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因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part6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良因法師主講:淨律佛學院
所以我們再來講《小止觀》,就是為了要成就止觀的力量,是為了這個。有止觀的力量,才能夠成就證量——調伏煩惱,乃至斷煩惱的證量,那才能夠真正地真實地自利與利他。不然說得天花亂墜,這個都是空的、都是虛的。說食不能數寶,必須要有止觀的力量。
我們接著講坐禪。這個(坐),狹義地來說就是坐,腿一盤——單盤或者雙盤,剛開始不行,散盤也好。但最好能夠雙盤,尤其是年輕人要練習雙盤。因為雙盤它的聚氣的功能比單盤好得多,氣跟心互相影響。我們剛才講輕安:心的輕安會引發身的輕安;同樣道理:身的安定、身的聚氣,你的心也會容易安定。我們後面會講到靜坐的一些善巧。氣的穩定,心也容易穩定。所以坐姿是最好的,坐姿當中雙盤是最好的。這個是坐,狹義地來說是坐姿,就是打坐。
廣義來說,(坐)是什麼呢?安住。安住在禪的當中,並不一定是坐。你如果是說在佛堂打坐的時候是安定的,一出佛堂就是該幹嘛幹嘛了——說說笑笑,然後到處攀緣,然後各式各樣的妄想紛飛。你佛堂一套、出來一套,你永遠不可能跟止觀相應。
坐是安住,就是說你在佛堂當中是安住,離開佛堂也是安住。尤其各位看常住眾,我們在山上,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外緣。沒有特別的外緣,平常也沒有什麼人會上來,很安定的環境,那這個時候正是訓練你的心的時候。在佛堂安住,出了佛堂也是安住,守口、攝心,莫放逸!這個坐,就是安住。
禪的話,我們看底下禪。
底下是根據智者大師開示的《釋禪般羅蜜次第法門》,他解釋禪有三個意思:
第一個思惟修,這個是就因中來說;第二個是定,這個是就果上來說;第三個功德叢林,是通於因果來說。
我們看到這個文:
禪是外國之言,此間翻則不定,今略出三翻。
三翻圖解
一、《摩訶衍論》中翻禪,秦言思惟修。
禪,它是外國之言,就是印度的語言——禪那;dhyāna禪那。中國人喜歡簡單,就把(那)字去掉了,簡稱為禪。所謂禪,並不只有禪宗的禪才叫做禪。事實上禪是廣義的。翻譯是不定,有很多的翻譯,總攝來說可有三種的翻譯。
第一個根據《摩訶衍論》。《摩訶衍論》就是龍樹菩薩所造的,來解釋《大乘起信論》的這個《摩訶衍論》。就是翻譯《摩訶衍論》的人當中翻譯思惟修。秦言,秦就是姚秦時代,鳩摩羅什大師。因為鳩摩羅什大師,那個時候他是個大的譯經師。他那個時代對於很多的名相都有個固定的翻譯的方法,他在《摩訶衍論》當中翻譯禪,他是翻譯成思惟修,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
二、舉例往翻,如檀波羅蜜,此言佈施度。禪波羅蜜,此言定度,故知用定以翻禪。
第二個翻譯成定。就像檀波羅蜜,這個(檀)我們翻譯成佈施;禪波羅蜜翻譯成定;所以禪可以解釋作定。當然這個地方所說的定就不只是觀呼吸,這樣的定是一種死定而已,這說的是定中有慧的定。
看第三個:
三、阿毗曇中,用功德叢林以翻禪。
阿毗曇,就是《阿毗達摩》這個論典,論典當中用功德叢林來翻譯禪的意思。
我們看下一段,分別解釋。看解釋,第一個:
若釋別翻思惟修者,此可對因。何以故?思惟是籌量之念,修是專心研習之名,故以對修因
先解釋說翻譯成思惟修的對因,為什麼呢?
