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鏡.魔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原本以為疫情已經如此嚴峻,全台都已經凝結出一個同島一命的共識,全新一意的團結將疫情降溫,明知道有一股暗中蠱惑的亂流但只要清楚的看見就可以不被捲入其中,除了告訴自己保持內心的穩定將防疫的生活落實,我們一定會解除三級警戒的.
但這一二天這股亂流燥動了起來,製造恐懼與動亂鼓譟吶喊的畫面,讓人見識到恐懼吸引恐懼的亂象,焦躁的情緒在各社群媒體間蠢蠢欲動謠言四處流竄,若沒有真正了解事實真相恐怕會被捲入恐懼鼓譟的漩渦中.
深深體會到一個事件的發生會有不同的解讀或銓敘的方式,有時就是自己內心的投射,心裡所想的都會將看見的事件連結成心中所想的樣子,從眼裡看出去的世界就是自己所以為的樣子,如果沒有覺察不夠清醒就會不斷地腦補或更加重情節.
我想起一則寓言故事「遺失斧頭的人」一個樵夫有天遺失了他心愛的斧頭,他遍群不著想著到底是誰偷了他的斧頭,這時隔壁鄰居經過家門口,他想著這鄰居今天看起來神情很奇怪,走路的樣子鬼祟祟,一定是偷了斧頭的人沒錯,樵夫一直暗中觀察這位鄰居怎麼看都覺得是小偷,心中也憤恨不平,連著幾天都臭臉相待,鄰居完全不知怎麼回事.事隔多日之後樵夫在自己屋內找到了遺失多日的斧頭,原來是被自己放置在屋內某個角落自己遺忘了,失而復得的喜悅讓他手舞足蹈,此時隔壁鄰居經過他的家門口,樵夫有些慚愧地望著經過家門的鄰居,此時眼中的鄰居怎麼看竟不再像小偷了.
心就是一面鏡子,你看到的世界都是心的投射,所以內心的修煉與覺察是很重要的,現在疫情中的亂象其實也都是有心人士自己將自身的恐懼與無知投射在各角落,挑起集體的不安造成社會的動亂.這一點真的要清楚的認出事情的真相,別被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謠言影響,要堅定自己的信念相信台灣目前所做的一切努力.
在這麼動亂的時刻,疫情才是我們要面對的事情,突如其來的變化確實讓人措手不及,但只要大家有心再大的困難都是可以逐漸克服的,相互指責製造仇恨在此時只會引發更大的恐懼與動亂,客觀的了解事實的真相才能看到問題的所在,不被恐懼席捲,此刻我們以愛之名守護台灣凝結共識將疫情穩住才是當務之急,冷靜才能生出團結的力量,我們一定可以走出陰霾重見曙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117內容數
生命是一場壯烈的旅行,生活就是沿途的風景。 帶著心出發,創造未知的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莉小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經過2週的自主封城,從一開始有如「驚弓之鳥」的我們到如今成為安分的「囚鳥」了....全台拼2週解除3級的希望破滅之後,只能更戒慎恐懼的迎接再2週的警戒,再多的不願意也只能接受現實,畢竟危機還在高峰期誰也無法預測未來. 唯一能做的就是抱持著信心照顧好自己等待黎明的到來,且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讓心一直
苦燜的日子來點食療吧 開始練習做點心 想不到出奇療癒 秤重.攪拌.搓揉.烘烤.... 沈浸在的手的節奏中 一種很自我很安然的平靜 流淌在空氣中 烤箱裡的成果是驚奇的喜悅. 我瘋狂的想烤派送給我的家人 分享我的喜悅 連續做了1個2個.... 想像家人收到時的神情 愈做愈起勁到日落... 我迫不及待的飛
經過了一週靈魂回歸平靜 不再聚焦確診數 遠距的連結開啟 一切依然可行 似乎沒那麼糟~ 一開始的混亂是加速的動能 那些直說不可能的都啞口了... 如今我們在各自的點上連成線 往各自的方向去 展開了善與惡的面面 我們要成為清楚的看見 一股寧靜的力量 在苦難中成為彼此的護衛 高階維度的心連線開展 擾攘的群
掙扎了幾天還是決定跑一趟銀行,設定2個網路的約定帳戶方便現金的提領轉帳,平日車水馬龍的大街顯得空蕩蕩銀行裡更是冷清,服務人員除了口罩的基本配備之外還加了全罩式的透明面罩,但還是親切地引領前去辦事的民眾,我也戰戰兢兢的帶著酒精瓶和自己的筆填寫了表格順利的完成了設定的動作. 在等待的時間看著依然在工作崗
足不出戶的生活進入了第五天,除了必要的採買之外都安份的待在屋內,社群裡崩潰文此起彼落,全國宣佈進入第三級警戒,所有不必要的移動和實際的交談互動都盡可能避免,看著記者會公佈的最新確診數目及所到之處的足跡都讓人更堅定「耍廢救台灣」的信念. 上學的上班的都在同一時間進入了雲端世界今天的網路徹底塞爆,遠距教
防疫模式進入了第四天,算是認份的蝸居家中展開了一連串的安頓自己行動,覺察到只要關上24小時不停放送的新聞,心就能安定下來反正就是一場長期抗戰每天關心確診人數足跡也於事無補,已經算是自主隔離了現在就只有好好和自己與家人認真過日子,但侷限在家中的生活真的對大家而言都是一場修煉啊! 一個人的日子很愜意但一
