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網路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東西。有的時候,人們並沒有刻意的記錄自己的人生,但人生卻不小心的留下記錄。

也是一種感慨。很多時候事過境遷,畢竟人的記憶並不是那麼的好,而記憶之中的人與事物也總是因為著時間變換而不復當時的味道。無意間的瀏覽,發現了這樣的小事。

從現在這個時間點看來,已經是行同漠路的人了,但這也並不足夠精確。應該說是因為小小言論的摩擦,而使得有一方開始憎惡另一方。人是一種主觀特性非常強的生物,當討厭的感覺開始以後,就會不斷的在各種生活事物之中,尋求符合自己經驗的事物,來證明自己,並持續不斷強化自我所認定的感受[1]。與其說人喜歡化解,不如說喜歡結冤,照理說,結冤是種主觀上不舒服的感受,但,卻依然使得人陶醉,或許就理解成一種激情,它的強烈性質可以填補空虛,或是在心靈上形成某種強烈的意義感。

很意外的發現,這樣的兩個人,也曾經是會相互問候,偶時聊上幾句的朋友。如果移去的時間的概念,正如此刻的我腦中所顯現那些不友善的言語,和這些親切的問候同時併呈的讓人覺得詭異。而這似乎引導了另一個有趣的心理話題: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可以在情感上,有如此巨烈的反轉呢?為什麼可以曾經是相好的朋友,而今卻變成了交惡的對象?那麼過去所互相為對方而做而設想的一切好,在今都不算數了嗎?

結好緣很難很難,需要很深厚的付出與努力,但是交惡卻只要一個瞬間。一句話或一個小事。這樣值得嗎?如果我們的記憶不復返,而心裡只能存著彼此造成的傷害記憶,或許就只能延續這樣的感受,直到它變淡或是等到某日有其他得以扭轉的契機。不過,當有著過去的記錄忠實的呈現曾經的過往之時,依循著曾經的隻字片語,或許要找到當時的感動,並沒有那麼困難。誰都可以因為著那些文字,而回憶起某種當時的心境,快樂的,友好的,相互照應的。誰也都不難回憶起,曾經被對待的好,和曾經自己的付出。

不要輕易的與人為敵。身邊的人永遠是自己最珍貴的寶物,所以那是越多越好,不需要有滿足的界限。我們不說那是人脈這種充滿利益性的字眼,說那是最珍貴的寶物,就算是分離的情人,也都該要好聚好散。結緣真的沒有那麼容易。

那需要多少的相見,多少的相處,才能夠彼此親近熟悉?

想法總是容易,而做法卻是那麼遙遠。我們都很希望順著他人的心意,說話行事,但也不是總能夠是這樣。人有不同的觀點立場和無法定論的是非。很多時候就算是是非能明辨,也不一定人的心就能容納。衝突總是有的。與不相識的人衝突,似乎沒什麼好阻攔的,認識的人也可能沒有包容的價值。總是,人為了維護自己,維護所謂自己的重要他人,在心裡形成了與外圍的界線,進而產生對立[2]。那是自然的事情。

但我從來不認為應該是這樣的。任何人都不應該被捨棄,我是這樣認為的。總是因為我們不想要捨棄任何的人,心的空間才會越來越寬廣。

因為你不捨棄,所以你必須裝下。漸漸的,裝下也就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了。

不要在心裡輕易的捨棄任何的人,不要將他們放到自己之外。即使這人只是路上擦肩而過。

我喜歡網路。也喜歡在網路上和人說話。我喜歡它成為記錄,喜歡它為人們保留了再經驗的可能性。雖然也有很多人說,網路的溝通使人誤解。但我喜歡它總是向我們證明,發生過的事情具體存在,就算我們遺忘,也不曾消失。

原文發表於FB網誌 2011.05.13

----------------

[1]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人們傾向於注意或記憶符合自己信念的訊息,而傾向忽略那些與信念不一致的事證,因之則不斷強化自己的信念。例如:相信算命者,總是記得或不斷強調那些結果準確的部分,而忽視那些算不準的部分,造成信者恆信之,不信者恆不信的現象。

