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膠囊內視鏡──小膠的人體大冒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大家好,我是小膠──一顆「膠囊內視鏡」(capsule endoscopy)。自從我出生以來,就在等待一場大冒險,在經過漫長的等待後,如今時候到了,我即將出發,前往探索人體的奧秘,這篇遊記將詳實記錄我旅途上看到的一切。

圖一、典型的膠囊內視鏡照片。

圖一、典型的膠囊內視鏡照片。

  在出發之前,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種特別的「內視鏡」。內視鏡是泛指各種進入人體內觀察身體內部狀況的醫療儀器。這種儀器大都是將小型攝影機及光源裝在一根可以伸縮的細長管子上,藉由外部操控,將管子深入人體作觀察。但是我不一樣,我看起來就像一顆「膠囊」,嚴格說起來,我比一般的膠囊大一點(如圖一所示),人們只要將我吞下去,就可以做檢查了。自從西元2000年,我的爸爸—以色列科學家愛登(Gavriel Idda)博士,發明出了膠囊內視鏡,我的前輩和兄弟們,便開啟了一次又一次偉大的人體探險,並將所見所聞,忠實的「拍攝」下來。我與我的同伴們都是天生的攝影家,並配備有先進的照相設備及光源,且利用鋰電池作為電源。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拍攝大量的照片(每秒拍照2~14張),並藉由無線傳輸,將這些照片傳送給關心我們的「粉絲」(一般是醫護人員),他們會認真觀察並分析這些照片。藉此了解我所探索的人體是否有任何損傷或疾病,因此我的這趟冒險對於疾病的診斷或健康的維護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raw-image

  為了確保旅途一切平安順遂,出發前,我攤開了「地圖」(如圖二所示),確認我的旅行路線。這趟旅行預計將從受檢者的嘴巴出發(人們會像吞膠囊一樣,配開水把我吞下去),沿途經過整個消化道,最後我會像糞便一樣,經由肛門排出。雖然旅程的最後階段聽起來有點噁心,但是我並不畏縮,因為我知道,我的這趟探險是神聖而偉大的。如今出發的時刻終於到了,我懷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開啟了這趟旅程。

  進入口腔後,我就像食物一樣,依靠消化系統的「蠕動」前進,因此我並不需要額外的推進動力(聽起來就很節能減碳),但是缺點是,我沒辦法決定我要探索的地方,也沒辦法操控前進的速度,只能隨波逐流,聽天由命。為了彌補這項缺點,我不斷地拍照,盡可能地不放過任何細節,不管拍的照片品質好壞,有用沒用,先拍再說,反正我的粉絲們(醫護人員)會仔細篩選出有用的照片。我的整趟旅程大概可以照出6萬多張彩色照片(預計耗費8小時)。說我是攝影大師,不為過吧。不過,雖然我很努力拍照,但是由於我無法操控自己的位置及攝影角度,所以有些地方還是拍不到,這令我有點沮喪。就在這時,我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是我的表弟,小磁寄來的,他是一台「磁控膠囊內視鏡」。在寂寞的旅途中,能收到親人的訊息,真是令人開心。我迫不及待的把郵件打開,內容如下:

親愛的小膠,你好:
  我聽說你開始了你期盼已久的人體旅程,我真為你感到高興。不瞞你說,我也正在進行我的人體探險。但是我不像你,不能操控自己的位置。我身上帶有一塊磁鐵,可以藉由人體外部的磁場操控我的速度、位置與攝影角度,因此我可以針對特定位置,做反覆詳盡的觀察。我的粉絲們(醫護人員),會不斷的告訴我,要拍甚麼地方的照片,我也會盡力滿足他們。怎麼樣,我很厲害吧!
  最後,祝你旅途一切平安、順遂。
小磁

  搞甚麼阿!原來是發電郵來炫耀的,我怎麼能就這樣被他比下去。於是我回覆了電郵如下:

圖三、膠囊內視鏡所拍攝的典型的結腸照片(取材自wikpedia)。

圖三、膠囊內視鏡所拍攝的典型的結腸照片(取材自wikpedia)。

親愛的小磁,你好:
  很高興,收到你的訊息,也替你優異的性能感到高興。但是我聽說你只能探索「上消化道」(口腔至胃的部分),不像我,可以遨遊整個「消化道」。真遺憾,你無法看到美麗的「下消化道」(小腸至肛門的部分)。隨信附上一張,我拍攝的結腸照片(如圖三),希望你會喜歡。
  最後,祝你事事順心。
小膠

  在寄出了這封電子郵件後,我繼續我的旅程。這時候,我忽然看到腸道上有一道傷口,正在流血。怎麼辦!怎麼辦!沒人教過我,遇到這種狀況該如何處置。有了,我可以去詢問我的前輩,傳哥(他是一台傳統內視鏡)。於是我立刻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如下:

