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釀影癡|論非暴力抗爭之必要──《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

2021/04/2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19 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後,港人紛紛走上街頭,以李小龍「Be water」的精神展開社會運動。然而就在隔年的 2020 年 12 月,香港社運青年周庭、黃之鋒和林朗彥被判在示威期間「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中國媒體更以「亂港份子」稱呼三人,而林朗彥在開庭前稱:「包圍警總(警察總部)到底是罪案還是伸張正義,爭取民主的必要之舉,我相信香港人心裏早有答案。」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當我們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回顧 50 幾年前的美國,依舊能和我們所在的當下相互對應。在《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中,參與反越戰社運的艾比(Abbie Hoffman),在被檢方起訴後,稱這就是一場已先有定論的「政治審判」。《芝加哥七人案》改編自真人真事,故事背景在 1968 年美國反戰聲浪高漲的年代,8 位參與反戰社運的青年領袖被控「煽動暴力」而上了法庭。
非暴力抗爭之必要
回顧這一場社會運動的初始點,這些青年領袖攜帶著「愛與和平」的思想,橫跨州境,展開反戰的抗爭活動。在出發前往芝加哥參與抗議活動前,幾位反戰領導者皆稱要以「非暴力」對抗暴力。政治哲學研究學者茱蒂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在面對當今以暴制暴的社會亂象中,提出了對「非暴力力量」(The Force of Nonviolence)的建構。
首先,她挑戰了霍布斯(Thomas Hobbes)對「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的假說──當個體進入一個社會環境中,免不了與他人產生衝突。相反地,巴特勒主張,人類作為一個社會動物(social creatures),是生活在人際關係鏈中。在拋棄了個人主義的框架後,我們才能進一步理解非暴力力量的內涵。與個人主義相對的是,巴特勒主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y),因此基於生命平等的價值下,每一個生命的逝去都是值得哀悼的(grievable)。
學生會代表倫尼(Rennie Davis)和湯姆(Tom Hayden)在宣傳他們自身的立場時,提到戰爭對越南所造成的損害,包含燒毀了當地的校舍、佛塔,傷害了弱勢的婦女、兒童。在這些論述中,美國大兵的生命與當地民眾的生命是同等的,沒有任何生命的逝去是死不足惜。
關於暴力的話語權
即使芝加哥的反戰集會初衷是希望透過「非暴力示威活動」來傳達訴求,但最終卻因警民雙方衝突的升級,演變為街頭流血事件。到底為何會演變成一場衝突事件呢?從很大的程度上,政府正試圖從旁推波助瀾激化示威者的情緒。當反戰派領袖屢次向市府申請集會場地卻遭拒絕時,湯姆(Tom Hayden)就曾警告道:「當成千上萬的示威者來到芝加哥卻發現沒有場地可以集會時,他們就會在任何地方進行抗議活動。對市政府而言,這將會是個極為魯莽、粗率的決定。」正如湯姆所預料到的一般,當警方採取前後包夾的方式,並對集會公園進行封鎖時,被刺激到的示威者們便不計代價地要奪回場地。最終,這場示威活動被定調為暴力行動,但是何謂暴力行動?定義為暴力行動的話語權又掌握在誰的手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2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4.6K會員
1.7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