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閱讀總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主題閱讀

一月的閱讀主題是脅持事件,所以看了《白兔》和《不能贏的辯護》。
二月的閱讀主題是怪談,所以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和《山羊獰笑的剎那》。
三月的閱讀主題是圖書館,所以看了《千年圖書館》和《午夜圖書館》。
四月的閱讀主題是反烏托幫,所以看了《薩哈公寓》和《1984》。
事實上這月的主題原本不是反烏托幫,但早前在圖書館預約的書一本接一本的跑進來,所以打亂了我的閱讀計劃,看完了《薩哈公寓》,就想不如多找一本反烏托幫小說來看完成閱讀主題吧,於是就找來了經曲《1984》。

小說三本

《1984》

作者:喬治.歐威爾
評分:★★★★☆
短評:
如果不是因為主題閱讀,我大概一輩子也不會拿起經典小說《1984》來看。
我本來就不常看沉重的書,而《1984》沉重到不行呢。
《1984》最近又重新變為熱門書籍,當然是因為最近的社會現象跟小說世界越來越相似,讓人想透過小說了解極權統治下的生活。
真是一本可怕的小說,面對極權統治,人民到底可以有甚麼選擇?世界真的是絕望嗎?
無論如何,在任何世代,也值得一讀《1984》吧,在極權統治下,人類會變得越來越麻木,而麻木正是極權的目的。
看完此書還是充滿無力感。

《薩哈公寓》

作者:趙南柱
評分:★★★
短評:
作者架構了一個獨特的世界,城鎮裏分為有永久居住權的L,兩年居住權的L2,以及甚麼也不是的薩哈。無處生活的人入住薩哈公寓,只能做最低層的工作,每個單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作者在這本《薩哈公寓》探討許多議題,像是性別議題、抗爭革命、階級制度、人體實驗、傳染病、極權統治等。
議題眾多,人物也眾多,由於小說沉重,加上視角太多,我看得很辛苦,讀到後期終於能夠投入到來,但是結局只拋下震撼彈卻沒有解開所有疑團也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令我耿耿於懷。

《我們沒有秘密》

作者:吳曉樂
評分:★★★☆
短評:
結果是大家都有秘密。
小說有一種層層遞進的感覺,一開始是一個律師的妻子突然失蹤了,丈夫尋妻的過程中,發現妻子向他隱瞞了很多秘密,甚至謊稱自己父母雙亡,而在別人口中的妻子,跟他所認識的好像完全對不上。疑惑之際,原來案中有案,於是小說轉入了另一個方向。
初段懸疑,中段轉折,尾段卻寫得太長,有點累贅的感覺。但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值得一看。

散文3本

《我還是會繼續釀梅子酒》

作者:張西
評分:★★★
短評:
會在圖書館預約這本書大概因為張西是暢銷作家,結果對我來說還是不太對盤。
也許我本來就不太喜歡看散文,大多數時候我也是一邊閱讀一邊忘記,每次讀完一些章節我都在想,我到底看了甚麼呢?
慶幸書中有一些小說,一閱讀小說我立即精神了。
有些文字像金句,讓人留下印像,但我又不會說作者的文字超好,也許帶一點點文藝腔,但對不上我的頻道。

《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你我身邊的故事》

作者:少女老王
評分:★★★★
短評:
同樣是散文,這本我看得異常痛快。
作者寫出她從小到大遇到的所有不公平事件,像是性別歧視、被老師欺凌、職場性騷擾、年齡歧視等等。
面對種種不公現像,作者總是爭取發聲的機會,就算被指不識趣,就算會開罪人,她就是不肯妥協。於是我看得痛快無比,總有人得點出問題,正視問題,而不是任何不公義事逆來順受,再不斷延伸下去。
這本書真的好看,讓人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對身邊的不公義麻木得視而不見,有時我們走進盲點,被坑了也還不知道呢。

《一張椅子的生活態態度》

作者:依品凡
評分:★★★
短評:
導人積極向善的一本散文集,有許多有趣的生活小例子,也有許多金句。作者是靈修作家,書中也有許多靈性面向。看的時候會覺得舒服正面,在人生低潮時不妨看看提升正能量。