[2]
內團體與外團體偏誤(ingroup and outgroup bias):
內團體偏誤即是指對於個體對於「自己人」容易產生偏坦的傾向,「自己人」,也就是與自己為同一團體內的人,如自己的家人、朋友群、同一組織內的人、利益相同的人…等。由於內團體與自己關係較為親密,會友善的對待,也容易對內團體成員產生較高或正向的評價,當錯誤發生時亦容易對團體內成員寬容,或為其辯護。外團體偏誤則剛好相反,由於關密疏遠認識不深,傾向對這一些「非自己人」做出過度負向的批評或評價,以較不友善的方式對待,產成對立甚至發生攻擊。如當自己人在店裡偷東西,將其視為小事,只是忘了放回去,但若是外團體的人偷了東西,則認為其貪小便宜,品德低劣。

上述二者,都是人類相當常見的認知類型的偏誤(bias),在思考上對於事實訊息的不公平解讀,不符合邏輯的判斷,也可以說是一種非理性。不過,有趣的是,這種思考上的缺失,卻非常符合人類「愛自己」的情感與心理需求。最近,看到一段話的大意是說,人的認知和情感是相互交織而非互相獨立二個的面向,覺得真是一番道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rys的沙龍
12會員
10內容數
PSYCHOLOGY‧THINK 以心理學為寫作的範籌,從知識延伸談一些想法與人生。嗯,還有一點點育兒的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不過,好聚好散對我們的意義,真的只有如此嗎?
Thumbnail
不過,好聚好散對我們的意義,真的只有如此嗎?
Thumbnail
人的相遇不是偶然 人的相遇是必然 鏡的法則 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一面鏡子… 沒有喜歡跟討厭的人… 只有欣賞的自己跟討厭的自己… 你不欣賞的人、事、物.. 正是最無能為力的自己也是最想修正的自己… 但… 往往看不清看不透 因此出現修正跟處理他人的障… 而人際關係當中最困擾的除了親情就是愛情..
Thumbnail
人的相遇不是偶然 人的相遇是必然 鏡的法則 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一面鏡子… 沒有喜歡跟討厭的人… 只有欣賞的自己跟討厭的自己… 你不欣賞的人、事、物.. 正是最無能為力的自己也是最想修正的自己… 但… 往往看不清看不透 因此出現修正跟處理他人的障… 而人際關係當中最困擾的除了親情就是愛情..
Thumbnail
網路上的人際關係跟現實生活沒什麼兩樣,所有的狗屁倒灶都一樣,所有感受到的友善、溫柔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網路畢竟是虛幻的世界,你看不到對方、聽不到對方,也摸不到對方,你可能得多花一點力氣或是觀察力,去區分什麼才是真正的真實,並且不要那麼容易對人性失望、對自己感到沮喪。
Thumbnail
網路上的人際關係跟現實生活沒什麼兩樣,所有的狗屁倒灶都一樣,所有感受到的友善、溫柔也沒有什麼不同,只是網路畢竟是虛幻的世界,你看不到對方、聽不到對方,也摸不到對方,你可能得多花一點力氣或是觀察力,去區分什麼才是真正的真實,並且不要那麼容易對人性失望、對自己感到沮喪。
Thumbnail
現代人都如此忙碌,以至於生活的連結往自己靠攏得更多,現代人也如此想到連結關係模式是那種不對等的水平,如果社會關係要更好,我們當然不必去連結所有人,但至少在連結關係中,不要那麼弱化,或是水平關係模式中,那麼鮮明令人難以接受,畢竟,連結或是不需要公平,但至少不必那麼強硬,造成更大的極端對等。
Thumbnail
現代人都如此忙碌,以至於生活的連結往自己靠攏得更多,現代人也如此想到連結關係模式是那種不對等的水平,如果社會關係要更好,我們當然不必去連結所有人,但至少在連結關係中,不要那麼弱化,或是水平關係模式中,那麼鮮明令人難以接受,畢竟,連結或是不需要公平,但至少不必那麼強硬,造成更大的極端對等。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舒適的距離到底該怎麼界定或者維持? 交會之後,錯身朝迥異的方向前進頭也不回?或者並行一段時間、爾後各赴前程就好? 最穩定的,是平行線嗎? 但,有沒有可能,在看不見的方向、角度、維度,根本早就漸行漸遠,甚至,從來沒有靠近過?所有交會與平行,都只是單一介面的表象,或者想像? 俗稱的,冷了。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舒適的距離到底該怎麼界定或者維持? 交會之後,錯身朝迥異的方向前進頭也不回?或者並行一段時間、爾後各赴前程就好? 最穩定的,是平行線嗎? 但,有沒有可能,在看不見的方向、角度、維度,根本早就漸行漸遠,甚至,從來沒有靠近過?所有交會與平行,都只是單一介面的表象,或者想像? 俗稱的,冷了。
