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圖片取自Amazon網站

圖片取自Amazon網站



過去我總覺得這種所謂自我成長類的書籍,很吃讀者個性的,也就是很主觀的。如果一個有堅定心智的人,應該早已打造出自己一套理想生活模式,何須別人教你「如何養成習慣」,「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學習」,「如何談戀愛」....

另一方面,自我成長的書籍多數就是作者本人已經自我成長了(才出得了書嘛!),但到底適不適用讀者,其實也很需要讀者有反芻與思考能力。

況且,「每個」專家的方法都略有不同,如果買了一堆生活或工作指導的著作,拜讀後,如果兩個專家想法牴觸呢?到底該聽誰的?如何自我實踐?沒人說得準,這就一直是我過去不太喜歡看這類書的原因。

或許是這種錯誤的想法,我著實錯過了很多很多的好書,也大大誤會了閱讀的本質。還好,亡羊補牢,猶時未晚;最近的閱讀習慣,可能年歲增長,不只增加了白髮,恐怕也不小心長了點智慧。我終於大澈大悟到,一本書,只要有10%讓自己感動、有讓自己思考並從中改變,真的就夠了,如果讓自己有50%的收穫,那簡直賺到。

這就是原子習慣給我的感想。真不愧是一本暢銷書,內文大量舉證,每個章節都有令人激賞的建議,我個人認為收穫度絕對超過50%,給常常半途而廢的我,一種心靈的撫慰;相信也給芸芸眾生一種救贖的感覺(對我就爛,但大家都一樣,而且我們可能透過慢慢的努力與調整走向成功!大概是這種感覺)

「原子習慣」精華就是「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

這本書的精髓就在書名中「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一句話說完。整本書的原則以及舉例就是希望讀者可以利用無痛無意識的方式,朝向自己理想型前進。靠每天1%的努力,就像滾複利一樣,經年累月,達成心目中想達到的目標。(我是覺得用數學方程式來計算每天進步1%,一年後可進步37倍是很吸眼球,但恐怕缺乏嚴謹的論證。)

聽起來很立志對吧!我也覺得,這本書會這麼大賣,我相信也是因為作者提及的做法、案例以及經驗談都具有說服力以及「相對簡單」,所以無形中增加了許多讀者信心,深覺我一定辦得到。老實說,會需要看自我成長類型的多數讀者包括我,應該都認為自己「某些方面欠缺」;可能是意志力不夠,可能時間管理不好,可能把自己生活梳理不順,而原子習慣作者真的很懂讀者的心,清楚的知道我們內在的軟肋在哪裡。他告訴我們,沒關係!做不到是方法錯了!只要用對方法,原子習慣可以帶領你走向人生坦途。

如何無痛形塑好習慣

所以,到底如何無痛形塑好習慣呢?其實作者把人性看得很透,知道人天性就是好逸惡勞,本書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無痛」「簡單」的形塑好習慣。共有四個法則,分別為:(1)讓提示顯而易見;(2)讓習慣有吸引力;(3)讓行動輕而易舉;(4)讓獎賞令人滿足。整本書就是運用各種案例以及實證來說服讀者這四個法則如何使用以及效果有多驚人。

法則一讓提示顯而易見

要養成一個好習慣,請讓這個好習慣的提示顯而易見。作者提供了兩個我覺得非常非常好的方法:

  1. 「習慣堆疊」。在自己原本有的例行事務或習慣上,加上一個習慣。舉例來說:放好晚餐碗盤後(舊習慣),馬上擦拭流理台(新的好的習慣)。
  2. 「打造養成好習慣的環境」:人類所有感覺能力中最強的是視覺創造明顯的視覺提示可以把注意力引致你想要的習慣。舉例而言,為了記得吃藥,就把藥罐直接放在浴室洗手台水龍頭旁;在自助取餐餐廳各處放置瓶裝水,瓶裝水銷量大增,因為顧客接收到了顯而易見的提示「買水」!
  3. *如果是壞習慣呢!剛好法則顛倒,要讓提示隱而不現,比如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就停止追蹤會激發忌妒心裏的社群帳號,無法好好把一件工作完成,就把手機留在另一個房間好幾小時(這兩樣對我非常有用!笑!)