漫畫4套,共10本


《老夫老妻重返青春》

作者:新挑限
評分:★★★☆
短評:
四版一個小故事的漫畫,看得特別輕鬆,這樣也沒有追看的壓力。
故事很簡單,就是說一對結婚五十多年的夫婦突然有天變回年青,但他們還是照著原來的生活步調生活著。身邊的親友嘖嘖稱奇,卻又見怪不怪。
年春真好,如果可以變回年青,我應該會做更多不同的選擇。
不用等到我年老,可以現在就讓我回到年青嗎?

《小長門有希的消失》 4–10

作者:谷川流
評分:★★★☆
短評:
繼續看《小長門有希的消失》,經過那個小轉折後,往後又變成一般的校園愛情故事,你喜歡我我喜歡你但硬是不敢表白那種。如果不是有之前《涼宮春日的憂鬱》的元素加持,我大概不會看這樣的漫畫吧。

《收集癖最需要的整理術》

作者:ひぐちさとこ
評分:★★★☆
短評:
用漫畫形式教整理術,其實觀點都還是那些吧,日用品、衣物、書藉、裝飾品的處理手法也許有點不同,但都是大同小異吧,先選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再選出正在在用的東西,沒用又不喜歡的東西當然可以立即丟掉,習慣以後就能輕易選出要保留的東西,當家裏只放自己喜歡的東西時,每次回家也特別開心,因為放眼都是自己喜歡的東西。
沒有甚麼特別新穎的觀點,但看執屋的書真的很療癒。

