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 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

唐鳳: 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次積欠正經事,就會更想看點閒書來紓壓。耗費的是時間,但賺得的是那種偷閒的愉悅。這本書在公共圖書館有電子書可借,中午現在避疫外帶,正好偷得一些零碎時間,可以把書看完。

原先出版的是日文版,再翻回臺灣的繁中版,褒揚的部分確實可以快速略過,畢竟歌功頌德本來就不是現在的主旋律,再說也不夠好看。扁平化的社會和資訊流通迅速的時代,要造神真的比以前難上太多,撇開這些,書中仍有諸多看點,可以讓和她不一樣的人有些收穫。

不得不說,家庭社經背景確實影響小孩甚鉅,特別是不在一個標準差以內。各方面看來,家庭提供的支持,不管是經濟上的、成長環境上的、甚至是心理上的,都不是一般平凡家庭能夠付出的。從小的與眾不同真的從智商談有點膚淺,這社會上也從來不是光智商高就能做什麼的,而是眾多特質分配不在平均值上,但可以和社會價值共生的,也許就能有機會發光。

她其實沒有沉浸在光環之中,對她來說這些特殊的經驗,包含性別認同的肯認與轉換,也有過衝突、掙扎,只是對寫作者來說,這些都不容易描繪。很多風暴看起來輕描淡寫,或許是輕舟已過萬重山,但認真想想,真的都是驚濤裂岸,並不容易。

每個人的跨教育機構經驗都會產生想要改變教育的衝動,這些人生經驗所得到的結論似乎都不是教育的最佳解。面對眾人,希望提供一個穩定的教育環境與學習教材來創造類似的教學經驗。但每一個人又都那麼樣的特別,以至於教育常常跟不上個別差異。保持彈性或許是教育可以做的,倒不是真的需要什麼驚天動地的改革。寬容一些的面對每一個不同,可能才是最需要的教育改革吧!

開放、透明在左岸和臺灣的脈絡中確實有著天壤之別。對國家的要求和對人民的苛刻,在某些時候真的是照妖鏡。才出版沒多久的書,卻也親眼見到各種崩壞。隔壁的木可兄和好像沒有中央化、不需要軍隊和國界的網際網路,一下子有了新的經驗和發展。言論自由市場從來就沒有這麼扁平,資源分布的不平均向來都是問題,也不單純是技術。只是這難解的題,不在這本書的重點之中,作為一個引子,留給讀者不斷在經驗中驗證、深入思考。

面對壓力和批評,她處理情緒的方法很值得參考。讓自己能夠儘快離開不好的情緒,甚至創造新的經驗,來取代那些不佳的感受。她會把不同風味的兩個茶包放在同一杯熱水中,讓自己認識這個新的味道,以便有除了強烈情緒以外的經驗,一方面冷靜下來,另一方面也多了一些伴隨的新經驗,來緩和不好的感受。這種強迫抽離、淡化的處理方法想來不難,且值得一試。

面對謠稱控制腦波和那英名曲中的就這樣被妳增幅,乃至於海豹像,她握住了機會幽默,說服、溝通透過工具的協助,可以更有機會達到效果,而她掌握了工具,且看起來運用得不錯。

推薦給想要知道走在實驗教育尖端的唐鳳的朋友,除了更知道她的相關事蹟之外,或許對身邊與眾不同對象的人寬容些,也是成就他人的好方法。書末有她的推薦書,幾乎都是經典,還有一些字典。有興趣的朋友也許也可以找來看看。