經過2週的自主封城,從一開始有如「驚弓之鳥」的我們到如今成為安分的「囚鳥」了....全台拼2週解除3級的希望破滅之後,只能更戒慎恐懼的迎接再2週的警戒,再多的不願意也只能接受現實,畢竟危機還在高峰期誰也無法預測未來. 唯一能做的就是抱持著信心照顧好自己等待黎明的到來,且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讓心一直
苦燜的日子來點食療吧 開始練習做點心 想不到出奇療癒 秤重.攪拌.搓揉.烘烤.... 沈浸在的手的節奏中 一種很自我很安然的平靜 流淌在空氣中 烤箱裡的成果是驚奇的喜悅. 我瘋狂的想烤派送給我的家人 分享我的喜悅 連續做了1個2個.... 想像家人收到時的神情 愈做愈起勁到日落... 我迫不及待的飛
經過了一週靈魂回歸平靜 不再聚焦確診數 遠距的連結開啟 一切依然可行 似乎沒那麼糟~ 一開始的混亂是加速的動能 那些直說不可能的都啞口了... 如今我們在各自的點上連成線 往各自的方向去 展開了善與惡的面面 我們要成為清楚的看見 一股寧靜的力量 在苦難中成為彼此的護衛 高階維度的心連線開展 擾攘的群
掙扎了幾天還是決定跑一趟銀行,設定2個網路的約定帳戶方便現金的提領轉帳,平日車水馬龍的大街顯得空蕩蕩銀行裡更是冷清,服務人員除了口罩的基本配備之外還加了全罩式的透明面罩,但還是親切地引領前去辦事的民眾,我也戰戰兢兢的帶著酒精瓶和自己的筆填寫了表格順利的完成了設定的動作. 在等待的時間看著依然在工作崗
足不出戶的生活進入了第五天,除了必要的採買之外都安份的待在屋內,社群裡崩潰文此起彼落,全國宣佈進入第三級警戒,所有不必要的移動和實際的交談互動都盡可能避免,看著記者會公佈的最新確診數目及所到之處的足跡都讓人更堅定「耍廢救台灣」的信念. 上學的上班的都在同一時間進入了雲端世界今天的網路徹底塞爆,遠距教
防疫模式進入了第四天,算是認份的蝸居家中展開了一連串的安頓自己行動,覺察到只要關上24小時不停放送的新聞,心就能安定下來反正就是一場長期抗戰每天關心確診人數足跡也於事無補,已經算是自主隔離了現在就只有好好和自己與家人認真過日子,但侷限在家中的生活真的對大家而言都是一場修煉啊! 一個人的日子很愜意但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探討現代社會中的人心與自省的重要性,反映出生活中的困難與心靈的迷失。透過雷聲的隱喻,揭示出在表面繁華背後,許多人面對自身的懷疑與矛盾。強調在這快速變動的世界中,重新找回心靈的智慧與內省的重要性,以免成為無知的猿猴,淹沒於世俗的利益與恐懼之中。
倘若是境界已經現在面前,又避不掉、躲不開,這時該怎麼辦呢?這時務必要保持「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千萬不要起任何「不正的思惟」。 我們自己不妨多想想,有的人貪、瞋很容易現起,不妨多從這邊用心。我們要反省我們內在是不是有那一條毒蛇?不要時節因緣具足了,又跑出來咬人。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猜疑和防備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常態。當你總是對別人抱持猜疑的態度,猜疑的陰影也會籠罩在你的身上;當你時刻防備別人的時候,你也會發現自己被周圍的防備圍繞。這樣的生活,彷彿每個人都穿著厚重的盔甲,表面看似強大,內心卻充滿了孤獨和冷漠。 然而,生活的本質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真正的
Thumbnail
在這充斥罪惡的世界,不管是職場、家庭生活,還是遭遇巨變,人們會追求自我。然而,臺灣罪惡的氛圍持續中,詐騙事件頻傳,造成社會不安與不信任。人們應該思考如何減少罪惡,而不只是追求自我的快樂。救世主的嚮往是人類對美好、正義的渴望,但重要的是人們自身的努力,而不只是等待救世主的到來。
Thumbnail
要修「人心合天心」,人的心要跟上天的心相契合,學習去體會上天在跟我們講什麼話,要給我們做什麼樣的教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瘟疫?為什麼死傷這麼多人?為什麼很多的經濟、個體戶、商號都倒閉,經濟崩潰?就是要人類(我們這些眾生)去想、去省思這些問題。
Thumbnail
當生氣出現的時候是一種警訊 生氣是一種警訊,就像是內心深處的一個警鈴,提醒著我們注意。這種情緒的出現,往往暗示著某些事情可能不盡如人意,就像是海明威筆下的漁夫聽到海嘯一樣,預示著風暴的來臨。 生氣可以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當我們感受到自己受到威脅或不公平對待時,內心的怒火就像是一把守護神,保護著