法則二《讓習慣有吸引力》

很字面上的定義,就是讓這個好習慣能有吸引力一點,而壞習慣的吸引力降低。我也在這項法則裡獲得作者非常棒的兩個建議,印象深刻:

  1. 利用「誘惑綑綁」。也就是將一件想要的事情和一件你必須要做的好習慣綁在一起。作者這部分也提到不少例子,比如:拿出手機後(想要),我會做十下波比跳(需要)。
  2. 加入文化,模仿。一個人身邊有胖的朋友,那個人變胖機率會提高57%(非常恐怖的數字),所以要加入具有以下特點的文化:(1)你要的行為是常態;(2)你和這個群體本來就有某些共同點。我解讀為:要養成好習慣,請加入各類社團,想要減重,請加入運動社團;想成為閱讀者,請加入閱讀社團;現在社團種類多元,大家都可以到不同的同溫層去取暖,相互砥礪!

法則三《讓行動輕而易舉》

這絕對是我認為最無痛也最貼心的法則了。作者希望讀者只要「開始實行就對了」!因為習慣養成是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要有高頻率,就是讓習慣簡單到就算沒有意願也會執行至關重要。作者提到兩分鐘法則,把每個想要的好習慣縮減為兩分鐘版本,讓習慣容易開始。這真的很簡單對吧!運動2分鐘,閱讀2分鐘,打掃2分鐘,靜坐2分鐘,一天該做的事情就這麼輕而易舉地達成,這種小小的成就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輕而易舉做得到的!而每天這樣做,就可能讓你的好習慣自動化。

接下來,在利用小小的技巧讓違背好習慣比開始執行好習慣更花力氣,這樣就可以達成事半功倍的結果了!我認為這也是很多人會認為「付費」去健身房絕對比自主性的去跑步有用!因為錢都付了!你不去的代價是比較高的!自然就會心不甘情不願地前往了!

法則四《讓獎賞令人滿足》

這法則含括的內容有點廣,不盡然是要讓自己達成目標後的獎賞是令自己滿足的,還提到了許多有趣的觀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習慣追蹤器。

  • 習慣追蹤器:作者認為,建立一種可以追蹤自己習慣的紀錄,比如一個業務,每天會放兩個罐子在辦公桌,一個空的,另一個有120個迴紋針,他每打一通業務拜訪電話,就把一個迴紋針放到空的罐子裡,直到所有迴紋針都被移到另一個罐子裡。不久之後,他就在另一間公司找到年薪六位數工作。當然不一定要用這種方式,找本日誌,對執行例行事務打勾,就成了習慣追蹤器。這部分我實在太讚賞了!因為,我就是需要有一個習慣追蹤器的人!疫情爆發時候,我和一位友人聊天,我們都認為,在渾渾噩噩的日子裡,每天有一套「例行執行事務」,做完打勾勾,晚上睡覺前,看著滿是勾勾的紀錄,就覺得自己度過了一個很充實的一天,哪怕那些勾勾提醒得內容有多小,多荒唐。


書寫至此,每個人看書看完後受到會因個人經驗與經歷不同而有不同的啟發點與思考點,我很高興我看完這本書後還有餘力可以反芻一下自己的想法,經過梳理之後我又覺得獲得更多了!這也是大家所說的「寫作的魔力」!