avatar-img
老蔡書評的沙龍
98會員
523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也是看著股癌的書單追了這本書,但是一本不對胃口的書,不知道是作者還是翻譯的問題,有些句子就是不太通順之外,作者的情緒也是滿點,對統計、機構和研究都有頗深的敵意。 不諱言的,這本書對很多既存的概念帶來極大的衝擊,他對於統計和機構的不信任、對金融系統和醫療處置的不屑一顧以及對自己的想法不被接受的懷才不遇
一本其實集結了許多稀奇古怪勞務承攬案件的故事,講得居然是幸福,書名真的跟主題不必然有關吶~追三浦的書應該補完了,真的是位才華洋溢的作家,小說的主題真的很多元。而這本書似乎還有另一個版本的譯本《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譯者並不相同。此外,這本小說也有拍成電影,也是個受歡迎的作品。 從替委託人做各種雜事維
一本以為是談疫情的小說,但實際上其實是談政治權力鬥爭(第一句就暴雷),把中國共產黨當作故事背景,並且把為了權力不惜讓其他人粉身碎骨(字面義)的小說寫出來,確實真的很佩服作者寫這個題材的勇氣,和他願意把他的觀察和想像化為文字的能力。 區塊鏈的功能極多,而當前這個世代正在討論的就是區塊鏈的功能到底可以做
追起三浦紫苑的小說,趁居家避疫,各種看起來。晚上回家沒事做,運動完吃飽了就開始看書,這本以作者的作品來看算是比較短的,沒幾天也就看完了。 說起來是兩個老男人的故事,既沒有那麼老,生理性別也不是男性,但這書確實描寫了二種特殊的生命風格,從戰後開始的七十年縮影,家庭生活、事業和走向人生的終點,一回眸竟在
各種居家避疫良伴,為書為酒。這本剛出爐沒多久的散文集,作者用剛剛好的筆觸,輕描淡寫的細數母親過世前後的日常生活,能把日常寫得好讀且趣味橫生,只能說是妙筆,適合居家閱讀以解饞,文字清新也不膩。 說到買菜做飯,那是家庭日常,即便是雙薪家庭,也鮮少都不開伙的。光是一鍋飯,就可說上幾段。買菜的趣味和細微的情
這是一本書名假設大家英文不好(?)而且很容易用書名在書目系統找不到書的一本書,要不是聽了podcast找來看,一樣可會被跳過的一本。不過內容確實滿有趣的,透過經濟學解釋過去的一些習俗、慣例,來說明以今非古的看法並不真切,很可能忽略了過去的這些行之有年的做法,存在一套運作邏輯。 WTF作為發語詞,就跟
也是看著股癌的書單追了這本書,但是一本不對胃口的書,不知道是作者還是翻譯的問題,有些句子就是不太通順之外,作者的情緒也是滿點,對統計、機構和研究都有頗深的敵意。 不諱言的,這本書對很多既存的概念帶來極大的衝擊,他對於統計和機構的不信任、對金融系統和醫療處置的不屑一顧以及對自己的想法不被接受的懷才不遇
一本其實集結了許多稀奇古怪勞務承攬案件的故事,講得居然是幸福,書名真的跟主題不必然有關吶~追三浦的書應該補完了,真的是位才華洋溢的作家,小說的主題真的很多元。而這本書似乎還有另一個版本的譯本《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譯者並不相同。此外,這本小說也有拍成電影,也是個受歡迎的作品。 從替委託人做各種雜事維
一本以為是談疫情的小說,但實際上其實是談政治權力鬥爭(第一句就暴雷),把中國共產黨當作故事背景,並且把為了權力不惜讓其他人粉身碎骨(字面義)的小說寫出來,確實真的很佩服作者寫這個題材的勇氣,和他願意把他的觀察和想像化為文字的能力。 區塊鏈的功能極多,而當前這個世代正在討論的就是區塊鏈的功能到底可以做
追起三浦紫苑的小說,趁居家避疫,各種看起來。晚上回家沒事做,運動完吃飽了就開始看書,這本以作者的作品來看算是比較短的,沒幾天也就看完了。 說起來是兩個老男人的故事,既沒有那麼老,生理性別也不是男性,但這書確實描寫了二種特殊的生命風格,從戰後開始的七十年縮影,家庭生活、事業和走向人生的終點,一回眸竟在
各種居家避疫良伴,為書為酒。這本剛出爐沒多久的散文集,作者用剛剛好的筆觸,輕描淡寫的細數母親過世前後的日常生活,能把日常寫得好讀且趣味橫生,只能說是妙筆,適合居家閱讀以解饞,文字清新也不膩。 說到買菜做飯,那是家庭日常,即便是雙薪家庭,也鮮少都不開伙的。光是一鍋飯,就可說上幾段。買菜的趣味和細微的情
這是一本書名假設大家英文不好(?)而且很容易用書名在書目系統找不到書的一本書,要不是聽了podcast找來看,一樣可會被跳過的一本。不過內容確實滿有趣的,透過經濟學解釋過去的一些習俗、慣例,來說明以今非古的看法並不真切,很可能忽略了過去的這些行之有年的做法,存在一套運作邏輯。 WTF作為發語詞,就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