因為思惟是籌量。籌量,就是說你在這個所緣境當中專心地思惟觀察,這就是籌量。(修)是專心研習,專心研習就是說不只是短暫的籌量,而是長時間的不斷地緣著所緣境來思惟觀察。所以籌量可以說就是正念;專心可以說正知。不斷地正念、正知,正念、正知,這個就是我們因地裡面的功夫(用功的方法),所以思惟修可以翻譯成修因,對著修因來翻譯的。
各位請翻到附表第二面,我們接著來解釋坐禪的(禪)的意思。
(禪),我們上次說有三個不同的解釋。
第一個,就是(思維修)。思維修這個是就(因),修因來說。
第二個,解釋成(定)——禪定的定,這個是就果上來說。
第三個,解釋成(功德叢林),這是通於因果的。
那關於思維修的解釋,我們上次介紹過了,我們接著看到附表第二面第三行的這個地方,解釋(定)的部分。
翻禪為定者,此可對果。何以故?定名靜默,行人離散求靜,既得靜住,酬本所習故以對果。
這個(定),我們前面有說,為什麼翻譯成(定)。因為比如說(檀波羅蜜)我們翻譯成(佈施),第一頁下面。
然後禪波羅蜜,所以我們可以把它翻譯成(定)。因為禪波羅蜜翻譯成定波羅蜜嘛,所以禪可以直接翻譯成定。這個意思。
再回到第二頁。翻譯成定的話,這是約著果上來說。也就是說我們在因地裡面的修行叫做(止)跟(觀);果上來說那就稱之為(定)跟(慧)。因地裡面修止,果上成就定;因地裡面修觀,果上成就慧。所以定跟慧可以就著果上來說。
翻譯成定的意思,就是說(定名靜默)。那這個(靜默)並不只是說嘴巴不講話了,而是內心的寂靜——是安住在禪悅、法喜當中。既然稱之為(果),就是說已經證得奢摩他了。證得奢摩他之後,就心輕安,然後帶動身輕安,身心的輕安樂。那這種身心的輕安樂當中,心能安定,那稱之為(靜默)。所以,(行人離散求靜)。
那既得靜住——(靜住)就是我們剛剛講的有身心的輕安樂。有身心的輕安樂,寂靜而住。
寂靜而住的時候,這個時候(酬本所習)。前面離散求靜,這個是他原本的修因。為什麼要修禪?就是希望能夠離開散亂的心,然後得到寂靜,這個叫(離散求靜)。
這個時候果上既然得到寂靜而住,得到身心的輕安樂,證得奢摩他,那酬本所習:(酬本),酬就是酬對,就對應著原本的這個(所習)——所修的離散求靜的之行,也就是修寂靜之行。對著修寂靜之行的果,所以稱之為(定)。
好,再看第三個解釋:
翻禪為功德叢林者,此可通對因果。
如功是功夫,所以對因。積功成德,可以對果。如萬行對因,萬德對果,因果合翻,故名功德。
(功德叢林)可以對著因跟果來說的。比如說我們講功德:(功)是功夫;(德)是它未來的功德。
(功是功夫),比如說我們今天透過修禪定、修止觀的功夫,未來可以得到定慧、得到輕安樂,乃至止觀雙運的這樣的德能。所以功是因地裡面的功。
(德)的話,積功。我們講積功——積功累德。這個功累積久了,就成就德,一種德能。所以德能就是果。這個是類比。
(如萬行對因,萬德對果,因果合翻,故名功德。)那這個是說明、解釋功德叢林這個功德的意思。功是因,德是果;那因就是萬行的因,果就是萬德。萬德,就是說當你成就禪定之後,可以成就很多很多的德能,萬德。所以(因果合翻),稱之為功德。因上的功和果上的德。
接著看叢林:
叢林者,譬顯功德非一。所以然者,如多草共聚名為叢,眾樹相依名為林
叢林,這個地方解釋就很細。什麼叫(叢)呢?草叢。很多草聚集在一起叫叢。(林)呢?很多樹——大樹、小樹,聚集在一起就叫做林,樹林。草叢跟樹林。那草叢是小的,小草的聚集是小的;樹林是高,非常高大的形狀。雖然都是聚集的,但是一個是矮小的草的聚集,這個是(叢);然後,一個是高大的樹木的聚集,稱為(林)。
那叢林就是說(功德非一),有大的功德、有小的功德。就像小草的叢林——小功德,這個樹林就是大功德。它是譬喻什麼呢?看底下:
草叢小故,可以譬於因中之功小。林木大故,可以對果上之德大。此而推之,功德叢林通對因果,於義則便。
這個草叢就譬喻什麼呢?譬喻在因地裡面的功夫,或者因地裡面的功德比較小。為什麼呢?就是這個(小)是相對於果上的功德來說,因地的功德是比較小,所以這是以(叢)來譬喻。
