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牛的印跡【第四章】五停心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簡單來說,是五個淨化心靈、促進禪定的方法。
  • 禪定在中國又稱為止。
  • 然而「」不過是觀的基礎,觀這個字有「觀看」或「觀想」的意思。心一旦透過「」獲得淨化和統一,他就會變得很深邃、很有力很清澈。
  • 四念處的前導。
  • 1.數息觀
    2.不淨觀
    3.四無量心觀(慈悲觀,慈、悲、喜、捨,指平等對待眾生之心)
    4.因緣觀
    5.界分別觀(用「念佛觀」來代替「界分別觀」的情形,也很常見)。
  • 談論修禪的典籍常常把浮躁和昏沉列為修定最大的障礙。如果再細分,修定的障礙會擴大為五個,稱為「五蓋
    1.貪欲->不淨觀可以對治
    2.瞋恚->四無量心觀可以對治
    3.昏沉->因緣觀可以對治
    4.掉舉(輕挑浮躁)->數息觀可以對治
    5.(猶豫不安)->念佛觀、界分別觀可以對治

六妙門

  • 是指六個打坐的基本方法和層次
  • (一)數息、(二)隨息、(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數息觀

  • 數息(整個修行的過程,都是從一數到十,週而復始,只宜在呼氣時數數字)
  • 隨息
  • 意守丹田

不淨觀

  • 觀想身體的不淨,可減少我們環繞著身體所築起的各種欲望,然後將我們從與這個身體相連的強烈自我感中釋放出來。

因緣觀

  • 如果認定存在是「果」,而它是由之前一個絕對的「因」所引起的,就是大錯特錯。因緣原理要告訴我們的事情恰恰相反:不存在實質意義上的「因」與「果」,因為所有的「因」,莫不是「緣」的聚合。更重要的是,雖然一切萬有的產生,「緣」的角色更甚至於「因」,但事實上也不存在所謂的「緣」。因緣觀的目的就是要訓練修行者,學會以相關的眼光來看待一切存在。

念佛觀

  • 稱名念佛另一個常發生的問題是念誦流於機械化。有些人在意的是自己反覆唸誦了多少遍,而不是念誦的品質,他們會因為自己念誦的次數夠多(比方說一萬次)而沾沾自喜。這樣的念誦是了無用處的,因為這種人心中滿是散亂的思緒,永遠不可能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或體會到這種修行法所帶來的其他好處。
  • 念佛的方法是抱著強烈自我中心和物質主義心態去念佛,而最錯誤的態度是希望透過念佛獲得一些物質性的回報。但試問佛又為什麼會回應沉溺於貪、嗔、痴人的要求呢?在佛教的修行裡,一個人的動機和態度是否與佛教的基本價值觀和諧一致,攸關重大。

四念處

  • 基本上就是「觀」的四種方法,透過對身、受、心、法四者的觀想,我們可以拔除貪嗔癡這些根本煩惱的糾纏,得以覺空並從生死中解脫。
  • 修慧的主要方法。
raw-image