Thumbnail
你相信緣份嗎?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有些人你第一次相處就覺得很合拍,有些朋友不用常見面卻依然很有話聊;但有些人你跟他說沒三句話你就想烙跑,或者天天見面也不見得能說出心裡話,這種人與人相處說不出所以然的感覺,我們都把它稱之為「緣分」。
Thumbnail
你相信緣份嗎?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有些人你第一次相處就覺得很合拍,有些朋友不用常見面卻依然很有話聊;但有些人你跟他說沒三句話你就想烙跑,或者天天見面也不見得能說出心裡話,這種人與人相處說不出所以然的感覺,我們都把它稱之為「緣分」。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臉書牆上,會出現某些朋友的動態訊息,有些則不會,那是因為臉書能藉 由演算法,透過科技,運用了人們大腦中,傾向只看到有感覺的事物特性,從使用者按讚與互動的廣告、影片中,了解使用者的興趣,並將人們歸化為同一個屬性,也就是同溫層的概念。所以你會常看到某些朋友們的動態消息,大部份是因為你們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你的臉書牆上,會出現某些朋友的動態訊息,有些則不會,那是因為臉書能藉 由演算法,透過科技,運用了人們大腦中,傾向只看到有感覺的事物特性,從使用者按讚與互動的廣告、影片中,了解使用者的興趣,並將人們歸化為同一個屬性,也就是同溫層的概念。所以你會常看到某些朋友們的動態消息,大部份是因為你們
Thumbnail
從古至今,人類都是以群居為主,互相合作才得以生存, 他們需要合作一起打獵,一起對抗野外的動物, 需要一起烹煮食物,需要一起蓋一間房子, 而現在的我們,雖然不需要再打獵維生, 分分秒秒都處在能不能生存的恐懼裡,   但現在的我們仍然以群居為主, 我們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從家中感受到被保護以及被愛,
Thumbnail
從古至今,人類都是以群居為主,互相合作才得以生存, 他們需要合作一起打獵,一起對抗野外的動物, 需要一起烹煮食物,需要一起蓋一間房子, 而現在的我們,雖然不需要再打獵維生, 分分秒秒都處在能不能生存的恐懼裡,   但現在的我們仍然以群居為主, 我們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從家中感受到被保護以及被愛,
Thumbnail
關係就像房子,隨著時間演進,也會積灰塵。 所以不是只有外在的環境需要打掃, 自己的心裡空間也是需要清理的。 雖然割捨很痛苦,但唯有如此, 才能替我們換來物理上及精神上的距離, 讓我們能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去長出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關係就像房子,隨著時間演進,也會積灰塵。 所以不是只有外在的環境需要打掃, 自己的心裡空間也是需要清理的。 雖然割捨很痛苦,但唯有如此, 才能替我們換來物理上及精神上的距離, 讓我們能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去長出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即便人類是群體動物,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獨自上路、一個人必須面對很多事情、很多個人感受需要自己去面對和處理,世上似乎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雖然任何一段感情需要兩方用心經營,但同時,好感情也真的是。。。
Thumbnail
即便人類是群體動物,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獨自上路、一個人必須面對很多事情、很多個人感受需要自己去面對和處理,世上似乎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雖然任何一段感情需要兩方用心經營,但同時,好感情也真的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