我們舉實際例子。比如說我們今天在佛堂念佛、拜佛,雖然你還沒有證得奢摩他、證得身心的輕安樂,但是確實你已經遠離身心的粗重,得到相似的身輕安和心輕安,這個也是有功德的,也是有它的利益的。因為不像過去這個心不是昏沉就是散亂、不是散亂就是昏沉。那身,也是因為心很亂,所以氣很亂,這個心影響到氣,那氣又影響到身,所以身也覺得特別的粗重。所以有時候我們在夏天會覺得特別的熱,其實不完全是因為天氣的關係,而是我們內心的躁。因為這種氣候引發我們內心的躁,然後那個內心的躁的時候,你就覺得熱,變得燥熱,那這個時候就必須靠空調來強壓。所以,當然相對來說,種種病變都因此生起。當然我們要瞭解就是說,事實上,有時候這個熱,並不完全是外在的,而是我們內在的躁。
不然各位看,佛陀生長在印度,印度是熱帶國家。或者像現在南傳的緬甸、泰國,那都是熱帶國家,但是你看他們在那邊修行,在那個叢林裡面修行,還是一樣,都可以得到禪定,甚至可以證果。他們在那種環境當中修禪定,也並沒有說就一定非得要靠空調,也沒有,就是在樹林裡面。當然樹林裡面是比較涼爽的,但再涼爽溫度也是高的。那個時候因為他心很寂靜,因為心很寂靜,所以身也寂靜。所以不需要像世俗的人拼命要吹大量的電風扇、吹空調,拼命吹。因為他心裡面是寂靜的。這個就是什麼呢?身的輕安,相似的身的輕安。
所以在因地裡面我們透過……比如說你修止觀,或者靜坐、或者拜佛,甚至或者誦經這些,你慢慢覺得說身心會得到清涼,夏天就覺得好像不會那麼熱,你要是在那個地方不用功,就覺得特別的熱、特別的煩;但是你用功起來,稍微流點兒汗,拜拜佛,或靜坐,稍微流點汗,剛開始有點熱,但是等到這個熱過了之後,唉,反而你覺得說身心更加的清涼,不只身、不只心。那這個是什麼?譬喻草叢的小功德。這是因地裡面的叢林的叢,以叢來譬喻這個因地裡面的小功德。
(林木大故,可以對果上之德)。果上的成就這個定慧,證得奢摩他,乃至證得毗婆舍那,證得止觀雙運的時候,那這個果上的功德就像樹林一樣,非常高大的。當你可以證得止觀雙運的時候,可以現種種的神變,成就種種的辯才,還可以斷種種的煩惱,成就無量無邊的三昧陀羅尼。經典所說的這一切,一切的一切這種三昧陀羅尼、一切一切的功德,無量無邊的戒定慧的功德都能成就,那就像這個樹林一樣浩浩大大,非常浩大的樣子,這是果上。
但我們可以想,你看,我們因地裡面,我們透過這樣的實修,我們就覺得身心的清涼,跟過去完全不同;你就可以比量的推想:我們如果成就定慧,證得奢摩他,乃至證得止觀雙運的時候,然後證得種種三昧、陀羅尼,這個果上的功德那是非常的殊勝。
所以古德說啊:(修行苦,不修行更苦)。要是世俗的人總覺得說(你們出家人在山上修行很辛苦),其實我們看在家人更辛苦。因為在家的環境——種種人事的紛雜,還有很多很多的煩惱境界,心沒有辦法安定下來的時候,那這個時候是苦惱的。但是我們在山上能夠修行——當然如果在家裡能夠修行也是一樣,好好修行——遠離這些塵勞、煩惱的境界,然後漸漸地跟法相應,心安住在法上,沒有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對待、比較、人我是非,沒有這個事情的牽絆,心就安住在法上。就像經典譬喻:(如鳥遊虛空,蹤跡不可得。)就像鳥在虛空當中飛一樣,不會留下任何痕跡。我們的心安住在法上,或者是安住在空性當中,很自在,這種自在絕對不是世間的快樂能夠比擬的。這個就是(功德叢林)。
好,所以功德叢林就是譬喻因跟果上的功德。
所以坐禪的禪,什麼意思呢?從因地來說,坐禪就是安住在止觀的修行當中;就果上來說,坐禪就是安住在果上的定慧的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無量無邊的定慧的功德之上。然後,就整個功德上來說,因中也是有功德,果上也是有功德,因果叢林,這個就是坐禪。
所以透過這三番的解釋,其實,智者大師這個三番的解釋,並不只是說在學術上的,我們討論這個名詞解釋,而是引導我們去思維(我為什麼要修行)。世間人都覺得修行好苦、很苦啊。確實,我們剛開始起步的時候,就像那個騎腳踏車,踏前面幾步也是很特別辛苦。但是就像騎腳踏車一樣,當你車子開始跑的時候,你就輕輕地踏,就很順了。
修行也是一樣,剛開始下手的時候辛苦。辛苦的時候,你就要想一想(為什麼我們要修行?)因地裡面成就止觀的功德,果上成就種種輕安樂、定慧的功德,無量的三昧、無量的陀羅尼,功德叢林,這樣想想。再去想想修行的苦,剛開始修行的辛苦,那絕對是有代價的。
