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訂閱經濟|為什麼咖啡訂閱會成功,但茶飲訂閱制不會?從《大苑子訂閱制失敗》說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片來源:大苑子

圖片來源:大苑子

昨天剛好看到大苑子訂閱制宣告失敗的消息,在剛發行訂閱制後,我有寫了一篇文去探討大苑子的訂閱制該如何成功?雖然我當時也寫說,其實大苑子的方式比較不像是訂閱制,準確說起來更像是寄杯或是會員制的延伸。

《訂閱經濟|1個月499,大苑子改訂閱制是個好想法但不是訂閱制》

在文末的部分,我認為手搖訂閱制,其實是可以運行的(雖然我不愛大苑子,但我太愛喝手搖),只是從結果論來說,也證實其實這條路做起來遠比想像中的複雜。

這篇其實也不是要馬後炮,寫說你看大苑子失敗了吧之類的,因為比起失敗,我其實更樂見看到它成功,這樣就會有更多手搖訂閱制出現!

另外,要失敗很容易,你只要999件事情之中,做錯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夠失敗,但要成功的機會卻可能只有那一條。雖然最終大苑子是宣告失敗,但也希望換個角度去探討為什麼失敗這件事情。


在文章中提到,從創辦人的角度,他認為造成訂閱制失敗,歸因於品牌的「終身價值」「飲料市場的競爭及需求性」兩個面向。結果論上來說,我認為方向是對的,但把失敗歸咎於這兩件事情,我持有不同的見解。

一、會行動的粉絲才是真的,不然都只是數字


圖片來源:大苑子

圖片來源:大苑子

當初大苑子推出訂閱制時,主要是看重自己龐大的會員基數(儲值卡會員:180萬,App會員:125萬,使用行動支付:83萬),但實作了才發現,這個轉換率連1%都不到,使用的人寥寥無幾,其實就顯見了一件事情。

再多的會員(可流量),都比不上那些真正以行動支持的鐵粉

回想一下當今的生活型態,其實不難理解,過去到現在,我們加入過無數的粉絲團、辦過無數的會員卡,但真正用得上的也就是那幾家,其餘的會員卡通常都是一次性消費時,基於免費、優惠等以備不時之需的情況而辦。

基於大苑子,甚至是蘋果日報的案例,日後我們不應該從流量的總數來看,在做評估時,應該要看得是我們的鐵粉有哪些,在數據上可能偏重於MAU或是那些熱點讀者/用戶到底佔有多少的比例。

為什麼不全然是品牌終身價值的問題?

接著看到品牌終身價值,確實缺乏品牌價值的組織,去發展訂閱制容易失敗,但這有點導果為因,如果我們反過來看的話,那麼具有品牌價值的組織,發展訂閱制,就更容易成功嗎?也不盡然。

雖然是不同產業,但BMW做汽車訂閱制失敗的例子可以說明。

BMW在2018年推出的汽車訂閱服務「Access by BMW」,顧客每個月付2,000或3,700美元的訂閱費租用BMW的車輛,然而在今年1月的時候,BMW宣告終止汽車訂閱

圖片來源:BMW

圖片來源:BMW

雖然這邊忽略產業這個龐大的變數,但BMW的訂閱制也失敗了,在分析上我並不會認為他是因為「品牌的終身價值不足」而失敗的。

我們再看到隔壁棚的保時捷也做訂閱制(Porsche Drive),目前仍然持續進行中,雖然不知道結果是好是壞,但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每個要做訂閱制的品牌,是不是都要把自己變成該產業界的保時捷才有可能成功?這個答案我相信是顯而易見的。

(關於保時捷和BMW的汽車訂閱這件事情,之後再來慢慢分曉。)


關於茶飲品的產業競爭及需求

我認為「茶飲品的市場過度競爭」和「被視為小確幸」也都不是造成失敗的原因。

在茶飲品競爭的部分,確實台灣手搖茶飲品的競爭,進入到一個空前絕後的情況。除了傳統連鎖品牌,還有更多的網紅、藝人、KOL也同樣投入手搖茶的產業不勝枚舉(詹子晴的別對我尖叫、滴妹的再睡五分鐘、近期開幕的陳零九的九茶)。

