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牛的印跡【第四章】五停心觀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簡單來說,是五個淨化心靈、促進禪定的方法。
  • 禪定在中國又稱為止。
  • 然而「」不過是觀的基礎,觀這個字有「觀看」或「觀想」的意思。心一旦透過「」獲得淨化和統一,他就會變得很深邃、很有力很清澈。
  • 四念處的前導。
  • 1.數息觀
    2.不淨觀
    3.四無量心觀(慈悲觀,慈、悲、喜、捨,指平等對待眾生之心)
    4.因緣觀
    5.界分別觀(用「念佛觀」來代替「界分別觀」的情形,也很常見)。
  • 談論修禪的典籍常常把浮躁和昏沉列為修定最大的障礙。如果再細分,修定的障礙會擴大為五個,稱為「五蓋
    1.貪欲->不淨觀可以對治
    2.瞋恚->四無量心觀可以對治
    3.昏沉->因緣觀可以對治
    4.掉舉(輕挑浮躁)->數息觀可以對治
    5.(猶豫不安)->念佛觀、界分別觀可以對治

六妙門

  • 是指六個打坐的基本方法和層次
  • (一)數息、(二)隨息、(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數息觀

  • 數息(整個修行的過程,都是從一數到十,週而復始,只宜在呼氣時數數字)
  • 隨息
  • 意守丹田

不淨觀

  • 觀想身體的不淨,可減少我們環繞著身體所築起的各種欲望,然後將我們從與這個身體相連的強烈自我感中釋放出來。

因緣觀

  • 如果認定存在是「果」,而它是由之前一個絕對的「因」所引起的,就是大錯特錯。因緣原理要告訴我們的事情恰恰相反:不存在實質意義上的「因」與「果」,因為所有的「因」,莫不是「緣」的聚合。更重要的是,雖然一切萬有的產生,「緣」的角色更甚至於「因」,但事實上也不存在所謂的「緣」。因緣觀的目的就是要訓練修行者,學會以相關的眼光來看待一切存在。

念佛觀

  • 稱名念佛另一個常發生的問題是念誦流於機械化。有些人在意的是自己反覆唸誦了多少遍,而不是念誦的品質,他們會因為自己念誦的次數夠多(比方說一萬次)而沾沾自喜。這樣的念誦是了無用處的,因為這種人心中滿是散亂的思緒,永遠不可能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或體會到這種修行法所帶來的其他好處。
  • 念佛的方法是抱著強烈自我中心和物質主義心態去念佛,而最錯誤的態度是希望透過念佛獲得一些物質性的回報。但試問佛又為什麼會回應沉溺於貪、嗔、痴人的要求呢?在佛教的修行裡,一個人的動機和態度是否與佛教的基本價值觀和諧一致,攸關重大。

四念處

  • 基本上就是「觀」的四種方法,透過對身、受、心、法四者的觀想,我們可以拔除貪嗔癡這些根本煩惱的糾纏,得以覺空並從生死中解脫。
  • 修慧的主要方法。
書名:牛的印跡
作者:聖嚴法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會員
6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書摘|安息作為新共同體的可能—《安息有時》第四章讀冊筆記有趣的是,布魯格曼在《安息有時》的中間篇章,談論起排他主義,我原先無法理解,後來才恍然大悟。
Thumbnail
avatar
Hiroshi LIM
2021-07-26
雷鳥紀年之海伊達戰記(Haiida War)-第四章 地底的準備者(4)   路塔在從前是型態有缺陷的Beta,也沒有生殖能力,自從重傷後身體的抵抗力降到谷底,經由修補傷口時在修復液培養器內接收到蘭卡拉龍蜥的Z基因特性,以保護最低生存水平為前題,龍蜥的Beta可以有選擇性的轉變型態,由 Beta 修改成Omega。
Thumbnail
avatar
桐生茂豫
2019-10-11
雷鳥紀年之海伊達戰記(Haiida War)-第四章 地底的準備者(3)   蘭卡拉(Langara)星球的居民是一支混種的民族,他們有人族的模樣,但內在卻是柯魔多(Komodo)龍蜥族的骨骼,墨黑的髮、淡藍皮膚、鸚鵡螺色調的細鱗片和黃綠色的豎瞳,最重要的是他們周身流漟的血液是微毒的藍色。         
Thumbnail
avatar
桐生茂豫
2019-10-09
雷鳥紀年之海伊達戰記(Haiida War)-第四章 地底的準備者(2) 地國第一區的 [伽瑪廣場] 是歷史最古老、佔地最大的廣場,廣場中央的上空本來是一座在地表上的溶洞,當暗河改道後溶洞底也整個乾涸,在上形成巨大的天坑,興建廣場之初,利用此天然地形設計成天井,天井上覆蓋著用石英沙晶體加銀錫合金所製成的防護罩,當地表的光線穿過來,經由反光作用,整個天井像布滿細碎的亮片,
Thumbnail
avatar
桐生茂豫
2019-10-06
雷鳥紀年之海伊達戰記(Haiida War)-第四章 地底的準備者(1)地底是虛空境地。 它留下往日繁華的殘骸。 [封閉] 自這一刻起, 透過垂直的延伸, 而展開。
Thumbnail
avatar
桐生茂豫
2019-10-02
從爽乂爽五四到新村小商號:鬼斧神工的老屋新生記愛老屋空間的懷舊氛圍,但你願意為這份情懷付出多少努力?在新竹,有一群喜愛老房子的夥伴,從不定期的游擊行動:市集擺攤、微型書店,到租下、整修一間老屋,再到媒合適合的事業體進駐。一夥人不間斷的努力,讓集賢街 54 號,這棟充滿歷史的老屋命運,或許有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avatar
見域Citilens
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