你看世間的苦是沒有代價的,他只會苦上加苦。投入世間,在世俗的名利場當中追逐,不管在家、出家都是一樣,在那個名利場當中追逐,到最後只是苦上加苦。
但是你能夠心安住在法上,悠遊法海,這個時候,因中的輕安樂、果上的輕安樂、還有種種的功德,那這樣想想——(思維酬量)就知道,哪個是應該是我們要的,哪個是我們應當要舍的,就再清楚不過了。
所以,智者大師開示這三段的意思就是讓我們去思惟修行的功德,為什麼我們要學習《小止觀》,學止觀的法門,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好,接著我們看到止觀的差別。這個是說天臺的止觀的差別。
天臺主要的修行是修圓教的法門。縱然說藏、通、別三教,也是為了防止偏曲,怕錯認消息了,所以會說藏、通、別三教的前方便。說藏、通、別也是為了幫助開顯圓教,所以天臺主修的是圓教的法門。但是畢竟眾生的根性不一,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馬上契入圓教的,所以智者大師也善巧的開出三種止觀。
這三種止觀共同點是什麼呢?共同點都是依著圓教的理來修,這是共同點;那不同的地方,就是說下手有頓、有漸的不同,有頓超、漸次的不同,還有不定的差別。我們看這三個。
看第一個:
一、漸次止觀——明止觀淺深次第工夫,即今《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
所謂(漸次止觀)就是說,理上是依止圓教的理——圓教一念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理具事造、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依止這個理;但下手處,給我們個階梯。就像各位從文殊院要來到這個講堂,你要踏階梯啊,你要是沒有階梯,爬到土坡啊,那很辛苦的,所以有階梯。這是說明止觀淺深次第的功夫。從一開始下手,慢慢慢慢引導上來,包括我們現在所要學的《修學止觀坐禪法要》,或者稱為《童蒙止觀》,或者稱為《小止觀》。
童蒙啊,就像古代的童蒙教育一樣。小孩子,一開始還不認識字的時候,先教他什麼《三字經》、《百家姓》這些的,或者是叫他們背一些基本的經典,這是童蒙教育;教一下嬰幼兒,然後慢慢慢慢成長。
然後《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就說的比較廣,有說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然後世間禪就是通於外道的,出世間禪是二乘的禪,出世間上上禪是大乘的禪法。那這兩本書當中,它們是共通的,廣跟略的差別。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又稱為《禪門次第》,簡稱《禪門次第》。《禪門次第》是廣,然後《小止觀》是略。這個《禪門次第》是智者大師他的開示。然後大師的弟子法慎法師他來記錄。記錄之後,章安灌頂尊者再把它給整理一下,成為十卷。這個是《禪門次第》。
《禪門次第》有了之後,接著大師的弟子慧辯法師再把這個十卷的《禪門次第》裡面扼要的地方抽出來,引導初學的人,就是《小止觀》。
所以,這兩個是廣跟略的差別。
這是第一個,漸次止觀。就是透過漸次的方法引導我們最後能夠修(一心三觀)。各位學了之後就知道,有了這些基礎,你的一心三觀才能夠有個譜。尤其最前面的二十五方便,如果二十五方便有缺的時候,如果缺個一點、兩點,可能還不會那麼嚴重,但如果缺了多了話,那個圓頓止觀絕對修不來的。
但是這樣缺一兩點也不能缺這個關鍵。關鍵的,比如說,具五緣當中的五點就是很關鍵的。從持戒清淨到親近善知識,這五點都是很關鍵的。至少持戒跟親近善知識。那你說衣食具足有缺,這個可能還好一點,還沒有那麼致命;但是像持戒清淨跟親近善知識,這個就很重要,還有息諸緣務、閒居靜處,這都很重要了。這個就是漸次止觀引導我們怎麼樣一步一步地修上來。