圖片來源:滴妹Youtube

圖片來源:滴妹Youtube

但這件事情在「咖啡」也同樣存在著,各種連鎖超商賣咖啡,還推出更高檔的精品咖啡,坊間咖啡廳、獨立咖啡廳也是一家一家的開。但為什麼Cama、星巴克這些咖啡訂閱制目前都還能持續存活,全家/711的寄杯集點制也都還存活得好好的,而國外的咖啡訂閱制也算是相對穩定的模式。

雖然有人可能會把咖啡歸類在功能性飲品(提神用、工作),不喝就不能工作,但也是有一派人是完全都不喝咖啡,或是心血來潮才想喝咖啡的。以同樣的架構來看,確實有一部分的人,喝茶是基於天氣、犒賞自己這種小確幸的心態,也不能忽略台灣每天都會喝手搖茶的這群人(就是我)。

對於喝茶這件事情,雖然口味會想要變換,最終會發現自己喜歡喝的口味,也就是那幾家的特定飲品,這點在買咖啡上也會同樣可見(有人相對偏好Cama,也有人覺得超商咖啡難喝)。

如果大苑子是期待這些偶爾才喝幾次的人,要把499存進大苑子寄著,是不太符合大眾認知上的經濟效益,對於拋棄本來就沒有的優惠(省優惠的小錢)換取更多金錢上的彈性,大眾是非常樂意的。

如果大苑子是希望自己的忠實粉絲能夠支持的話,那在產品、策略及訂閱的執行手法上就要有所調整,而非只是主打想喝果茶、吃水果的民眾的訂閱制。

當然,在文章中是有提到,他認為發展內容,改變消費者對於品牌的意象是接下來發展的重點,也會順勢推出相應的訂閱制,但在我的想法上來說,或許初期會吸引到一些新消費者訂閱,但在長期面向來,這也不是一個提升訂閱制的方法。

做個總結吧!

歸根究底,我認為在這次的失敗中,從創辦人歸咎訂閱制失敗在這幾個點上,是有點邏輯斜坡的。最根本的原因我認為還是,大苑子在找尋訂閱制受眾,方向就是錯的,而在後續的規劃上,也因為流於普通的寄杯優惠才會造成失敗。

