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正寺-同框中的紅梅白梅,存覺與了源的至交情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興正寺 2021.2.5攝影

紅梅盛開時節

淨土真宗又分為四派,「本願寺派」、「真宗大谷派( 東本願寺)」、「真宗佛光寺派」、「真宗興正派」,興正寺為真言興正派本山。

興正寺變遷繁瑣而發懶,但想著每年都去了這麼多次,還是必需面對來整理一下,分成兩部分,前半段是建立初期的流變,後半段是室町時期蓮如中興(詳情留到明年再來寫xD)

興正寺官網及一般論是親鸞上人(1173-1268)創建,但根據史料其實是鎌倉時代,淨土真宗的僧侶了源(1295-1336)興建,1321年(元亨元)將親鸞上人原本在五条西洞院居所搬遷山科,並創建寺院。

六角型菱燈籠

了源積極在關西布教、造訪存覺,不料捲入淨土真宗本願寺紛爭,間接導致存覺與父親決裂的事件。

覺如(父)對存覺(子)兩度放逐,繁瑣的前因後果要全部寫出來只會頭冒煙,簡單來說,本願寺第三世住持覺如對長子存覺不滿,認為對教義認知有失偏頗,逐出本願寺。

但是存覺真的有失偏頗嗎?

存覺上人(1290-1373)對於親鸞上人著書,艱澀的『教行行証』,不同於父親固守教義,年僅二十多歲以獨自分析註解,後來蓮如(1415-1498)能讀得通透,也說要歸功他註解的『六要抄』對存覺讚不絕口。

後世給予極高評價,存覺是淨土真宗發展的重要人物,銜接開祖親鸞上人以及蓮如的橋樑,蓮如被稱為「本願寺中興之祖」。

近代哲學者梅原猛對存覺的評價:「他將初期本願寺的教義統整出一套學問性的系統,給予後世莫大影響。」

所以說斷絕關係,就是一個老父親2次單方面把兒子轟出寺門,原因明面是教義不合,暗面是威脅自己在本願寺威信地位。



存覺在24歲時不得不接任暫代住持,這也是父親45歲的覺如打得盤算,他本想仗著自己是親鸞的曾孫,用血緣優勢去統合淨土真宗,將大谷廟堂(本願寺)置於最高位,卻招致門徒反感、資金流失,覺如決定讓好人緣的兒子暫時頂替,自己避鋒頭退下緩和與門徒關係。

存覺在31歲時,結識開創興正寺36歲的了源,兩人互相交流學問,怎想會成為父子斷絕關係的契機,了源聰慧過人,信徒、香火及名聲大噪的興正寺超越覺如在的大谷廟堂。

1322年(元亨2)父親覺如終於忍無可忍,解除兒子的暫代住持職務,存覺在32歲時被逐出寺門,理由是他在教導了源過程中,混淆舊有佛教教義,覺如帶領親鸞教團、固守教義,彼此思想水火不容。

現在看來直白就是:地位被威脅了。

反正給我的感覺就是某些老一代抓著權力卡位,不讓年輕人出頭,歷史到今天永遠在重演,隨處都可以代入。

可憐的存覺從此帶著妻小流落四方,前往近江投靠親戚,遠走奧州,出自東國門徒請求介入幹璇,隔年在了源勸說下進入興正寺,寫下『淨土真宗要抄』、『諸神本懷集』、『持名抄』等等,存覺33歲時住進正興寺,了源長達4年時間建居關照,讓他能專心著書並顧全妻兒。

了源支援存覺的經濟面,請益佛學卻未拜師,兩人情誼亦師亦友。

1328年(嘉曆3)興正寺從山科遷移比叡汁谷,前年改名『佛光寺』除了後醍醐天皇賜號,由來是佛光寺的香火鼎盛遭到有心人嫉妒,偷出佛像丟棄在荒野,不料佛像大放光明而很快就被尋獲,因此天皇御賜寺名。

了源改名佛光寺(興正寺是以前覺如命名)主要還是想和大谷廟堂劃清界線,而存覺也默許了。

存覺和妻兒安分過日子寫書,卻又碰上火災佛光寺化為灰燼,生活再次陷入困窘,四處輾轉流離,1335年(建武2)原本一直支持關照他的了源,在伊賀國山上遭受盜賊襲擊而死,存覺備受打擊。

隔年存覺46歲時,父親覺如66歲,為了避禍南北朝紛爭戰火,當時御影堂和親鸞像都沒了,從大谷帶著數十人投靠,覺如睽違16年找上自己親自放逐的兒子,存覺不計前嫌接納父親。

當時新興法華宗布教崛起,存覺在被推出前往備後當真宗辯論代表,保全其他宗派臉面,加上他學識豐富、著作無數,請託絡繹不絕。

可惜和好也不過四年,覺如再次聲明存覺思想和親鸞教義背離,又發表斷絕關係,當時已是80歲高齡依舊頑固,一斷就是8年,後面和好也是為了現實困頓因素。

雖說如此,存覺並未怨懟父親,在覺如喪儀法會上盡心辦理,他在70多歲執筆註解親鸞大作,對艱澀的『教行信証」6卷『六要抄』進行說明的仔細好懂,初次有人完成全卷註解,到後來室町時代蓮如布教大有幫助。