看第二個:
二、圓頓止觀——明天台(圓頓妙觀),即《摩訶止觀》
(摩訶)就是大,或者大、多、勝。《摩訶止觀》就是說直接修(一心三觀)的方法。《摩訶止觀》它有二十卷,是智者大師他宣說,然後章安灌頂尊者他老人家記錄的。我們看看《摩訶止觀》還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你會發現,說的人不可思議,紀錄的人也不可思議。古代沒有這個錄音——還可以聽一聽,暫停一下,再抄一抄——沒有啊。智者大師能夠說這樣的法,能夠縱橫談——橫說、豎說,引經據典,然後比較分析,抽絲剝繭,那個智慧不可思議;那麼,記錄的人不可思議,這麼複雜的法,章安尊者能夠記下來,這也是不可思議,這麼複雜的法。這些事實上都是要有止觀的力量。
就像阿難尊者,佛陀他所說的法,全部阿難尊者聽過之後就不會忘記了,這是什麼?這是陀羅尼的力量。有定力,有定的力量。好,這是《摩訶止觀》。《摩訶止觀》就是修圓頓法門的方法。
如果我們天臺研習班,未來如果我們大家有這個福德因緣,我們未來會學習《摩訶止觀》的。(圓頓妙觀),下手就是(一心三觀),就是《教觀綱宗》圓教所說的(一心三觀)。直接從這兒下手。
第三個、不定止觀——明止觀,淺深不定,能大能小,即《六妙門》
那麼不定止觀——《六妙門》據說是智者大師為陳朝(他那個時候——陳朝)的尚書毛喜(尚書等於宰相),為尚書毛喜來寫的這個止觀的修行方法。
為什麼說淺深不定,能大能小呢?那就像我們過去在學《教觀綱宗》所學這個(不定)教,意思是一樣的。同文異解——每一個人聽到佛陀所說的法之後,他理解不同。就像聽《楞嚴經》摩登伽女證得三果,但有的菩薩聽了之後,證得圓通,那這個就是(不定)教。
依著這個(不定)教,所以會有(不定止觀)。同樣的修《六妙門》:(數、隨、止、觀、還、淨),這六個法。其實這六個法原本最早是聲聞乘在修的:(數)數息;然後隨息;然後止、觀、還、淨這六個次第,它本來是聲聞法;可是以圓頓的智慧加進去,以圓頓的智慧來修(數息)乃至這個(淨),這個時候,隨著他過去生的根性不同,在這六個法,在這六個當中的某個階段,就可能悟入圓頓,這個叫淺深不定、能大能小。
本來數、隨、止、觀、還、淨這六個是層次,是一層一層的、越來越高的成就上去的。本來是六個要修完了之後才能夠成就三昧、成就這個定慧的功德;但是,他過去生有栽培過圓頓種,當然過去生栽培圓頓種,今生再修《六妙門》的時候,再配合圓頓的智慧來修,他有可能不用到那個(淨)——淨禪,可能在(數息)就悟入圓通,有可能在(隨息),或者第三個(還)這個階段悟入圓通,等等的。
就像我們過去講那個不定教的時候,結合經典的譬喻,把那個毒藥放在牛奶裡面,那牛奶它不管怎麼樣提煉,變成了酪、生酥、熟酥、醍醐,不管變到什麼樣的味道,這個毒它終究不會消化掉。你如果在,不管是酪、生酥、熟酥哪個地方,吃到這個東西,都會中毒。
這是譬喻過去生曾經栽培過圓頓種,那今生再繼續的努力,努力的加行,在這六個法當中,那隨一個法就可能契入圓頓,所以稱為《六妙門》。那這個是約著不定教而成的。
所以我們過去講天臺《教觀綱宗》不是說過,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那秘密就不說了,其實秘密教也不會離開這三個;頓、漸、不定,這三個化儀,相對的頓、漸、不定三種觀。頓觀就是圓頓的《摩訶止觀》;漸觀就是《小止觀》、《禪門次第》;不定觀就是不定止觀的《六妙門》。
所以我們過去學《教觀綱宗》,有這個基礎還是好的。
標題解釋完了。法題,這個法題解釋完了。接著,應當解釋人題。
法題,就是經論的名字叫法題。人題,就是再來解釋這個這部經論的作者,或者經典翻譯的人。
為什麼呢?不管是翻譯的譯者也好,或者是比如說我們漢地祖師的作者也好,他代表的是什麼?代表的是個傳承。這個思想傳承從哪裡來的。不是說我在百度、搜尋,然後一大推綜合做個比較分析,我得到一個理論——這東西覺對不牢靠。因為網路上的東西本來就不牢靠,不牢靠的東西組合在一起,就是不牢靠的平方——不牢靠加不牢靠。