原子習慣真的影響我滿大的,最少,我在個人網頁上說了期望自己可以補齊讀書心得,這就是目前我給自己的追蹤器,很高興check list done,完美的一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瑪西-avatar-img
2020/09/04
開頭寫的那句自我成長的書很吃讀者群這句話真的沒錯,老實說,我從小就很討厭這種書,第一,我本身很早熟,還當過童工,所以對那種極度正向的書很反感,第二,國中還被迫寫心得(劉x 林xx),說實話,那些道理其實我們都懂吧。 不過感謝你的分享,整理的詳實,倒有點像工具書呢。
同意!其實現在很多書,大多數的道理真的都懂,但偶有不同角度切入的就會覺得心靈雞湯阿(到了需要心靈雞湯餵養的年紀了)
avatar-img
勇健安─勇敢健康安全的沙龍
11會員
87內容數
讀書的目的,是用幾塊美金,換取一個人大腦的最精華,很值得! 思考的目標,是把書中精華萃練成自己的智慧,跟著大腦一輩子!更是值得!
2022/07/14
你快樂嗎? 你知道快樂其實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達到嗎? 「幸福科學」,這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及認知科學家Laurie Santos開設的課,在耶魯大學一炮而紅,好評不斷。 一年多後的最近,情緒曲線又到了低點(配合股市),決定回顧一下當初課程給我的啟發,簡單把之前10堂課的幸福科學濃縮,重新回味一下!
2022/07/14
你快樂嗎? 你知道快樂其實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達到嗎? 「幸福科學」,這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及認知科學家Laurie Santos開設的課,在耶魯大學一炮而紅,好評不斷。 一年多後的最近,情緒曲線又到了低點(配合股市),決定回顧一下當初課程給我的啟發,簡單把之前10堂課的幸福科學濃縮,重新回味一下!
2021/12/30
台灣的圖書館是個寶庫。除了有滿坑滿谷的中文童書、英文童書,甚至連英文小說有,出乎我意料(其實應該是我和圖書館不熟)。 帶著小孩去圖書館挖寶時,中文圖書或許因為讀者量大,很多書已經被翻舊翻爛,孩子不見得想讀,特別是已經中年級的哥哥,對書有一種潔癖偏好,看到書被翻得爛爛,很倒胃口。 (下雷)
Thumbnail
2021/12/30
台灣的圖書館是個寶庫。除了有滿坑滿谷的中文童書、英文童書,甚至連英文小說有,出乎我意料(其實應該是我和圖書館不熟)。 帶著小孩去圖書館挖寶時,中文圖書或許因為讀者量大,很多書已經被翻舊翻爛,孩子不見得想讀,特別是已經中年級的哥哥,對書有一種潔癖偏好,看到書被翻得爛爛,很倒胃口。 (下雷)
Thumbnail
2021/12/02
圖片來源:Amazon網站 在生與死之間,有一座圖書館。 在這座圖書館裡,有著數以萬計的書本。而每一本書,都代表著「你」的另一個人生。你可以透由書本去體驗你的另一個人生,這個新的人生,或許給了你新的機會讓你重新開始,或許充滿更多挑戰與困難,或許可以讓你抹去所有過去的懊悔,或許可以教你甚麼才是最重要
Thumbnail
2021/12/02
圖片來源:Amazon網站 在生與死之間,有一座圖書館。 在這座圖書館裡,有著數以萬計的書本。而每一本書,都代表著「你」的另一個人生。你可以透由書本去體驗你的另一個人生,這個新的人生,或許給了你新的機會讓你重新開始,或許充滿更多挑戰與困難,或許可以讓你抹去所有過去的懊悔,或許可以教你甚麼才是最重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原子習慣》告訴我們「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只要持續小小的改變,複利效應會讓我們累積出巨大的成果 維持是養成習慣的重點,當我們能讓提示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獎賞令人滿足,就能夠保持有效且良好的習慣,最終,我們就能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Thumbnail
《原子習慣》告訴我們「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只要持續小小的改變,複利效應會讓我們累積出巨大的成果 維持是養成習慣的重點,當我們能讓提示顯而易見、讓習慣有吸引力、讓行動輕而易舉、讓獎賞令人滿足,就能夠保持有效且良好的習慣,最終,我們就能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能夠善用每個時刻建立的微小習慣,將可帶來巨大的成果。 那…要怎麼開始建立好習慣呢?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能夠善用每個時刻建立的微小習慣,將可帶來巨大的成果。 那…要怎麼開始建立好習慣呢?
Thumbnail
先說結論,這一本書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最有價值的書,本書策略是以「習慣」的腦科學、心理學背景出發,在不悖逆人類「本性」的情況下建構出的方法。結合好所習慣與壞習慣對比的實驗,令人深深吸引想要讀下去與原來我就是這樣被習慣控制而不知的讚嘆。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
Thumbnail
先說結論,這一本書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最有價值的書,本書策略是以「習慣」的腦科學、心理學背景出發,在不悖逆人類「本性」的情況下建構出的方法。結合好所習慣與壞習慣對比的實驗,令人深深吸引想要讀下去與原來我就是這樣被習慣控制而不知的讚嘆。 人很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