最後,插句題外話,大苑子應該要先解決每次都跟Mr.Wish搞混這個嚴重的問題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o Chen的沙龍
101會員
79內容數
媒體觀察筆記Media Note 是一系列以觀察現今媒體行銷、網路生態的系列專題。 第一個主題就是被譽為未來十年商業模式的訂閱經濟。訂閱經濟其實不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而是重新以不同的方式被呈現出來,從刮鬍刀、地板到最常見的影音、娛樂,這個專欄個案探討、現況分析等方式進行討論。
Yo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3
有在關注投資訊息的朋友,應該知道 4/21 晚上發生了一件讓人記憶深刻的事情— 知名影音串流平台 Neflix 網飛的股價在一個晚上暴跌了 36% 。雖然美股近期相對疲弱,但一天能殺成這樣,應該能用血流成河來形容。Netflix 發生什麼事情、是誰把 Netflix 訂閱的人口弄不見了?
Thumbnail
2022/04/23
有在關注投資訊息的朋友,應該知道 4/21 晚上發生了一件讓人記憶深刻的事情— 知名影音串流平台 Neflix 網飛的股價在一個晚上暴跌了 36% 。雖然美股近期相對疲弱,但一天能殺成這樣,應該能用血流成河來形容。Netflix 發生什麼事情、是誰把 Netflix 訂閱的人口弄不見了?
Thumbnail
2021/06/26
雖然台灣的Twitter用戶比國外少了許多,但Twitter規劃已經的付費版圖總算再開新頁,六月初時Twitter在加澳兩國推出封測版的訂閱制服務,讓用戶付取少量的金額,換取額外的功能,究竟twitter的訂閱制在做什麼?
Thumbnail
2021/06/26
雖然台灣的Twitter用戶比國外少了許多,但Twitter規劃已經的付費版圖總算再開新頁,六月初時Twitter在加澳兩國推出封測版的訂閱制服務,讓用戶付取少量的金額,換取額外的功能,究竟twitter的訂閱制在做什麼?
Thumbnail
2021/06/14
全球知名寫作訂閱平台Medium,從12年至今,也已經過了9個年頭,發展絕對不算順遂,中間也經歷過許多變革,在未來更為競爭的環境之下,Medium有什麼樣的發展考量,都會在這篇寫入。
Thumbnail
2021/06/14
全球知名寫作訂閱平台Medium,從12年至今,也已經過了9個年頭,發展絕對不算順遂,中間也經歷過許多變革,在未來更為競爭的環境之下,Medium有什麼樣的發展考量,都會在這篇寫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前面的故事:第一集、第二集 繼續來跟你聊聊「我在菜鳥產品經理時的一場奇妙失敗」最後一集 點數跟流通性之間的關係,就像火車與鐵軌的關係。 你重金打造了一個性能規格屌炸天的火車有什麼用? 鐵軌鋪了嗎?有地方落地嗎? 沒有流通性的點數就是死水,但日後我遇到過的許多老闆,總是不希望自己的點數流通出去。
Thumbnail
前面的故事:第一集、第二集 繼續來跟你聊聊「我在菜鳥產品經理時的一場奇妙失敗」最後一集 點數跟流通性之間的關係,就像火車與鐵軌的關係。 你重金打造了一個性能規格屌炸天的火車有什麼用? 鐵軌鋪了嗎?有地方落地嗎? 沒有流通性的點數就是死水,但日後我遇到過的許多老闆,總是不希望自己的點數流通出去。
Thumbnail
繼續來跟你聊聊「我在菜鳥產品經理時的一場奇妙失敗」第二集,想看第一集的朋友請:查看第一集 上次跟你聊到,我在十二年前加入了一家從事「點數交換」的新創公司,那是區塊鏈技術剛問世,虛擬點數這個概念還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的時代。 ​簡單來說就是做了許多自以為是的無效嘗試,把自己發行的點數玩成了一灘死水。
Thumbnail
