子習慣》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原子習慣》這本書在銷售排行榜上長時間位於前列。書中清楚闡述概念,並提供四法則,讓人可以一步步跟著書中的方法,打造自己的習慣。打造新習慣的四個階段是缺一不可。首先從身份認同出發,養成符合信念的新行為是重要的。2分鐘法則說明新習慣的開始應花不到2分鐘才有效。透過四法則的訣竅幫助你養成一個想要的習慣。
Thumbnail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作家是世界知名的習慣養成專家詹姆斯·克萊爾,此書內容主要在講述如何通過細微執行,從而練成長久的習慣。書中提供系統性方法幫助大家養成習慣,這個思
Thumbnail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可能思考著要建立或重新培養的習慣,然而,要如何確保這些良好習慣能夠輕鬆被持續下去呢?《原子習慣》想必是習慣養成領域的經典之作!為了保持好習慣,需要在執行習慣時增加大腦的正面感受與立即的滿足感,這篇文章介紹了5種可以幫助你改變對新習慣的心理感受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