存覺84歲圓寂,漂泊無定的一生,父親眼中的異端,超越宗派結識許多友人,在放逐期間生計困窘時,佛光寺、東國門徒、天台宗和真言宗的人伸出援手,比起「追求救贖自我或眾生」他更像是追求新知見解的學者,就算被逐出寺門、剝奪住持,不願意活在固有觀念父親之下,求知精神吸引人們追隨,了源請託執筆等等。

可惜他的著書多作為專門學者研究用,並未翻成現代用語和流通於民間。

晴空點綴鮮紅

白梅尚早


興正寺前段淵源流變、說實在這段讀得很渙散,數次大火遷移文獻不全,時間線牽得艱辛,對於一個吃人設歷史偏好控來說,要正經八百的佛教分裂流變,頭快看禿而耐心找出感動亮點的自娛,看到以下這段有畫面而瞬間醒了。

剛才說到原本一直支持照料存覺的了源,在伊賀國山上遭受盜賊襲擊而死。

1335年(建武2)12月冬日,創建正興寺的了源上人,因香火鼎盛、名聲高漲招致嫉妒,先有佛像被盜,後來遭受暗殺,他在伊勢國(三重縣)鈴鹿山中被盜賊擊殺,了源氣息奄奄、已說不出話,沾滿鮮血顫抖地在袖口寫下:「我今天會死,必然是前世惡報因果,請神佛莫怪這個人,他將來必定會痛改前非.....」

他掙扎著向西方合掌後死去,字字如在眼前動容的不只是我,誰能不被戳到淚點呢?

在旁邊的盜賊受到打擊、頓時悔恨交加殺死一位慈悲的高僧,將了源的遺體埋在櫻樹下,帶著血書衣袖去本山自首請罪。

當僧侶門徒悲慟趕到,挖出了源上人遺體進行火葬,並在那裡建碑時,雪中有花瓣飄零,眾人抬頭驚訝眼前光景,嚴寒冬雪中的枯木,仿若悼念瞬間綻放滿樹淒美櫻花

了源上人遇害地在七里峠(三重縣伊賀市和滋賀縣甲賀市間的山口),也有一說是了源死時血染雪地,勝似櫻花綻放而命名桜峠

了源和存覺相互信賴,對親鸞的教義詮釋以及布教曲折,興正寺在遷移、再建、祝融之災中,終於於明治時代期間於現址安身。

木上雕花

罕見的紅白梅左右各一株的對稱,前年開始本堂圍起整修,暫時看不到在三門中成畫的全景,早開的紅梅香氣濃郁,光線上的門扉明暗、木上雕花彷彿聞之而應和綻放。


2017.2.10攝影

興正寺魅力在於無論去多少次都是經典的三門,每年只要聽聞梅花綻放,依然忍不住再繞去探望,也許是醉心紅白梅的精巧對稱,或是懸掛六角形吊燈籠的輝煌,各司其職的調和之美。

想起幾年前大雪,途中夾落成刺骨雪雨,縮在柱子旁冷得特別牙關打顫,旁邊有一家人冒著雪經過,父親特意對兒子說:「你看!這是櫻花啊!雪中櫻花。」

我試著想像紅梅被認錯的心情,一方面是凍到不行,一方面是不好多嘴掃興,事後輾轉權衡自身傲慢,小心翼翼摸索世間的目光,在人們眼裡是多麽相似,自認唯一做對的是保持沈默,無意破壞朦朧帶給他們美好的旅行,那是那家人回憶裡的美感。

至今我還是能想起那位父親說的每個字,凍僵的耳畔卻始終難以分辨,記不起來他的口吻,到底是很雀躍想告訴兒子,我們今天看到雪很幸運,還是只是教育日本櫻花長這樣,更希望是前者。

興正寺的梅隨著雪消融重生,流淌在我心底成為渾濁不清的一部分,有若櫻花模樣的紅梅。




參考資料:

存覚上人のこと (1) ~ 父・覚如と生きた人生とは

http://syuronoki.blog.jp/archives/1073161896.html

http://indoor-mama.cocolog-nifty.com/turedure/2012/12/post-1f4f.html

了源上人と一期記

http://echo-lab.ddo.jp/Libraries/真宗研究/真宗研究11号/真宗研究11号%E3%80%80005奥%E3%80%80博良「了源上人と一期記」.pdf



