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牛的印跡【第五章】四念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在佛教的經論裡,不同的停心方法都是為了移去粗重的情緒覆蓋,幫助修行者收攝散亂心,培養定力。
  • 四念處的處,是指對四種對象的觀想:
    (一)身,身體
    (二)受,身體對外界種種刺激的感受
    (三)心,心靈對這些感受所產生的反應與執著
    (四)法,由身、受、心產生的一切
  • 四念處的用意,是對治和根除四種基本的顛倒,及四種對存在的謬見:
    (一)以為存在是清淨的,存在是不淨
    (二)以為存在是快樂的,快樂是苦的
    (三)以為存在是永恆常住的,無常的
    (四)以為我們和世間有情都有不變的自性,無我的
  • 深入一層考察,就會發現我們對身體的體驗,全都是由這一類的感受構成。正是這種與外境互動時所產生的感受,構成我們對身體存在的感受。
  • 只要自我還在,煩惱就還在,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現罷了。

受念處(觀受是苦)

  • 事實上,我們對四周的世界是採取一種防衛性的態度。第一個會在心裡閃過的念頭就是:它是不是可以滿足取悅我們,或是會威脅傷害我們。
  • 我們就這樣以感受為工具,以我/他、樂/苦、威脅/有利等二分法,塑造出自我與世界。
  • 更糟的是,在追尋快樂的形式中,我們已經為自己播下了失敗的種子。因為勒也是無常的,總有一天會消逝。

心念處(觀心是苦)

  • 如果我們近距離審視我們所謂的「心」或「個性」,就會發現它不過是一條極為湍急的溪流,由此起彼落的念頭、感官印象、感受和驅力所連接而成,不斷受外在刺激和內在思緒的影響而起伏不定。
  • 日復一日,我們都站在一個絕對主觀的實體基礎上,評估和操控四周的世界:「我」感知到「世界」、「思考」著某個「想法」,並決定採取某個「行動」。
  • 它是善變和短暫的,就和身念處之於身體一樣,心念處也會逼著我們拋棄心是不變的天真假設。

法念處(觀法無我)

  • 揭示過「身」和「心」的虛假之後,兩者間的界線就此消失,連帶消失的是內在與外在、自我與世界、心靈與物質這些次一級的二分法。
  • 「我」或「自我」不過是一個思想,一個心靈虛構物,它是與其他的心靈虛構物一起產生的。因此,它是無法獨立存在的。在任何一個法(經驗的基本元素)裡,都找不到一個持續和同一的自我。我是由因緣所構成,是沒有根本的。即人的生命存在由五蘊假合而成,並無實在的自性。
「四念處」的最終目的是要讓人體悟四諦,洞見無我,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
  • 佛教認為只有當修行者對「存在」具有正確的洞見時,才會升起真正的愛與慈悲-也就是只有當修行者體悟到,存在的性質是「緣起」和「無自性」,時,愛與慈悲始克生起。
  • 當我們意識到人類與其他形式的生命或物質存在關係密切時,又怎能不對萬物產生同情心和關懷呢?這種擴及所有地方一切生命的慈悲,來自於「我們其實都是一家人」的洞見,這就是佛教慈悲的基礎。
  • 要想真正自在地過無我的生活,並不是要離開世界,而是要以開放的心,當下慈悲地生活在這個浩瀚、互相滲透的整體之內。當你擁有無邊的智慧,能夠去包容特殊與普通、空與有的萬物時;或者當你擁有無邊的慈悲與方便,能夠像對待身體一樣,去包容萬物與環境的時候,你就是一個修得無上正覺得佛。
書名:牛的印跡
作者:聖嚴法師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6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龎演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五停心: 簡單來說,是五個淨化心靈、促進禪定的方法。禪定在中國又稱為止。 然而「止」不過是觀的基礎,觀這個字有觀看或觀想的意思。心一旦透過「定」獲得淨化和統一,他就會變得很深邃、很有力很清澈。 四念處:基本上就是「觀」的四種方法,透過對身、受、心、法四者的觀想,我們可以拔除貪
佛教其中一個最古老和最受尊崇的宣示就是: 1.諸惡莫作 2.眾善奉行 3.自淨其意 4.是諸佛教
禪修的目的是讓心可以經歷三個階段 1. 把散漫混亂的心收攝為一個只有寥寥思緒的心 2. 進一把這個相對單純的心轉化為高度統一和專一的心 3. 再從統一心轉化為無心
禪者所見的統一,是內外統一、前後統一、彼此統一,沒有異端,不落極端。現象上雖有善惡正邪之別,存心上一律都以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律都以無私的慈悲對待。
以佛教的觀點,這個所謂的「我」以至世間的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緣所生」,這表示個人對意義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法離開全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改善而獲得的。這就是「人間」的人本主義,也是體認「淨土就在人間」的一種表述。
「悲智和敬」四個字為法鼓道風 法鼓山僧眾以慈悲關懷人,以智慧處理事,以和樂同生活,以尊敬相對待。
五停心: 簡單來說,是五個淨化心靈、促進禪定的方法。禪定在中國又稱為止。 然而「止」不過是觀的基礎,觀這個字有觀看或觀想的意思。心一旦透過「定」獲得淨化和統一,他就會變得很深邃、很有力很清澈。 四念處:基本上就是「觀」的四種方法,透過對身、受、心、法四者的觀想,我們可以拔除貪
佛教其中一個最古老和最受尊崇的宣示就是: 1.諸惡莫作 2.眾善奉行 3.自淨其意 4.是諸佛教
禪修的目的是讓心可以經歷三個階段 1. 把散漫混亂的心收攝為一個只有寥寥思緒的心 2. 進一把這個相對單純的心轉化為高度統一和專一的心 3. 再從統一心轉化為無心
禪者所見的統一,是內外統一、前後統一、彼此統一,沒有異端,不落極端。現象上雖有善惡正邪之別,存心上一律都以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律都以無私的慈悲對待。
以佛教的觀點,這個所謂的「我」以至世間的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緣所生」,這表示個人對意義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法離開全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改善而獲得的。這就是「人間」的人本主義,也是體認「淨土就在人間」的一種表述。
「悲智和敬」四個字為法鼓道風 法鼓山僧眾以慈悲關懷人,以智慧處理事,以和樂同生活,以尊敬相對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原文: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勘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以此當說。   心不能住一所緣,當我們關注一件事的時候,非常專心,不為所動。反之,當我們心不能專注在善緣上,容易胡思亂想,亂想的時候就煩惱所在的根源。   從踏入社會工作開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