書名:牛的印跡

作者:聖嚴法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龎演向的沙龍
15會員
63內容數
龎演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08
牧牛人所代表的是修行者,但不是指一般意義下的整個人,而是指「內在要修行的自我」。 牛代表的是「心和新的活動」,它是修行者要面對的主要對象。
Thumbnail
2021/07/08
牧牛人所代表的是修行者,但不是指一般意義下的整個人,而是指「內在要修行的自我」。 牛代表的是「心和新的活動」,它是修行者要面對的主要對象。
Thumbnail
2021/06/28
舉止像個禪師或談論何謂禪師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成為禪師卻相當困難。
Thumbnail
2021/06/28
舉止像個禪師或談論何謂禪師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成為禪師卻相當困難。
Thumbnail
2021/06/19
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 六祖壇經告誡修行者,絕不可以把修行的前導步驟誤當成禪本身,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它們。某個意義下,一個人愈投入於這些前導步驟,離禪的真正精神就愈遠。
Thumbnail
2021/06/19
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 六祖壇經告誡修行者,絕不可以把修行的前導步驟誤當成禪本身,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它們。某個意義下,一個人愈投入於這些前導步驟,離禪的真正精神就愈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從佛經中得到智慧,從大道中得到開解,從佛學路上尋覓解脫法門,從三寶中獲得身心輕安。
Thumbnail
從佛經中得到智慧,從大道中得到開解,從佛學路上尋覓解脫法門,從三寶中獲得身心輕安。
Thumbnail
念佛人的作業-四修(象山慶’23.9.8)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前序所說「安心、起行、作業」(三心、五念、四修),以此確定得生彼國;最後則歸結於(一行三昧)的「專稱佛名」,並斷言:若此則「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又說明其原因:「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這些重點
Thumbnail
念佛人的作業-四修(象山慶’23.9.8)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前序所說「安心、起行、作業」(三心、五念、四修),以此確定得生彼國;最後則歸結於(一行三昧)的「專稱佛名」,並斷言:若此則「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又說明其原因:「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這些重點
Thumbnail
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 六祖壇經告誡修行者,絕不可以把修行的前導步驟誤當成禪本身,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它們。某個意義下,一個人愈投入於這些前導步驟,離禪的真正精神就愈遠。
Thumbnail
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 六祖壇經告誡修行者,絕不可以把修行的前導步驟誤當成禪本身,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才可以使用它們。某個意義下,一個人愈投入於這些前導步驟,離禪的真正精神就愈遠。
Thumbnail
●前言 上次《成佛之道》頌文,廖老師導讀到三學的「戒學」,我預計今天會進入導讀「定學」的頌文,所以我打算今天從漢傳佛教禪修法門的禪觀修行方法,幫助各位加深對禪修內涵的認識,因為牽涉到不少名相,我的腦力已經跟著年齡老化,衰退到快要失憶了,要記這些名相有困難,而且我語言的組織能力笨拙,臨場拚湊語詞一定無
Thumbnail
●前言 上次《成佛之道》頌文,廖老師導讀到三學的「戒學」,我預計今天會進入導讀「定學」的頌文,所以我打算今天從漢傳佛教禪修法門的禪觀修行方法,幫助各位加深對禪修內涵的認識,因為牽涉到不少名相,我的腦力已經跟著年齡老化,衰退到快要失憶了,要記這些名相有困難,而且我語言的組織能力笨拙,臨場拚湊語詞一定無
Thumbnail
當我們意識到人類與其他形式的生命或物質存在關係密切時,又怎能不對萬物產生同情心和關懷呢?這種擴及所有地方一切生命的慈悲,來自於「我們其實都是一家人」的洞見,這就是佛教慈悲的基礎。
Thumbnail
當我們意識到人類與其他形式的生命或物質存在關係密切時,又怎能不對萬物產生同情心和關懷呢?這種擴及所有地方一切生命的慈悲,來自於「我們其實都是一家人」的洞見,這就是佛教慈悲的基礎。
Thumbnail
五停心: 簡單來說,是五個淨化心靈、促進禪定的方法。禪定在中國又稱為止。 然而「止」不過是觀的基礎,觀這個字有觀看或觀想的意思。心一旦透過「定」獲得淨化和統一,他就會變得很深邃、很有力很清澈。 四念處:基本上就是「觀」的四種方法,透過對身、受、心、法四者的觀想,我們可以拔除貪
Thumbnail
五停心: 簡單來說,是五個淨化心靈、促進禪定的方法。禪定在中國又稱為止。 然而「止」不過是觀的基礎,觀這個字有觀看或觀想的意思。心一旦透過「定」獲得淨化和統一,他就會變得很深邃、很有力很清澈。 四念處:基本上就是「觀」的四種方法,透過對身、受、心、法四者的觀想,我們可以拔除貪
Thumbnail
以前我師父就跟我們說,一天當中行解二門,行七解三。行門要占百分之七十,解門占百分之三十。因為如果沒有行門的這種堪能性的時候,第一個你聽的經沒有辦法攝持;第二個,聽久了你能夠攝持一點道理,但是有可能產生錯解。就像這個世間的,我們講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像世間的做學術研究的人,他對佛法有興趣,他做學術的佛法
Thumbnail
以前我師父就跟我們說,一天當中行解二門,行七解三。行門要占百分之七十,解門占百分之三十。因為如果沒有行門的這種堪能性的時候,第一個你聽的經沒有辦法攝持;第二個,聽久了你能夠攝持一點道理,但是有可能產生錯解。就像這個世間的,我們講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像世間的做學術研究的人,他對佛法有興趣,他做學術的佛法
Thumbnail
我們講《小止觀》,就是為了要成就止觀的力量,是為了這個。有止觀的力量,才能夠成就證量——調伏煩惱,乃至斷煩惱的證量,那才能夠真正地真實地自利與利他。不然說得天花亂墜,這個都是空的、都是虛的。說食不能數寶,必須要有止觀的力量。我們接著講坐禪。這個(坐),狹義地來說就是坐,腿一盤——單盤或者雙盤。
Thumbnail
我們講《小止觀》,就是為了要成就止觀的力量,是為了這個。有止觀的力量,才能夠成就證量——調伏煩惱,乃至斷煩惱的證量,那才能夠真正地真實地自利與利他。不然說得天花亂墜,這個都是空的、都是虛的。說食不能數寶,必須要有止觀的力量。我們接著講坐禪。這個(坐),狹義地來說就是坐,腿一盤——單盤或者雙盤。
Thumbnail
我們學過死無常——三根本、九因相,這些文字你要記下來。你剛開始如果記不下來的話,就先作個小抄。因為等到全部背下來再修觀,有時候要背很久。你就作個小抄,把重點寫下來、大綱寫下來、重要的語句寫下來,然後拿個經架放在前面,打坐、靜坐的時候先修止,止修完之後,就根據小抄的文來觀修。
Thumbnail
我們學過死無常——三根本、九因相,這些文字你要記下來。你剛開始如果記不下來的話,就先作個小抄。因為等到全部背下來再修觀,有時候要背很久。你就作個小抄,把重點寫下來、大綱寫下來、重要的語句寫下來,然後拿個經架放在前面,打坐、靜坐的時候先修止,止修完之後,就根據小抄的文來觀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