《笨拙但自信地向前走吧》

作者:Kumanomitsu

評分:★★☆

短評:書名說完了主旨吧,全書就是小熊和河童的對話,一個沒有自信,另一個就鼓勵對方做自己。簡單輕鬆的一本小繪本。

繪畫書3本

我沒有刻意記下我看了甚麼繪畫書,反正就是看了一些教畫簡單繪圖的書。
我有從中學到甚麼嗎?
嗯,其實要經過實踐才行嘛,而我實踐的機會不多。
這個月看書有夠忙的了。
avatar-img
104會員
767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單戀真是一件自虐的事,但自虐也有自虐的快感。 誰不想兩情相悅共墮愛河?又或追求者眾倍受寵愛? 陷入單戀的原因簡單得令人悲哀。 我愛的人不愛我。 樂觀一點說,還未愛我。 如果我感受到一絲絲愛的肯定,那就不是自虐的單戀。 告白了,被拒絕,然後繼續守候,遍體鱗傷仍不放棄,那是最傻的執念。 暗戀比單戀還好
“你覺得純愛是甚麼?” “純愛嘛,當然是純純的愛。” “那甚麼是純純的愛?” “純粹精神上的戀愛,純純的,不帶一絲雜質。” “即是不包含性的愛嗎?” “當然,包含性的愛是性愛,跟純愛是兩回事。” “那是純情,不是純愛啦。” “你有看過純愛電影和純愛小說有性愛場面嗎?” “有啊。”我舉出一些例子。
這個世上,除了老婆永遠是對的,還有誰從來不會錯? 老闆?老闆付薪水給你,但並不代表他永遠是對的。他付薪水給你的目的,是要你提供服務,替他賺錢,為他解決麻煩,也為他提供實用的意見,所以當老闆下了錯誤決定,你有責任指出他的錯誤,否則不管對錯只對老闆的話言聽計從,你根本配不上那份薪水。當然,怎樣指出老闆
先旨聲明,這齣劇絕對兒童不宜。 我喜歡電影《香水》,雖然只看過一次,但印象深刻。 德國電視版《香水》則與徐四金的小說或電影沒有直接關係,而是抽取小說的核心再自行創作出來的殺人故事。 當然,《香水》的小說版和電影版也是講殺人的嘛,只是電視版將舞台搬到現在。 一開場就是一個極受異性歡迎的女歌手的死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是由出版社精心策劃的接龍小說企劃,集合日本、台灣和香港三地的五位作家,以“筷子怪談”為主題,結合恐怖和推理元素,製作出這本精彩華麗的小說,令讀者嘆為觀止。 雖說是接龍小說,但最初三篇是三地作家三津田信三、薛西斯和夜透紫同步書寫的短篇小說,風格和內容截然不同,而當中均包含著“筷
一 從前不敢想像,我會比你老。 或者說,我從沒想過會有年老的一天。 是的,像許多人一樣,我害怕年華老去,甚於死亡。 年老,代表衰落,從一個低潮到另一個低潮,再也無法回到最美好的日子。 死亡,卻總是神秘得帶著一股難以抗拒的魅力。 是的,我嚮往死亡,以及那未知的世界。 因此,我經常想到形形式式的死亡。
單戀真是一件自虐的事,但自虐也有自虐的快感。 誰不想兩情相悅共墮愛河?又或追求者眾倍受寵愛? 陷入單戀的原因簡單得令人悲哀。 我愛的人不愛我。 樂觀一點說,還未愛我。 如果我感受到一絲絲愛的肯定,那就不是自虐的單戀。 告白了,被拒絕,然後繼續守候,遍體鱗傷仍不放棄,那是最傻的執念。 暗戀比單戀還好
“你覺得純愛是甚麼?” “純愛嘛,當然是純純的愛。” “那甚麼是純純的愛?” “純粹精神上的戀愛,純純的,不帶一絲雜質。” “即是不包含性的愛嗎?” “當然,包含性的愛是性愛,跟純愛是兩回事。” “那是純情,不是純愛啦。” “你有看過純愛電影和純愛小說有性愛場面嗎?” “有啊。”我舉出一些例子。
這個世上,除了老婆永遠是對的,還有誰從來不會錯? 老闆?老闆付薪水給你,但並不代表他永遠是對的。他付薪水給你的目的,是要你提供服務,替他賺錢,為他解決麻煩,也為他提供實用的意見,所以當老闆下了錯誤決定,你有責任指出他的錯誤,否則不管對錯只對老闆的話言聽計從,你根本配不上那份薪水。當然,怎樣指出老闆
先旨聲明,這齣劇絕對兒童不宜。 我喜歡電影《香水》,雖然只看過一次,但印象深刻。 德國電視版《香水》則與徐四金的小說或電影沒有直接關係,而是抽取小說的核心再自行創作出來的殺人故事。 當然,《香水》的小說版和電影版也是講殺人的嘛,只是電視版將舞台搬到現在。 一開場就是一個極受異性歡迎的女歌手的死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是由出版社精心策劃的接龍小說企劃,集合日本、台灣和香港三地的五位作家,以“筷子怪談”為主題,結合恐怖和推理元素,製作出這本精彩華麗的小說,令讀者嘆為觀止。 雖說是接龍小說,但最初三篇是三地作家三津田信三、薛西斯和夜透紫同步書寫的短篇小說,風格和內容截然不同,而當中均包含著“筷
一 從前不敢想像,我會比你老。 或者說,我從沒想過會有年老的一天。 是的,像許多人一樣,我害怕年華老去,甚於死亡。 年老,代表衰落,從一個低潮到另一個低潮,再也無法回到最美好的日子。 死亡,卻總是神秘得帶著一股難以抗拒的魅力。 是的,我嚮往死亡,以及那未知的世界。 因此,我經常想到形形式式的死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勤於讀書。 書本來就看得很雜,小說也包山包海,從間諜小說的約翰杜卡雷到偵探小說從瑞蒙錢德勒、勞倫斯卜洛克到李查德,散文新詩無所不包。 我又有個壞習慣,不喜向人借書,因為看到喜歡的句子、章句,總是忍不住折角、畫線。看借來的書就像偷窺別人的性愛生活一樣,不能盡興。 勤於讀書,讀什麼書呢? 讀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Thumbnail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這本書……這樣說好了,這本書實在太有名,有時候反倒不知從何介紹起,不過朋友馬力編輯的新版要出了,還是稍微提一下湊個熱鬧。 我是1991年讀這本書的,距今二十多年,因為是學校上課用書,因此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乖乖買回來讀,讀了之後下一跳,想說怎麼會有這種故事⋯⋯ 對,要先承認我其實是上大學才比較有機