所以法題之後介紹人題,介紹作者很重要。你這個思想的傳承來自於哪裡?不同的作者,就代表他的不同的思想。比如說同樣的《般若心經》,你說《般若心經》誰的注解?不同人的注解代表不同的傳承。天臺宗祖師、三論宗祖師、唯識宗祖師,各個注解不會一樣。不會一樣代表不同的思想。這第一個,代表不同的傳承、思想。
第二,我們瞭解作者、解釋作者的生平與經歷,重點還不是在增廣見聞,講故事而已。重點是什麼呢?重點在增加我們對我們傳承祖師的信心。
像過去我參加藏傳的佛法的法會,前面有一段叫(密集瑪)的那個程式好長,十幾,二十分鐘,有時候廣頌還誦三十分鐘,這全部在念什麼呢?全部在念他的傳承、讚歎他的傳承祖師。從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彌勒菩薩,一直到宗喀巴大師,一直到他們的師長,一路讚歎下去。讚歎完了之後,這個程式完了之後,才開始聽經,他們傳統的傳承是這個樣子的。所以,瞭解而且常常憶念我們傳承的祖師,這是很重要的。
經典講,譬喻說(信)就像是手一樣,有信心的手,你看到寶物才能夠取到寶;你如果沒有手,你看到寶物,你只能幹瞪眼。必須要有手。那手是什麼?信心。也就是說,你今天學《小止觀》,有的人就是得到一點利益、有的人得到很大的利益。
像《小止觀》,很多佛學院,基本上所有的佛學院都把《小止觀》安排在這種預科班的教育,也就是說沙彌、淨人的教育。所以一般人可能就覺得這個沒什麼,就是告訴人家怎麼修定的方法,沒什麼。事實上,像我講過《小止觀》講了好幾遍,四五遍了。每次講、每次講都會有新的更深入的體悟。為什麼?因為這個來自于智者大師的開示,而大師的智慧是深不可測。你如果覺得這本書沒什麼,你對它沒什麼信心,你得到的利益就只是很皮毛的:《小止觀》就是告訴你怎麼修定的方法,告訴你打坐的時候怎麼做?怎麼調呼吸?那調什麼?那其它的前前後後都不是很重要,看過就算了,你得到的就只是很皮毛的利益。
你如果想《小止觀》是來自于智者大師這種甚深而不可思議的智慧,就像天上的龍一樣,出沒——行跡無蹤,你沒辦法掌握它的行跡啊。智者大師的智慧,不要說我們沒辦法瞭解,就像蕅祖他說的(不是我說的):智者大師的智慧,即使他的弟子章安大師也不能夠完全瞭解;章安大師的智慧,即使後面的荊溪尊者,也無沒法完全瞭解,等等的。乃至我們現在的人更是難以完全瞭解。
所以你對於傳承祖師有信心的時候,那這個時候你在這個法的學習就能夠產生恭敬心。有恭敬心的時候,就像有手可以取到寶,這裡面的寶。所以我們介紹法題之後,接著應當要來介紹人題,人題就是作者略史,詳細可見附錄(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學過死無常——三根本、九因相,這些文字你要記下來。你剛開始如果記不下來的話,就先作個小抄。因為等到全部背下來再修觀,有時候要背很久。你就作個小抄,把重點寫下來、大綱寫下來、重要的語句寫下來,然後拿個經架放在前面,打坐、靜坐的時候先修止,止修完之後,就根據小抄的文來觀修。
修止觀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要修觀,我們前面修止的目的也是為了要修觀。因為我們剛才講,你修止了之後,你心中有堪能性,你心能夠很寂靜,而在這種寂靜心當中,你能夠攝持修觀的文字跟義理——文跟義能夠攝持於心。這個時候你再去思惟,才有辦法產生一種很好的效果,甚至產生覺受。
像我們剛開始學佛的時候,我們會很仰慕高僧大德,那種修種種的苦行,我們要學他,一天五萬、十萬,或怎麼樣,做什麼樣的加行,少吃飯、少睡覺……但是結果是怎麼樣?結果是我們上火了。上火了可能眼睛發紅、嘴巴發臭、或者是嘴唇裡面牙齦腫起來什麼的——上火
修白骨觀也是一樣,前面放個白骨的照片,然後我們那時候會說:(觀想左腳大拇指的第一個骨節那個地方的肉膨脹、破裂,第一個指節的骨頭露出來。)那第一個指節長什麼樣子,當然你首先看看照片裡面或者模型裡面,這個左腳大拇指第一個骨節長得什麼樣子,再就很專注、很放鬆的情況之下去看,看這個長什麼樣子。
各位有沒有聽說誰打麻將打到入定的?不可能的事情!或者有的人他說(我看電視、看電影,可以看一天、一看一個晚上),這個叫做定嗎?這個不是。因為這樣子的所緣境它是渙散的,第一個;第二個,這樣子的所緣境會帶動你內心的貪嗔癡,不管打麻將也好、看電影看電視也好,會帶動你內心的貪嗔癡,那這個都會影響內心的寂靜。
