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來跟你聊聊「我在菜鳥產品經理時的一場奇妙失敗」第二集,想看第一集的朋友請:
查看第一集
上次跟你聊到,我在十二年前加入了一家從事「點數交換」的新創公司,那是區塊鏈技術剛問世,虛擬點數這個概念還沒有多少人能夠理解的時代。
本來專門負責搞流量,掛名社群經理的我,因為跟工程師合作立下一些戰功,老闆覺得我是個有趣的人,於是丟了一個沒有明確目標的題目,讓我去想想看公司的這些技術可以幹嘛?
上次有跟你分享過,點數交換這個概念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所以對大型企業有吸引力,就是因為一堆大企業發了點數但是沒想好怎麼落地,搞得不上不下,客戶忠誠沒做到,還增加了財務成本的壓力。
當時流行的作法是這樣,大企業再額外花一筆預算,設計一些不怎麼樣的文創商品,或者毫無吸引力的折扣方案,或者大批採購沒人知道可以兌換的東西。
簡單來說就是做了許多自以為是的無效嘗試,把自己發行的點數玩成了一灘死水。
這些背景脈絡我理解之後,就打算無視這些大企業的作法,重新思考「流通性」這個本質問題。
當時的流通性問題在於,一個有人願意承諾價值的點數,缺乏遇到可供交換的東西。
以致於這個被承諾的價值成為空中樓閣,喊得很爽,但是缺乏落地應用。
想像一下,你刷名牌包包,花了一萬塊錢消費,可能換來價值 10 元的紅利點數,換茶葉但都嫌浪費你的時間,更何況當時的大企業提供的可兌換商品吸引力連茶葉蛋都不如。
我們想說如果反向思考看看?既然大企業自己的商品沒有吸引力
那誰提供的商品對於消費者來說有吸引力?
當時的電商環境正在逐漸成形,還處於大商城思維的年代,還沒有垂直電商、內容電商等概念。
剛好公司在社群這塊業務上,談到了有名的傳統媒體品牌「食尚玩家」。
鬼點子就在這個時候被討論了出來。
因為食尚玩家有雜誌、有電視,我們當時要幫食尚玩家建立媒體網站的部分。
如果食尚玩家在採訪各地名產美食的過程,順便談一些利害的特產放在網站上面賣,除了可以讓本來不知道該如何獲利的媒體網站增加營收之外,也可以幫合作的特產創造長期的流量曝光,因為是小批量的限量販售,不影響特產本來的價值。
因為當時我就是搞內容網站以及流量出身,本位思考之下就想著,我能不能讓讀者在看一篇美食報導滑滑滑,正在流口水的時候,直接看到一個購買按鈕,然後就結帳呢?
如果我們驗證了內容流量如食尚玩家可以帶來吸引人的商品,那麼透過我們開發的電商機制,有沒有機會讓消費者在買美食伴手禮的過程,順便把手上囤積的信用卡點數、航空里程點數一起消耗掉呢?
接連建立了幾個假設之後,跟 RD 越討論越 high 的我們,就動手開幹。
我們希望讓公司自己經營或幫客戶經營的內容網站,都可以簡單的掛上一個快速、適合衝動型購物,適合內容行銷的電商機制。
一個重要的決定在當時誕生,但是不斷被挑戰質疑,那就是我要拿掉購物車概念,一個商品點開來就是直接購買,沒有邊逛邊買這回事。
前面說過了,當時的電商環境是商城思維,大家都把網路上的電商想像成去逛大賣場,應該要包山包海什麼都有。
但是對於做內容流量出身的人來說,一篇普通的文章可能流量一兩百,全壘打的爆紅文章流量可以到好幾萬,為什麼我要在全壘打的時候阻止自己跑壘得分呢?
反正一開始也沒人看好我們要搞的東西,所以我跟工程師就自己堅持這個最短購買的原則,只瞄準因為內容文章而產生購物衝動的場景來設計電商流程。
這時候,合作的工程師想出了一個有趣的架構,因為我們公司當時旗下本來就有好幾個內容網站,而且可見的未來還會繼續幫不同客戶建立新網站
那麼,這個電商機制不應該要把原本的內容網站打掉重練,而是應該要「鑲嵌」進去本來就存在的內容網站裡面。
我們借鏡了當時已經流行的 Youtube、Google Map 的嵌入概念,這是寫過部落格的人都可以理解的形式,你可以去 Youtube 上面找一段影片,點開分享的嵌入碼,貼在自己網站上
麥姬客!不用工程師修改你的網站,你的網站就可以放影片啦!
那那那那那,我們做的電商也可以這樣搞嗎?
一個不用工程師修改你的網站,只要複製貼上代碼,就可以產生購物流程的電商機制?
於是,「不要購物車」、「無需工程師開發,可以輕易貼上使用」這兩個概念,就成為我們即將開發的新產品的核心主軸。
我們很隨便的發想,把這個產品就叫做「Lite EC」
經過兩個月忘情的投入,第一個 MVP 版本立刻就上線了,食尚玩家的高層也一聽就感興趣
成為我們新產品的第一個 show case
於是,我們第一版的 MVP 有了驚人的成果……
故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