閒中打點免災侵 世道違常遇惡人 與君相見廟堂外 泪遺滿面事突然 行阻鼎熾難就口 制而有止方為安 閒中打點免災侵,是在描述所看到的現象。 就看到的現象而言,平時就要做好準備,以免遇到突發事件,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處理危機。處在每個當下,做當下應該做的事情。 世道違常遇惡人,是在描述目前或是即將會
世局轉人人轉局 飆風驚浪明燈尋 不急不驚勢積累 得利無退悔足失 憂勞如波不放心 仙人指路見明燈 世局轉人人轉局,是在描述所看到的現象。 就看到的現象而言,時局不好,是大環境的的形勢所迫。面對大環境的形勢壓迫,只好先讓它自行演化,減少對自己的傷害。與其什麼都沒有作為,倒不如找個方法,先度過它,再想
Thumbnail
📸 在 Facebook 觀看這段影片 https://fb.watch/pnaNzOblFI/?mibextid=Nif5oz 疫情帶給人們經歷生命重大的起落,無論是財物或地位的損失,或是親人的離開,都會造成失去的傷痛。 沒有被面對的失落不會自動消失。它會戴上面具,用各式的樣貌困擾我們的生
Thumbnail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探討現代社會中的人心與自省的重要性,反映出生活中的困難與心靈的迷失。透過雷聲的隱喻,揭示出在表面繁華背後,許多人面對自身的懷疑與矛盾。強調在這快速變動的世界中,重新找回心靈的智慧與內省的重要性,以免成為無知的猿猴,淹沒於世俗的利益與恐懼之中。
倘若是境界已經現在面前,又避不掉、躲不開,這時該怎麼辦呢?這時務必要保持「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千萬不要起任何「不正的思惟」。 我們自己不妨多想想,有的人貪、瞋很容易現起,不妨多從這邊用心。我們要反省我們內在是不是有那一條毒蛇?不要時節因緣具足了,又跑出來咬人。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猜疑和防備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常態。當你總是對別人抱持猜疑的態度,猜疑的陰影也會籠罩在你的身上;當你時刻防備別人的時候,你也會發現自己被周圍的防備圍繞。這樣的生活,彷彿每個人都穿著厚重的盔甲,表面看似強大,內心卻充滿了孤獨和冷漠。 然而,生活的本質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真正的
Thumbnail
在這充斥罪惡的世界,不管是職場、家庭生活,還是遭遇巨變,人們會追求自我。然而,臺灣罪惡的氛圍持續中,詐騙事件頻傳,造成社會不安與不信任。人們應該思考如何減少罪惡,而不只是追求自我的快樂。救世主的嚮往是人類對美好、正義的渴望,但重要的是人們自身的努力,而不只是等待救世主的到來。
Thumbnail
要修「人心合天心」,人的心要跟上天的心相契合,學習去體會上天在跟我們講什麼話,要給我們做什麼樣的教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瘟疫?為什麼死傷這麼多人?為什麼很多的經濟、個體戶、商號都倒閉,經濟崩潰?就是要人類(我們這些眾生)去想、去省思這些問題。
Thumbnail
當生氣出現的時候是一種警訊 生氣是一種警訊,就像是內心深處的一個警鈴,提醒著我們注意。這種情緒的出現,往往暗示著某些事情可能不盡如人意,就像是海明威筆下的漁夫聽到海嘯一樣,預示著風暴的來臨。 生氣可以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當我們感受到自己受到威脅或不公平對待時,內心的怒火就像是一把守護神,保護著
閒中打點免災侵 世道違常遇惡人 與君相見廟堂外 泪遺滿面事突然 行阻鼎熾難就口 制而有止方為安 閒中打點免災侵,是在描述所看到的現象。 就看到的現象而言,平時就要做好準備,以免遇到突發事件,而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處理危機。處在每個當下,做當下應該做的事情。 世道違常遇惡人,是在描述目前或是即將會
世局轉人人轉局 飆風驚浪明燈尋 不急不驚勢積累 得利無退悔足失 憂勞如波不放心 仙人指路見明燈 世局轉人人轉局,是在描述所看到的現象。 就看到的現象而言,時局不好,是大環境的的形勢所迫。面對大環境的形勢壓迫,只好先讓它自行演化,減少對自己的傷害。與其什麼都沒有作為,倒不如找個方法,先度過它,再想
Thumbnail
📸 在 Facebook 觀看這段影片 https://fb.watch/pnaNzOblFI/?mibextid=Nif5oz 疫情帶給人們經歷生命重大的起落,無論是財物或地位的損失,或是親人的離開,都會造成失去的傷痛。 沒有被面對的失落不會自動消失。它會戴上面具,用各式的樣貌困擾我們的生
Thumbnail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