我們學過死無常——三根本、九因相,這些文字你要記下來。你剛開始如果記不下來的話,就先作個小抄。因為等到全部背下來再修觀,有時候要背很久。你就作個小抄,把重點寫下來、大綱寫下來、重要的語句寫下來,然後拿個經架放在前面,打坐、靜坐的時候先修止,止修完之後,就根據小抄的文來觀修。
修止觀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要修觀,我們前面修止的目的也是為了要修觀。因為我們剛才講,你修止了之後,你心中有堪能性,你心能夠很寂靜,而在這種寂靜心當中,你能夠攝持修觀的文字跟義理——文跟義能夠攝持於心。這個時候你再去思惟,才有辦法產生一種很好的效果,甚至產生覺受。
像我們剛開始學佛的時候,我們會很仰慕高僧大德,那種修種種的苦行,我們要學他,一天五萬、十萬,或怎麼樣,做什麼樣的加行,少吃飯、少睡覺……但是結果是怎麼樣?結果是我們上火了。上火了可能眼睛發紅、嘴巴發臭、或者是嘴唇裡面牙齦腫起來什麼的——上火
修白骨觀也是一樣,前面放個白骨的照片,然後我們那時候會說:(觀想左腳大拇指的第一個骨節那個地方的肉膨脹、破裂,第一個指節的骨頭露出來。)那第一個指節長什麼樣子,當然你首先看看照片裡面或者模型裡面,這個左腳大拇指第一個骨節長得什麼樣子,再就很專注、很放鬆的情況之下去看,看這個長什麼樣子。
各位有沒有聽說誰打麻將打到入定的?不可能的事情!或者有的人他說(我看電視、看電影,可以看一天、一看一個晚上),這個叫做定嗎?這個不是。因為這樣子的所緣境它是渙散的,第一個;第二個,這樣子的所緣境會帶動你內心的貪嗔癡,不管打麻將也好、看電影看電視也好,會帶動你內心的貪嗔癡,那這個都會影響內心的寂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底下就開始介紹什麼叫正念,什麼叫正知。 簡單來講的話,正念就是你的所緣境要清晰分明地顯現,同時具足明分跟住分。正知就是不斷地檢查。
我們在修行止觀的時候,一定要依著理性、理智,不要用感情。我感覺坐得很好,或者我坐的時候感覺看到放光,看到佛來了,或者感覺很舒服……我們要理性一點,不要那麼感性。用感性去抓那個色聲香味觸五塵的境界,這是不應該的。那不是你判斷是否入定,是否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就是明分跟住分這兩件事情。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我們接著看「三摩地的特點」。三摩地的基本定義就是「善緣心,心一境性」。第一個你要「善緣心」,就是你要有好的所緣境。 什麼叫好的所緣境?就是這個所緣境能夠讓你的心安住在這個境界上。你在緣著這個所緣境的時候,你的心能夠安定下來。
你會發現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無常,跟你現在上課聽我講,或者你私下在動中思惟,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你會覺得那種無常的感受真的能夠打動你的心,感覺跟你的心融合在一起,而不只是聽來的。
透過《小止觀》的教授來正確地來調整我們身、息、心,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法喜。 像以前我在講這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過去不懂這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怎麼調身、調息、調心之後,他再去靜坐修行,就發現有很明顯的效果。一些小小的調整,你覺得好像微不足道,但有時候會整個影響我們的身、息、心,影響很大。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所以這平常就要訓練。訓練不只是說我平常行門用功而已,或者是說我靜坐用功而已,而是說你要掌握這種止觀的方法,把它用在一切動一切靜的狀態當中,時時刻刻都能夠保持正念正知。