Thumbnail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利用動物們作為比喻,引起讀者對於權力、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過(或想讀)《1984》的人、對二十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革有興趣的人、喜歡由淺顯文字思考人性及社會的人
Thumbnail
真的沒有想到在擔任逗點文創結社的《美麗新世界》外編三年半之後,我竟然會再度成為《一九八四》的編輯。畢竟,當初夏民學長說過逗點並沒有打算要出版全套所謂「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只是,剛好這陣子《一九八四》所探究的議題再度值得我們臺灣人好好知悉、理解、研究,所以逗點文創重新決定出版本作。
上午,整理家裡書庫的時候,隨手找出了三本書:《現代性的地平線:哈貝馬斯訪談錄》、《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訪談錄》、《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依照我可靠的記憶,這三本書是當年我在台北的明目書店購得,也是顯邦兄主持明目書店書友最為熱衷搶書的時期。的確,與現今中國已大量出版的
Thumbnail
書如其名,就是講述發生在一小鎮的故事,有一堆看似平凡的人,過著平凡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恐怖的事情接二連三的入侵他們的生活,一切越來越失控,越來越超乎常理;沒有真相,沒有希望,界線被打破,荒謬且可怕的惡夢直接走進現實...
Thumbnail
好久沒有閱讀以戰爭為背景的小說,不,應該是說我沒有那麼喜歡閱讀戰爭題材的故事,然而,這個以女性秘密情報員為主軸的故事卻讓我一打開閱讀就無法自拔地一直讀下去。
Thumbnail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勤於讀書。 書本來就看得很雜,小說也包山包海,從間諜小說的約翰杜卡雷到偵探小說從瑞蒙錢德勒、勞倫斯卜洛克到李查德,散文新詩無所不包。 我又有個壞習慣,不喜向人借書,因為看到喜歡的句子、章句,總是忍不住折角、畫線。看借來的書就像偷窺別人的性愛生活一樣,不能盡興。 勤於讀書,讀什麼書呢? 讀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Thumbnail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這本書……這樣說好了,這本書實在太有名,有時候反倒不知從何介紹起,不過朋友馬力編輯的新版要出了,還是稍微提一下湊個熱鬧。 我是1991年讀這本書的,距今二十多年,因為是學校上課用書,因此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乖乖買回來讀,讀了之後下一跳,想說怎麼會有這種故事⋯⋯ 對,要先承認我其實是上大學才比較有機
Thumbnail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利用動物們作為比喻,引起讀者對於權力、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過(或想讀)《1984》的人、對二十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革有興趣的人、喜歡由淺顯文字思考人性及社會的人
Thumbnail
真的沒有想到在擔任逗點文創結社的《美麗新世界》外編三年半之後,我竟然會再度成為《一九八四》的編輯。畢竟,當初夏民學長說過逗點並沒有打算要出版全套所謂「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只是,剛好這陣子《一九八四》所探究的議題再度值得我們臺灣人好好知悉、理解、研究,所以逗點文創重新決定出版本作。
上午,整理家裡書庫的時候,隨手找出了三本書:《現代性的地平線:哈貝馬斯訪談錄》、《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訪談錄》、《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依照我可靠的記憶,這三本書是當年我在台北的明目書店購得,也是顯邦兄主持明目書店書友最為熱衷搶書的時期。的確,與現今中國已大量出版的
Thumbnail
書如其名,就是講述發生在一小鎮的故事,有一堆看似平凡的人,過著平凡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恐怖的事情接二連三的入侵他們的生活,一切越來越失控,越來越超乎常理;沒有真相,沒有希望,界線被打破,荒謬且可怕的惡夢直接走進現實...
Thumbnail
好久沒有閱讀以戰爭為背景的小說,不,應該是說我沒有那麼喜歡閱讀戰爭題材的故事,然而,這個以女性秘密情報員為主軸的故事卻讓我一打開閱讀就無法自拔地一直讀下去。
Thumbnail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