【你們的支持鼓勵,是我前行的動力】https://liker.land/riverbankflo/civic

*寺院神社莊嚴之地,務必遵守參拜禮儀,嚴禁喧嘩及飲食,卡位以及拉扯摘取花木*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出處及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泉 燈行的書齋
84會員
395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泉 燈行的書齋的其他內容
2024/11/30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Thumbnail
2024/11/30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Thumbnail
2024/09/28
春寒料峭時期,面對比叡山的高僧說法,一名路經的法華宗俗家弟子出言反駁,為此進行佛法辯證,始料未及掀起大禍,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1536年「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門徒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大名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二十一間本山寺院,此後禁止布教。
2024/09/28
春寒料峭時期,面對比叡山的高僧說法,一名路經的法華宗俗家弟子出言反駁,為此進行佛法辯證,始料未及掀起大禍,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1536年「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門徒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大名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二十一間本山寺院,此後禁止布教。
2022/05/17
要用兩句話和別人介紹道真公時,我也難免拿中國的屈原對照,但細究內核是完全不同的。深受崇敬的學問大神、菅原道真,絕不是在正待或未能發展抱負途中被迫下線,反而是早早發揮長才,晚年才遭受妒恨。
Thumbnail
2022/05/17
要用兩句話和別人介紹道真公時,我也難免拿中國的屈原對照,但細究內核是完全不同的。深受崇敬的學問大神、菅原道真,絕不是在正待或未能發展抱負途中被迫下線,反而是早早發揮長才,晚年才遭受妒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16.8.12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曰: 「晦堂先師,昔遊東吳,見圓照①赴淨慈請,蘇杭道俗爭之不已。 一曰此我師也,汝何奪之。一曰今我師也,汝何有焉。」 《一本見林間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禪師說: 良因贊曰: 如《遺教經》所說:「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
Thumbnail
2016.8.12 良因法師 隨筆 死心曰: 「晦堂先師,昔遊東吳,見圓照①赴淨慈請,蘇杭道俗爭之不已。 一曰此我師也,汝何奪之。一曰今我師也,汝何有焉。」 《一本見林間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死心悟新禪師說: 良因贊曰: 如《遺教經》所說:「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
Thumbnail
2015.5.9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勤和尚自太平遷智海。郡守曾西元禮問: 「孰可繼住持?」佛鑒舉昺首座①。 公欲得一見。佛鑒曰: 昺為人剛正。於世邈然,無所嗜好。請之猶恐弗從,詎肯自來耶? 公固邀之。昺曰: 「此所謂呈身長老也。」竟逃於司空山②。 公顧謂佛鑒曰: 《蟾侍者日錄》 【注釋】
Thumbnail
2015.5.9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勤和尚自太平遷智海。郡守曾西元禮問: 「孰可繼住持?」佛鑒舉昺首座①。 公欲得一見。佛鑒曰: 昺為人剛正。於世邈然,無所嗜好。請之猶恐弗從,詎肯自來耶? 公固邀之。昺曰: 「此所謂呈身長老也。」竟逃於司空山②。 公顧謂佛鑒曰: 《蟾侍者日錄》 【注釋】
Thumbnail
來迎院山號「魚山」,平安時代初期最澄的弟子慈覺大師圓仁,作為天台聲明(佛教歌謠)興盛。聲明對於往後樂曲(今様(流行歌)、淨瑠璃、謠曲分、民謠等等)影響深遠。
Thumbnail
來迎院山號「魚山」,平安時代初期最澄的弟子慈覺大師圓仁,作為天台聲明(佛教歌謠)興盛。聲明對於往後樂曲(今様(流行歌)、淨瑠璃、謠曲分、民謠等等)影響深遠。
Thumbnail
平安時代的漢文學家、朝臣小野篁夜間從六道珍皇寺「死の六道」井口下去地府幫閻王加班,早上從嵯峨福正寺井口回到現世。
Thumbnail
平安時代的漢文學家、朝臣小野篁夜間從六道珍皇寺「死の六道」井口下去地府幫閻王加班,早上從嵯峨福正寺井口回到現世。
Thumbnail
日像上人開山,率領信徒四海唱導,經歷波折打壓,流放苦難,不忘初心宣揚佛法,終於得到後醍醐天皇旨意,建立第一間法華宗寺院 。
Thumbnail
日像上人開山,率領信徒四海唱導,經歷波折打壓,流放苦難,不忘初心宣揚佛法,終於得到後醍醐天皇旨意,建立第一間法華宗寺院 。
Thumbnail
法然最有名的惡人往生論,主張不分善惡貧富都可以獲得救贖,不再是貴族專屬,只要虔誠念佛就能往生極樂淨土,布教廣及庶民。
Thumbnail
法然最有名的惡人往生論,主張不分善惡貧富都可以獲得救贖,不再是貴族專屬,只要虔誠念佛就能往生極樂淨土,布教廣及庶民。
Thumbnail
建仁寺塔頭,寺內有茶人織田有樂齋的墓所,以及仿造還原所作的國寶茶室「如庵」。
Thumbnail
建仁寺塔頭,寺內有茶人織田有樂齋的墓所,以及仿造還原所作的國寶茶室「如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