親愛的傳哥,你好:
  感謝您過去對我的協助與教誨,讓我受益良多。如今,我正在進行我的人體探險。旅途中,我發現腸道上有一道正在流血的傷口,我雖然拍了照片,確不知道後續該如何處理。因此,我寫電郵來向你請教,希望你能協助告知我這種狀況的處理方式。
  敬祝安康。
小膠

很快地,我收到了回信。我立刻開啟電郵,內容如下:

親愛的小膠,你好:
  很高興聽到你正在進行人體旅行。從你的來信中,我知道你很盡責的執行拍照任務,我也知道,你希望更進一步的進行傷口處理。但是,我希望你能明白,這不是你的長處。你所需要做的是,將照片盡快傳送給我們的粉絲(醫護人員),他們會根據你的照片決定後續的醫療方式。或許,在你完成旅程後,他們會派我,再次進行一次人體旅程。與你不同的是,我可以進行「內視鏡手術」,因此我可以替傷口止血,必要時,也可以將各種病變組織切除。你不必覺得,你不如我,你有你的優點,例如在你的旅程中,不會造成人體的不舒服,這點我就很難辦到。此外,在我的旅程中,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刮傷消化道,而你的旅程完全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你是我們內視鏡家族的一員,家族中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只有大家同心協力,才能創造最好的醫療效果。附件(如圖四)中列出了我們家族中成員的差異,給你參考。  
  最後,祝你旅途愉快。
傳哥

圖四、傳統消化道內視鏡與膠囊內視鏡之優劣比較表。

圖四、傳統消化道內視鏡與膠囊內視鏡之優劣比較表。

  讀完了傳哥寄來的電郵後,我的旅程也進入了尾聲。此時我進入了大腸的末端,電池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後,電量已經偏低,這影響了我的拍攝效率,同時我也感到十分疲憊,但是我的旅程尚未結束,大腸的最後一段還沒拍到,我竭力苦撐,要把全部消化道的照片都拍完,但是我真的好累、好累、好累……

  後記:天不從人願,最終小膠未能完成這最後的任務。「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小膠在旅程的末端,耗盡了所有的電力,帶著悔恨,與世長辭。(膠囊內視鏡的其中一項缺點就在於進入大腸末端後常常電力便會用盡,因此對大腸末端的拍攝會有所遺漏。)兩天後,小膠的遺體,隨著糞便,經由肛門排出體外。從此後,再也沒人見過小膠的身影。小膠雖身死,但是他的影響卻十分重大,他所拍攝到的照片,經過了他的粉絲們(醫護人員)仔細的研究後,確認了他旅行的人體得到了癌症。在經過後續的治療後,此人重獲新生。小膠的故事,也在內視鏡家族中廣為流傳,成為了膠囊內視鏡族群中的表率,並在內視鏡的歷史中留下了不朽的一頁。

參考資料

1. https://reurl.cc/EKGma1.
2. https://reurl.cc/M7y87m.
3. https://kknews.cc/tech/5zeq652.html.
4.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psule_endoscopy.
5. https://yowureport.com/9569/.