止觀從狹義來說,就是腿一盤,靜坐。但從廣義來說,在任何時刻,不管動不管靜,靜坐止觀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只是說靜坐的時候,正念正知比較好修,但是正念正知在任何時候都是相通的。 我們只是保持安住在當下,不要憶念過去,不要幻想未來,就安住在當下修止,乃至能夠觀察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安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底下就開始介紹什麼叫正念,什麼叫正知。 簡單來講的話,正念就是你的所緣境要清晰分明地顯現,同時具足明分跟住分。正知就是不斷地檢查。
我們在修行止觀的時候,一定要依著理性、理智,不要用感情。我感覺坐得很好,或者我坐的時候感覺看到放光,看到佛來了,或者感覺很舒服……我們要理性一點,不要那麼感性。用感性去抓那個色聲香味觸五塵的境界,這是不應該的。那不是你判斷是否入定,是否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跟三摩地相應的標準就是明分跟住分這兩件事情。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我們接著看「三摩地的特點」。三摩地的基本定義就是「善緣心,心一境性」。第一個你要「善緣心」,就是你要有好的所緣境。 什麼叫好的所緣境?就是這個所緣境能夠讓你的心安住在這個境界上。你在緣著這個所緣境的時候,你的心能夠安定下來。
你會發現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無常,跟你現在上課聽我講,或者你私下在動中思惟,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你會覺得那種無常的感受真的能夠打動你的心,感覺跟你的心融合在一起,而不只是聽來的。
透過《小止觀》的教授來正確地來調整我們身、息、心,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法喜。 像以前我在講這門課的時候,有的同學過去不懂這個道理,通過學習,知道了怎麼調身、調息、調心之後,他再去靜坐修行,就發現有很明顯的效果。一些小小的調整,你覺得好像微不足道,但有時候會整個影響我們的身、息、心,影響很大。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所以這平常就要訓練。訓練不只是說我平常行門用功而已,或者是說我靜坐用功而已,而是說你要掌握這種止觀的方法,把它用在一切動一切靜的狀態當中,時時刻刻都能夠保持正念正知。
止觀從狹義來說,就是腿一盤,靜坐。但從廣義來說,在任何時刻,不管動不管靜,靜坐止觀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只是說靜坐的時候,正念正知比較好修,但是正念正知在任何時候都是相通的。 我們只是保持安住在當下,不要憶念過去,不要幻想未來,就安住在當下修止,乃至能夠觀察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安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
Thumbnail
「禪」在古印度翻譯過來叫「靜思惟」,當靜思惟到相當寂靜,會有定境。一念不生的時候,不起妄念,它就入定。當然後面還有它的次第和領域。在密宗呢?它也稱「禪修」。但是禪修以後所證悟的境界給它的名稱就不大一樣,有的叫做「證得空正見」證悟空性,或者是講「證大手印」,或者「證大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