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人面桃花》王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短且小的份量承載著王丹為期不過五六年內的散文作品,也因如此,若不是裝幀美過了頭,與王丹文字倒不盡然能產生共鳴的我,實在說不上能多喜歡這本《人面桃花》。一來是我對散文集的標準建立於至少得追求一定程度的份量再出版紙本較為說得過去,二來就算未能同每篇文章有一套解說或感想,起碼也該達成某個程度比例上的喜愛。然而《人面桃花》在這兩點上都沒法過我作為一位有期待的讀者,想要從中獲得被滿足的慾望。


  撇除對《人面桃花》的失望,回歸文學欣賞的本質,我認為,不管是什麼樣的書寫者,凡在以文字建構全新世界時,必定會有幾個脫離不了,非得環繞才得以成型的基礎元素:韓麗珠沒有辦法不提她的貓,素食飲食,流離蝸居與蝸居間的生活;李屏瑤與父親難堪深刻的童年,性傾向中追求的自我認同;王丹的夢建築了他之於現實外的另一個平行世界,還有在美國求學在台灣任教再次回到美國生活的漂泊。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王丹的短文以四十歲的目光所及是另一個與我這般年紀的年輕人無法同步的光景,也因此,特別可從經歷過些許什麼的長者視角感受到跨越年齡層的一番新詮釋。在〈長繭的心〉一文中,王丹為那我們總是在追求的「成長」,理出了一段充滿想像性的說法:

然後,就到了心長出繭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帶著一顆長繭的心面對人生的挫敗。在無可奈何的世界裡,我們有一種悲傷的坦然,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在追求那些其實追求不到的東西。我們不夠老,還沒有學會放棄;但是也不再年輕,沒有更多的選擇。


  對我來說,我還處在不容輕易放棄的年紀,我無法故作不在乎地撫平失去,那對現在這的時態的我而言過於偉大。從不認為自己有那麼堅強心志的關係,才會使我頻繁地去接觸更多近乎私語的文字,端就王丹的看似妥協抑或屈就的文字,像是對人生的折服,或是徹悟了無法明言的道理。


也許我們都需要一些安全感吧,當你無法索取的時候,只能自我定義。那些熟悉的,就是這樣的定義的基礎。我們都是習慣性地會在陌生的世界裡複製過去,這條路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我的一種有關安全的記憶的複製。

  而從〈有一條路走過很多遍了〉這篇短文中,王丹的這段說法從我近乎忘卻的回憶中打撈出了浸潤過久因而泛白浮爛的記憶死屍,尤其是在北部生活的那段時光,處在陌生至極的都市叢林,我非得在徒步中找到一條幾個角度可以與台南巷弄重疊的畫面以在漂浮中尋根並且緊握。那種掙扎是可悲卻無可奈何的,卑微如蜉蝣終至逃離。


  總結之處我還是不免重申對於《人面桃花》的不喜歡,那是基於對一本文集的期望希望能有更多重疊,然而我與《人面桃花》就像無緣的陌生者,懷著深入認識彼此的心,對方始終無法給我更多機會,最後錯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聲生生難
84會員
173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南聲生生難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真是太不爭氣, 一直喊著要刪app, 嘴上說不要玩,身體還是很誠實的, 還是陷在交友軟體這個坑。 因為聊天要找梗, 我竟然跟網友聊起唐詩來了。 還跟網友開玩笑說到時見面的口號是白日依山盡。 再扯下去, 可能就要搬出金庸來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金庸。 距離我上次讀金庸已是17年前的事, 很多細節都淡忘
Thumbnail
我真是太不爭氣, 一直喊著要刪app, 嘴上說不要玩,身體還是很誠實的, 還是陷在交友軟體這個坑。 因為聊天要找梗, 我竟然跟網友聊起唐詩來了。 還跟網友開玩笑說到時見面的口號是白日依山盡。 再扯下去, 可能就要搬出金庸來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金庸。 距離我上次讀金庸已是17年前的事, 很多細節都淡忘
Thumbnail
《花都開好了》王盛弘,馬可孛羅,2017  我有虛榮感,我有得失心,我不掩飾,更不矯情虛榮與得失為罪惡,但我有更深的嚮往:那株自開自落的芙蓉花,不為誰而美麗。
Thumbnail
《花都開好了》王盛弘,馬可孛羅,2017  我有虛榮感,我有得失心,我不掩飾,更不矯情虛榮與得失為罪惡,但我有更深的嚮往:那株自開自落的芙蓉花,不為誰而美麗。
Thumbnail
  回台至今,一直心心念念的一件事就是要讀一本散文。對於小說的閱讀雖然數量上比起從前要少了許多,但一直都是斷斷續續地讀著,而卻已經忘記那種讀到一篇令人悸動不已的散文的感覺。   那天,走進了台大對面的誠品書局,逛著逛著,王丹老師的散文集《人面桃花》突然地跳入我的眼簾,隱約想起不久前在老師的臉書粉專
Thumbnail
  回台至今,一直心心念念的一件事就是要讀一本散文。對於小說的閱讀雖然數量上比起從前要少了許多,但一直都是斷斷續續地讀著,而卻已經忘記那種讀到一篇令人悸動不已的散文的感覺。   那天,走進了台大對面的誠品書局,逛著逛著,王丹老師的散文集《人面桃花》突然地跳入我的眼簾,隱約想起不久前在老師的臉書粉專
Thumbnail
王離,1980年生,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文學創作組,曾獲桃園文藝獎首獎,並入選九十四年小說選。王離以編輯、設計和寫作者三棲於出版業,自言非常喜歡印刷品。 2010年出版詩集《遷徙家屋》,2013年以王君宇為名,出版短篇小說集《時
Thumbnail
王離,1980年生,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文學創作組,曾獲桃園文藝獎首獎,並入選九十四年小說選。王離以編輯、設計和寫作者三棲於出版業,自言非常喜歡印刷品。 2010年出版詩集《遷徙家屋》,2013年以王君宇為名,出版短篇小說集《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