註:本文獲得〝財團法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科普寫作網路平台〞審稿通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亞柏拉特的沙龍
2會員
4內容數
亞柏拉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7
「ADHD孩童之多元模式治療研究」指出正向行為支持可以協助ADHD人士找到自己的長處,並讓周遭的人了解他們的優點,藉此改善他們的人際關係及學業成績。因此,這種治療方式雖然不能取代藥物治療,但依舊是ADHD療程中不可偏廢的一環,值得重視與推廣。
Thumbnail
2021/06/07
「ADHD孩童之多元模式治療研究」指出正向行為支持可以協助ADHD人士找到自己的長處,並讓周遭的人了解他們的優點,藉此改善他們的人際關係及學業成績。因此,這種治療方式雖然不能取代藥物治療,但依舊是ADHD療程中不可偏廢的一環,值得重視與推廣。
Thumbnail
2021/05/02
永續發展是當今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它包含了3個要素:環境、社會、經濟。當這3者的發展互相抵觸時,優先考慮環境因素,希望找出方法在環境可承受的範圍內去發展社會與經濟。然而在地球環境已經被人類嚴重破壞的今天,永續發展的推動是否已經太遲了?從「復活節島」的發展興衰,或許可以提供線索去回答這個問題。
Thumbnail
2021/05/02
永續發展是當今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它包含了3個要素:環境、社會、經濟。當這3者的發展互相抵觸時,優先考慮環境因素,希望找出方法在環境可承受的範圍內去發展社會與經濟。然而在地球環境已經被人類嚴重破壞的今天,永續發展的推動是否已經太遲了?從「復活節島」的發展興衰,或許可以提供線索去回答這個問題。
Thumbnail
2021/04/30
歷史上,有許多天才人物,例如牛頓、愛因斯坦,貝多芬、莫札特等,被懷疑具有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根據統計,大約10%的自閉與亞斯伯格症人士有「學者症候群」,這種人在藝術或學術上有超乎常人的天賦,但在其它方面確顯得笨拙,有的甚至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自理,而這種極端的心智,可能與他們獨特的思考模式有關。
Thumbnail
2021/04/30
歷史上,有許多天才人物,例如牛頓、愛因斯坦,貝多芬、莫札特等,被懷疑具有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根據統計,大約10%的自閉與亞斯伯格症人士有「學者症候群」,這種人在藝術或學術上有超乎常人的天賦,但在其它方面確顯得笨拙,有的甚至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自理,而這種極端的心智,可能與他們獨特的思考模式有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你在洞穴發現一個巨型的蛋狀物,你會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抑或是擔負起照顧的責任? 在上一集《醫學之卵》就曾提及主人翁「日本第一天才少年」曾根崎薰從未見過自己的母親,也因此故事走向描述從「發現生命」至「保護生命」的心情,同時也闡述人生在世有許多事情萬般不由己,當我們遭遇到困境的時候,又該仰
Thumbnail
如果你在洞穴發現一個巨型的蛋狀物,你會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抑或是擔負起照顧的責任? 在上一集《醫學之卵》就曾提及主人翁「日本第一天才少年」曾根崎薰從未見過自己的母親,也因此故事走向描述從「發現生命」至「保護生命」的心情,同時也闡述人生在世有許多事情萬般不由己,當我們遭遇到困境的時候,又該仰
Thumbnail
#### 研發 有沒有想過,琳瑯滿目的開架保養品,每一家都有研發中心嗎?每一位都是生化博士嗎?每個人都是專家? 這就像小孩子拿著針頭和聽診器對你說:「你生病了,要打針。」一樣好笑。 我並不是要質疑這些產品,而是希望各位能夠思考其真偽。 盲目追隨和輕信,就像加入一個教派一樣,蒙蔽了雙眼
Thumbnail
#### 研發 有沒有想過,琳瑯滿目的開架保養品,每一家都有研發中心嗎?每一位都是生化博士嗎?每個人都是專家? 這就像小孩子拿著針頭和聽診器對你說:「你生病了,要打針。」一樣好笑。 我並不是要質疑這些產品,而是希望各位能夠思考其真偽。 盲目追隨和輕信,就像加入一個教派一樣,蒙蔽了雙眼
Thumbnail
第一次說要照一般胃鏡的人,通常第一句話是問,會不會痛?其實照胃鏡完全不會痛,那為什麼照過胃鏡的人都說很痛?
Thumbnail
第一次說要照一般胃鏡的人,通常第一句話是問,會不會痛?其實照胃鏡完全不會痛,那為什麼照過胃鏡的人都說很痛?
Thumbnail
我在工作時會用到一個儀器,流程是這樣的,我會將溶液加到很多個洞洞的一個透明盤子,確定加完溶液沒氣泡後,再放入儀器檢測,等儀器跑完後,要再拿出盤子,用剩餘的洞洞位子去檢測其他溶液。大概長這樣歪歪的就請見諒~
Thumbnail
我在工作時會用到一個儀器,流程是這樣的,我會將溶液加到很多個洞洞的一個透明盤子,確定加完溶液沒氣泡後,再放入儀器檢測,等儀器跑完後,要再拿出盤子,用剩餘的洞洞位子去檢測其他溶液。大概長這樣歪歪的就請見諒~
Thumbnail
由於最近很愛照顧健康,又有一定歲數了 需要對健康管理負責,於是我做了個大膽的決定 照胃鏡 現代人的壓力很大,容易有消化道疾病的問題。 但網路上文章都是在講傳統胃鏡有多可怕之類的, 但做為一位剛照完胃鏡的人,想告訴大家 "不要怕,怕就輸了" 抱著一絲絲不安的心情,踏入了診間,醫生跟
Thumbnail
由於最近很愛照顧健康,又有一定歲數了 需要對健康管理負責,於是我做了個大膽的決定 照胃鏡 現代人的壓力很大,容易有消化道疾病的問題。 但網路上文章都是在講傳統胃鏡有多可怕之類的, 但做為一位剛照完胃鏡的人,想告訴大家 "不要怕,怕就輸了" 抱著一絲絲不安的心情,踏入了診間,醫生跟
Thumbnail
凌晨五點,我坐在病床邊,仰望著天花板,畢竟,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 我低頭禱告,期望今天的檢查一切順利,並在結束禱告後,稍微梳洗一下,把滿臉的鬍渣徹底刮除乾淨。 畢竟,我不想把自己頹廢的像個病人。 整理好後,我準備空腹迎接這次的挑戰,「胃鏡」的檢查。 因為之前有做過胃鏡檢查,但給我的印象不是很
Thumbnail
凌晨五點,我坐在病床邊,仰望著天花板,畢竟,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 我低頭禱告,期望今天的檢查一切順利,並在結束禱告後,稍微梳洗一下,把滿臉的鬍渣徹底刮除乾淨。 畢竟,我不想把自己頹廢的像個病人。 整理好後,我準備空腹迎接這次的挑戰,「胃鏡」的檢查。 因為之前有做過胃鏡檢查,但給我的印象不是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