繼續來跟你聊聊「我在菜鳥產品經理時的一場奇妙失敗」第二集,想看第一集的朋友請:查看第一集 上次跟你聊到,我在十二年前加入了一家從事「點數交換」的新創公司,那是區塊鏈技術剛問世,虛擬點數這個概念還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的時代。 ​簡單來說就是做了許多自以為是的無效嘗試,把自己發行的點數玩成了一灘死水。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參考星巴克定價、用哲學賣茶飲,吃茶三千如何掀起 IG 打卡熱潮、紅回台灣? 1. 方圓國際 2. 咖啡能靠濃縮穩定口味,茶飲卻很難每次都煮得一樣 3. 開店是科學與哲學的結合,買珍奶也講求心靈體驗 4. 價格比照星巴克,要做手搖飲界 LV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文章為:參考星巴克定價、用哲學賣茶飲,吃茶三千如何掀起 IG 打卡熱潮、紅回台灣? 1. 方圓國際 2. 咖啡能靠濃縮穩定口味,茶飲卻很難每次都煮得一樣 3. 開店是科學與哲學的結合,買珍奶也講求心靈體驗 4. 價格比照星巴克,要做手搖飲界 LV
Thumbnail
大苑子的訂閱制正是宣告失敗,從創辦人的訪談當中她歸結出兩個原因造成訂閱制的失敗,但我認為其實根本的原因並沒有被釐清,因此透過本文撰寫嘗試探討大苑子訂閱制的失敗原因。
Thumbnail
大苑子的訂閱制正是宣告失敗,從創辦人的訪談當中她歸結出兩個原因造成訂閱制的失敗,但我認為其實根本的原因並沒有被釐清,因此透過本文撰寫嘗試探討大苑子訂閱制的失敗原因。
Thumbnail
蘋果日報訂閱制失敗後沒多久,換成聯合報推出數位版的訂閱制,從3個面向看起來,我認為聯合報的訂閱制之路其實早就鋪好,而且比起蘋果日報的訂閱制更有可能成功。
Thumbnail
蘋果日報訂閱制失敗後沒多久,換成聯合報推出數位版的訂閱制,從3個面向看起來,我認為聯合報的訂閱制之路其實早就鋪好,而且比起蘋果日報的訂閱制更有可能成功。
Thumbnail
2019年推動訂閱制的台灣蘋果日報,在七月初時開放新聞網全數內容,這個結果對許多人來說可說是意料之內的結果,這篇我嘗試找到一個框架去解釋蘋果日報失敗的原因
Thumbnail
2019年推動訂閱制的台灣蘋果日報,在七月初時開放新聞網全數內容,這個結果對許多人來說可說是意料之內的結果,這篇我嘗試找到一個框架去解釋蘋果日報失敗的原因
Thumbnail
2020是社群網路數位會員經營成為顯學,越來越多公司品牌開始投入更多資源在網路會員經營與會員制度規劃,其中用像是LINE、FB Messenger社群通訊平台軟體結合會員經營行銷是可以助品牌突破目前網路行銷成本高漲的瓶頸,成為企業品牌網路行銷會員經營新風口。 什麼是社群數位會員 社群數位會員是運用像
Thumbnail
2020是社群網路數位會員經營成為顯學,越來越多公司品牌開始投入更多資源在網路會員經營與會員制度規劃,其中用像是LINE、FB Messenger社群通訊平台軟體結合會員經營行銷是可以助品牌突破目前網路行銷成本高漲的瓶頸,成為企業品牌網路行銷會員經營新風口。 什麼是社群數位會員 社群數位會員是運用像
Thumbnail
圖片來源:大苑子 1個月499的大苑子,你會付費嗎? 10/8時大苑子成立19年以來第一次舉辦記者會,也在該場記者會中推出了手搖杯的「訂閱制」系統,會成功還是失敗?該用什麼角度去看這個新制度...
Thumbnail
圖片來源:大苑子 1個月499的大苑子,你會付費嗎? 10/8時大苑子成立19年以來第一次舉辦記者會,也在該場記者會中推出了手搖杯的「訂閱制」系統,會成功還是失敗?該用什麼角度去看這個新制度...
Thumbnail
本文透過一則新聞實例,討論三大常見的訂閱制迷思。近一兩年風風火火的訂閱制,似乎讓連年虧損的傳統新聞媒體又看到一線希望,然而過多人樂觀看待訂閱制,忽略了背後眾多眾要的影響因素。
Thumbnail
本文透過一則新聞實例,討論三大常見的訂閱制迷思。近一兩年風風火火的訂閱制,似乎讓連年虧損的傳統新聞媒體又看到一線希望,然而過多人樂觀看待訂閱制,忽略了背後眾多眾要的影響因素。
Thumbnail
作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傳統商業媒體之一的蘋果日報(以下簡稱蘋果),在10 日下午3 時起正式將旗下的「蘋果新聞網」轉型成為會員訂閱制,目前已累積了265萬的會員,在網路上針對其訂閱制的前景有許多議論,這篇文章利用幾個實際案例來探討蘋果的訂閱制。
Thumbnail
作為臺灣最具影響力的傳統商業媒體之一的蘋果日報(以下簡稱蘋果),在10 日下午3 時起正式將旗下的「蘋果新聞網」轉型成為會員訂閱制,目前已累積了265萬的會員,在網路上針對其訂閱制的前景有許多議論,這篇文章利用幾個實際案例來探討蘋果的訂閱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