Thumbnail
圖片取自網路 今天的好書推薦是「原子習慣」。 之前就一直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書,但一直覺得,這不就是一本教我怎麼養成習慣的書嗎?市面上這種書很多,所以一直沒有放在心上,一直到後來讀書會要求,我才去買了這本書來看。 其實在看本書之前呢,我一直覺得習慣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力養成的,無法借助外力,所以我對於有些習
Thumbnail
圖片取自網路 今天的好書推薦是「原子習慣」。 之前就一直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書,但一直覺得,這不就是一本教我怎麼養成習慣的書嗎?市面上這種書很多,所以一直沒有放在心上,一直到後來讀書會要求,我才去買了這本書來看。 其實在看本書之前呢,我一直覺得習慣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力養成的,無法借助外力,所以我對於有些習
Thumbnail
歲末時看書局的年度暢銷榜,還有其他書友的閱讀書單,發現《原子習慣》、《僧人心態》、《超速學習》等等Self-help系列的書出鏡率超高,暢銷又叫好。 我過去主要涉獵散文、小說和社會科學領域書籍,不太注意個人成長的暢銷書,不過一本大家都看過,看了也稱讚的書,我卻沒看過,自覺慚愧。新的一年,我決定閱讀系
Thumbnail
歲末時看書局的年度暢銷榜,還有其他書友的閱讀書單,發現《原子習慣》、《僧人心態》、《超速學習》等等Self-help系列的書出鏡率超高,暢銷又叫好。 我過去主要涉獵散文、小說和社會科學領域書籍,不太注意個人成長的暢銷書,不過一本大家都看過,看了也稱讚的書,我卻沒看過,自覺慚愧。新的一年,我決定閱讀系
Thumbnail
首先,我不是什麼生活大師也沒有什麼厲害的頭銜,最近開始練習多看了一些書也在練習著吸收書本內的知識雜學並且書寫出來,有沒有道理我也部知道,如果你看了有什麼想要跟我討論的不妨留言跟我說。 在我這個年紀的人,生活不外乎就是工作、吃飯、睡覺堆疊起來的。也許中間可以穿插一些娛樂,但不過就是一塊一塊堆疊起來以
Thumbnail
首先,我不是什麼生活大師也沒有什麼厲害的頭銜,最近開始練習多看了一些書也在練習著吸收書本內的知識雜學並且書寫出來,有沒有道理我也部知道,如果你看了有什麼想要跟我討論的不妨留言跟我說。 在我這個年紀的人,生活不外乎就是工作、吃飯、睡覺堆疊起來的。也許中間可以穿插一些娛樂,但不過就是一塊一塊堆疊起來以
Thumbnail
過去我總覺得這種所謂自我成長類的書籍,很吃讀者個性的,也就是很主觀的。如果一個有堅定心智的人,應該早已打造出自己一套理想生活模式,何須別人教你「如何養成習慣」,「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學習」,「如何談戀愛」.... 另一方面,自我成長的書籍多數就是作者本人已經自我成長了(才出得了書嘛!),
Thumbnail
過去我總覺得這種所謂自我成長類的書籍,很吃讀者個性的,也就是很主觀的。如果一個有堅定心智的人,應該早已打造出自己一套理想生活模式,何須別人教你「如何養成習慣」,「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學習」,「如何談戀愛」.... 另一方面,自我成長的書籍多數就是作者本人已經自我成長了(才出得了書嘛!),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習慣是自我成長的複利,微小改變的複利效應比瞬間改變還重要。 2.要自我成長,重點不在於做什麼,也不在於怎麼做,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 3.環境比自制力還重要,要改變習慣,先從改造環境開始。 不拍拍也不鞭策,告訴你實際該怎麼做 《原子習慣》是由美國作家James Clear所著,其核心的論
Thumbnail
本文重點 1.習慣是自我成長的複利,微小改變的複利效應比瞬間改變還重要。 2.要自我成長,重點不在於做什麼,也不在於怎麼做,而是你是什麼樣的人。 3.環境比自制力還重要,要改變習慣,先從改造環境開始。 不拍拍也不鞭策,告訴你實際該怎麼做 《原子習慣》是由美國作家James Clear所著,其核心的論
Thumbnail
從出版(19年6月)到我寫文的現在(20年2月)整整9個月,這本書沒有1個月是沒有上暢銷榜單的,足以可見這本書有長紅。 為什麼這本講習慣的書會這麼紅?為什麼就連我對這種工作成功法類型的書不感興趣的人都拿起來看,看完甚至讚揚不已?
Thumbnail
從出版(19年6月)到我寫文的現在(20年2月)整整9個月,這本書沒有1個月是沒有上暢銷榜單的,足以可見這本書有長紅。 為什麼這本講習慣的書會這麼紅?為什麼就連我對這種工作成功法類型的書不感興趣的人都拿起來看,看完甚至讚揚不已?
Thumbnail
生活中那些你可能沒注意到的細微習慣,正在逐漸影響我們的成就、事業,進而影響我們的一生,如果每天進步1%,1年後,你會進步37倍;反之,若是每天退步1%,1年後,你會退步到趨近於零...這也正是為什麼光是「習慣」簡簡單單的一個詞彙,就能被許多學者爭相探討分析,甚至成為一本書的核心主題...
Thumbnail
生活中那些你可能沒注意到的細微習慣,正在逐漸影響我們的成就、事業,進而影響我們的一生,如果每天進步1%,1年後,你會進步37倍;反之,若是每天退步1%,1年後,你會退步到趨近於零...這也正是為什麼光是「習慣」簡簡單單的一個詞彙,就能被許多學者爭相探討分析,甚至成為一本書的核心主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