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摩地

#三摩地含有「三摩地」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止觀三摩地從佛經中得到智慧,從大道中得到開解,從佛學路上尋覓解脫法門,從三寶中獲得身心輕安。
Thumbnail
2023-11-16
3
世間莫若修行好?覺前「色身奴」,覺後是「萬法主」?古人說,「世間莫若修行好」。 這句話用白話來說,意思是,這世間絕頂聰明之人,此生會選擇修行,而非追求當官,經商賺錢,擁有權勢,甚至追求長生不老。 因為後者皆屬「無明」和「因緣生滅」法。 或許有人不認同這個說法,因為,他們大都只看見,這世間絕頂聰明之人,不是去當醫生,律師或科學家,就是成為企業家或政治
Thumbnail
2023-05-21
22
凡夫的苦厄和自在之間,只有三秒鐘的距離?(上)你可以把討厭的人刪除或封鎖。 你可以用粘毛滾筒,把礙眼的毛屑塵灰清掉。 但你無法用任何,看得見或摸得到的方法,清除或刪除「內心」的煩惱不安。 因為,煩惱本來不存在,本質是「空性」,如何消除呢? 事實上,對於「本質是空性」的現象,你無法消除,只能「降伏」之。 如何「降伏」呢? 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能看見
Thumbnail
2022-12-11
23
《良因法語》036 心一境性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三摩地」的基本定義,就是「心一境性」, 也就是將心專一、相續的安住在所緣境上。 例如念佛時,心是「能緣」,而佛號便是「所緣境」。 因此,「三摩地」即心一境性,是通於內、外道的。 而佛法的三摩地和外道的差別在那裡呢?就在般若的觀慧。 外道雖有種種的聰明才智, 唯獨就是沒有
Thumbnail
《清涼池畔》012・《靜止的流水》三良因法師 著 智慧的平靜就好像將石頭放下後,就不去移開它,而讓它在原處。小草不可能再長回來時,這才是真正的平靜——煩惱的平息,來自於智慧的穩定平靜。 良因曰 :
Thumbnail
2022-07-25
2
《清涼池畔》011 《靜止的流水》二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有些人抱怨說:「它跑掉了,我把它拉回來;它又跑掉,我就再一次把它拉回來……」因此它們就坐在那兒拉來拉去。 良因曰 : 在禪坐或者行住坐臥間,除了專注之外,身心地放鬆很重要,而其間又以心的放鬆為根本。 心的生滅不是問題,心生滅中對境界錯誤地理解,才是需要對治的。
Thumbnail
2022-07-23
8
《清涼池畔》10《靜止的流水》一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現在,請你用心聽,不要允許你的心追隨其它事物而迷失。想像這種感覺──當你獨自地坐在山上或森林的某個地方,坐在這裡,當下,有什麼呢?只有身和心這兩樣東西,如此而已。 現在這個坐在這裡的外殼裡所含藏的一切叫做「身」。而在每一刻中覺知和思考的則是「心」。 良因曰 :
Thumbnail
2022-07-1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